數學教材中新概念和計算方法的直觀操作

來源:文萃谷 5.55K

在數學教材中,有些新概念和計算方法,是從操作和直觀演示開始的,逐步抽象出概念的本質特徵或概括出計算法則的。兩步應用題在國小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是一個難點,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比較差,不容易找出所給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間接關係,給正確解答應用題帶來一定的困難。我在教學中注意按照教材的要求,引導學生在操作和觀察中進行分析、比較、探索規律,幫助學生逐步瞭解所學應用題的數量和解題方法。

數學教材中新概念和計算方法的直觀操作

例如:在教學“差額平均”的應用題時,先出示過渡題,讓學生操作,使學生明白,同樣多的兩行實物,從第一行移動幾個到第二行,移動的個數正好是兩行相差數的一半。

1、擺兩行圓,每行10個。從第一行裏移動1個到第二行,這時第二行比第一行多幾個?

2、再擺兩行圓,每行10個。從第一行裏移動2個到第二行,這時第二行比第一行多幾個?

3、再擺兩行圓,每行10個。從第一行裏移動3個到第二行,這裏第二行比第一行多幾個?

(讓學生説出每次移動的數和相差的數有什麼關係。)接着出示第二個過渡題:

第一行擺14個圓,第二行擺6個圓,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幾個圓?從第一行移動幾個到第二行、兩行圓的個數同樣多?

通過動手操作,又使學生明白如果原來兩行實物的個數不相同,那麼移動兩行相差數的一半,就可以使兩行實物的'個數同樣多。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逆向思維,又為學習新課做了準備。

緊接着出示例

小林有12張畫片,小明有8張畫片,小林給小明幾張,兩人的畫片同樣多?

讓學生明確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我同時擺出實物圖,並引導學生想:小林和小明的畫片同樣多,應該先算什麼?學生答後,接着問:再算什麼?怎麼算?

就這樣,通過操作和演示,引導學生的思維由具體到抽象。學生很順利的理解了這類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和解答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