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康熙琺琅彩珍品的賞析

來源:文萃谷 1.3W

琺琅是一種玻璃質,加入各種金屬氧化物後燒製,會呈現不同顏色。琺琅在明初永樂時傳入中國,當時用於銅器,以景泰時的寶石藍色最好,故稱景泰藍。五彩始自明宣德甚至更早。康熙五彩又稱“硬彩”。因其使用時代留下的舊彩料,釉彩看上去有堅硬感,釉面上有閃漿變幻的“蛤蜊光”,釉彩外的白地上也有彩虹似的光暈。

關於康熙琺琅彩珍品的賞析

康熙五彩仿品極多,應注意鑑別:康熙盤、碗、瓶、罐類的`器底一般均能見到明顯旋紋痕及黑疵;器物畫面的彩料周圍有一圈閃亮的“蛤蜊光”,尤以藍彩周圍為甚;由於模仿明末畫家陳老蓮風格,人物臉部都不端正,凡十分端正的人物開相屬於後仿,臉部只勾輪廓線,一般並不填色;瓶罐之類器物底足,往往有二層台硬折角。

康熙後期吸收了西洋瓷畫琺琅的做法,發展成琺琅彩瓷這一新品種,琺琅彩除康熙有一部分用宜興紫砂胎外,都用景德鎮燒製的內壁上釉外壁露胎的細白瓷。

粉彩是在琺琅彩的基礎上形成的。畫紋飾時在輪廓內填上一層玻璃白和鉛粉,加彩後用水或油渲染,使顏色形成深淺不同的層次。由於粉彩的釉彩中滲入了粉質,產生乳濁效果,使色彩有柔和淡雅之感。釉彩都是淡紅、淡綠等清麗的色澤,與康熙五彩即硬彩完全不同,故又稱軟彩。這種方法創造了許多中間色調,釉彩顏色比康熙五彩更多,增強了藝術效果。

粉彩始創於康熙,極盛於雍正。康熙粉彩製作較粗,僅在紅花的花朵中運用胭脂紅,其他色彩仍沿用五彩的製作,目前主要發現有兩個品種:一是白地粉彩器;一是綠、黃、紫三彩詞上加有胭脂紅(金紅)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