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講座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7.71K

暑假裏我又重新觀看了蔡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心靈又得到了一次洗禮,更深刻地認識到《弟子規》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寶典,淺顯易懂的文字藴卻含着做人的真理,不僅對於教育少年兒童,對於我們成年人如何經營我們的幸福人生,和諧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義。

幸福人生講座觀後感

“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地去學習、去感悟,就會明白許多的道理,為人處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準繩,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而我們學習這些經典,一定要提得起一個最重要的態度,就是“經典”是拿來做的',而不是拿來背的,也不是拿來讀而已。一定要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當中,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所以,在讀此書的同時,也開始向蔡老師學習,決心在生活中身體力行《弟子規》的每一句話。雖然有些一時還做不到,但可先易後難,先近後遠。現在在家庭生活方面已初嚐了甘甜的果實。

五年前觀看,我很感動,我自認為是個比較孝順的人,無論對父母還是其他長輩。哪怕是對一些陌生的老人,我的行為也還説得過去,因為我一直覺得天下的父母都是父母。我能做到將心比心。可是讀了本書,我才發現我做得還遠遠不夠。孝,德之本也,對我們恩德最大的人莫過於父母了。可是我們卻常常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而不能常回去看看他們,不能慰籍他們老來孤獨的心,總以為多打幾個電話,多給幾個養老的錢就是孝順了,這是何等的愚蠢啊。其實我的母親過世是在週六,可是我沒有能在他身邊送老人走;我父親生病也是在假日,可是,等他老人昏睡幾個小時後我們才回家,這是多麼的不孝啊。這是不能原諒自己的過錯,是一輩子的痛。老父母需要的不是金錢,是孩子能回到他身邊,與他説説話僅此而已。如果有高一點的要求,就兄弟姊妹團結和諧,其樂融融。

在學校裏,我也盡力把《弟子規》的每一句話落實到工作中去。首先先要以身作則教導學生。《論語》裏有一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長期以來,老師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遺失了這根本的一條,因此實效性不大。學習《弟子規》我切身感受到身教重於言教。試想:我們做老師的自己連講台都收拾不整潔,學生又怎麼可能收拾得好抽屜呢!“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現在我要“見己惡,即內省”了!我要用“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來督促自己舉手投足,起心動念都要合乎《弟子規》的要求。在生活細節方面,對學生不能指手劃腳,要小心、嚴謹、細緻地身體力行。比如撿垃圾,擦桌子,整抽屜等等。克服平時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學生做到的,必須自己身體力行,率先垂範,處處走在學生的前面,為學生做好表率。

其次要與同事友好相處。努力做到“兄道友,弟道恭”。以前,我常常犯小惡卻不能覺察,時常因為工作忙碌而忽視了別人的感受,話説出口不是很柔和,“怡無色,柔無聲”沒有做到,和同事討論問題,意見不統一,語調會不知不覺就提高了八度,“言語忍,忿自泯”沒有落實,學習《弟子規》後才發覺自己的缺點竟然有這麼多。今後要注意修正。

總之,重看了《幸福人生講座》後,我感悟甚深,受益匪淺。蔡老師深入淺出講《弟子規》,就是讓我們接受民族優秀文化的薰陶,通過學習來提高我們的思想修養和道德素質以及如何做到學以致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在學習中增強自身的責任心,充分保證執行能力,為創建和諧家庭、和諧班級、和諧校園、和諧社會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