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學設計及反思

來源:文萃谷 1.58W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材簡單分析: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學設計及反思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教科版《科學》第三單元第四課時的內容。教材共分3個部分。

一、生食和熟食,這部分的目的只要讓學生了解我們常見到可以生吃的食物和必須熟吃的食物。

二、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瞭解生、熟馬鈴薯的不同點。

三、玉米由生變熟部分的目的不在於靜態地觀察生玉米粒和烤熟的玉米粒異同,重點是要求學生觀察玉米粒從生到熟的動態變化過程。

教學目標:

技能目標:觀察、比較的方法認識生、熟食的不同,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多向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精神和樹立正確的衞生觀。

知識目標:知道食物可以分生吃的和熟吃的。瞭解同一種食物由生到熟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

觀察比較並描述生、熟的馬鈴薯的不同點和玉米粒從生到熟的變化過程。 教學難點:

觀察比較和描述玉米粒從生到熟的變化過程。

 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

教師引導點撥,學生合作探究。

 實驗器材:

1.生蘋果,煮熟的蘋果;

2.生、熟芋頭;

3.生、熟馬鈴薯;

4.生、熟玉米粒;

5.鐵碗,酒精燈;

6.實驗記錄表格。

教學過程:

一、課前激趣

教師出示裝有爆米花的禮物盒。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初次見面,為大家準備了一份禮物。這堂課表現最好的同學將能分享這份禮物,想要嗎?

生:想!

(本環節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表現自己。為以後的課程環節埋下伏筆。)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要研究有關食物的問題.老師準備了一些食物,想請幾位同學上來矇住眼品嚐一下。説説這種食物是什麼味道?可能是什麼食物?哪位同學覺得自己的味覺最發達的願意來試試?再請一位學生上講台幫老師矇住品嚐食物同學的眼睛。

(教師戴上一次性薄膜手套,向眾學生展示後從蘋果上切一小塊用牙籤餵給學生。) (本環節設計意圖:從課堂映射生活,從教師實驗操作細節上教育學生平時應注意衞生。)

生:酸酸的、甜甜的、還很脆,我想是蘋果吧!

師:解説得真詳細,再請你品嚐一種。(老師再從一個煮熟的蘋果上切一小塊喂他吃) 生:酸酸的、粘粘的,猜不出是什麼。

師:你覺得哪個更好吃?

生:第一個。

師:好,讓他看看自己吃的是什麼!(卸下這位同學的眼罩,全班同學一起確認食物的名稱——煮熟的蘋果,並請這位同學歸位)誰還想嘗?(老師又抽取另一個同學,並請上講台,用同樣的方法喂熟的毛芋。)

生:軟軟的、有點甜,是毛芋吧

(老師喂他第二種食物——生的毛芋)

生:脆脆的、有點麻,是不是……

師:為什麼不能確定是什麼食物?

生:好像平時從來沒吃過這種食物。

師:你覺得哪個更好吃?

生:第一個。

(讓學生看看自己是否説對了。)

師:通過剛才的小遊戲我們知道有些食物(舉起蘋果)我們生吃味道好,有些食物(舉起毛芋)燒熟了更好吃,你還知道生活中哪些食物適合生吃?哪些食物需要燒熟了吃?(請學生來説説看)好,這堂課我們來研究一下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板書課題)

(本環節設計意圖:1.通過“猜一猜”辨別食物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有趣的活動中,培養學生探究科學,仔細觀察的能力。2. 聯繫生活中的經驗,舉例説説生吃,熟吃的食物,從而鍛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二、新課教學

(一)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

師:(出示生馬鈴薯)提問 :這是什麼?適合生的吃還是熟的吃?

生:熟吃。

師:我手中的兩個馬鈴薯一個是生的,一個是熟的,哪個生的,哪個熟的,你能用什麼方法判斷出來?(雙手快速在身後交換出示兩個馬鈴薯)

生:“看”、“摸”、“捏”、“切”、“聞”、“嘗”、“剝”??

(本環節設計意圖:通過本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對已有知識和方法的選擇,回憶先前學習的幾種觀察方式,並激發學生採用多種方式對生熟馬鈴薯進行觀察。)

師:看來判斷的方法真的有很多,下面我們小組合作仔細觀察生的馬鈴薯和熟的'馬鈴薯究竟有哪些不同?請記錄員及時做好記錄。材料員拿出抽屜裏的這盤生熟馬鈴薯,如果要用小刀請特別注意安全,開始吧!

(小組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教師巡迴指導。)

師:請材料員收拾好桌面的馬鈴薯扔進廢物箱,我們要開始交流觀察成果了:生的馬鈴薯和熟的馬鈴薯有哪些不同呢?誰先來試試?(一生把小組的成果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彙報,其他學生質疑補充)(教師一旁板書重點)

觀察方法 觀察角度

看顏色

摸、捏 軟硬

聞氣味

嘗味道

切水分

剝表皮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啊,發現了生馬鈴薯和熟馬鈴薯那麼多不同點,看來馬鈴薯由生變熟之後在顏色、味道、氣味,水分,軟硬等許多方面會發生很多的——

生:變化!

(本環節設計意圖:1.讓學生在已有的辨別方式之上掌握新的辨別方式,培養學生思維的創新能力。2.通過交流彙報,使學生總結出生熟馬鈴薯在顏色,味道,氣味等方面的不同點,從而培養學生歸納分析能力。)

(二)實驗觀察玉米粒由生到熟的變化

師:剛才我們説了馬鈴薯由生變熟會發生很多變化,那是不是別的食物由生變熟也會發生變化呢?老師為大家準備了玉米粒來觀察。(出示玉米粒,師:啊!糟糕,我怎麼把生的玉米粒和熟的玉米粒混一起了),大家能幫我把它們先區分開來嗎?。(請材料員從抽屜裏取出裝玉米粒的信封)

生:能!(學生區分生熟玉米粒。)

師:“誰來説説你們是怎樣區分生熟玉米粒的?”

生:“熟的軟,生的硬;熟的大,生的小;熟的好吃,生的不好吃;熟的香,生的不香……” (本環節設計意圖:學生利用先前區分馬鈴薯的方法區分生玉米粒和煮熟的玉米粒,藉以鞏固先前知識技能。)

師:“看來玉米粒由生變熟也發生了許多變化。這次老師提供的玉米粒是煮熟的,你們

還能用什麼方法讓玉米粒變熟?”

生:“蒸”、“烤”、“炸”、“炒”、“煮”??(同步板書)

(本環節設計意圖: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舉例説説將玉米粒變熟的方法,激發學生動手實驗的興趣。併為下面的實驗做好鋪設。)

師:“好,一會兒我們就來烤玉米,看看我們在烤的過程中玉米粒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請材料員將熟玉米粒收入信封放進抽屜)來,我們看看這次實驗的器材,誰能説説你覺得這次實驗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教師依次展示實驗器材)

生:“要注意酒精燈的使用方法”,“點火應該從下往上”,“滅火應該從側面蓋燈帽,熄滅後將燈帽向上提一提”,“用外焰加熱。”

(本環節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先前學習的酒精燈操作規範,注意實驗安全)

師:實驗之前老師還想給大家一些小提醒。看大屏幕。(課件出示“小提示”)

1、正確使用酒精燈(打開,點燃,加熱,熄滅)

2、攪拌玉米均勻受熱。

3、不觸碰發燙的鐵碗。

4、仔細觀察並記錄玉米發生的變化。

5、分工合作整理材料。

師:大家能不能做到啊?材料員拿出材料開始吧!

(學生分組實驗觀察並記錄,教師巡迴指導實驗並及時掌握學生實驗信息。)

(課件出示:説説我們的新發現!)

師:“在玉米粒由生變熟的過程中你們觀察到了什麼?哪個小組願意把你們的發現告訴大家?”

學生分組彙報實驗發現。(教師一旁輔以板書)

煮 蒸 烤 炸 炒

生玉米粒 ——————————————————→熟玉米粒

硬慢 裂裂開口子

小膨脹,變大 比較大

淡黃色 變深,出現小黑點 深黃,黑

沒氣味 越來越香,出現焦味香,有點焦味

(本環節重在引導學生細緻觀察玉米粒變化過程中的狀態,能對玉米粒變化過程中的重要特徵進行描述。使學生認識到玉米粒由生變熟過程中存在漸變的過程。)

(三)分發禮物,質疑設懸

師:這堂課同學們都表現得非常棒!現在我決定,把禮物送給你們每一個人。(展示先前出示的禮物——爆米花。)

師:在分禮物前先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

師:你們看,這小小的玉米粒和這爆米花除了顏色,氣味,味道之外還有什麼區別?引導學生思考“樣子或形態”不同。

(本環節設計意圖:藉此回顧之前總結的食物在由生變熟過程中顏色,氣味,味道等會發生變化。並且可以引導學生總結出新的變化方面——形態或樣子。提升學生對食物由生變熟過程中幾個變化方面的認識。)

師:那你們想知道一顆小小的玉米粒是怎麼樣變成一朵可愛的玉米花嗎?這就留待課後大家思考吧。

(課堂結尾留設疑問:大家想知道一顆小小的玉米粒怎麼會變成一朵玉米花嗎?給學生課後探究學習的空間。)

師:請大家選出自己組裏這堂課表現最出色的同學上來領取你們組的禮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