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語文課堂綻放華彩

來源:文萃谷 4.62K

人文教育不以培養專家為目的的,以“人”為本的教育。一如今,人類的價值觀、世界觀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許多學生卻缺少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人文教育的核心學科:文、史、哲、藝等人文類學科,語文學科、作為人文教育的核心學科,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具體地講,就是語文教學要堅持用課文中飽含的真善美,幫助學生提高人生境界,豐富美好心靈,塑造健全人格。為此,語文課堂上,教師要不斷融入人文精神,使學生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樹立“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南西北風”的信念,獲得“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的感悟,確立“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在語文課堂中融入“人文味”,讓語文教學成為鑄造學生靈魂的主要手段。

怎樣讓語文課堂綻放華彩

記得有位前輩曾説過:“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塊土壤上。”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的載體。教學中,只要教師能引導學生付出真情,使學生的情與文章的情融為一體,語文教學就會達到“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的“育情”境界。語文課堂上,教學注入“人情味”,引導學生與優秀的文化接觸,與古今中外的高貴靈魂對話,充分挖掘和發掘教材的情愫,讓學生始終湧動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熱愛祖國、關愛社會、眷念故土、真愛青春、感恩親情和悲天憫人的情感,不僅可以實現語文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還可以實現教育的育人目標。要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情感教育不容忽視,在21世紀的今天,面對激烈的競爭,我們必須培養具有健康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尤其是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對待生活積極主動、樂觀向上、自尊、自信、自律、自強,不怕困難和挫折,敢於挑戰,具有適應各種生活環境的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目前,在大學聯考指揮棒的引導下,語文課堂成了無硝煙的另類戰場。課堂上到處是“拉網式”的知識點專項練習或“查漏補缺式”的專題技巧訓練,教材中那些充滿詩意,閃耀着作者思想與人格光輝的文本也被大多數教師異化成了傳授閲讀技巧和答題技巧的例子。給語文課堂植入“文學味”,引領學生品味或幽雅或豪邁、或沉鬱或飄逸、或諷刺或幽默的優秀文學作品,可以淨化學生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性情,豐富他們得詩化語言;給語文課堂融入“文學味”,引領學生欣賞文學作品中呈現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讓學生在審美鑑賞活動中主動提高審美能力;給語文課堂融入“文學味”,引領學生走進文學王國,閲讀經典,豐富人生,可以讓學生的生命在閲讀中展現更多的精彩。

教育必須聯繫實際才能學以致用,否則教育又有何意義?説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可見生活中的教育是何等重要。教師只要在課堂上及時抓住學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動,引導學生反覆咀嚼,仔細玩味,語文課堂就必然會充滿激情,綻放出美麗的光彩。要想給語文課堂引入“生活味”,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實際生活和既有經驗為基礎,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設各種學生能夠自主探究的`學生情境,通過內引、外聯、對比等方法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等資源,讓學生在動手做、動腦想等實踐活動中,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而充滿生命活力的能力。

近幾年的大學聯考作文逐漸往社會熱點話題上靠攏,可見我們不能學成“書呆子”,還要時時關注時事民生。語文課堂上,教師恰當地導入具有時代特徵的新聞類知識,可以創設新穎獨特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參與探究學生的激情,陶冶他們的情操,激活他們的思維。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民心,鼓勵學生辯證地看問題,培養學生認識世界的能力和批判精神,讓課堂這一小天地,成為學生的人生導航標。

總之,構建精彩的語文課堂是一個長期的話題,很多老師在這方面有着各種各樣的探索和實踐,並不斷地積累經驗。以上幾點知識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我將沿着這些想法繼續前行,為構建精彩的語文課堂而努力。

【參考文獻】

吳劍平。在説明文教學中滲透美育.現代教育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