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英語教學計劃

來源:文萃谷 1.36W

一、 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上冊英語教學計劃

(一) 國小英語教學中普遍的存在的問題。

大多數的國小英語老師仍然看好應試教育,認為只要教出成績就好,對學生讀寫的要求過於嚴格,而對英語課堂教學的特點和英語學習的特點認識模糊,不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動機,致使大多數的學生已經對英語失去興趣,感到乏味和厭煩,沒有任何學習方法和策略,有的有一定的學習方法但也不對路。 有好多學校在三四五年級基本上沒有開英語課或只上了很少的幾節英語課,學生只能認得幾個單詞而且還不會讀,其他的會話、聽力那就更談不上了。有的學校開了英語課,但只注重寫,對會話和聽力不屑一顧或無力顧及,學生只會讀寫一些單詞,不會聽説。有的學校也比較注重聽説,但由於老師的水平的限制,教學方法不當,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學生會説的也很少;也有的老師的口語問題過多,導致學生髮音很不準確,糾正起來很難。

(二) 上述問題所導致的後果

1. 大多數學生的英語水平幾乎為零。

2. 大多數的學生對英語沒有任何興趣。

3. 大多數的學生沒有任何學習英語的策略和方法。

4. 一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沒有認識,動機不夠強烈。

這樣的話,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比較差,而且學習水平不均,沒有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加大了教學難度。

二、 教學計劃

(一) 矯正學生對英語的認識。

1. 幫助學生認識學習英語的目的。

首先我們説學好英語,世界都是你的。英語是世界交流標準工具,是人們走上快速瞭解世界和認識世界的通道,是我們掌握和掌控未來世界政治、軍事、金融、貿易的適用工具。中國已經走向了世界,世界也正在走進中國,而作為用途最廣的英語,必將在未來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其次學好英語,我們才能在將來的進一步深造學習以及就業當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或走在前列,才能更好地和國外朋友交流,在創業過程中更具優勢。

(二) 幫助學生逐漸掌握學習英語的策略與方法。

在新的教學標準中,把英語學習策略作為英語教學目標中的一個,變單純傳授知識為注重幫助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與方法。學習策略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目的、有依據的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設計、組織、監控、反饋、選擇的活動方式,是技能、方法、手段的運用。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在考慮知識、智慧技能學習的同時,還要考慮學習的策略。學習過程中必須把接受知識、理解知識、鞏固知識和運用知識結合起來。要使學習者學有成效,就要同學習策略的研究結合起來。掌握以下幾種學習策略。

1. 注意的策略。

學生的注意力是學習與記憶產生的前提。教師可以採用各種外部手段來控制學生的注意,並激發學生採用適當的學習策略。還可以把設計問題作為一種學習策略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思考和回答問題,從外部控制轉化為自我控制,從而提高注意聽課的質量,促進學習的進步。

2. 模仿的策略。

模仿學習法是指學生按照教師或別人提供的模式、樣板來進行模仿,從而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行為習慣的學習方法。模仿的策略的關鍵是提高模仿質量,學生必須學會並掌握。主要有:

(1)要認真觀察教師的示範動作、語言的音調、音色,以及發音部位;

(2)要自覺控制動作的程度;

(3)要反覆矯正動作,力求模仿準確;

(4)要反覆練習。學生只要掌握了模仿的策略,就能在學習過程中有目的、有選擇地去模仿,有利於較快地掌握知識、技能。

3. 編碼的策略。

記憶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外語系統學習時,配合聯想學習中運用表象對材料進行編碼的策略和在自由回憶學習中語義編碼的策略均被普遍採用。分類編碼及編碼系統的形成對學習與記憶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通過教學激發學生的編碼策略的思想,加強在機械記憶上的理解記憶,與遺忘作鬥爭,把認知與“有意再現”結合起來。

4. 提取信息的策略。

記憶的關鍵問題不在於貯存,而在於提取。提取信息的策略對外語學習者尤其重要,它包括了分析和綜合的策略、比較和歸類的策略、抽象和概括的策略、具體化策略、歸納與演繹的策略等。這些策略的獲得會使英語學習質量提高到更高的層次。

5. 聽、説,讀、寫練習的策略。

英語學科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實踐性、習慣性和使用性等特點,要花相當多的時間進行聽、説、讀、寫的練習。教師在教學中也應給予這方面的指導。

(1) 練習聽的策略

A. 課堂上專心聽教師講課。課前要預習,課中注意捕捉表達的方法並記下來。

B. 聽課文錄音可以採取邊聽邊看的辦法,提高聽讀的能力。

C. 多聽課外錄音帶。

(2) 練習説的策略

A. 在課堂上跟着教師練習説,練習的方法有連句式練習、造句式練習、提問式練習、複述式練習。

B. 課餘找同學練習説,練習的方法有對話式練習、複述式練習、講述式練習、談話式練習。

C. 在家裏自己對自己練習説。

(3) 提高閲讀技能的策略

A. 口誦心背、邊讀邊記。

B. 運用有效的提取信息策略正確理解詞、句、段的方法。

C. 訓練閲讀速度有下列五種形式:瀏覽大意抓住説明段落主題的句子;根據上下文語境推斷生詞而不查詞典;快讀全文,抓住特別內容的主要詞彙而忽視其餘;從詞的相鄰關係尋找其代替詞,邊讀邊推測語義;從單調的細微變化中推測語言的用法。

D. 運用多種閲讀形式如朗讀、默讀、聽音讀、精讀、泛讀等形式,提高閲讀水平。

(4) 練習寫的策略

通常有抄寫、摘寫、擴寫、編寫、作文等,要注意養成一個正確的書寫習慣,要能整個地寫出而不分割開來,臨寫時必須對要寫的材料進行仔細的觀察和分析並記住它,還要養成把寫過的東西一定從頭到尾讀一遍的習慣,這樣有利於記憶、積累語言材料,也培養了觀察力、分析力和記憶力。

(三) 培養學生已經失去的學習英語的動機和興趣。

1. 注重學生的成功體驗,注重因材施教。

學生學習外語的動機與他們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成功和失敗的經歷相關。成功的體驗會激發和增強學生學習外語的成就動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創造條件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機會和體驗成功的快樂,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方法。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無濟於事。差生之所以差,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學習上過多的失敗體驗,嚴重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以至於缺乏成就動機(即上進心),時時處於一種消極情緒狀態,失去了學習願望。外語學習中差生在學習中的困難,往往不能為教師所理解,在學習中幾乎得不到老師的`肯定和讚揚。教師往往對他們埋怨過多,更使他們覺得無地自容。尤其是七年級的學生剛剛到一個新的環境中,渴望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和成功的體驗,如果一開始就對學生採取抑制批評,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嚴重的消極心理。切合學生實際水平,精心選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難易要恰當,方法要多樣,作業分量要適度。要鼓勵學生大量參加語言實踐,使學生在外語學習上有成效,在活動中經常受到成功感和成就感的鼓舞。

注重因材施教就是承認個體差別。只有承認個體差異,針對不同知識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才能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否則如果不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全班同學都以一個標準要求,就只會讓差生知難而退,讓中等生變差。在外語教學中只要能激起學生牢固而持久的學習動機,使他們產生主動去學習的需要,他們就會由那種“被動維持型”的學習轉化為主動型學習。一旦發生這種轉變,外語知識、外語技能的獲得和保持可能會成為自覺化、自動化,教師也不會為學生記不住而操心,外語教學效益的提高一定能實現。

1. 注重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提高英語教學的趣味性。

(1) 符合學生心理特點,教學形式、手段多樣化。

剛進國中的七年級學生有着五彩的夢,他們嚮往豐富多彩的生活,對單調的學校生活會情不自禁地厭煩。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開展一些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動,在活動中激發他們學習外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利用多媒體、實物以及引進強度適中的競爭都會增加學習英語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以激發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

一切活動都產生於需求並以需求的滿足感的獲得而繼續這種活動,在活動中又產生新的需求。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是他們心理需要的表現,如果在學習活動中獲得了滿足感(成功),他們會對學習活動產生新的需要(新的奮鬥目標)。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強烈地需要被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教師在外語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地瞭解學生在不同時期的心理需求,不同學生不同的心理需求,並創造條件使個人合理的、健康的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就會使學生感受到成功,感到被認可的愉悦感,進而對外語學習發生興趣。

2. 對學生恰如其分的評價會激發並增強學生學習外語的動機。

對於剛入學的七年級學生來説,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會反饋到學生的學習上,這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產生極大的影響。對學生的評價要極為慎重,要及時、公正、合理,既要嚴格要求學生,又要以表揚、鼓勵為主,以理服人,不能諷刺、謾罵,更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這一點很重要,這是為數不少的老師未意識到的,即使意識到了,也是不少人未作到的。我們教育者們要注意發現學生的每一點細微的進步和成績,及時表揚他們,使他們的自尊心得到滿足。這樣,成功的喜悦和良好的師生關係,使得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當然,適當的批評也是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正確的學習動機的,但要注意掌握分寸和尺度。在高年級,學生的自我提高的內驅力已經成為成就動機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的評價要具體、及時、公正、恰如其分,切忌泛泛表揚,否則會降低學生的信心,影響學習積極性。在評價差生時,必須注意有一個使其獲得肯定和讚揚的機會,要注意有意安排他們參與語言活動的機會,讓他們“表現自己”,從少到多,唷易到難,一定時間量變的積累就會導致質變的結果,這對激發外語學習的動機影響很大。這看來是一個方法的問題,實際卻體現了教師的觀念、情感等。

3. 注重教師的態度。

教師對學生的態度也會影響學生學習外語的動機。尤其對於七年級學生,教師的態度要和藹、熱情、親切、平等地對待學生。學生由於年齡偏小,自制力弱,對教師的依附感強,外語學習上模仿力強,多用形象思維,好的教師可以成為學生的“偶像”,因而教師對他們的態度在其心理上影響極大。在高年級,教師對學生要温和而不放任,嚴肅而不粗暴,這個階段的學生偏重邏輯思維,學生比在低年級時內向些、含蓄些。

三、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安排。

1. 課前準備安排

第一,在學期剛開始的時候,進行一次摸底考試,測試一下學生的學習情況。

第二,在剛開始的預備學習單元中,要注重訓練學生的發音練習以及對字母寫的練習。因為國小的老師有好多讀音上面的問題,對字母的書寫很不規範。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英語國際音標的發音及拼寫規則。

2. 教材總體目標、單元要求及重難點

具體措施

1. 每天背誦課文中的對話。要求學生背誦並默寫,培養語感。

2. 每天記5個生詞,2個常用句子或習語。利用互測或教師抽查的方式及時檢查,保證效果並堅持下去。

3. 認真貫徹晨讀制度,規定晨讀內容,加強監督,保證晨讀效果。

4. 堅持日測、周測、月測的形成性評價制度。對英語學習實行量化制度,每日、每週、每月都要給學生檢驗自己努力成果的機會,讓進步的同學體會到成就感,讓落後的同學找出差距,感受壓力。由此在班裏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競爭意識。

5. 對後進生進行專門輔導,佈置單獨的作業,讓他們在小進步、小轉變中體味學習的快樂,樹立學習的自信,儘快成長起來。

6. 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7. 實施“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8. 在教學中根據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9. 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10. 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