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上冊《方程》教學設計(通用11篇)

來源:文萃谷 2.93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學上冊《方程》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五年級數學上冊《方程》教學設計(通用11篇)

五年級數學上冊《方程》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構建本章的部分知識框圖。

2、複習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解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本章方程解法的複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2、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過程中體會轉化等數學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師生共同的活動,使學生在交流和反思的過程中建立本章的知識體系,從而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種解法:直接開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教學難點

解法的靈活選擇;例4和例5的'解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問題:本章中,我們有哪些收穫?(教師點撥引導學生構建本章部分知識框圖)

二、師生互動

共同探究

1、複習概念

例1

例2

2、四種解法

(1)

解法及其關係

(2)

根的形式

x1=3

x2=4

(3)熟悉解法

例3用四種解法分別解此方程

(4)方法優選

3、方法補充

例4

4、解法糾錯

例5

解關於x的方程

錯誤解法

正確解法

三、小結反思

提煉思想

我們有哪些收穫?解方程的思想方法是什麼?

四、佈置作業

鞏固提高

五年級數學上冊《方程》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進一步掌握直線方程的各種形式,會根據條件求直線的方程。

【過程與方法】

在分析問題、動手解題的過程中,提升邏輯思維、計算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與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根據條件求直線的方程。

【難點】根據條件求直線的方程。

三、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直接點明最近學習了直線方程的多種形式,這節課將練習求直線的方程。

(二)回顧舊知

帶領學生複習回顧直線斜率的求法,以及直線方程的點斜式、兩點式和一般式。

為了加深學生的運用和理解,繼續引導學生思考,是否有其他解題思路。預設大部分學生能夠想到用點斜式進行計算。教師肯定學生想法並組織學生動手計算,之後請學生上黑板板演。

預設學生有多種解題方法,如AB、AC所在直線方程用兩點式求解,BC所在直線方程用點斜式求解。

學生板演後教師講解,點明不足,提示學生,計算結束後要記得將所求得方程整理為直線方程的一般式。

師生總結解題思路:求直線所在方程時,若給出兩點座標,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直接套用公式,也可利用點斜式進行求解,注意一題多解的情況。

(四)小結作業

小結:學生暢談收穫。

作業:完成課後相應練習題,根據已知條件求直線的方程。

五年級數學上冊《方程》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利用代數與幾何圖形相結合的思想列方程解應用題;並創設情景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重點難點:

知識的綜合靈活應用

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複習: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解題步驟。

(二) 正課:

本節課我們將研究一下如何用列方程的思想方法解決與幾何知識有關的應用題。

例1:在寬為20米長為30米的矩形地面上,修築同樣的兩條互相垂直的道路,餘下部分作耕地,使耕地面積為375平方米,問道路寬為多少米?

分析:如圖1餘下部分的面積375M2是等量關係。但被分為四塊求面積有困難。

不妨把道路向兩邊移,這樣餘下部分為一個矩形,求面積就比較容易。

解:略。

練習:《考綱》

例2:有一塊矩形耕地,相鄰兩邊的長度如圖所示,要在這塊地上分別挖如圖的4條橫向水渠和2條縱向水渠,且使水渠的.寬相等,餘下的可耕地面積為9600平方米。那麼水渠應挖多寬?

例3:在矩形ABCD中,放入8個形狀大小相同的小長方形,求陰影部分面積。

練習:《考綱》P85

思考:在一個50米長30米寬的矩形空地上要設計改造成為花壇,並要使花壇所要的面積為荒地面積的一半,詩給出你的設計方案。

小結:我們常用列方程的思想來處理幾何圖形的計算問題,這種解法也是數形結合思想方法的一種應用。

五年級數學上冊《方程》教學設計 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14頁,“練習與應用”第5~7題,“探索與實踐”第8~9題及“與反思”。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與應用,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與步驟,提高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通過小組合作,進一步培養學生探索的意識,發展思維能力。

3、通過與反思,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獲得成功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練習與應用

1、談話引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對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進行練習。板書課題。

2、指導練習。獨立完成5~7題。展示交流。集體評講。你是根據什麼等量關係列出方程的?在解方程時要注意什麼?(步驟、格式、檢驗)

二、探索與實踐

1、完成第8題。理解題意,完成填寫。小組中交流第一個問題。彙報自己發現。把得到的和分別除以3,看看可以發現什麼?可以得出什麼結論?獨立解答第二個問題。你是怎麼解答第二個問題的?指導解答第三個問題。試着連續寫出5個奇數,看看有什麼發現?怎樣求n的值呢?5個連續偶數的和有這樣的規律嗎?試試看。

2、完成第9題。小組中討論方法,巡視指導。可以先把左邊的兩邊都去掉兩個蘋果。1個梨=3個蘋果再根據右邊圖:3個蘋果=6個獼猴桃=1個梨

三、與反思

在小組中説説自己對每次指標的理解。自我反思與。説説自己的優點與不足。

四、閲讀“你知道嗎”可以再查找資料,詳細瞭解。

五、課堂這節課我們複習了哪些內容?你有了哪些收穫?

五年級數學上冊《方程》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1.能夠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2.進一步發展估算能力.

(二)能力訓練要求

1.經歷用圖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的過程,獲得用圖象法求方程近似根的體驗.

2.利用圖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這種求解方程的思路,體驗數形結合思想.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通過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估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進一步掌握二次函數圖象與x軸的交點座標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關係,提高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

1.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係的過程,體會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繫.

2.能夠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教學難點

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教學方法

學生合作交流學習法.

教具準備

投影片三張

第一張:(記作2.8.2A)

第二張:(記作2.8.2B)

第三張:(記作2.8.2C)

教學過程

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圖象與x軸的交點座標和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關係,懂得了二次函數圖象與x軸交點的橫座標,就是y=0時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於是,我們在不解方程的情況下,只要知道二次函數與x軸交點的橫座標即可.但是在圖象上我們很難準確地求出方程的解,所以要進行估算.本節課我們將學習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估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五年級數學上冊《方程》教學設計 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13頁,“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第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與整理,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等式與方程的意義,等式的性質的理解。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的脈絡,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通過練習與運用,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方程的方法和一般步驟,會列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整理

1、談話引入。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你能説説什麼是等式的性質嗎?什麼是方程?什麼是解方程呢?在小組中互相説説。

2、組織討論。

(1)出示討論題。

(2)小組交流,巡視指導。

(3)彙報交流。

你是怎麼獲得這個知識的?我們在學習這個知識時運用了什麼方法?

3、小結。同學們對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掌握得很好,我們不僅要理解概念和意義,還要會熟練地運用。

二、練習與應用

1、完成第1題。

(1)獨立完成計算。

(2)彙報與展示,説説錯誤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

2、完成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你用怎樣的方法連線的?(解方程求出未知數的值;把x的值代入方程。)

3、完成第3題。

(1)列出方程,不解答。

(2)你是怎樣列的?怎麼想的?大家同意嗎?

(3)完成計算。

4、完成第4題。單價、數量、總價之間有怎樣的數量關係?指出:抓住基本關係列方程,y也可以表示未知數。

三、課堂總結

通過回顧與整理,大家共同複習了有關方程的知識,你還有什麼疑問嗎?

五年級數學上冊《方程》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認知要求

1、認識一元一次方程與一次函數問題的轉化關係;

2、學會用圖象法求解方程;

3、進一步理解數形結合思想;

(二)能力訓練要求

1、通過一元一次方程與一次函數的圖象之間的結合,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意識;

2、訓練大家能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體驗數、圖形是有效地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認識到數學是解決問題和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瞭解數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人類理性精神的.作用。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理解一元一次不方程與一次函數的轉化及本質聯繫。

2、掌握用圖象求解方程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方程2x+20=0;(2)函數y=2x+20

觀察思考:二者之間有什麼聯繫?

從數上看:方程2x+20=0的解,是函數y=2x+20的值為0時,對應自變量x的值

從形上看:函數y=2x+20與x軸交點的橫座標即為方程2x+20=0的解

根據上述問題,教師啟發學生思考: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由於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轉化為ax+b=0(a,b為常數,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轉化為:當某一個函數的值為0時,求相應的自變量的值。從圖象上看,這相當於已知直線y=ax+b,確定它也x軸交點的橫座標的值。

二、典型例題:

例1、(書中例1)一個物體現在的速度是5米/秒,其速度每秒增加2米/秒,再過幾秒它的速度為17米/秒?

五年級數學上冊《方程》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項規律。

2.掌握帶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轉化的能力,同時提高他們的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

帶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學難點: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項規律.

教學手段:

引導——活動——討論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知識複習

(二)引導探究:帶括號的方程的解法。

例1.2(x-2)-3(4x-1)=9(1-x).

解:(怎樣才能將所給方程轉化為例1所示方程的形式呢?請學生回答)

去括號,得:

移項,得:

合併同類項,得:

係數化1,得:

遇有帶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驟:

(三)練習:(A)組

1.下列方程的解法對不對?若不對怎樣改正?

解方程2(x+3)-5(1-x)=3(x-1)

解:2x+3-5-5x=3x-1,

2x-5x-3x=3+5-3,

-6x=-1,

2.解方程:

(1)10y+7=12-5-3y;(2)2.4x-9.8=1.4x-9.

3.解方程:

(1)3(y+4)12;(2)2-(1-z)=-2;

(B)組

(1)2(3y-4)+7(4-y)=4y;(2)4x-3(20-x)=6x-7(9-x);

(3)3(2y+1)=2(1+y)+3(y+3)(4)8x+4=2(4x+3)-2(-3+x)

(四)教學小結

本節課都教學哪些內容?

哪些思想方法?

應注意什麼?

五年級數學上冊《方程》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合併同類項的法則,會用合併同類項法則解一元一次方程,並在此基礎上探索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解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索合並同類項法則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歸納的能力,積累數學探究活動的經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索合並同類項法則並進一步探索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解法的.過程,感受數學活動的創造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合併同類項法則的探索及應用.

難點:合併同類項法則的理解和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一、温故知新

師:你們知道等式的基本性質是什麼嗎?

學生回答,教師點評.

師: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方程:

(1)2x+3=x+4;(2)5x+4=5-3x.

學生解答,然後集體訂正.

問題展示:

問題1:某校三年共購買計算機140台,去年購買數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購買數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這個學校購買了多少台計算機?

師:設前年購買計算機x台,那麼去年購買計算機多少台?

生:2x台.

師:今年購買計算機多少台?

生:4x台.

師:題目中的等量關係是什麼?

師生共同分析,列出方程:x+2x+4x=140.

用框圖表示出解這個方程的具體過程:

x+2x+4x=140

合併同類項

7x=140

係數化為1

x=20

二、例題講解

解下列方程:

(1)2x-x=6-8;

(2)7x-2.5x+3x-1.5x=-15×4-6×3.

解:(1)合併同類項,得-x=-2,

係數化為1,得x=4.

(2)合併同類項,得6x=-78,

係數化為1,得x=-13.

三、鞏固練習

解下列方程:

1.3x+4x-2x=18-7.

2.y-y+y=×6-1.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獲得了哪些經驗?

學生髮言,教師予以補充.

五年級數學上冊《方程》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會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簡單應用題,並能檢驗結果的合理性。

2、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反映現實世界量之間相等關係的一種有效的數學模型

3、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數學,滲透將來未知轉達化為已知的辯證思想。

教學重點

1、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簡單問題。

2、徹底理解題意

教學難點

找等量關係列二元一次方程組。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小剛與小玲一起在水果店買水果,小剛買了3千克蘋果,2千克梨,共花了18.8元。小玲買了2千克蘋果,3千克梨,共花了18.2元。回家路上,他們遇上了好朋友小軍,小軍問蘋果、梨各多少錢1千克?他們不講,只講各自買的幾千克水果和總共的錢,要小軍猜。聰明的同學們,小軍能猜出來嗎?

二、建立模型。

1、怎樣設未知數?

2、找本題等量關係?從哪句話中找到的'?

3、列方程組。

4、解方程組。

5、檢驗寫答案。

思考:怎樣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比較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用二元一次方程組求解誰更容易?

三、練習。

1、根據問題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組。

(1)甲、乙兩數和是40差是6,求這兩數。

(2)80班共有64名學生,其中男生比女生多8人,求這個班男生人數,女生人數。

(3)已知關於求x、y的方程,

是二元一次方程。求a、b的值。

2、P38練習第1題。

四、小結。

小組討論: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有哪些基本步驟?

五、作業。

P42。習題2.3A組第1題。

後記:

2.3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2)

五年級數學上冊《方程》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知識:在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使學生掌握有關的反應物、生成物的計算。

能力:掌握解題格式和解題方法,培養學生解題能力。

思想教育:從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學反應。

瞭解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在工、農業生產和科學實驗中的意義。

學會科學地利用能源。

【教學重點】

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教學方法】

教學演練法

【教學過程】

[問題引入]我們知道,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學反應前、後物質的變化和質量關係。那麼,在工、農業生產中如何通過質量關係來計算產品或原料的質量,充分利用、節約原料呢?

下面我們學習根據化學議程式的計算,即從量的方面來研究物質變化的一種方法。

根據提出的總是進行思考,產生求知慾。

問題導思,產生學習興趣。

[投影]例一:寫出碳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試寫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每 份質量的碳與 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可生成 克二氧化碳。6克碳與足量的氧氣反應,可生成 ()克二氧化碳。6克碳與足量的氧氣反應,可生成 克二氧化碳。

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試着完成例一的各個填空。

指導學生自己學習或模仿着學習。

[投影]課堂練習(練習見附1)指導學生做練習一。

完成練習一

及時鞏固

[過渡]根據化學方程式,我們可以通過式量找到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根據各物質之間質量的正比例關係,我人可以由已知質量計算出求知質量,這個過程稱為根據化學議程式的`計算。

領悟

讓學生在練習中學習新知識,使學生體會成功的愉悦。

[講解]例二;6克碳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講述根據化學議程式計算的步驟和格式。

[解](1)設未知量

(2)寫出題目中涉及到的化學議程式

(3)列出有關物質的式量和已經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答

隨着教師的講述,自己動手,邊體會邊寫出計算全過程。

設6克碳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後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

答:6克碳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可生成22克CO2。

培養學生嚴格認真的科學態度和書寫完整、規範的良好學習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