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古詩兩首教案推薦

來源:文萃谷 9.02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古詩兩首教案推薦,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古詩兩首教案推薦

語文古詩兩首教案推薦1

Δ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3、懂得熱愛家鄉,珍惜友情。

Δ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成長樹

㈡學生準備:有感情地背誦一首喜歡的古詩

Δ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①同學們已經學了很多古詩,現在我們就來比一比,看誰的古詩背得最好。(兩棵成長樹代表男女學生進行比賽)

②揭題:26、古詩兩首

↘創設情境,感悟課文,熟讀成誦

1、出示樂曲《回鄉偶書》,介紹作者。

2、教師範讀課文。

3、自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4、同桌互讀,聽聽對方是不是把字讀準了。

5、抽讀生字:偶、鬢、衰、客、何

6、多種形式朗讀:指名讀、小組讀、男女賽讀、配樂表演讀

7、説説你從詩中讀懂什麼(熱愛家鄉)。

8、你還想知道什麼?

9、背誦《回鄉偶書》

這麼美的詩,你能不能很快地背下來?

a 自由背 b 指名背

↘遷移學習《贈汪倫》

一、出示《贈汪倫》的歌曲

二、.總結學法:

1、自讀

2、小組交流學習:

①互讀。

②檢查生字讀音。

③你讀懂了什麼。

④質疑。

三、小組自主學習《贈汪倫》

四、全班交流:

1、出示《贈汪倫》

2、抽讀生字。

3、展示朗讀(多種形式開展)。

4、説説自己從詩中體會到什麼。

5、質疑。

6、背出自己最欣賞的詩句,並説説為什麼欣賞。

7、配樂背誦。

語文古詩兩首教案推薦2

一、教學過程描述

老師在同學讀通詩句的基礎上引領小朋友疏通字詞,瞭解詩意,想象畫面,體會意境:

1、師:從國小一年到現在俺們學了很多古詩,回憶一下,俺們是怎樣學習古詩的?首先要藉助註釋,疏通字詞, 接着讀通詩句,瞭解詩意,最後想想畫面,體會情感。下面俺們藉助註釋,疏通字詞,瞭解詩意,假如還有不懂的地方請作上記號。

師:藉助註釋,你知道哪些詞和句的意思?

生:俺理解山原、白滿川、子規、了的意思……

師:大家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

生:俺不理解蠶桑。

師:誰理解了?

生:蠶子、桑葉、蠶桑樹…..

師:剛才俺們藉助註釋知道了是結束的意思,再把蠶桑放進句中讀一讀——剛剛結束蠶子和桑葉又插秧,通嗎?蠶桑該做什麼講?

師點撥:看來理解古詩,不能用常用的分解法或簡單的從字面上理解,要放到詩句中去讀。

師:鄉村人家多忙呀!難怪詩人説:“鄉村四月閒人少”,這裏的閒是什麼意思呢?你能組詞説一説嗎?

生:清閒、悠閒、空閒、休閒、閒暇……

師:哪些詞的解釋放在這最合適?你能説説原因嗎?

生:清閒的意思是沒有什麼事情做,所以放在這兒最合適

空閒的意思是人們沒有事情做,很無聊……

師:你們説得言之有理,老師總結一下你們的説法,其實你們都想説,鄉村每個人都很忙,沒有人閒着呀!由此可見,他們就是這樣勤勞,來,讓俺們讚一讚勤勞的人吧!齊讀第二句詩。

2、這句寫人贊人,而第一句寫景,這句裏你們還有哪些詞理解有困難?

生:雨如煙是什麼意思?

師:剛才俺們知道子規的意思是杜鵑鳥,讀讀第二行詩,你知道杜鵑鳥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嗎?

生:杜鵑鳥在雨中鳴叫

師:雨下得怎麼樣?像什麼?你能用上比喻和擬人手法説説嗎?

生:雨像煙霧一樣又輕又小。

濛濛細雨一直下着,讓天空濛蒙朧朧,像童話中的仙境。

那雨絲很細,細得像牛毛、花針、銀絲,俺的眼前彷彿蒙上了一層輕紗。

雨絲輕得像煙霧在俺眼前縈繞……

3、師:簡單疏通詩意後,俺們感受到鄉村的景色很美,現在讓俺們再一次走進詩句,品味其中的關鍵詞句,或許你對詩人筆下的鄉村四月有些新的認識。

師:在第一行詩中哪些詞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生:綠遍山原的“遍”

師引導:綠遍山原就像什麼?

生:放眼望去,山陵和原野滿是的綠色,這綠色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碧綠的毛毯。

師:你抓住“遍”字想開去,一用上比喻句,畫面就變得更活了,更美了。誰還能用上比喻的手法説説你的眼前出現了什麼畫面?

生:此刻的山原已經變成了綠色的海洋,像綠墨水打翻了似的;

這綠色彷彿是山原的綠衣裳,讓山原充溢生機;

山原綠得彷彿是被綠油漆染過似的……

師:在大好的春光下,你都看到那些綠色?

生:到處都是綠色,深綠淺綠,耀眼的綠,灰暗的綠;或濃或淡的新綠……

綠得鮮亮、綠得耀眼,綠得充溢了生機。

師:抓住能引起你想象的詞,聯繫生活的場景,選一行詩,寫寫鄉村四月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用上學過得好詞佳句就更好了。

(放音樂自身寫,再交流)

師評:隨着你的描述,俺彷彿看到看到一塊塊明鏡似的水田,泛着點點銀光,使鄉村得更純,如同無瑕的翡翠。你豐富的想象,讓俺聽到了杜鵑鳥清脆的鳴聲,和着沙沙的雨聲,讓這幅畫卷充溢生機,這真是一首動聽和諧的春之曲呀!

4、師:鄉村四月有聲有色,有靜有動,色彩鮮亮,充溢生機,多美的田園風光!合上書,閉上眼,想象着畫面,讀出你的感受。(齊背)

師:春天是萬物復甦的時節,是農家耕種的時節,看着鄉村四月大好的春光,看着家家户户忙碌的身影,俺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話:“一年之計在於春”,你能體會鄉下人家此時的心情嗎?

生:他們很快樂。

師:為什麼快樂?

生:為秋天的豐收,為過上好日子而快樂。

師:對,他們享受着大好的春光,神往着幸福的生活。春天,他們不只播下的是種子,還有希望!他們春天播種希望,秋天豐收碩果,累,但快樂地享受生活。

5、師:詩人就這樣飽含讚美之情,寫下了這充溢活力的鄉村美景,放聲朗讀,讀出你心中的情感吧!(齊背全詩)

在小朋友們的朗朗書聲中,本堂課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三、考慮題

同學的個性化見解越來越多,各有千秋,但有時同學説得寬泛,甚至還會遊離於文本以外,時效性的語文課堂不能為了“尊重”同學的“自主”性,不顧課文的思路,不顧全局,東説一句西説一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所以在關注個體差別,珍視同學獨特的感受和體驗的同時,怎樣對同學的價值取向,創意閲讀進行正確引導與評價,重視同學情感、態度、價值觀正確導向。

四、分析與研究

語文課程規範指出:“閲讀是同學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同學的閲讀實踐。應讓同學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考慮,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同學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閲讀教學是同學、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個性化閲讀教學第一就是同學自主閲讀,自讀自悟,只有讀懂文本,讀通文本才幹有所感悟和考慮。同學是閲讀的主體,應該讓同學以真正的“讀者”地位,能夠自主閲讀、直接閲讀,只有在課堂上給足時間讓同學閲讀課文,同學與文本的對話及自主閲讀才幹夠體現。因此,俺們的課堂重在給足同學讀書的時間,同學在讀的過程中悟得越多,積累的效果就會越好。

教師還應成為同學閲讀的導師,而不是居高臨下控制信息的專制權威,並積極營造親密和諧的氣氛讓同學在民主平等的前提下,在充溢人情味的課堂氛圍中進行交流。

閲讀教學中要尊重同學的獨特體驗:同學是閲讀主體,在閲讀過程中,往往會使解讀課文各有千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同學對文本的理解,不要刻意尋求“統一答案”“規範答案”,為同學個性化閲讀創設空間,促進同學的個性化發展。例如:在這堂課中,從這一個“閒”字的理解,就充沛體現了老師在閲讀教學中對同學的尊重,同學對文本的解讀也非常深入,理解、感受深刻,老師沒有用規範化的解讀去規範同學的閲讀和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可是,在同學説得寬泛,甚至遊離於文本以外時,俺們不能為了“尊重”同學的“自主”性,不顧課文的思路,不顧全局,東説一句西説一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所以在關注個體差別,珍視同學獨特的感受和體驗的同時還要對同學的價值取向,創意閲讀進行正確引導與評價,重視同學情感、態度、價值觀正確導向。

1、交流感悟體驗要以同學的讀書與考慮為基礎: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假如同學只是粗粗地讀了一遍課文,句子都尚未讀通,教師就花很多時間讓同學説感悟,這樣做且不説收不到教學實效,還把浮躁的風氣帶到讀書活動中。因此,應讓同學在充沛讀與思的基礎上説感悟説體驗。例如:在對“綠遍”的理解上,老師首先讓同學仔細品讀第一行,在同學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礎上,引導同學用上比喻的手法,説説綠得像什麼?有哪些綠色?在充沛想象、充沛説的基礎上引導同學寫下這時優美的畫卷,進而將自身的感受帶到讀書中展現出來。就這樣,讀書、感悟層層推進。

2、交流感悟體驗要有層次感,要突出重點:

讀課文時,同學的思維活動有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深化過程,情感活動有一個入境入情到動情抒情的發展過程。多讀課文不是傻讀課文,而是讓閲讀層層推進,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和質量。讀中説感悟與體驗的要求也隨之步步提高。如在品讀詩句的一開始,從教師與同學的對話中,俺們不難看出,老師在學習中提出的要求具有很明確的層次感,在藉助註釋整體感知詩意的情況下,抓住關鍵字詞品讀詩句,瞭解詩意,進而體會作者的情感,有所感悟,三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

3、説感悟説體驗還要選擇重點,忌泛忌濫。課文的重點往往是全文的精華所在,是深入閲讀的切入口。它可以是一個片段,也可以是課文中的關鍵性詞句,即所謂的“文眼”“點睛之筆”。對課文的重點,首先要細細地讀,讀出課文的情味;繼而細細地思,思它在全文中的地位、作用,與整體的有機聯繫,體會字裏行間豐富的內涵。例如,這堂課中,教師抓住“遍”,引導同學展開想象,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手法,將同學頭腦中的畫面再現,既體會了字裏行間豐富的內涵,又進行了語言訓練,一舉兩得。

4、為課堂教學的生成而預設:

生成是一種教學方式。“生成”強調的是教師、同學、文本三者之間的互動,即同學在原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與教師、文本的對話交往,實現意義的獲得及自俺主體的建構。“生成”者,當然首先是同學,同時也是教師與文本,三者通過對話,一起進入一個新境界。

同學的學習和發展具有動態性與整體性,教師在課前是很難完全預設的。正如鍾啟泉説的那樣:“課堂教學應該關注在生長、生長中的人的整個生命。對智慧沒有挑戰性的課堂教學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沒有生命氣息的課堂也不具有生成性。從生命的高度來看,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重複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過程。”例如在這堂課中,老師引導同學通過組詞理解了“閒”的意思,讓同學明白了他們就是這樣勤勞。接着由 “一年之計在於春”這句詩,讓同學體會鄉下人家此時的心情。同學的回答是:(他們享受着大好的春光,神往着幸福的生活,累並快樂着。)在此基礎上,老師順學而導,説:對,在春天,他們不只播下的是種子,還有希望!他們春天播種希望,秋天豐收碩果,累,但快樂地享受生活。

同學在原來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與教師、文本的對話交往,獲得了新的自俺體驗,進入一個新境界,使課堂真正成為了極富生命力的課堂。

五、感悟

閲讀教學中,只有在關注同學個體差別,珍視同學獨特的感受和體驗的同時,對同學的價值取向,創意閲讀進行正確引導與評價,重視同學情感、態度、價值觀正確導向,才幹使語文課堂成為真正富有生命氣息的課堂,才幹讓同學在閲讀活動中真真正正地健康地生長起來。

語文古詩兩首教案推薦3

教學目標:

1. 認識“廬、瀑”等9個生字,會寫“吳、含”等12個生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做到有感情地背誦。

3. 能從詩句中體會詩人情感,大致領悟詩意,有主動誦讀我國古代優秀詩篇的興趣。

4.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5. 能查閲並初步使用有關資料。

教學重點:

1.想象《望廬山瀑布》的景象,揣摩詩意。

教學難點:

1.想象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理解“含”的意思。

教學準備:

生字卡、圖、音樂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回家蒐集李白、杜甫的資料。預習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兩首古詩,領悟詩意,做到感情朗誦、背誦。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小朋友,誰能把自己喜歡的詩歌背給大家聽?今天我們學習兩首新的古詩。(齊讀課題)

2.通過預習,你們知道這兩首古詩的作者是(李白、杜甫)。你們對李白、杜甫有哪些瞭解?

二、 學習《望廬山瀑布》

1.藉助拼音自讀詩,遇到難讀的字可問老師、同學。

2.同桌互讀生字、詩歌,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學生自願上台認讀生字,並當小老師教讀。

4、開火車讀生字。

5、你們發現這四個生字有什麼特點?

(廬和爐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户字,偏旁不同。瀑與水有關,是三點水,右邊是暴字。)

6.抽生讀詩,其他生評議。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7、齊讀詩,想想:廬山瀑布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句詩體會到的?

8、藉助圖畫和自己的想象,小組內交流讀懂的詞、詩句的意思。師隨機指導。

(第一、二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遠望香爐峯,在陽光照耀下,峯頂煙霧裊繞升騰;瀑布飛流而下,像條大河在山前高掛。生紫煙的“生”字,給人以動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應,景象奇特非凡。第三、四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寫瀑布從山頂飛流而下的景象。詩人想象它好像是銀河從高高的天空飛落下來,描繪了廬山瀑布的雄偉氣勢。 )

9、小組代表交流理解了的詩句意思。

10、質疑,提出沒理解的詞。釋疑。

如:生——升騰、升起。

川——河流。

紫煙——紫色的雲霧。

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詩意後,你有何感受?帶着自己的感受讀讀這首詩。(配樂)

12、抽生讀,評議。比賽讀。齊讀。

13、練習背誦。

三、 學習《絕句》

1、自讀詩,把生字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師教讀。

(注意:嶺是邊音、後鼻韻、三聲。)

3、開火車讀。

4、同桌檢測讀。

5、抽生讀詩。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6、齊讀。

7、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詩。(可讀一讀,畫一畫,説一説,唱一唱等。)

8、交流自學情況。

(我通過讀,知道了第一、二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春光明媚,一對黃鸝歡唱於濃濃翠綠的柳枝上;水光雲影,一行白鷺展翅飛翔於藍藍的天空。詩中寫了兩種鳥、兩個背景,據説,這種鳥能給家園帶來喜慶、祥和的氣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詩人從窗口望去,西山綿亙,白雪皚皚。而在門前不遠的江岸邊,停靠着等待遠航東吳的大船。這兩句,一寫千年雪之山鑲嵌在窗口,一寫行萬里之航船停泊在門前江中。)

(我通過畫明白了《絕句》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明麗的田野風光,表達了詩人安適愉快的心情。)

9、抽生讀、唱、説、畫,評議誰學得最好?

10、帶着自己的感受讀讀這首詩。(配樂)

11、齊朗誦

12、練習背誦。

四、 拓展訓練

1. 背兩首古詩

2. 回家蒐集古詩,背一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檢查作業完成情況,學習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 複習

1、 背誦古詩

2、 向同學推薦自己蒐集的古詩

二、 寫字教學

1、 認讀要寫的字。

注意:窗、嶺、鳴、銀、泊的讀音。

2、 説説你記住了哪個生字?怎麼記的?

3、 擴詞練習。(吳字除外)

4、 自己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看左右結構的字、上下結構的字、上中下、左中右結構的字分別有哪些?寫的時候這些字該怎樣擺才美觀?

5、 自己把生字描一描。你發現寫哪些字要小心?

(如:含字上面是今字,不要寫成令字;而嶺字右邊是令字,不是今字。銀字右邊頂上不要多寫一點。泊字的白要寫得瘦長一些,流字也不要忘記寫右邊的一點。柳字不要忘寫中間的一撇。)

6、 你們覺得自己哪個字寫得漂亮,就到黑板上來寫一寫,並説説怎樣寫好的?

7、 自己寫,每個生字寫兩個。師巡視

8、 同學之間互相評議所寫的字。

9、 完成我會填的作業。讀一讀。

三、 作業:

1、每個生字各寫三個,各組兩個詞。

2、能默寫本課詩的就默寫。

板書:古詩兩首

望廬山瀑布 絕句 唐

生 含 李白

川 杜甫

18、雷雨

教學目標:

1、 認識“壓”等四個生字,學寫“垂”等12個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雷雨前、中、後的景象。

3、 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養成留心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

1、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 感情朗讀

一、 導入

出示雷雨的課件,問:小朋友,剛才我們看到的是夏天什麼時候的景象呢?

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 你們想了解雷雨的所有景象嗎?請自己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 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全班齊讀。

(注意:垂是翹舌音。壓是多音字,在本課讀一聲。)

3、 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4、 擴詞練習

5、 説記字方法

6、 抽生分自然段讀文,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評議

三、 學習課文

1、 自由讀文,想想本課寫了雷雨的那些景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

2、 出示雷雨前的圖,誰看着圖來説説雷雨前的景象。誰來讀讀雷雨前的景象,從他的讀書聲中,你們有什麼感受?(壓抑)讓我們一塊來看看此時的景象。播放雷雨前的課件,你現在有什麼感受?帶着這種感受再讀一讀,誰願意讀給大家聽。評議。是啊,雨前的氣氛真可怕,想讀的小朋友一起來讀讀。

3、 不一會兒,雨下起來了,出示圖,看,雨中的景象怎樣?誰來説説?

誰來讀一讀,你們有何感受?(雨下得真大。)從哪兒感受到的?誰再來讀讀。配雨聲齊讀。

4、 漸漸地,雷聲和雨聲都小了,天也亮起來了,雨後的景象又是怎樣的呢?看圖説一説,誰來讀一讀,你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把看到的、聽到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吧。(可畫畫、可表演、可讀讀等)上台展示。

5、 雨後的景色多美啊!小朋友,請你們看着畫面抒發一下自己的情感吧。齊讀。假如你是那隻鳴叫的蟬,是那隻坐在網上的蜘蛛,或者是那隻快樂的青蛙,你會説些什麼?自己動筆寫一寫。

6、 雷雨真是神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裏,天氣時好時壞,變幻莫測,十分有趣。不過,只有細心的小朋友才可以感受到。你們願意做細心的孩子嗎?讓我們一塊兒來觀察,把觀察到的情況記錄下來,寫成日記吧。

四、 拓展訓練

1、 感情朗讀

2、 觀察天氣,寫日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 複習

1、 讀文

2、 讀好日記

二、 寫字教學

1、 認讀生字

注意:垂、沉、陣、蜘蛛、蟬都是翹舌音。彩是平舌音。

2、 擴詞訓練(蜘蛛、蟬不擴詞。)

3、 説記字方法

4、 寫字指導

(1) 自己分析所有字的結構,觀察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 自己動筆描,説説:你的發現。

(如:垂字的中間一橫最長,最後一橫最短,其餘兩橫長短差不多;壓字不要丟掉點;彩字的三撇要對齊)

(3) 請小書法家上台表演自己寫得好的字並説寫的技巧。

(4) 自己書寫生字,每個兩個。

(5) 互相學習、評價。

5、 完成讀讀抄抄。

6、 作業:

1、 抄寫有關天氣的優美文章。修改自己的日記。

2、 每個生字各寫三個,組兩個詞。

板書:雷雨

前:悶、壓抑、可怕

中:雨越下越大

後:清新、愉悦

語文古詩兩首教案推薦4

  教學目標

認識“樓、依”等12個生字,會寫“樓、依”等10個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中描述的畫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壯麗。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想象畫面,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深刻理解詩文的含義,並能用自己的話講出詩文的內容。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今天,我們學習《古詩兩首》,這兩首詩都是唐代詩人寫的,都是面對祖國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不由自主就抒發的讚美之情。

二、初讀古詩,自主識字

自由讀詩

自主識字

認讀。

讀準“瀑、布”,韻母都是“u”,聲母分別是“p”和“b”。

“盡”是前鼻音,“層”是後鼻音。

識記。

“川”是象形字,出示甲骨文字形讓學生對照識字。

“樓、依、遙”都是形聲字,根據熟悉的構字部件來識記,也可以採用換偏旁的方式聯繫熟字來識記。

“欲”組詞“慾望、食慾”識記字義。

“層”,看看插圖,這鸛雀樓一層疊着一層,數數有幾層。

“爐”,從“火”從“户”,表示家裏盛火的器具,聯繫生活想一想見過哪些爐子——煤爐、微波爐。可將“爐”與“廬山”的“廬”作比較鞏固字形。

指導寫字

“樓、依、爐、煙、掛”這幾個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樓、依、爐、掛”要特別注意筆畫的穿插。“爐、煙”左側“火”的捺應改成點。

三、朗讀感悟《登鸛雀樓》

板書題目,並解題

[登鸛雀樓]題意是登上鸛雀樓。

師:簡介鸛雀樓,簡介作者

理解詩句之意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白日:太陽。依:依傍。盡:消失。詩句之意:夕陽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洶湧奔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欲:想要。窮:盡,使達到極點。千里目:眼界寬闊。更:再。詩句之意:要想看到更遠的風景,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樓層。

再讀詩句,品悟詩意

四行詩各寫什麼?(《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前兩行寫景,營造了景色遼闊、氣勢雄渾的意境;後兩行寓理於詩,寫出詩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

詩句解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這兩句詩寫的是詩人登樓所見。“白日依山盡”寫遠景,意思是夕陽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沒;“黃河入海流”寫近景,意思是滔滔黃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洶湧奔流,寫出了水的氣勢磅礴,景象壯觀。兩行詩對仗工整,“白日”對“黃河”,景物相對,色彩也相對;“依山盡”對“入海流”,動詞相對,厚重有力,既構成形式上的完美,也表達了充沛的氣勢。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兩句詩是詩人登樓所思。意思是若想看到更遠的風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樓層,表達了詩人不凡的胸襟與抱負。詩中的“千里、一層”都是虛數,可理解為更遠、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

看圖想象,有感情朗讀。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這一雄偉壯觀的景象,他會想些什麼呢?

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登鸛雀樓》這首詩通過描繪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雄偉壯觀的景象,抒發了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誦讀背誦。

四、作業佈置

朗讀背誦《登鸛雀樓》。

用自己的話説説古詩《登鸛雀樓》的意思。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背誦《登鸛雀樓》。

《登鸛雀樓》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朗讀感悟《望廬山瀑布》

板書題目,並解題

[望廬山瀑布]望:遠看。題意是遠看廬山的瀑布。

師:簡介廬山(見附錄)

簡介作者:(見附錄)

理解詩句之意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日照:陽光照射。香爐:指廬山的香爐峯。(在廬山西北。山峯尖圓,煙雲聚散猶如香爐那樣,因此而得名。)生:發生,產生。(指山間雲煙冉冉上升,裊裊浮游。)紫煙:紫色的雲煙。(因為有太陽光的照射,雲霧顯出紫紅色的光彩。)遙:遠。前:山前。川:河流。詩句之意:太陽照在香爐峯上,峯頂雲霧瀰漫,濛濛的水汽透過陽光,呈現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煙,繚繞着香爐峯。遠遠望去,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絲帶高掛于山川之間。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飛流:飛奔的流水。直下:筆直地流下。三千尺:是虛指。形容瀑布的高和長。疑:懷疑,以為。銀河:指晴天晚上空中出現的明亮光帶(天河)。落:瀉落下來。九天:指天的處。(古人認為天有九重,所以稱九天。)詩句之意:瀑布從很高很高的山峯上直瀉而下,使人以為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

再讀詩句,品悟詩意

四行詩各寫什麼?(第一行寫背景;第二行寫靜態;第三行寫動態;第四行寫聯想。)具體寫瀑布的詩句是哪幾句?(二、三句)

詩句解析

前兩句:寫詩人遠望廬山瀑布的雄奇之景。“一個“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掛”字化動為靜,寫出了瀑布的雄奇壯觀。

後兩句:“飛流”二字表現出瀑布凌空而出,噴湧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虛數,極盡誇張地寫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飛流的壯觀。一個“疑”字率直道破這是詩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長。

作者在詩中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比喻、誇張)

師:一、二、三句是比喻:描寫背景時,“生”字形象寫出了山間煙雲猶如從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的一團白煙,飄渺與青山藍天之間。二句:瀑布像……。四句,用貼切的比喻,表現了自己奇特的想象,從而使整個形象顯得更加雄偉壯麗,也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第三句是誇張。不是實指,而是形容其長、其高。

那些字用得好?(生、掛、飛、直下、疑、落。)

師:“生”(上有)。“掛”字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遙看時的形象,點名“遠看”題意。“飛”把瀑布噴湧而下的景象描繪地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高峻,又顯出水流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這些眼前。“疑”是大膽、奇特的想象。

你讀後有什麼感受?(瀑布氣勢磅礴,景色壯美。)

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通過描繪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充分體現了詩人浪漫的情懷。

誦讀背誦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指導誦讀:一、二緩、舒;三、四快、高。

三、作業佈置

讀下面兩首古詩,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讀背《望廬山瀑布》,並完成課後練習題。

四、板書設計   登鸛雀樓 望廬山瀑布

白日……

所見 遠望——照 生

黃河…… 遙看——看 掛

欲窮…… 近觀——飛 下

所思 聯想——疑 落

更上……

語文古詩兩首教案推薦5

  教學目標:

⒈認識11個字,會寫8個字。

⒉朗讀古詩,初步瞭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⒊背誦古詩。

⒋瞭解詩的內容,體會汪論與李白之間的情意,體會母親的偉大。

  教學重點:

⒈認識11個字,會寫8個字。

⒉讀背古詩,理解詩意。

  教學難點:

感悟古詩所藴涵的情感。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自己蒐集有關李白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你知道哪些古詩?願意背誦給大家聽嗎?

(指名背誦)

你知道李白的詩嗎?願意背誦給大家聽嗎?

(指名背誦)

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李白的詩。板書課題:《贈汪倫》學生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

⒈請藉助拼音把這首古詩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⒉誰願意讀給大家聽聽?其他同學認真聽,檢查一下他的字音是否讀得正確。

⒊學生再讀古詩,把你初次看到這首古詩的感受讀出來。

⒋齊讀古詩:注意節奏和讀出自己的感受。

三、感悟朗讀

⒈分小組,把你對詩句的理解説給同學聽,把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小組討論。

(小組合作學習)

⒉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你知道了哪句詩的意思?

(學生反饋)

⒊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

學生質疑解疑,教師制導。

⒋請一個同學把這首詩的意思完整的説説。

⒌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李白與汪倫之間的友情很深厚,請你讀給同學聽聽。想一想當時的情景,體會一下作者當時的心情。

四、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五、學生背誦古詩。

六、檢查識字情況。

⒈出示生字卡:

贈汪將欲踏潭

⒉教師抽讀,並説説識字方法。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唐代詩人“孟郊”他寫了一首古詩《遊子吟》詩人選取了一件看似平常而又深情的臨行縫衣的場面。不僅寫出了母親為講出遠門的兒子細針密線縫製衣服的動作、情景,而且寫出了母親的內心世界——擔心兒子遲遲不能回來,母愛的偉大。

特別是最後一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請同學們自由的讀詩,去感受其中的含義。

二、初讀古詩。

⒈請藉助拼音把這首古詩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⒉誰願意讀給大家聽聽?其他同學認真聽,檢查一下他的字音是否讀得正確。

⒊學生再讀古詩,把你初次看到這首古詩的感受讀出來。

⒋齊讀古詩:注意節奏和讀出自己的感受。

三、感悟朗讀

⒈分小組,把你對詩句的理解説給同學聽,把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小組討論。

(小組合作學習)

⒉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你知道了哪句詩的意思?

(學生反饋)

⒊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

學生質疑解疑,教師制導。

4、誰能説説最後一句的含義?

5、請一個同學把這首詩的意思完整的`説説。

四、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五、學生背誦古詩。

六、檢查識字情況。

⒈出示生字卡:

吟郊慈臨寸

⒉教師抽讀,並説説識字方法。

第三課時

一、複習。

⒈認讀會認字。

⒉指名背誦古詩。

二、學習會寫字。

⒈出示會寫字,讀一讀。

乘將踏桃遊郊線寸

⒉指名説詞,看誰説的多。

⒊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認為怎樣寫才好看。

⒋同桌説一説識字方法。

⒌有哪些字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幫助。

⒍教師範寫。

⒎學生練寫,教師個別指導。

作業:

把學過的古詩背誦給家裏人聽。

語文古詩兩首教案推薦6

一、教學目標:

(1)採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瞭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嘗試背誦古詩;

(3)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掌握自學古詩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1、採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瞭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2、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掌握自學古詩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課時

二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古詩,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古詩嗎?想必大家平時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誰背首古詩給大家聽聽?

2、我這還有幾首古詩的圖畫,咱來看圖猜古詩、背古詩,怎麼樣?敢不敢試一試?——誰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詩,就站起來大聲背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會背也可以站起來一起背。

(課件演示:遊子吟,早發白帝城,清明,望廬山瀑布——沒難倒你們,咱再來一首;看來這首古詩有一定難度;想繼續試試嗎?)

(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碧雲端。——我已經感受到同學們對古詩的喜愛之情。望着一輪明月,不同的詩人有不同的感受。這節課,讓我們走進《古詩二首》,再來學習兩首與明月有關的古詩。先來學習唐代詩人白居易寫得《暮江吟》——我來板書題目,請大家仔細看。(板書:暮江吟,請大家齊讀課題)

3、知道“暮”是什麼時間嗎?“吟”是本課生字,一個口字旁,一個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嗎——表示歌詠、作詩的意思。“暮江吟”就表示歌詠傍晚江邊的美景。

二、學習古詩《暮江吟》。

1、讓我們快來讀讀這首古詩吧!多讀幾遍,請你試着讀準字音。

2、誰有信心站起來讀讀這首詩?

評價:(指名3個學生)

字音讀準了,看得出你已經有所收穫;

讀出了古詩的韻味;

同學們的朗讀水平很高,個個讀得好,還有誰想讀?

3、看來大家已經對這首詩感興趣了。那就請你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可以像古人那樣搖頭晃腦地讀;可以站起來大聲讀;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讀,把這首詩美美得多讀幾遍。

4、大家讀得又投入又熟練。詩的意思讀懂了嗎?有什麼問題提出來,咱們一起解決。

——(課件變紅字“殘陽、瑟瑟、可憐)能提出問題的孩子最愛動腦筋;產生問題能解決的孩子更了不起。

(板書:殘陽;為什麼不説“照”而用“鋪”呢;瑟瑟

可憐——在這裏是什麼意思,你讀懂了嗎?這麼多的同學不明白,為什麼不問?大膽提出你的問題,還有不明白的嗎?)

5、殘陽——夕陽。指快要落山的太陽。

鋪——此時太陽已經接近地平線,貼着水面斜射,陽光非常平緩柔和。

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看圖可以更好的理解這個詞。

6、就用這個方法來猜猜“瑟瑟”什麼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江面泛起細小的波紋,波峯受光多呈現紅色,波谷受光少呈現碧色。你們看!(演示課件——夕陽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紅綠相間,難怪詩人稱讚道:“半江瑟瑟半江紅”。

當白居易陶醉在夕陽美景中,天色漸漸暗下來,九月九年級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樣的?(露似真珠月似弓—打比方打得非常恰當)——多麼美的夜景啊!為什麼不用“可愛”而用“可憐”呢?想想看,“可憐”不僅有可愛的意思,還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憐惜之情。(你是結合第四句話讀懂了“可憐”的意思)

7、想不想看看這般美景?請你閉上眼睛用心聽,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結合詩句暢所欲言)

(板書:江邊殘陽月夜美)

8、的確!這般美景怎能不讓人陶醉?帶着你們的想象,誰能讀出它的美?

評價:(指名3—4個學生)

最後一句讀得回味悠長;

他描繪的是第二句的景色;給你配上優美的音樂,想試試嗎?

我聽出你對這幅美景的喜愛——邊讀邊想象畫面是個好方法;

因為你能讀懂,所以讀出韻味來了。

9、如今詩人白居易已作古,可謂物是人非。欣賞着江邊美景,我們也來當一回白居易感受一下吧!——夕陽美景讓人陶醉不已,不禁吟詩一首……

第二課時

一、學習古詩《鳥鳴澗》。

過渡語:一輪江邊的明月,讓白居易流連忘返,唐代詩人王維對山中明月情有獨鍾並寫下了《鳥鳴澗》這首詩。(板書:鳥鳴澗,請大家齊讀課題)

1、“鳥鳴澗”是一個地名,為云溪風景之一。唐代詩人王維是如何描寫鳥鳴澗的呢?學習了這首詩,你會有更多的瞭解。學習這首詩之前,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剛才採用怎樣的方法學習《暮江吟》的?(板書:讀通——讀懂——想象——背誦)

我們一起總結了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就按照這樣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鳥鳴澗》,待會兒我們進行“古詩挑戰賽”。

2、現在,我由你們的學習夥伴變成了這場古詩挑戰賽的主持人。哪個小組做好準備了?你們選擇幾星題?派個代表,小組成員可以站起來相互補充。

三星題——背誦古詩《鳥鳴澗》(怎樣背誦才能靜——聲音輕,速度慢);

四星題——説説帶點詞語意思;

(人閒——人寂靜心閒;空——空蕩蕩,沒有人;時鳴——不時鳴叫幾聲)

五星題——讀古詩,想象畫面(你喜歡哪一句——詩美,你描繪的景色也美)

(這樣的景色,給你一種什麼感受?——板書:山中月夜靜從哪裏能體會出?)

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我們結束了今天的古詩挑戰賽。我要祝賀每一位同學,你們不僅學會了《鳥鳴澗》,還掌握了一種自學古詩的方法,所以每位同學都是今天的獲勝者!

二、總結拓展。

同樣是歌頌明月,卻可以用“美”和“靜”來表達。其實古往今來,一輪明月曾讓無數文人墨客不惜筆墨,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與月亮有關的古詩?

想想看: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借明月思故鄉。

王維以月為友,在《竹裏館》中留下了“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千古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描寫了海上月。

想必大家意猶未盡吧。我這裏位同學們推薦一些與明月有關的古詩。

李白《關山月》

蘇軾《中秋月》

李商隱《霜月》

白居易《江樓月》

同學們,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感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繼續蒐集,美美得讀一讀,也試着為明月寫一寫詩。

六、板書設計:

古詩二首

鳥鳴澗

山中月夜

月夜

語文古詩兩首教案推薦7

  教材分析:

四年級下冊第一課《古詩詞三首》中的三首詩詞都描述了祖國的山山水水,表現了是人對山水的熱愛,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獨坐敬亭山》描寫孤獨的李白在敬亭山下的感受;《望洞庭》中詩人劉禹錫描述了美麗的洞庭湖的景色;《憶江南》的作者白居易描寫了江南的美好風光。

  教學目標:

1、會認識生字、會寫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2、會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獨坐敬亭山》。

3、會通過看註解,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孤獨寂寞之情。

  教學重點:

重點品味詩句,背誦古詩,積累語言。體會詩人孤獨寂寞之情。

知識鏈接:

《獨坐敬亭山》這首詩是李白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秋遊安徽宣州時所作。當年,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心酸的滋味,孤舟之感倍生。詩人通過對敬亭山的描寫,抒發了因懷才不遇而產生孤獨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詩人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以山為伴,尋找安慰的真實寫照。

第一課時

課前互動: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李白圖片)認識李白簡介。討論彙報自己對李白瞭解多少。

開始今天的學習之前,讓我們一起先回顧一下以前學過的李白的詩。

幻燈片展示《靜夜思》、《望廬山瀑布》《贈汪倫》。學生朗讀之後,教師小結從三首詩中感受到:思念家鄉的李白,熱愛山水的李白,對朋友有情有義的李白。

再次仔細朗讀今天要學習的《古詩詞三首》,準備好了,就開始上課。

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1、老師看見了大家十分自信的笑容,相信這節課我們能夠一起快樂的學習。讓我們用最自信的語氣讀今天的課題,1、《古詩詞三首》。

2、認真預習才能更好更快的學習課文。在課前預習中,你-------(幻燈片出示檢查預習1、你讀準字音,讀通順詩句了嗎?)有誰不怕老師的檢查。請同學們推薦三位讀書好的同學分別讀三首詩詞。提醒其他同學認真聽,給他們挑點毛病。

3、學生評價。

4、課件出示檢查預習2、你通過註釋理解了哪些詞語或句子的意思?

5、你有不理解的問題嗎?(學生質疑)

二、學習生字詞

1、同學們都預習的很認真,看來字詞關是攔不住大家了。屏幕上的8個詞語如果你都認識,就給老師一個自信的笑容。那就開火車吧。

2、是不是老師隨便指哪一個詞語都難不倒四年級一班的同學們啊?打亂順序讀。

3、強調“敬亭山”------敬亭山在哪裏?(江南,安徽)

強調“兩不厭”------註釋中如何解釋“厭”,那麼不厭是什麼意思?“兩不厭”又怎樣解釋?

強調“孤雲”------孤雲是多少白雲?只有一朵。白雲的夥伴呢?早就走了,這是最後一朵,也將要“獨去閒”了。悠閒自在的飄走了。

4、出示:“盡”在字典裏的三種解釋,全部;完了,沒有了;用了很大的力氣。“高飛盡”裏面你怎樣理解“盡”字的意思?“高飛盡”又怎樣解釋?“眾鳥高飛盡”呢?

5、課後的五個生字朋友想要考考大家。分析“潭、諳、螺”都是左右結構,“庭、亭”是同音字,雖然字音相同,一個是山,一個是水。重點指導書寫“庭、亭”。

三、理解詩句,體會感情

(一)從題目上感悟

1、大詩人李白喜歡旅遊,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如果真的能夠穿越時光,李白坐上時光隧道來到我們山東泰安,你最想推薦他去哪裏?(泰山)為什麼?

2、讓我們也坐上時光隧道穿越到唐朝,跟着李白去旅遊。唐朝的江南也有一座山如同北方的泰山一樣出名。(板書:敬亭山)太多的詩人都到過敬亭山,寫出了許多優美的詩詞,所以,敬亭山又叫“詩山”。

3、李白來到敬亭山下,坐下來欣賞對面山上的美景。有知心朋友陪伴嗎?有隻可愛的小鳥陪伴也行啊,有一朵白雲相伴也很悠閒啊!(生回答,都沒有並説説從哪句詩裏知道的。)

4、沒有夥伴,你覺得李白是怎樣的心情?板書:獨。

5獨坐敬亭山的意思是( )學生填空,理解題目的意思。

6、誰願意來當一次小演員,把自己變成李白,讀一讀自己的這首詩的題目。

7、知道孤獨憂傷的語氣要低沉,緩慢。練習朗讀題目。

8、李白為什麼會孤獨,會憂傷呢?一起來了解一下李白當時的處境,寫作的背景。

(二)細讀詩文,理解含義

1、課件出示全文。讓我們繼續穿越時空,以李白的身份,讀讀自己寫的這首詩。還要注意用上李白的語氣啊。

2、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李白很孤獨?(重點理解高飛盡,獨去閒,第一句詩的含義。)

3、寂靜的山上沒有一隻鳥,沒有一片雲,此時此刻有誰願意懂李白的心,留下來陪陪他呢?(敬亭山)

4、李白的眼裏有鳥嗎?有白雲嗎?只有什麼?

5、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同樣看着李白。孤獨的山看着孤獨的人,孤獨的人看着孤獨的山,-----相看兩不厭,怎麼看也看不夠。所以説--------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6、此時李白深情的看着敬亭山,輕輕的説:“ ”

敬亭山也深情的看着李白,輕輕的説:“ ”

把要説的話寫在課本的空白處。(強調學習方法:讀書時,邊讀邊想,邊想邊記,這是學習的好方法。)

7、學生彙報之後,老師引讀。

此時此刻,李白相對敬亭山説:“連白雲和小鳥都不喜歡我了,只有你願意留下來陪我。我們倆真是------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還想對敬亭山説:“我們兩個孤獨的好朋友在這麼清靜的地方,真是------”

敬亭山也想對李白説:“ ”

8、李白願意把敬亭山當做自己的好朋友來傾訴心裏的話,我們可以體會到李白對敬亭山的什麼性情?(板書:寄情山水)

9讓我們再一次以李白的身份讀課文,看自己是不是已經理解了每一句詩的含義。出示詩句含義。讀讀記記。

10、指導背誦。

四、回顧總結

説一説這節課的學習有了哪些收穫?

五、作業小超市

1、練習背誦並默寫《獨坐敬亭山》。

2、熟練朗讀《望洞庭》和《憶江南》。

3、蒐集一些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詞。

語文古詩兩首教案推薦8

  【學習目標】

1、認識“亦、粧”2個字。會寫“斷、楚、孤、帆”4個字。瞭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3、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課前準備】

1、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和生字詞、古詩的課件。

2、學生課前蒐集有關古詩內容及詩人的資料,蒐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

第一課時

〖學習《望天門山》〗

一、回憶詩人,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瞭解李白嗎?誰來背揹他寫的詩?

2、看來同學們非常喜歡李白的詩,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他寫的一首詩──(學生齊讀課題)

二、讀通詩句,瞭解詩意

1、學生初讀課文。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讀不準的字音多讀幾遍,在讀不懂的地方打一個問號。

2、檢查交流:

⑴多媒體出示課文中生字:斷楚孤帆亦粧

讓學生讀生字,並幫助正音

⑵多媒體出示課文《望天門山》。如果大家把這些生字帶到詩中一定會讀得更好!

學生讀詩句,個人讀,集體讀。

3、自讀自悟詩意。請大學聯繫課文中註釋,並參考一些工具書,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⑴學生個人讀悟。

⑵在學習小組中交流。

⑶在全班交流:提出疑問,大家商討解決。

⑷教師引導大家説説詩意。

三、誦讀全詩,感悟詩情

1、教師範讀,學生自由體驗。

2、多媒體配樂練習讀,整體體驗,力求讀出感情。

3、指名朗讀,讀完後,請介紹為什麼讀得這麼好!

4、引導背誦:這麼美的詩大家想不想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中呢?

自由練背。同桌互相背。多媒體配樂有感情的背。

四、書寫生字,默寫課文

1、練習生字“斷、楚、孤、帆”。

2、默寫《望天門山》。

五、總結全詩,深化感悟

讀完這首詩,你有什麼感受呢?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感受表達出來。

語文古詩兩首教案推薦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

2、藉助註釋,讀詩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和朋友依依惜別之情,培養審美情趣。

3、強化語感訓練,提高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準確理解詩意,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中情,讀出詩中情。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同學們,離上課還有幾分鐘,我們來玩個遊戲,輕鬆輕鬆。

聽説我們班的同學背了很多古詩,我們來玩個古詩對接的遊戲,好嗎?

我説上句,你接下句。看誰舉手最快,回答得最好: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和汪倫送我情。

3、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4、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又快又好,果然名不虛傳啊!

同桌玩一玩。

二、導入

1、剛才我們搶答的是哪兩位詩人的詩呀?

(李白、孟浩然。)

2、李白、孟浩然不只都是唐代的大詩人,他們又是一對好朋友,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與他倆有關的一首古詩。大家齊讀。

3、詩的題目中有三個生字,給你1分鐘能記住嗎?趕快打開書本100頁。

記住了嗎?來,跟老師一起來寫。

hè鶴:注意左邊稍微寫窄一點。

mèng孟:上面的“子”比較長。

líng陵:左窄右寬,後鼻音。

三、讀題獲信息

1、一起來讀讀:

來,隨着我的手勢再讀一遍,注意節奏。你看,注意了節奏,讀得好聽多了。

2、讀了幾遍課題,你讀出了什麼信息?

3、説得真好,用你的朗讀告訴大家:

李白,在何處/送何人/去何地。

一幅多麼清晰的送別畫面。

同學們真會讀書,讀了幾遍詩題,就獲取了這麼多信息。

今天,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一起來欣賞這首古詩。

四、讀準確、讀流利

1、請同學們大聲地自由地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讀好了?請你讀給同桌聽聽,讓他説説你讀得怎樣。

3、誰願意讀給大家聽聽。還有想讀的嗎?

4、其他同學能讀好嗎?那我們一起來讀。

五、讀詩知畫面

1、有人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呢?請同學們藉助註釋,自身讀讀詩,邊讀邊想象,你似乎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2、把你想到的畫面説給同桌聽聽。

3、讀着讀着,你的腦海裏依次出現了哪些畫面?

(一生自由説。)

情況一:

(同學説前兩行或全部。)

1、説得真好。你能把西辭説得更清楚些嗎?

(生説。)

來,看看示意圖,你會説得更好。你再來説説。

你還想説。

孟浩然在西邊的黃鶴樓辭別了李白,然後乘着船,沿着長江順流而下,向東邊的揚州駛去。

2、你看,畫面動起來了。送別是在煙花三月的一天。

煙花三月是一幅怎樣美麗的畫面呢?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

(同學不時地説,使畫面説豐滿。)

(生想象不出:你看到了什麼景物?什麼顏色?什麼形狀?怎麼動的?)

真是一副美不勝收的江南春景!你的想象真豐富。

3、誰能完整地把這些畫面描繪一下。

4、説得真好!你能想着這些畫面,讀讀前兩行詩嗎?

5、繁花似錦的春天,正是詩人們遊山玩水、飲酒賦詩的好時候,而好朋友卻要離開我了。我們也一邊想着畫面,一邊讀讀這兩行詩。

情況二:

(同學説後兩行。)

1、你還想到了什麼畫面?

2、(説到“唯見、望”。)

望着滾滾東去的長江水,李白他會想些什麼呢?他似乎要把自身的一片情意託付給江水,陪送友人。人雖分,心相隨,多麼真摯的友情啊!

3、(説到“孤帆”。)

江面上真的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隻小船嗎?(不是)

(如答不出來:長江是當時的水上交通要道啊,每天來往的船隻絡繹不絕,李白久久遙望江面,難道真的只看到孟浩然乘坐的那隻船嗎?)

那為什麼説“孤”呢?

(孤獨寂寞的心情。)

哦,你把人物的內心活動也想象出來了,畫面也活了。

你還能加入什麼想象把畫面想得更活呢?

4、誰能完整地把這些畫面描繪一下。

5、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內心的想象,讓送別的畫面更加豐滿起來了。

那你能想着畫面,讀讀後兩行詩嗎?

6、我們也像他那樣,一邊想着畫面,一邊讀這兩行詩。

五、讀詩悟情感

1、是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情,我們想象着畫面,再讀整首詩,看看我們能感受到什麼?

情況一:

(我體會到了他們依依不捨的感情。)

那帶着你的體會,讀讀這首詩。老師給你配點音樂。

情況二:誰還有不同的體會。請你讀讀。

哦,你的朗讀展現了一個温情的送別局面。

情況三:你是想説還是想讀?

2、請同學們再讀讀整首詩,讀出你獨特的感受。

3、真摯的情誼成績了千古名篇。讓我們把它背下來吧。

(自由讀背。)

能背的同學站起來,我們一起背,(課件音樂)

多美的人間真情啊!

五、讀詩遷方法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通過“讀古詩、想畫面、體會情感”這種方法欣賞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現在,我們就用這種欣賞古詩的方法獨自欣賞《送元二使安西》。(課件)音樂。

2、來,先把它讀正確。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請同學們自由欣賞這首詩,藉助註釋,邊讀邊想象,你似乎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體會到怎樣的情感。

4、同桌交流交流。

5、誰想談談?

(生自由談。)

6、你想着畫面,帶着你的體會,讀一讀這首詩。

7、能不能試背一下:

不一樣的景,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送別裏卻藴涵着同樣的深情。

五、結束

1、時間過得真快,我們也要分別了。同學們,戴老師真捨不得你們哪!你們今天表示得太出色了,我想送一句詩給你們:

你們的確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在這離別之際,你們有什麼話想對我説嗎?用一句送別詩,或者自身想説的話都可以。

2、同學們,今天我們記住的不只是這優美的詩句,更難忘記的是人間美好的真情:

你能把這樣深情的送別詩改編成一個感人的小故事嗎?

出示課件:

作業:發揮你的想象,從兩首詩中任選一首,把它改編成一個感人的送別小故事。

語文古詩兩首教案推薦10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冊第23課《古詩兩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與《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設計理念

1、藉助專題網絡教學這一前瞻性的教學形式,整合課程資源,促進教師教學方式與同學學習方式的轉變,在整合中促進自主性,加強交互性,構建一種新型的語文課堂生活,實現同學語文素養的提升。

2、張揚語文味,充沛凸顯網絡優勢,讓同學在研讀、品味中體會詩人的情感,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機融合。

教學目標

1、引導同學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讓同學正確使用網絡,用網絡搭建已知與未知溝通、衍化的橋樑,學會合理而有效地處置豐富的網絡資料。

3、帶領同學抓詩眼,緊扣關鍵詞,咀嚼重點詩句,在想象中走進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4、在學習中有目的地指導同學總結學習方法,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形成必要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準備

準備網絡課件,與同學進行課前談話。

教學過程

一、簡言引入:

1、導語:人們常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的美美在園林,而杭州的美則美在西湖。今天我們將藉助專題學習網站,品讀《古詩兩首》,欣賞西湖風光,走進美麗的杭州西湖。

2、《古詩兩首》中收錄了兩位詩人寫西湖的作品,一位是楊萬里,一位是蘇軾。同學們還記得嗎,這學期我們就學過楊萬里的一首古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