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考試地理試卷分析的總結

來源:文萃谷 1.81W

回顧這幾年江蘇大學聯考地理試卷特點,平穩過渡,考察能力為主,重點不是考察死記硬背的內容。在蘇錫常鎮一模之前,南京、南通、鹽城等地已經進行了一模考試。對比幾個地方的試卷特點,不論是難還是簡單,都是以能力立意,重點考察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新課程的理念不謀而合。結合本次一模試卷,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以下特點:

一模考試地理試卷分析的總結

一、試卷特點分析:

1、新鮮度:任何一份試卷出來,如果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就保證了這份試卷的新穎度、新鮮度。縱觀本章試卷,無論是在材料的選擇、熱點的涉及、設問的方式等各個方面都有亮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如選擇題的第一題,這是開篇的第一印象,本題考察的其實是晝夜長短的知識,屬於自然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識,但是本題切入的角度新穎,用了一個太陽位置的合成圖來考察,在以往很少有這樣的形式。再如第4題,考察的其實是有關等高線地形圖中山谷、山脊等地形的判讀,但是出題者用了“欣賞牧場朝陽”來增加了一點難度,整道題目就於與眾不同了。雖然後面的題目慢慢趨於按部就班,但是從整張試卷來看,新穎、新鮮還是一大亮點。

2、覆蓋度:

一張好的試卷,考察的知識點要全面,不要出現偏題和怪題。統計本張試卷,對於高中教材從表格分析中可以看出,知識點的覆蓋面很大,而且重點突出,注重對主幹知識和地理基本原理的考察。

3、區別度:

一份好的試卷,還應該有比較高的區分度,這也應該是大學聯考試卷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反映了試題對學生素質的區分情況。在-1—1之間,數值越高,説明設計的越好,試題的區分度在0.4以上説明這道題目打分區分度很好,0.3-0.39説明此題的區分度較好。從這份試卷看,就筆者採樣的2個班級來看,平均分在75.2分左右,如果按照66分達B的話,達B率為84.3%。

從各個題目的區分度來看,有4道雙選,8道選擇題,一道綜合題的區分度在0.3以上,選擇題佔46%,綜合題佔20%。説明這份試卷的區分度尚可,但是還有更好的改進空間。

4、難度:

對於大規模的考試而言,保持難度係數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能否有限控制難度係數是命題水平的重要標誌,數值越大説明試卷越容易。一般大學聯考而言,試題難度控制在0.3-0.6最合適,從本章試卷看,抽樣的83人中,有8道單選題、4道雙選處於該區間,另外有25個綜合題的得分點也處於該範圍。從整體上看,難度設計還是很合適的。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一)、得分情況統計

(二)、答題暴露出來的'問題

1、圖表的判讀、分析能力有待加強;

我們都知道,要想學好地理,首先要了解地圖,因為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載有豐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信息綜合載體和教學工具。地理試卷的特點:有題必有圖。想要在地理考試中取勝,必需對地理圖表能夠進行準確的判讀。本套試卷XX出現了24幅圖以及兩個表格。有景觀圖、示意圖、分佈圖、統計圖、等值線圖等,這些圖表的判讀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地理思維、邏輯推理以及空間想象能力,難度較大。比如下列各選擇題的得分率較低和學生有些試題不僅要求能夠對於試卷圖表能夠正確判斷,而且還要求能夠進行圖表的轉化或者説要藉助其他的基本圖表信息來答題,如第20題,我們除了藉助原圖(下圖1),還要藉助圖2和圖3來答題,利用圖2信息得出M風帶的位置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以及N風帶的風向為東北風即BD正確;利用圖3信息發現M風帶形成的洋流為暖流。

2、不能全面、準確地解讀地理信息並利用信息。

不能科學的審題,從而獲取全面、準確的有效信息是做題的大忌。也成為部分同學提高成績的一大瓶頸。平時教學中一再強調認真審題、要圈劃關鍵詞,學生也知道很重要,但就是做不好、做不到位。比如第4題,做這道題要求同學們注意到題幹中的三方面有效信息:(1)河道200米以內為水源保護區;(2)地面坡度大於40%以上的地區為崩塌危險區,不準開發;(3)在牧場能欣賞朝陽。實際在做題時很多同學對第(3)條信息的解讀出現偏差:理解成牧場要朝陽進而導致答題偏向。對於綜合題的答題,很多時候材料中的信息對於答題有提示作用,但是我們很多同學沒有這樣的地理敏感度,如28(2)分析江南茶區茶葉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得分80.72%)和江北茶葉生產的最為不利的自然條件(得分42.77%),對於江南茶葉生產條件的分析得分較高是因為我們平時的教學講的較多,江北茶葉條件的分析得分低,反映出學生對於材料1中的有效信息:“茶樹一般生長於酸性土壤的中低山區,雨量充沛、多雲霧、少日照;茶樹生長最適宜的温度在15-30℃”的理解與運用不全面導致的。

3、主幹知識與基本地理原理掌握不牢。

這份試卷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全面,覆蓋面廣,對於知識掌握以及綜合分析能力要求較高,學及水循環等信息,得分較低,第20題只有45.78%;第11題,綜合氣候、自然帶等知識,特別要求能夠理解氣候類型對自然帶形成的影響,得分不高:61.45%。

4、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的能力較差。

考綱要求學生能夠有準確簡潔的文字和圖表等表達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徵、分佈和發展變化,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的要點。從學生的答題來看,這類題得分最低:

三、暴露出來的問題及下階段複習建議:

選修地理的學生進入高三,尤其是到了二輪複習階段,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已經初步鞏固完善,很多學生也掌握了很多地理答題的“模式”。如遇到“原因”怎麼回答、遇到“評價”怎麼回答、遇到“區位因素”從哪些方面去思考等等。這些老師幫助整理的答題模式確實可以使得一部分同學在一些簡單的地理答題時能夠得到部分分數,但是僅僅停留在這個“模式”階段僅能實現學生地理成績的“自保”,這種答題的模式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又成了制約學生思維的“桎梏”,限制了學生靈活思維的發展,對付一般的題目還可以,遇到大學聯考中、高難度的題目,或是一些能力立意的題目、區分度稍強的題目、無法用“模式”套用的題目時,就無能為力了!這也是面對一模、大學聯考這類考試時學生面臨、暴露的主要問題。

針對上述的問題,結合試卷得分分析,建議接下來的複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

1、暴露學生的解題過程,培養良好的審題習慣:我們除了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反覆強

調審題的重要性之外,更要利用在例題選做和評講過程中,暴露學生的解題思維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審題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操作:(1)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做題時間;

(2)投影某學生的學案,並由其評講解題思路,以及對於題干與圖文信息的利用情況;(3)其他同學根據其信息的圈劃以及講解評價其對信息的利用情況;(4)教師點評與評講,並投影優秀的學生答案。

通過不斷的暴露學生的解題思維過程,幫助其建立正確的、規範的解題思路,長此以往,可以突破答題“模式”的瓶頸,遇到一些稍難的題目就不會無從下手了。

2、加強圖表的解讀訓練,提升學生的圖表分析與解讀能力:

大學聯考地理試題的特色是“圖文並茂”,即試題以“地理圖像”為信息載體,近年來的大學聯考試題中對考生利用地圖、圖表資料進行運算、分析、判斷的要求逐年在加強。縱觀近幾年的江蘇地理大學聯考試題,可以看出“無圖不成題”已成為一種慣例,往往一些區分度大的題目就是在於學生不善於提煉圖中信息,所以加強圖標的解讀訓練,也是突破“中、高檔”地理題目的非常有效的手段。《考綱》中的地理考點均可用圖表反映出來,複習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強化學生從圖文資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的能力。

3、引導學生學會“反思”、提高解題能力

學生做了一定量的題也不等同於解題能力的提升,如果在解題後能及時的進行自我反思,找尋出錯的原因,並能進行及時的查漏補缺,一定可以不斷的進步,從而提升解題能力。在每次訓練之後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與總結,並且尋找對策。下表是筆者設計的最容易失分的圖表類題目,學會經常自我反思自我進步,在高三最後的地理複習中一定可以實現對“答題模式”的瓶頸突破,實現對“中高檔”地理題目的突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