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4.36K
  梁祝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藝術魅力;

梁祝教學設計

a、通過欣賞,使學生了解協奏曲這一體裁知識以及音;

b、能夠熟唱“愛情主題”的歌曲《化蝶》;聆聽音樂,以故事情節為線索對作品進行分析講解,讓分段欣賞全曲並演唱歌曲《化蝶》;音樂作品的曲式結構的掌握;電視機、影碟機、電子琴等;《梁祝》主題歌——《化蝶》

二、導入課題:千古傳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藝術魅力。

2.知識與技能

a、通過欣賞,使學生了解協奏曲這一體裁知識以及音樂作品的結構形式。

b、能夠熟唱“愛情主題”的歌曲《化蝶》。

3.過程與方法:

聆聽音樂,以故事情節為線索對作品進行分析講解,讓學生展開聯想,領略音樂作品的韻味。 教學重點:

分段欣賞全曲並演唱歌曲《化蝶》。 教學難點:

1.音樂作品的曲式結構的掌握。

2.音樂表達的情感領悟。

教學課時: 共一課時

教 具:

電視機、影碟機、電子琴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音樂:

《梁祝》主題歌——《化蝶》

二、導入課題:

千古傳誦的故事,柔美、深情的旋律,能打動許多愛樂人的心。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就是這樣一首令欣賞者為之傾倒的我國優秀的音樂作品。下面請同學們一同欣賞。

三、音樂知識:

協奏曲:一件獨奏樂器與樂隊協同演奏的大型樂曲。

由什麼樂器擔任主奏就叫什麼協奏曲。如:鋼琴協奏曲、琵琶協奏曲、二胡協奏曲等。

四、作品創作背景分析:

1.這是一部以廣泛流傳的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為題材,以越劇音樂為素材而寫成的單樂章小提琴協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蝴蝶的愛情》)。

師:作品中的兩位主人公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歷史上是否有這兩個人物存在呢?(討論)

這一民間傳説與史實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謂是千年等一回。據史冊記載,梁山伯是明朝的一個縣官,因秉公辦案,有“樑青天”的美稱。梁山伯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把他葬在山清水秀的`胡橋鎮。可是在挖掘墓地時,發現一墓穴,穴中有一塊刻着“祝英台女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記載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時代的陳國人,一生行俠仗義為百姓辦好事的人,後來遭貪官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當地人們偷偷將其安葬於胡橋鎮。”由於粱祝二人都是為百姓辦好事的人,人們便把他倆合葬在一起。從那以後,在民間就產生了各種各樣關於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2.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何佔豪、陳鋼創作於1959年,同年5月首演,獲得巨大成功。這是以我國人民家喻户曉的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為題材,以越劇的部分曲調為素材寫成的一首單樂章標題協奏曲。劇情描述了梁山伯、祝英台的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了憤怒的控訴和鞭策,反映了人民對這一愛情悲劇的深切同情。

引 子:春光明媚——鳥語花香。

呈示部:“相愛”:草橋結拜——同窗三載——共讀共玩——長亭惜別

展開部:“抗婚”:封建勢力——英台抗婚——樓台相會——哭靈投墳

再現部:“化蝶”:神仙境界——化蝶起舞——美好祝福 五、學生演唱: 《梁祝》愛情主題。 六、作品賞析:

全曲以《梁祝》故事中的代表性劇情“相愛”、“抗婚”、“化蝶”為主要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是奏鳴曲式結構。

1. 呈示部——相愛

a..樂曲開始,在輕柔的絃樂震音背景上傳來秀麗的笛聲,接着雙簧管奏出了優美的旋律,呈現出一幅風和日麗、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圖畫。

b..在清淡的豎琴伴奏下,獨奏小提琴奏出美麗的愛情主題(單三部曲式a-b-a)。

c..大、小提琴的對答,比擬梁祝草橋結拜的情景。在一段小提琴自由的華彩過後,引人了活潑的迴旋曲(a-b-a-c-a),描寫他們同窗三載,共讀共玩的幸福生活和追逐嬉戲的情景。

d..之後,轉入慢板,表現兩人長亭惜別,依依不捨的情景。

2.展開部——抗婚

a..音樂突然轉為低沉陰暗,沉重的大鑼和大管的音響預示出不祥的徵兆,銅管奏出了兇暴的封建主題。

b..獨奏小提琴先用散板奏出祝英台的惶惶不安和痛苦心情,接着用強烈的切分和絃奏出反抗的主題。兩個主題在不同調性上反覆交替出現,最後形成第一個矛盾衝突的高潮——激烈的抗婚場面。

c..樂曲轉入慢板,大、小提琴的第二次對答奏出了纏綿悲切、時合時分的曲調,描寫了梁祝樓台相會、互訴衷腸的情景。

d..音樂突然急轉直下,激昂而果斷。以散板和快板的節奏表現祝英台在梁山伯墳前向蒼天控訴。她時而呼天嚎地,悲痛欲絕;時而低迴婉轉,泣不成聲。突出表現了祝英台對封建禮教的強烈反抗和悲痛控訴。形成第二個發展高潮——哭靈。

e..獨奏小提琴奏出最後一個絕句,英台以年輕的生命向蒼天作出了最後的控訴。接着,鑼鼓管絃齊鳴,這時墳墓炸開,英台縱身投墳,全曲達到最高潮。樂隊齊奏,是對祝英台堅貞不屈的精神的謳歌。

3.再現部——化蝶

音樂再次出現安詳、寧靜的氣氛。長笛和豎琴的音樂將人們帶入神仙境界。我們又再一次聽到了那段熟悉的(愛情主題)旋律。

人們彷彿看到梁祝化做彩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主題的多次移調演奏,寄託了人們對悲劇的男女主人公的深切同情和祝願,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七、課程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它是“一個階級、一個民族在藝術上走向成熟的標誌。”通過欣賞我們與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運共呼吸,那動人的音樂調動着我門的情感,讓我們時而歡喜、時而憂傷、時而悲憤、時而憧憬。通過這部作品,也告訴我們真間最可貴的就是真情。

八、板書設計:

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 引 子:春光明媚——鳥語花香。

呈示部:草橋結拜——同窗三載——共讀共玩——長亭惜別 展開部:封建勢力——英台抗婚——樓台相會——哭靈投墳 再現部:神仙境界——化蝶起舞——美好祝福

【教學反思】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音樂是聽覺的藝術,不能忽視學生這個主體。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在教學活動中必須儘可能地讓學生盡情地體驗音樂情感、獲得情感體驗,享受音樂情感迸發出來的美好體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