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學科的教學計劃

來源:文萃谷 2W
  人有優劣,教學計劃也有好壞,那麼究竟該如何制定學科的教學計劃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用,更多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網!

學科教學工作計劃是實現該科教學總目標的階段性規劃。它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證教學工作有條不紊、卓有起效地開展的重要環節。在深化教學改革中,教學計劃的作用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和重視。不少地方的教育部門和學校,都把是否認真制訂了教學計劃作為常規教學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予以檢查和評比。所以,新學期伊始,按規定製訂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有着重要意義。

如何制定學科的教學計劃

制訂學科教學工作計劃沒什麼固定的模式,只要從教材實際和學生實際出發,充分研究教學工作過去和現在的情況,把握教學中的主要問題,抓住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具體、講究實效等基本要求,就可以制訂出既具有探索性,又實實在在,便於工作於操作的計劃,就可以有力地指導教學工作。

 教學工作計劃,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學生知識情況的分析。就是説,要了解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情況,以處理好新舊知識銜接的矛盾和加強學生的學法訓練。比如語文方面的,學生的識字量,閲讀和寫作達到的程度;數學方面的,掌握了哪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能力和計算水平如何等等,以及學生思維方面的障礙,學習方法的情況等。通過分析,説明上冊教材目的和任務完成的基本情況,預測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

(二)教材基本內容分析。在學習課程標準和重點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弄清本冊教材在整個教材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每一課,每個章節的內容在本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並弄清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然後結合學生實際,確定全學期教學的總目標和要求,提出本學期教學工作的`努力方向,如果要求學生掌握哪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從哪些方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三)教材重點和難點。在分析學生和教材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提出本學期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重點不宜太多,因為重點太多便沒有了重點,所以重點和難點要力求把握準確,也就是説,要找準必須着力解決和突破的知識點。

(四)本學期教研題目。教研題目應依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和教研組工作計劃,以及學生的實際和教師個人的實際確定。

 (五)主要工作措施。措施是完成任務的保證。沒有措施,目標和任務提得再好,也難以落實和體現。因此,措施一定要具體、有力、可行。一般應包括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根據學情,改進教法;課的採型和擬採取的教學方法、教學形式;難點重點突破所要採取的手段;電化教學作用的發揮和教具的採用,以及作業佈置、批改;幫差輔導等方面。

 (六)用表格形式,制訂全學期教學進度計劃。就是依據義務教育國小階段教學計劃賦於授課時數的規定,充分考慮複習和考試時間,安排本學期教學進程。

  【拓展閲讀】關於教育意義的幾個問題反思

  你講這個東西有什麼用啊?能提分嗎?

大家好!我叫董仲蠡,我是一名英語培訓師。我培訓的學員少説也有15萬,我曾經教過考研全市第一的學生,我每年通過聽我課而通過四六級的人數那是不計其數,同學們都很信任我、愛戴我,叫我小董老師,我自己也特別喜歡這個稱謂。

然而,作為一名老師,我有的時候總有一些困惑。我講的大多都是考試類的課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研英語等等,有一次,我在講四六級翻譯的時候,講到林語堂先生如何翻譯賈島的“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講到許淵衝先生如何翻譯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講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譯成“年歲有加,並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墜暮年”時,我不禁手舞足蹈,作為老師的自豪感爆棚。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底下有一個女生,直接質問我説:“你講這個東西有什麼用啊?能提分嗎?你就是在浪費我們的時間。”我自認也算伶牙俐齒,但是,在那一刻,我竟無言以對。

是啊!她説得對,沒用,不能提分。

但是,親愛的同學,我並沒有在浪費你的時間,因為剛剛那一刻,我不是在教你怎麼考試,我是在做教育。

  教育,它到底還有啥用?

作為一名老師、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我在課堂上所傳授的不僅僅是實用的知識,因為如果單純只是拼知識、拼記憶,我們已經輸了。

人工智能,聰明過人;

網絡信息,知識過人;

電腦反應,敏捷過人。

我們現在已經聽到了有的家長有這樣的言論,説:“你看,現在這個語文歷史,網上信息都有,都能查得到,根本就不用背,數學物理呢,有人工智能,根本也不用算,翻譯軟件越來越高級,外語也根本不用學,教育,還有啥用?”

是啊!教育,它到底還有啥用?

網上前段時間流行過一個段子,説啊,我們之所以要多讀書,多受教育,就是因為——

當看到湖面上,有一羣鳥飛過的時候,我們能吟誦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而不是在那吵吵:“我去,全都是鳥”;

當我們去戈壁旅遊,騎着駿馬奔騰之時,心中默唸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而不是在那喊:“哎呀,媽呀!全是沙子,快回去吧!”

當然這是一種調侃,但是,不自覺間,就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含義。

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給人以知識,更能提高個人的修為,增強我們對於生命的感受力,從而更好地認知自己,並且不斷地提升自己。我認為這是教育的核心目的,也是指引我們前行的希望的明燈。

 為什麼學生學了十幾年,竟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其實,不僅僅是同學們,就我們老師也是一樣的,因為追逐名利而失去了自我,也開始變得浮躁,考試前我們押題、我們預測,考試過後,我們又牽強地説,我們壓中了多少題,有多少同學因為自己的學習之後,提高了多少分,營造出了一種老師高明、學生高超、家長高興的其樂融融的假象。

當年,我對研究考試技巧,那也是樂此不疲:

“選項怎麼選?

同學們記好:

三長一短選一短,

三短一長選一長,

齊頭並進選2B,

參差不齊選4D,

對不對?”

同學們特別地買賬,奉我為什麼“考神”、偶像、人生導師。

慢慢地,

他們開始問我一些跟學習不直接相關的內容:

“老師,我不太想工作,那個,我看同學們都去考研了,要不我也去考個研?”

“老師,我爸想讓我出國,我媽有點擔心,我自己也有點害怕,老師你説我是出國還是不出國?”

“老師,我本科學的是經濟,碩士學的是環境工程,你説我畢業之後,應該做什麼樣的工作?”

  “老師,我以後應該做什麼?”

這種迷茫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現象,我們教了十幾年,學生學了十幾年,我們竟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西方的先賢們,早就提出過,哲學的三大終極問題:我從哪兒來?我是誰?我要去哪兒?我們之所以不知道我們要做什麼,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而這,是教育的巨大缺失與悲哀。

 自古強大的民族,都是重視教育的民族。

以色列、德國、日本,這些國家的教育是我們全世界學習的典範。

以色列,國小就開設宗教課;在德國,中學生哲學是必修課。我們去日本訪問的時候,我們看到日本的大學生,除了要有繁重的學業之外,還要去參加茶道培訓、藝術鑑賞這樣的活動,我們同行的一位老師當時就問了一個特別經典的問題:“這有啥用啊?”那個日本的老師非常的淡然,説:“這些活動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修心,才能更好地讓同學們瞭解自己。”

是啊!不瞭解自己,我們怎麼可能知道我們將來要做什麼,如果個人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國家與民族就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那怎麼會有在戰火中依然強大的以色列?怎麼會有在二戰的廢墟之上崛起的德國與日本?

而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更是如此,我們中國被稱為文明古國,經千年顛沛而魂魄不散,歷萬種災厄而總能重生,就是因為我們重視教育,我們尊師重道。

早在我們文化的源起,就已經將孔子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立為我們這個文化的精神圖騰,而對於教育的執念,即便在最困苦的歲月、最艱難的日子裏,總有人不拋棄,總有人把教育重新拾起、擦拭,奉還於我們的神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