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看發條橙電影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76W

《發條橙》揭示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即青少年犯罪。同時《發條橙》也嘲弄和抨擊了所謂的社會道德。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發條橙的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電影院看發條橙電影觀後感

  發條橙觀後感篇一

據説這是一部關於心理學的電影,看過後我好像並沒有這種感覺。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部電影是永遠不會在大陸上映的。

整部電影長達兩個小時,我看到最後也沒有搞清楚電影名稱叫《發條橙》的含義。故事從一個名叫阿里斯的少年講起,他帶領自己的同夥三人每天在外遊蕩,進行各種暴力活動,偷竊,搶劫,甚至殺人,但每次阿里斯都能僥倖逃脱。直到他與自己的手下兄弟鬧翻,有兩人設計了一個搶劫陷阱,最終讓阿里斯進了監獄。為了儘早出獄,阿里斯同意接收精神治療,通過治療,阿里斯被洗腦,遇見一切暴力和性的場面都會產生噁心,甚至由於意外導致他對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都感到生不如死。出獄後他變成了另一個人,受到欺負只能默默忍受,被父母拋棄,被以前的兄弟施虐。最終在貝多芬的樂曲中,他選擇了跳樓,大難不死,躺在病牀上居然受到了以前從未有過的優待,同時也打破了被洗腦的狀態,變成了正常人。

總的來説,這部電影以暴力和洗腦為特點,看的時候明顯有種説不出的難受。不過我想這部電影還能受到歡迎就是因為其描寫了對人性的摧殘的後果,阿里斯這個實驗品最終證明是不人道的,通過這樣治療的罪犯最終肯定也會像阿里斯那樣過着生不如死的生活,簡直是一種比謀殺更卑劣的罪行。正如豆瓣上某人評論的那樣:人在未來的社會體制中,在科技高度發展的過程中,能否依舊按照自己的意志選擇自己的行為?抑或是作為一個“發條橙”任人支配而沒有自己的主張?或者説人在社會體制中如何保持自己的自由意志?看到這裏,我似乎有點明白了影片取名《發條橙》的含義。

  發條橙觀後感篇二

片名的寓意,所謂發條,很容易理解,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見過,它隱喻着“機械化”。橙子,Orange,和“猩猩”Orangutan類似,人是由猩猩進化而來。所以在這裏發條橙子就是,機械化的人——人們機械化的生活在這個千瘡百孔的社會裏,彷彿喪失了追求自由的精神意識。可見,導演也對“人的自由意識”拋出了質疑,這就是主題

影片中所表現出來的“社會意識形態”是很極端的——用極其違揹人道主義的手段給犯人進行“洗腦”,這屬於一種社會暴力。反觀主人公,他之前崇尚暴力,渴望性慾,加上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的完美表演,活生生地展現出“惡人”的形象,這屬於一種個人暴力。個人覺得,導演並沒有把矛頭單純地指向兩者之一,而是兩者皆有。在電影的前半段,也就是主人公坐牢前,矛頭是毫無疑問的指向主人公以及類似他這樣的一些人(比如他那幾個所謂的兄弟),他們恃強凌弱,無所事事,暴力、性,無一不讓觀眾覺得噁心作嘔。此時,彷彿看到的只是一羣青少年對社會帶來的麻煩,導演把“個人暴力”毫無保留的展現了出來。影片的後半段,主人公坐牢後——接受的所謂“治療法”,以及被之前兄弟、受害者們的報復等,就是導演觀點的轉變,或者説,也是導演想表達的觀點之一,那就是“社會暴力”。那個“治療法”出自於政府之手,用殘酷的形式強制給犯人“洗腦”,其相關人員對此表現出來的冷漠態度也讓人髮指,影片最後也提到這是絕對的違背了人道主義。之前受到主人公迫害的受害者們,對其的`報復行為也是如此。反覆的思考了一下,導演用這麼劍走偏鋒極其怪誕的手法來表現這些,僅僅只是為了風格上的與眾不同?不太可能,當然我不否認他可能只是單純地想這樣拍而已,同時讓麥克道威爾過足戲癮。但是我更偏向這種看法:在文明社會,無論是個人暴力還是社會暴力,都應當逐漸摒棄,有人説應該“完全”摒棄,我不苟同,無論在什麼年代,什麼制度下,“完全”摒棄暴力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有人在的地方,就必定有暴力。電影《美國x檔案》和《上帝之城》對這一問題闡述得太好了,也比《發條橙子》更容易理解一點。

另外,政府最後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在影片末尾與主人公的對話,與其説成是一種共識,不如説是威逼。讓人無能為力去選擇做什麼,或應該怎麼做,而是似乎已經安排好他們必須這麼做。個人觀點,在此才是導演最想拋出的質疑,也是上面説到的——人的自由意識,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權是否又得到了尊重呢?

  發條橙觀後感篇三

阿歷克斯是一個充滿暴力傾向的少年,他與其他幾個和他一樣的少年每天打架滋事,一天,在與小流氓大打出手之後,他和幾個夥伴來到了郊外的一處寓所,這是作家亞歷山大的家,在阿歷克斯的哄騙之下,女主人打開了了房門,他們不但痛打亞歷山大,還當着他的面輪姦了他的妻子,而後,阿歷克斯在夥伴中建立了自己的老大地位。他們決定晚上到富婆“貓夫人”家作案, 沒想到“貓夫人”在他們來之前就已經報案,在警察到來之前,阿歷克斯失手殺死了“貓夫人”,被手下打昏後被警察帶走。

阿歷克斯被判處14年刑期,為了早日出獄,他自願成為監獄正在實驗的“厭惡療法”試驗品。在進行“厭惡療法”期間,醫生給他觀看了大量的色情、暴力影片,還有令人髮指的納粹暴行影片。“厭惡療法”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試驗者“目不轉睛”的觀看大量色情、暴力影片,以期達到對色情與暴力的條件反射,讓試驗者遠離色情與暴力。“厭惡療法”的實驗結束了,阿歷克斯在這種方法的治療下變成了一個打不還口,罵不還手的人,他被釋放出獄。

被釋放出獄的阿歷克斯卻發現家裏已經沒有他的位置,他不得已淪落到街頭流浪,沒想到碰到了曾被自己毆打的流浪漢,就在流浪漢對他實施報復時,兩個曾經是他手下的警察替他解了圍,這兩個手下為報前仇,對他大打出手,就在阿歷克斯奄奄一息之時,他爬到了一户人家,沒想到,這就是被他曾經狠狠傷害過的作家亞歷山大家……

《發條橙》改編自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説。1969年,是導演斯坦利·庫布裏克説服華納公司以20萬元買下版權,導演斯坦利·庫布裏克用長達一年半時間用來拍攝這部影片。

一直以來,這都是一部飽受爭議的影片,在上映初期,美國電影審查會將其定為x級。上映一年後,斯坦利·庫布裏克刪減了電影的部分鏡頭,而後被定為R級。而該片在英國的發行更顯困難。《發條橙》的敍事結構、語言音樂與影像表現都很不凡。敍事嚴謹,入獄前、入獄治療、治療後出獄三段敍事結構將阿歷克斯慘痛的經歷表現的淋漓盡致;極具舞台色彩的對白和語言賦予了影片歌劇色彩,也增強了對“以惡制惡”的批判力度;華麗的影像更顯罪惡的深重;以貝多芬美好的音樂作為邪惡事件的音樂背景,更顯影片的暴力與邪惡,總之,這部電影的表現形式越華麗,越美好,就顯得現實越邪惡,越沉重,這種沉重與邪惡讓人不敢正視,相信只有斯坦利·庫布裏克這樣的鬼才才會選擇用這種形式表現電影的主旨。

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影片,獲得1971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1972年美國影藝學院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剪輯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導演金球獎提名,1973年英國學院獎最佳電影、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剪輯、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導演提名等多項大獎,與該片同一類型的《猜火車》等也都頗受好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