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其五》賞析

來源:文萃谷 1.83W
《飲酒·其五》賞析1

出自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飲酒·其五》

《飲酒·其五》賞析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賞析

本篇是《飲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詩歌的主旨是展示詩人運用魏晉玄學得意忘象之説領悟真意的思維過程,富於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繹。詩中寫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寫了幽美淡遠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萬物各得其所、委運任化的哲理;這哲理又被詩人提煉、濃縮到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給讀者以理性的啟示,整首詩的韻調也更顯得雋秀深長。

宋代朱熹説: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納貨。陶淵明真得能不要,此所以高於晉宋人物。這首詩正刻畫了詩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風貌。他不象一般隱士那樣標榜超塵出世,而是結廬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卻能做到無車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詩人意味深長地説:心遠地自偏。心靜,境自靜。心無雜念,即使身居鬧市,也宛如在山。這深刻的道理被詩人平淡地説出,親切感人。詩歌巧妙地運用了象徵手法。飛鳥相與還,那隻在晚照中翩然歸來 的鳥和那個悠然見南山的人,心神契合,彷彿都在這幽靜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飲酒·其五》賞析2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着伴兒歸來。

這裏面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飲酒》其五賞析

《飲酒》詩共二十首,據序文,知這些詩因為都是醉後所寫,故總題曰《飲酒》。這組詩的寫作年代當在詩人40歲之後,就是在其剛剛離開彭澤令的職位歸園田隱居不久。

《飲酒》其五這首詩歌頌田園生活的恬靜閒適,突出地表現詩人與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是陶詩中著名的詩篇之一。前半部分着重敍説“心遠地自偏”的道理,後半部分集中寫欣賞自然景物的悠然心情。首二句便以一對矛盾對立的句式為後文的設問埋下了伏筆:結廬(造屋)在人境(人世)就免不了人世交往的紛擾(車馬的喧鬧不正是紛擾人世的一個縮影和象徵嗎?),而我們於人境中結廬的詩人卻恰恰避開了車來馬去的人間的喧囂。為什麼能如此呢?這便自然引出一個帶有懸念性的設問(“問君何能爾”?),而“心遠地自偏”便道出一個富有深刻哲理意藴的回答:心靈既遠遠地擺脱了世俗的束縛,那麼雖處喧境也和居於偏僻之地一樣。存在決定意識。一般來説,環境的偏僻幽靜方能使心境恬淡靜謐;然而在一定的條件下意識也可對存在產生反作用,心境的恬淡靜謐也可使喧鬧的環境變得偏僻幽靜。一千五百年前的詩人通過自身的體驗,形象地道出了這樣一個辯證的道理,這可謂由藝術通向辯證法認識論的奇蹟。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形象地寫出了“心遠地自偏”的全部意境。其中的這個“見”字用得極好,它精確地表達出詩人採菊之時,本非有意看山,可是抬頭之際,山的形象忽然進入他眼中的情景。有的本子作“望”(見《昭明文選》)則大謬。蘇軾曾説:“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此一篇神氣都索然矣。”(《東坡題跋》)“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進一步豐富了詩人“悠然見南山”時的美妙意境。“日夕”乃“傍晚”,“相與還”即“結伴而歸”,詩人看到夕陽映照下的南山籠罩在一片濛濛的青靄之中,益發變得佳妙神奇,而一雙雙飛鳥眼看暮色漸濃,結伴飛向林間的巢窠。《歸去來兮辭》中有“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之句,這“飛鳥相與還”也隱含着詩人捨棄“以心為形役”的官場而歸返田園的愜意情懷。最後二句是又一對富有哲理性的名句,從字面來看是説此情此境中的田園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該怎樣用言語來表達了。其實詩人的意思是説:既然領會了此中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別,何必要用言語去表達呢?“欲辨已忘言”句意本《莊子》而來。《莊子·齊物論》雲:“辨也者,有不允也。夫大道不稱,大辨不言。”《外物篇》雲:“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吳淇在《六朝選詩定論》中説:“‘意’字從上文‘心’字生出,又加上‘真’字,更跨進一層,則‘心遠’為一篇之骨,‘真意’為一篇之髓。”東方樹在《昭昧詹言》中也説:“境既閒寂,景物復佳,然非‘心遠’則不能領略其真意味。”這對全詩的精要作了極好的概括。

《飲酒·其五》賞析3

原文

飲酒·結廬在人境

作者: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註釋

1.[結廬在人境]:意思是構築房舍。結,建造、構築。廬,簡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問君」二句:設為問答之辭,意思是思想遠離塵世,雖處喧囂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淵明自謂。

3.[爾]意思是如此、這樣。

4.「山氣」二句:意謂傍晚山色秀麗,飛鳥結伴而還。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伴。

5.「此中」二句:意思是此中含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如何用語言表達。

6.[見]通常讀作xiàn,但有時也被人讀作jiàn。(學術界仍無確切定論,但大部分學者認為xiàn更好,彷彿南山出現在眼前。如:風吹草低見牛羊)

7.[悠然]自得的樣子。南山:指廬山。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

8.[日夕]意思是傍晚

9.[相與]意思是相伴

10.[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辨,辨識。

11.[無車馬喧]沒有車馬的喧鬧聲。指沒有世俗的交往。

12.[心遠]心遠遠地超脱世俗。

13.[佳]美好。

14.[山氣]指山景。

15.[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義。

16.[言]名詞作動詞,用言語表達。

翻譯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的繁華道路,然而沒有煩神去應酬車馬的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脱,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

東籬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無意中見到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迴歸遠山的懷抱。

南山仰止啊,這裏有人生的真義,已經無需多言。

賞析

本是陶淵明組詩《飲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詩的意象構成中景與意會,全在一偶然無心上。‘採菊’二句所表達的都是偶然之興味,東籬有菊,偶然採之;而南山之見,亦是偶爾湊趣;山且無意而見,菊豈有意而採?山中飛鳥,為日夕而歸;但其歸也,適值吾見南山之時,此亦偶湊之趣也。這其中的“真意”,乃千聖不傳之祕,即使道書千卷,佛經萬頁,也不能道盡其中奧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這種偶然的情趣,偶然無心的情與景會,正是詩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時其空明無礙的本真之境的無意識投射。大隱隱於市,真正寧靜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

千古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達了詩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懷。

《飲酒·其五》賞析4

jié lú zài rén jìng,ér wú chē mǎ xuān。

結 廬 在 人 境 ,而 無 車 馬 喧。

wèn jūn hé néng ěr? xīn yuǎn dì zì piān。

問 君 何 能 爾?心 遠 地 自 偏。

cǎi jú dōng lí xià,yōu rǎn jiàn nán shān。

採 菊 東 籬 下, 悠 然 見 南 山。

shān qì rì xī jiā,fēi niǎo xiāng yǔ huán。

山 氣 日夕佳, 飛 鳥 相 與 還。

cǐ zhōng yǒu zhēn yì,yù biàn yǐ wàng yán。

此 中 有 真 意,欲 辨 已 忘 言。

註釋 1.[結廬在人境]:構築房舍。結,建造、構築。廬,簡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問君」二句:設為問答之辭,意謂思想遠離塵世,雖處喧囂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淵明自謂。

3.[爾]如此、這樣。

4.「山氣」二句:意謂傍晚山色秀麗,飛鳥結伴而還。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伴。

5.「此中」二句:意謂此中含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如何用語言表達。

6.[見]通常讀作xiàn,但有時也被人讀作jiàn。(學術界仍無確切定論,但大部分學者認為xiàn更好,彷彿南山出現在眼前。如:風吹草低見牛羊)

7.[悠然]自得的樣子。南山:指廬山。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

8.[日夕]傍晚

9.[相與]相伴

10.[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辨,辨識。

11.[無車馬喧]沒有車馬的喧鬧聲。指沒有世俗的交往。

12.[心遠]心遠遠地超脱世俗。

13.[佳]美好。

14.[山氣]指山景。

15.[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義。

16.[言]名詞作動詞,用言語表達。

翻譯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的繁華道路,然而沒有煩神去應酬車馬的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脱,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

東籬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無意中見到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迴歸遠山的懷抱。

南山仰止啊,這裏有人生的真義,已經無需多言。

賞析

本詩是陶淵明組詩《飲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詩的意象構成中景與意會,全在一偶然無心上。‘採菊’二句所表達的都是偶然之興味,東籬有菊,偶然採之;而南山之見,亦是偶爾湊趣;山且無意而見,菊豈有意而採?山中飛鳥,為日夕而歸;但其歸也,適值吾見南山之時,此亦偶湊之趣也。

這其中的“真意”,乃千聖不傳之祕,即使道書千卷,佛經萬頁,也不能道盡其中奧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這種偶然的情趣,偶然無心的情與景會,正是詩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時其空明無礙的本真之境的無意識投射。大隱隱於市,真正寧靜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

千古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達了詩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懷

《飲酒·其五》賞析5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註釋

1.[結廬在人境]:構築房舍。結,建造、構築。廬,簡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問君」二句:設為問答之辭,意謂思想遠離塵世,雖處喧囂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淵明自謂。

3.[爾]如此、這樣。

4.「山氣」二句:意謂傍晚山色秀麗,飛鳥結伴而還。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伴。

5.「此中」二句:意謂此中含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如何用語言表達。

6.[見]通常讀作xiàn,但有時也被人讀作jiàn。(學術界仍無確切定論,但大部分學者認為xiàn更好,彷彿南山出現在眼前。如:風吹草低見牛羊)

7.[悠然]自得的樣子。南山:指廬山。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

8.[日夕]傍晚

9.[相與]相伴

10.[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辨,辨識。

11.[無車馬喧]沒有車馬的喧鬧聲。指沒有世俗的交往。

12.[心遠]心遠遠地超脱世俗。

13.[佳]美好。

14.[山氣]指山景。

15.[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義。

16.[言]名詞作動詞,用言語表達。

翻譯

我的家建在眾人聚居的繁華道路,但是卻沒有煩神去應酬車馬的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脱,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

在東籬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無意中見到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成羣的鳥兒迴歸遠山的懷抱。

南山仰止啊,這裏有人生的真義,已經不需要多言。

賞析

這首詩是陶淵明組詩《飲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詩的意象構成中景與意會,全在於偶然無心上。‘採菊’二句所表達的都是偶然之興味,東籬有菊,偶然採之;而南山之見,亦是偶爾湊趣;山且無意而見,菊豈有意而採?山中飛鳥,為日夕而歸;但其歸也,適值吾見南山之時,此亦偶湊之趣也。這其中的“真意”,乃千聖不傳之祕,即使道書千卷,佛經萬頁,也不能道盡其中奧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這種偶然的情趣,偶然無心的情與景會,正是詩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時其空明無礙的本真之境的無意識投射。大隱隱於市,真正寧靜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由自己的心境來成就的。

而千古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達了詩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懷。

《飲酒·其五》賞析6  《飲酒 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辨 通:辯)

作品賞析

對生命本真狀態的真切體念 ——《結廬在人境》意象剖析

弗洛伊德等西方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的心靈深處有一個“本我”,還有一個“超我”。“本我”,就是老子哲學中的歸根反本,它擺脱了文化符號的異化與扭曲,如嬰兒自然而和諧的生命的本來面目,它接近於西方存在主義哲學所標舉的生命的本真狀態。“超我”則是社會文化塑造,特立而成自我,是存在於社會現實中,充當種種特定的社會角色,按照羣體規範和要求行動的自我。“本我”和“超我”是一對矛盾,和諧地統一在人的靈魂深處。一時“本我”佔據上風,一時“超我”表現明顯。“超我”和“本我”的交錯呈現,顯示了人在不同時期裏的不同行為表現甚至整個人生追求。放眼封建時代,許多文人在妥協世俗、擴展生命以用世;努力追求“超我”的同時,其實內心深處也時時流露出對險惡官場及叵測社會的厭棄,在竭盡心機地迴歸“本我”,力所能及地體念着生命的本真狀態,如竹林七賢、謝靈運、陶淵明、李白、王維、蘇軾等,但其中在追求“本我”道路上走得最遠的,對這一狀態體念得最真切的,恐怕要數陶淵明瞭。陶氏不但敢想,而且敢做;不但做了,而且做得那麼徹底。他的這一出世心態在他的許多詩篇中均有所表露,在《飲酒》系列中尤其發揮到了極致。本文便以《結廬在人境》為例略作闡釋。

?《結廬在人境》一詩,是陶淵明詩歌意象的頂峯。在這首詩中,“本我”擺脱了“超我”的糾纏,澄明無礙地存在於詩歌意象中。“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種“遠”與“靜”的境界是“本我”戰勝“超我”後才可能出現的。“心遠”並不僅僅是因為“地偏”,最關鍵的恐怕還是陶氏在心靈上的真正忘世,倘若心為物役,塵根未了,則即使身處“無車馬喧”的偏地,也仍然會為凡事俗情所羈絆,像唐朝王維輩那樣像模像樣地隱居終南,但他心裏圖的依然是那條加官晉爵的捷徑。在王維身上,“本我”僅僅是追求“超我”的一種手段。而陶淵明則完全不同,他的“超我”已然被排斥在心靈之外,“本我”即生命的本真已呈現出一種完完全全的展開狀態。這個時候,不管形體在田園還是在鬧市,“心遠地自偏”,這種澄明無礙、自由自在的心靈使萬物都展現出寧靜悠遠的情韻。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至此,詩人與“本我”融為一體。採菊的陶淵明,已是解脱了各種塵世紛擾,以生命本真狀態呈現的陶淵明瞭。他心靈的悠然空明,投射在菊花與南山的意象中。他的整個身心已融入山氣和美麗的夕陽之中,又似乎化作了飛鳥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翱翔。如此心平氣和、心無旁騖地與大自然相承合,體味着大自然本身無窮的韻味。在這種觀照中,物是原態的,心是寧靜的,心物交匯在內心裏,在和諧意識中,認認真真地進入了一種物我同一的“忘我”狀態。

?前四句,詩人擺脱“超我”從世俗迴歸自然;中間四句,詩人又以一種超脱虛靜的'心態,真切地體念着生命的本真狀態;到了最後兩句,詩人則更似乎進入了一種神情恍惚、虛無縹緲的仙幻之境。“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所謂的“真意”即是對迴歸生命本真的體念與感受。這種體念與感受想要説但説不出來。古人説得好,“得意必忘言”,已然得了“真意”的陶氏,合情合理地“忘言”,絕不是故作高深,只是這種感受確實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這首詩中無酒,詩人卻將其歸入飲酒二十首,且成為其中冠冕,原因就在於其意象的捕捉與構成具有直覺無意識的酒神精神的特點。誠如古人所説:“這首詩意象構成中景與意會,全在一偶然無心上。‘採菊’二句,俱偶爾之興味,東籬有菊,偶然採之,……而南山之見,亦是偶爾湊趣。山且無意而見,菊豈有意而採,……山中飛鳥,為日夕而歸,……但其歸也,適值吾見南山之時,……此亦偶湊之趣也。……其一點‘真意’,乃千聖不傳之祕,即道書千卷,佛經完萬葉,猶不能盡厥藴,故但以‘欲辯已忘言’五字喝斷‘此中有真意’之間。雖然,固已言之矣,不曰‘採菊東籬’云乎?”“偶爾之興味”,即審美的直覺無意識狀態。從此狀態中蜕化而出的詩歌意象,才能獲得“境在寰中,神遊象外”的悠遠不盡的意味。這偶然無心的情與景會,正是詩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時其空明無礙的本真之境的無意識投射。這裏,相與歸還的鳥兒和悦欣慰,它們沒有了彷徨,沒有了迷茫,也沒有了離羣之悲傷。它們投射着詩人擺脱“超我”的孤獨迷惘後,精神獲得巨大的歸屬和依託感,從而呈現出自由而寧靜歡暢的心情。

?對生命本真狀態的真心體念是這首詩真意之所在,也是《飲酒》詩及陶淵明詩歌的終極目標。

中國基礎教育21世紀(陳志剛)

---------------------------

其五(1)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2)。間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3)。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4)。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5)。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6)。

[註釋]

(1)這首詩寫在和諧寧靜的環境中,詩人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詩人在平靜的心境中,體悟着自

然的樂趣和人生的真諦。這一切給詩人的精神帶來極大的快慰與滿足。

(2)結廬:建造住宅。這裏指寄居。人境:人間,世上。車馬喧:車馬往來的喧鬧聲。指世俗交

往。

(3)爾:如此,這樣。心遠地自偏:意思是説,只要內心清靜,遠遠超脱於世俗,因而雖居喧鬧

之地,也就像住在偏僻之處一樣。

(4)悠然:閒適自得的樣子。南山:指廬山。

(5)山氣:山間霧氣。日夕:近黃昏之時。相與還:結伴而歸。

(6)此中:錄本從《文選》作“此還”,今從李本、焦本、蘇寫本改。真意:淳真自然之意。《莊

子?漁父》:“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辨:辨析,玩

味。《莊子?齊物論》:“辯也者,有不辯也,大辯不言。”忘言:《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

意也,得意而忘言。”這兩句意思是説,從大自然得到啟發。領悟到人生的真諦,但這是無法用言語

表達,也無須用言語表達的。

[譯文]

住宅蓋在人世間,

清靜卻無車馬喧。

問我為何能如此?

心超世外地顯偏。

自顧採菊東籬下,

悠然無意見南山。

山間霧氣夕陽好,

飛鳥結伴把巢還。

此中當自有真意,

我欲辨之已忘言。

《飲酒·其五》賞析7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原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精彩推薦

陶淵明的古詩文大全

飲酒·其五譯文及註釋

作者:佚名 譯文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的繁華道,可從沒有煩神應酬車馬喧鬧。要問我怎能如此之超凡灑脱,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東牆下采擷清菊時心情徜徉,猛然抬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迴翔遠山的懷抱。這之中隱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説出卻忘記了如何表達。 註釋①結廬:構築屋子。人境:人間,人類居住的地方。 ②無車馬喧:沒有車馬的喧囂聲。 ③君:作者自謂。爾:如此、這樣。這句和下句設為問答之辭,説明心遠離塵世,雖處喧囂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

  飲酒·其五鑑賞

作者:佚名 大致在魏晉以前,以儒家學説為核心,中國人一直相信人類和自然界都處於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這一種外於而又高於人的個體生命的權威,在東漢未開始遭到強烈的懷疑。於是就迎來了個性覺醒的時代;在文學創作中,相應地有了所謂“人的主題”的興起。但個性覺醒,既是舊的困境與背謬的結束,又是新的困境與背謬的發現與開始。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有限的個體生命與永恆的宇宙的對立。詩人們不斷髮出哀傷的感歎:“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古詩十九首》);“自顧非金石,咄...

  作者介紹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説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飲酒·其五》賞析8

原文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着伴兒歸來。

這裏面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註釋

(1)結廬:建造住宅,這裏指居住的意思。

(2)車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擾。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爾:為什麼能這樣。 爾:如此、這樣。

(5)悠然:自得的樣子。

(6)見:看見(讀jiàn),動詞。

(7)南山:泛指山峯,一説指廬山。

(8)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伴。

(9)相與還:結伴而歸。▲

參考資料:

1、 季鎮淮,馮鍾芸,陳貽焮,倪其心.《歷代詩歌選》:中國青年出版社,20xx年:136-137

2、 雅瑟,舟東.《最美麗的古典詩詞大全集》:新世紀出版社,20xx年:188-189

賞析

表達了作者厭倦官場腐敗,決心歸隱田園,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總要找到生命的價值,否則人就會處在焦慮和不安之中。而社會總是有一套公認的價值標準,多數人便以此為安身立命的依據。拿陶淵明的時代來説,權力、地位、名譽,就是主要的價值尺度。但陶淵明通過自己的經歷,已經深深地懂得:要得到這一切,必須費盡心機去鑽營、去爭奪,裝腔作勢,吹牛拍馬,察言觀色,翻雲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這裏沒有什麼...

表達了作者厭倦官場腐敗,決心歸隱田園,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總要找到生命的價值,否則人就會處在焦慮和不安之中。而社會總是有一套公認的價值標準,多數人便以此為安身立命的依據。拿陶淵明的時代來説,權力、地位、名譽,就是主要的價值尺度。但陶淵明通過自己的經歷,已經深深地懂得:要得到這一切,必須費盡心機去鑽營、去爭奪,裝腔作勢,吹牛拍馬,察言觀色,翻雲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這裏沒有什麼尊嚴可説。他既然心甘情願從官場中退出來,就必須對社會公認的價值尺度加以否定,並給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釋。

這詩前四句就是表現一種避世的態度,也就是對權位、名利的否定。開頭説,自己的住所雖然建造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所謂“車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門庭若市的情景。陶淵明説來也是貴族後代,但他跟那些沉浮於俗世中的人們卻沒有什麼來往,門前冷寂得很。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問:你怎麼能做到這樣?而後就歸結到這四句的核心——“心遠地自偏”。精神上已經對這爭名奪利的世界採取疏遠、超脱、漠然的態度,所住的地方自然會變得僻靜。“心遠”是對社會生活軌道的脱離,必然導致與奔逐於這一軌道上的人羣的脱離。

那麼,排斥了社會的價值尺度,人從什麼地方建立生存的基點呢?這就牽涉到陶淵明的哲學思想。這種哲學可以叫作“自然哲學”,它一方面強調自耕自食、儉樸寡慾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視人和自然的統一與和諧。在陶淵明看來,人不僅是在社會、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個體生命作為獨立的精神主體,都是面對着整個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從本源上説,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於人們把自己從自然中分離出來,在虛幻的、毫無真實價值的權位、名利中競爭、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滿了一得一失喜憂無常的焦慮與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歸復自然中求得。

這些道理,如果直接寫在詩裏,就變成論文了;真正的詩,是要通過形象來表現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還是寫人物活動和自然景觀,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詩中寫到,自己在庭園中隨意地採摘菊花,無意中抬起頭來,目光恰與南山(廬山)相會。“悠然見南山”,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閒適的狀態,也是山的靜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間,有一種共同的旋律從人心和山峯中同時發出,融合成一支輕盈的樂曲。所見的南山,飄繞着一層若有若無的嵐氣,在夕陽的照耀下,顯出不可名狀的美,而成羣的鳥兒,正結伴向山中飛回。這就是自然的平靜與完美,它不會像世俗中的人那樣焦慮不安,那樣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東西。詩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後二句,是全詩的總結:在這裏可以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可是想要把它説出來,卻已經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表達。實際的意思,是説人與自然的和諧,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邏輯的語言不足以表現它的微妙與整體性。

陶淵明的詩,大多在字面上寫得很淺,好象很容易懂;內藴卻很深,需要反覆體會。對於少年人來説,有許多東西恐怕要等生活經歷豐富了以後才能真正懂得。

開頭四句,以具體的生活體驗,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現象——“心遠地自偏”。“採菊”四句,即由“心遠地自偏”生出,言東籬採菊,在無意中偶然得見南山,於是目注心搖,又為南山傍晚時出現的絢麗景色所吸引。結廬人境,而採菊東籬;身在東籬,而又神馳南山,全篇主旨總在顯示“心遠”二字。最後兩句所説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謂“真意”,其實就是這種“心運”所帶來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謂“忘言”,就是在陶淵明看來,世間總有那麼一些趨炎附勢,同流合污的人是無法體驗到這種生活理趣的!

鑑賞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為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脱世俗煩惱後的感受。後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詩起首作者言自己雖然居住在人世間,但並無世俗的交往來打擾。為何處人境而無車馬喧的煩惱?因為“心遠地自偏”,只要內心能遠遠地擺脱世俗的束縛,那麼即使處於喧鬧的環境裏,也如同居於僻靜之地。陶淵明早歲滿懷建功立業的理想...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為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脱世俗煩惱後的感受。後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詩起首作者言自己雖然居住在人世間,但並無世俗的交往來打擾。為何處人境而無車馬喧的煩惱?因為“心遠地自偏”,只要內心能遠遠地擺脱世俗的束縛,那麼即使處於喧鬧的環境裏,也如同居於僻靜之地。陶淵明早歲滿懷建功立業的理想,幾度出仕正是為了要實現匡時濟世的抱負。但當他看到“真風告逝,大為斯興”(《感士不遇賦》),官場風波險惡,世俗偽詐污蝕,整個社會腐敗黑暗,於是便選擇了潔身自好、守道固窮的道路,隱居田園,躬耕自資。“結廬在人境”四句,就是寫他精神上在擺脱了世俗環境的干擾之後所產生的感受。所謂“心遠”,即心不念名利之場,情不繫權貴之門,絕進棄世,超塵脱俗。由於此四句託意高妙,寄情深遠,因此前人激賞其“詞彩精拔”。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中的“心遠”是遠離官場,更進一步説,是遠離塵俗,超凡脱俗。排斥了社會公認的價值尺度,探詢作者在什麼地方建立人生的基點,這就牽涉到陶淵明的哲學思想。這種哲學可以稱為“自然哲學”,它既包含自耕自食、儉樸寡慾的生活方式,又深化為人的生命與自然的統一和諧。在陶淵明看來,人不僅是在社會、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個個體生命作為獨立的精神主體,都直接面對整個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這些道理,如果直接寫出來,詩就變成論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詩人在自己的庭園中隨意地採摘菊花,偶然間抬起頭來,目光恰與南山相會。“悠然見南山”,按古漢語法則,既可解為“悠然地見到南山”,亦可解為“見到悠然的南山”。所以,這“悠然”不僅屬於人,也屬於山,人閒逸而自在,山靜穆而高遠。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從人心和山峯中一起奏出,融為一支輕盈的樂曲。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悠然”寫出了作者那種恬淡閒適、對生活無所求的心境。“採菊”這一動作不是一般的動作,它包含着詩人超脱塵世,熱愛自然的情趣。將“見”改為“望”不好。“見”字表現了詩人看山不是有意之為,而是採菊時,無意間,山入眼簾。

見南山之物有:日暮的嵐氣,若有若無,浮繞於峯際;成羣的鳥兒,結伴而飛,歸向山林。這一切當然是很美的。但這也不是單純的景物描寫。在陶淵明的詩文中,讀者常可以看到類似的句子:“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歸去來辭》);“卉木繁榮,和風清穆”(《勸農》)等等,不勝枚舉。這都是表現自然的運動,因其無意志目的、無外求,所以平靜、充實、完美。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應該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個自然運動中完成其個體生命。這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兩句是景物描寫。這時我們隱隱可知詩人不光在勉勵自己“還”,含蓄寄託了與山林為伍的情意,還在規勸其他人;兩句雖是寫景,實是抒情悟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末兩句,詩人言自己的從大自然的美景中領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純潔自然的恬淡心情。詩裏的“此中”,我們可以理解為此時此地(秋夕籬邊),也可理解為整個田園生活。所謂“忘言”,實是説恬美安閒的田園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這種人生的樂趣,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也無需敍説。這充分體現了詩人安貧樂賤、勵志守節的高尚品德。 這兩句説的是這裏邊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怎樣用語言表達。“忘言”通俗地説,就是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表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至情言語即無聲”,這裏強調一個“真”字,指出辭官歸隱乃是人生的真諦。

這首詩也是陶詩藝術風格的一個典範代表。它除了具有陶詩的一般特色之外,更富於理趣,詩句更流暢,語氣更自然,情貌更親切。▲

參考資料:

1、 魯洪生,趙敏俐.《中國古代文學名篇導讀》:中華書局,20xx年:339-343

2、 《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53-555頁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於詩人歸田後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東晉滅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飲酒來抒情寫志。

參考資料:

1、 金啟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江蘇教育出版社,1983年:419頁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説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暑旱苦熱

宋代: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着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幹?

崑崙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遊其間?

擬行路難·其六

南北朝:鮑照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歎息。

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

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

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

弄兒牀前戲,看婦機中織。

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示三子

宋代:陳師道

時三子已歸自外家

去遠即相忘,歸近不可忍。

兒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極不得語,淚盡方一哂。

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

《飲酒·其五》賞析9

陶淵明:《飲酒 其五》原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 其五》參考註釋:

陶淵明:《飲酒 其五》賞析:

“結廬在人境”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篇,廣為後人傳誦,反映了詩人歸田前期的志趣和情懷。這是一首具有詩的鮮明形象和悠遠境界,又藴含着某種宇宙人生之理的哲理詩。詩中用了“真意”、“忘言”等玄學用語,更有一種耐人尋味的理趣。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四句詩,實際上是講人與現實的關係問題,即生活在現實中的人能否超脱於現實之外的問題。當時道教盛行,宣揚生命“無極”論,説什麼只要導養得法,人就可以得道成仙,不但精神不死,肉體也能久視長生。那時,或竦身雲霄,或潛泳江海,茫茫恢廓的宇宙,就可任你逍遙翱遊了。也就是説,神仙的身形和精神都是超生死、超時空的。陶淵明對這種神仙妄説素抱否定、批判的態度,他認識到,“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歸去來兮辭》),即使後來陷入生活的絕境,也決不到神仙世界去尋求精神安慰。因而他棄官而不棄世,歸田而不隱遁山林。其實,他所歸隱的田園,對官場來説是“隱”,於廣大農村現實而言,則不但不是“隱”,倒是步步接近了。這是一方面。然而,他卻相信,人的思想或精神,可以孤立地自我淨化,或者説,能夠超脱於現實之外。這四句詩就是講這個道理。“結廬在人境”是説生活在現實社會中。“車馬喧”指人世間各種煩人的塵雜,也是世人為富貴榮華而奔競的形象寫照。他之所以身居人境而塵雜不染,就因為能做到“心遠”。“心遠”就是思想上絕棄富貴榮華之念。一個人丟掉了物慾,斷絕了塵想,精神就遠遠超出於塵世之外了。他在《戊申歲六月中遇火》一詩中説:“形跡憑化往,靈府長獨閒。”在現實生活中,人的形跡常常身不由己,只好任其自然;但人的內心世界卻可以超現實而恬澹虛靜。這種渴求精神上超現實的幻想,與當時流行的説法:“形居塵俗而棲心天外”(《晉書·隱逸傳》),都是當時人們力求從內心苦悶中解脱出來的一種主觀願望。然而,人生活在現實生活之中,又想屏居於現實矛盾之外,那事實上是辦不到的,説穿了,不過是自我排遣或解脱的另一説法罷了。這就是所謂“心遠”的實質。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詩人採菊東籬,悠然自得,又逢山氣特佳,飛鳥投林的黃昏,大自然的一切都顯得和融淳淨;此時的詩人,超然冥邈,神逸方外,他的心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了!這裏,“採菊”二句主要突現詩人樂得其所的“悠然”心境;“山氣”二句則明顯寓有“眾鳥欣有託”的意興。兩者的情趣是相通的。這種主觀心境與客觀環境的渾融妙合,後人概括為“意與境合”,或“意與境渾”。在詩中,這種主、客兩方的交感,主要靠那個“見”字生動地表現出來。蘇東坡説,俗本作“望南山”,“則此一篇神氣都索然矣”;而着一“見”字,“意境全出”。奧妙究竟在哪裏?我以為“見”字之得,主要得之於無心,能使“意”、“境”妙合自然;而“望”字之失,主要失之於有意,有意則不自然,故破壞了全詩的悠然氣象。

然而,從詩的藝術構思上説,“結廬”四句講超脱,“採菊”四句表現“意與境會”,二者之間,究竟有什麼內在聯繫呢?前面説過,陶淵明講超脱,只限於個人的精神或心境,即所謂“心遠”而已。他認為,要使自己的“心”不受世塵的污染,不受“車馬”的喧擾,那就必須痛下決心,放棄功名利祿的追求,返回農村田園,去過躬耕自食的生活。這是掙脱世俗精神枷鎖,獲得心靈自由解脱的必由之路。而人的心境,如能淨化到同大自然一樣的純潔、和融、渾樸,那就達到了最理想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心遠”的極致。“採菊”四句詩講的,正是“心遠”達到極致的一種藝術境界,它向讀者表明:人的主觀心境與大自然的客觀環境真正渾然妙合了,人的精神也就從塵世之累中徹底地解脱了。詩人在東籬下采菊,他的身形固然屬於現實世界,但他當時的心境卻“悠然”到與大自然冥會妙合的勝境。可見,前四句是提出問題,並作了結論性的回答,後四句才用詩的形象具體表達這一詩的主題。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指“採菊”四句所表現的意境。“真意”的“真”,在玄學家的概念中,與“自然”是相通的,“真意”就是自然的意趣,它概括了“採菊”四句所表現的意境的本質特徵,故清人吳淇説它是“一篇之髓”(《六朝選詩定論》卷十一)。從詩人主觀方面説,採菊東籬,悠然自得,這是對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的領悟;從廬山一帶傍晚的自然環境説,一切都顯得和融渾樸,充滿生機,這正是大自然的本色。詩人的悠然情懷與眼前的自然氣象,都合於自然之道,因而,主、客二方也就冥會妙合了。這其中的妙諦,在詩人看來,只可意會,難以言傳,故曰“欲辨已忘言”。“言意之辨”是魏晉玄學研究的一個基本理論,所謂“得意忘言”,是説“言”、“象”是得“意”的工具或手段,得“意”不能離開“言”、“象”;然而,“言”、“象”只是現象,“意”才是事物的本質,故要真正領悟“意”的真諦,又不可凝滯於“言”、“象”,而應忘言忘象。在這首詩中,詩人從“採菊”四句展示的具體“言”、“象”中所領悟到的“意”,就是一個“真”字。他認為,“意”既已得,其餘辨説都是多餘的了;不然,或如《莊子·齊物論》説的:“辯也者,有不見也。”(“辯”與“辨”通)辨説愈多,“意”反而會被“言”、“象”所淹沒。這兩句結尾,既點破了全詩的意趣在一個“真”字,又留下不盡之意讓讀者去體味,這大概就是王國維説的“言外之味,弦外之響”(《人間詞話》)了。

陶淵明在這首詩中表現的“真意”即自然之趣,既表現為山水田園的具體“自然”,也是詩人主觀精神的抽象“自然”。在這裏,山水田園的描寫不是當作表現詩人心靈“自然”的背景而存在;兩者在詩中是渾融混一,難辨彼此的。這種“意與境渾”的藝術境界,乃是現實與理想的統一,客觀與主觀的統一,有限與無限的統一,一句話,是虛與實在詩歌創作上的辯證統一。它能產生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特殊藝術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