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月亮》教案(精選8篇)

來源:文萃谷 2.23W

古時候就有詩人對月亮作出讚美,比如有李白的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還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等等,下面是小編整理關於小班《月亮》的教案,歡迎參考!

小班《月亮》教案(精選8篇)

小班《月亮》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運用圖形和線條組合,大膽表現人物的主要特徵和簡單情境。

2.區分白天和黑夜,知道人們晚上都會做哪些事情。

活動準備

大背景,人手一份小背景,窗户黃色紙若干,星星貼紙,膠水。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人

1.(出示背景圖)晚上,在黑黑的夜空中,看看誰來了呀?

2.月亮姐姐説:“今天晚上我來看看小朋友們都在家裏幹什麼呢?”

二、示範講解

1、第一扇窗

月亮姐姐悄悄地來到第一扇窗户前,咚咚咚,咚咚咚,第一扇窗户的燈亮了起來。(翻出第一扇窗户)

1)月亮姐姐看見了誰呢?(小弟弟)

2)小弟弟正在玩什麼呢?(教師添畫小汽車)

3)月亮姐姐問小弟弟:“小弟弟,你好,你在幹什麼呀?”小弟弟説:“月亮姐姐,你好,我在玩汽車。”

2、第二扇窗

月亮姐姐和小弟弟揮揮手,又悄悄地來到了第二扇窗户前,咚咚咚,咚咚咚,第二扇窗户的燈也亮起來了。(翻出第二扇窗户)

1) 教師出示畫好的妹妹。

2) 幼兒討論:小妹妹晚上在幹什麼呢?

小結:晚上,小朋友們有的在玩玩具,有的在洗臉,有的在刷牙,還有的在睡覺。

3、第三扇窗

月亮姐姐一聽晚上可以做的事情這麼多,開心地跳起了圓圈舞,轉了一圈,她來到了第三扇窗户旁,咚咚咚,咚咚咚,第三扇窗户的燈亮了起來。(翻出第三扇窗户)

1)月亮姐姐看到了弟弟還是妹妹呀?

2)教師轉動豎着的人,變成躺着的人。

3)我們和小弟弟一起對月亮姐姐説:“月亮姐姐,你好,我在睡覺!”

月亮姐姐説:“弟弟,晚安!”

弟弟説:“月亮姐姐,晚安。”

三、幼兒創作

情境:月亮很想知道小朋友們晚上還會做什麼,她看到後面屋子裏的窗户的燈都亮了起來,可是小朋友們都在哪裏呢?那我們一起先把小朋友們請到窗户裏面來,然後再想想晚上他們在幹什麼。

1.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圖形和線條組合的方法來表現想象中的人物,並根據想象大膽添畫晚上小朋友做事情的情境。

2.教師巡迴觀察幼兒作品,並將幼兒的作品放大示範在大背景的第四、第五扇窗,啟發幼兒大膽想象晚上大家都會做什麼事情。

3.提醒幼兒粘貼第三扁窗户,並添畫窗户裏面的內容。

4.發放星星貼紙,裝扮畫面。

四、交流講評

情境:月亮姐姐真高興啊,他看見屋子裏面好多好多的小朋友,晚上做了許多開心的不

一樣的事情,那麼我們一起來告訴月亮姐姐我們在於什麼好嗎?

1.教師以對話的方式,讓幼兒在觀察作品畫面的基礎上,學説對話:

教師問:小妹妹(小弟弟),你好,你在幹什麼呀?

幼兒回答:月亮姐姐,你好,我在……

2.小朋友,天已經很晚了,大家快去睡覺吧。大家晚安。

活動解析

在小班下學期開展“白天和黑夜”這個主題的過程中,我們設計了“月亮姐姐”這個活動。“白天和黑夜”的主題大目標是:有觀察太陽、月亮變化的興趣,區分白天和黑夜。為了讓幼兒能區分白天和黑夜,知道人們晚上都會做哪些事情,我們在活動中創設了這樣的情景:晚上到了,月亮姐姐想知道小朋友們到了晚上都在幹嗎?導人情境——她咚咚咚,咚咚咚,分別敲開了三扇窗——月亮很想知道小朋友們晚上還會做什麼,導入幼兒用繪畫的方式畫下晚上可以做些什麼事情——一起和月亮姐姐分享晚上可以做的事情。

小班下學期的幼兒已積累了一些簡單圖形的表現經驗,並能夠有意識地通過線條、圖形的簡單組合表現事物的大致特徵。於是,我們將活動的目標定位在初步嘗試運用圖形和線條組合大膽表現人物的主要特徵和簡單情境。

1.三扇窗的不同作用

第一扇窗——觀察

教師出示的範例是一個米羅畫的男孩,目的在於讓幼兒觀察男孩和教師當場添畫小汽車,引起幼兒對晚間遊戲的聯想。

第二扇窗——討論

教師出示的範例是幼兒事先畫的女孩,目的在於讓幼兒進行討論:小妹妹晚上睡前在幹什麼呢?從而延伸到晚上你們都會做些什麼事情?為後面幼兒自己創作創造條件。

第三扇窗——改變

考慮到小班孩子都會從晚上聯想到睡覺,但對畫躺着的人是很困難。為降低難度,教師用轉動紙上的方向,讓幼兒發現變一變就將站立的人變成睡覺的人,吸引孩子畫睡覺的人的興趣。

2.活動中教師的示範

在今天的活動中,教師沒有示範如何畫人,而是一扇窗提供了米羅的畫,一扇窗提供了幼兒自己的繪畫作品。因為我們覺得不管是米羅還是孩子自己的作品,他們的表現方式更貼近幼兒的理解,並轉變成自己的表現方式。

對小班的美術活動,教師要不要示範和怎樣示範,這兩個問題常使教師疑惑,擔心若缺乏示範幼兒會畫不出來。就這個活動,我在前期試教的時候,也曾嘗試着讓個別孩子上來畫三扇窗户裏面的人,很多孩子原來站在展示板前就不敢畫,變成我説一句他們畫一筆,時間花費了很多,給全體幼兒留下“真難啊,沒有老師幫忙不行”的印象。我也曾生怕他們不會畫方形,很詳細地示範講解如何畫玩具汽車,又發現好多幼兒在自己的畫紙上都畫了小汽車,反而限制了幼兒的想象。經過討論,我們最終決定取消示範畫人,並在添畫小汽車時加快速度,使幼兒體會畫小汽車的輕鬆自在,從而願意畫出各種自己喜歡的內容。在幼兒繪畫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進行過程性指導,如教師學畫幼兒的創意,讓孩子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老師也要學我的畫,又再現了更豐富的圖像表現方法,真正做到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現在,我們的小班幼兒個個拿起筆來就信心百倍地塗鴉,再也沒有人説:“老師我不會畫”,也使我看到了許多小班幼兒與大師相仿的創意畫面。

附加:觀看今晚的月亮,用一個形容詞或者句子表達。

小班《月亮》教案 篇2

目標:

1、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2、用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初步感受詩歌的美。

活動準備:

自制掛圖一份、自制的大月亮教具一個。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1)引導幼兒觀看

師:小朋友們,看看大屏幕上是什麼?

師:大屏幕上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呢?它像什麼? 引導幼兒用詩歌中的語句回答,如:彎彎的月亮,兩頭尖,好像一隻小小的船。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關於月亮的詩歌,我們一起來聽聽,詩歌裏面的月亮到底像什麼?

2.學習詩歌。

(1)教師讀一遍詩歌,讓小朋友聆聽。

師:大聲告訴老師,這首詩歌的名字叫什麼?

幼:彎彎的月亮小小的船

師:這首詩歌裏都有什麼?

幼:月亮、船、星星、天

師:詩歌裏面月亮是什麼樣子的呢?請小朋友用詩歌裏的都有哪些詞請小朋友説出來。

幼:有彎彎的、小小的船、藍藍的天還有星星。

師:那這首是詩歌裏有這麼多那我們在一起來説一遍好不好啊?

(2)教師有感情的和幼兒一起朗讀詩歌,傳達給幼兒美的感受。

(3)今天老師把月亮變到了小朋友的身邊,你們想跟詩歌裏的小朋友一樣到月亮上來坐一坐嗎?現在我請個別小朋友來我的月亮上坐一坐,而且要大聲的朗誦這首優美的詩歌,好嗎?誰願意來請舉手。

(請小朋友上來表演)

(4)當你坐在這個大月亮上面時或聽到這首優美的詩歌時你的心理有什麼樣的感受? 請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詩歌的感受。

幼:眼前有一幅美麗的夜景,我就像詩歌裏的小朋友一樣,坐在小小的船裏,看見一閃一閃的星星和藍藍的天空,心裏覺得特別的幸福、快樂!

(5)我們給這首優美的詩歌加上好看的動作,誰能給優美的詩編出好看的動作?(老師也給詩歌編了動作,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邊做動作邊朗誦詩歌) 。

讓幼兒有感情的集體朗誦詩歌,結合動作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活動延伸:

(1)今天我們學習了詩歌裏面的月亮,那麼小朋友們想不想去神祕的太空看看真實的月亮呢?那你們猜一猜太空中的月亮上有什麼?它是什麼形狀的呢?

(2)小朋友説了這麼多,拿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屏幕,看看月亮到底是什麼樣的?播放幻燈片,邊看圖片老師邊講解月球的奧祕。

(3)小結,小朋友從小要好好學本領,長大就可以到月球上探索更多的奧

活動反思:

本節課能夠完成制定的教育目標,幼兒能夠很好的將詩歌表達的很清楚,但是在詩歌朗誦的時候不能與音樂搭配的更恰當,以後會多多鍛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

小班《月亮》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運用看圖講述及遊戲的方法理解並學習兒歌,讀準“巴”、“媽”“菜”、“龜”“娃”等字音。

2、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兒歌詼諧、有趣的風格,培養朗誦的`興趣。

3、能分析兒歌,培養想象力。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準備:

1.課件PPT

2.頭飾

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入主題

師:今天,小雪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新朋友,它喜歡到了晚上出來,掛在天上,有時圓圓的,有時彎彎的。小朋友們猜猜看,它是誰呀?

師:對我是月亮,我有個特別好聽的名字,叫月亮巴巴。請你們大聲的叫出我的名字好嗎?

師:我家有一座特別大的房子,裏面住着許多人,你們猜猜會有誰住在裏面呢?

師:到底誰住在裏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觀看課件PPT 理解學習兒歌

師:這是誰?(媽媽)媽媽出去會幹什麼?幼兒自由説,然後出示菜籃。

師:媽媽出去----買菜,裏面住着誰?(出示奶奶)

師: 奶奶出去幹嘛?(起腳)裏面住着誰?(小鳥)

師:小鳥出去又幹啥?(小鳥出去飛飛)裏面住着誰?(烏龜)

師:烏龜出去幹什麼?(烏龜出去爬爬)裏面還住着誰?(娃娃)

師:你覺得娃娃想吃什麼?(娃娃想吃雞蛋),變變變,變出一個大雞蛋。

三、觀看多媒體 完整欣賞兒歌

1、師:寶貝們,月亮上都住着誰?(媽媽、奶奶、小鳥、小烏龜、娃娃)

2、師:月亮巴巴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利用動作幫助幼兒理解記憶)

四、看圖譜 朗誦兒歌

師:你們也來念念好嗎?先看看小雪是怎麼唸的。(看圖譜念)

師:現在我們看着圖譜,用好聽的聲音念一遍。好嗎?

五、接龍遊戲 分組朗誦

1、接龍遊戲:小雪念第一句,小朋友念第二句。(念上題目)

2、男女分組念(接龍遊戲)男孩念第一句,女孩念第二句。

六、捉迷藏的遊戲

1、第一次遊戲

師:月亮巴巴也帶來了一個好玩的遊戲,你們想玩嗎?首先請五個小朋友當月亮巴巴的家人,誰來當媽媽、奶奶······

説遊戲的要求:請雲朵姐姐當月亮巴巴,你們五個要藏在月亮巴巴的後面,其他小朋友説兒歌,當説到誰出來了,你就趕緊走出來,要加上好看的動作。我們來試一試。

2、第二次遊戲

附兒歌:

月亮巴巴

月亮月亮巴巴,裏面住個媽媽。

媽媽出來買菜,裏面住個奶奶。

奶奶出來洗腳,裏面住個小鳥。

小鳥出來飛飛,裏面住個烏龜。

烏龜出來爬爬,裏面住個娃娃。

娃娃要吃大雞蛋,變出一個大—雞—蛋。

反思:

《月亮月亮巴巴》是一首詼諧、幽默,琅琅上口的兒歌。 “連環式”結構體式是這首兒歌最大的特點。雖然兒歌的篇幅有些長,但兒歌中的形象“媽媽、奶奶、娃娃”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描述的各個角色典型的動作也是接近孩子生活的,因此比較適合我們小班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能積極參與,有動作、表情、聲音也比較好聽。但在後面朗誦時,王紫嫣、來昊陽、 喬靜榮興趣並不濃,而且互相交流,注意力不集中。於是,我私下讓他們朗誦了一下詩歌,都過關了,我分析:首先是時間有些長了,個別孩子的堅持性較短,應關注個別孩子。其次:這幾個孩子坐在後面,前面的孩子做動作回擋住他們,由於沒有老師的關注會逐漸失去興趣,所以上課的位置也應安排好。

小班《月亮》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月亮的基本組成部分,能夠大膽、自信的畫出自己心目中的月亮。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月亮圖片、實物月亮

學具:繪畫紙、記號筆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東西。

出示月亮(圖片)

這是什麼?

今天月亮姑娘到我們班做客。

整體觀察月亮以及展開想象

引導觀察不同狀態的月亮。

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樣月亮?

咦,這個月亮是什麼樣的?看上去像什麼?

繼續觀察不同狀態的月亮,展開想象

你覺得這時候的月亮像什麼?

師小結:原來月亮的形狀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想怎麼變就怎麼變,真有趣!

三、教師示範

1、教師引導幼兒作畫

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記號筆,想怎麼畫就怎麼畫。你們想不想也來玩一玩,可有趣了!

2、作畫要求

(1)畫畫先想好,輕輕的畫。

(2)畫畫時,不要讓記號筆的顏色跑到你的衣服上。

四、幼兒作畫

1、教師一邊巡視,一邊指導。

2、請畫好的幼兒説説自己畫了什麼樣的月亮。

五、評價

自評:你畫了一個什麼樣的月亮?

互評:你喜歡哪一幅?為什麼?

師評:小朋友的月亮畫的真有趣啊!下次我們一起再玩哦!

小班《月亮》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會有表情 地朗誦兒歌,感受詩歌中描寫的意境。

2、瞭解月亮從七年級到十五的變化。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六張月亮圓缺不同的圖片。

2、課前請幼兒對月亮進行觀察。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課題。有時落在山腰,又是掛在樹梢,有時像面圓鏡,有時想把鐮刀。(謎底;月亮)

二、談話活動;“你知道的月亮”。

1、調動幼兒已有經驗,結合自己的觀察記錄,説一説自己以前見過的月亮是麼樣子的。

教師;

(1)你在哪裏見過月亮?

(2)你見到的月亮是什麼樣的?

(3)將月亮進行分類,按月量的變化進行排序。

三、欣賞兒歌《看月亮》。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2、談話:兒歌裏的月亮是什麼樣的?你從哪裏聽出來的?

把你的發現和感受跟周圍的同伴説一説。

四、學習兒歌《看月亮》。

1、幼兒看圖片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2、請幼兒閉上眼睛再次欣賞兒歌,充分想象有月亮的夜晚。

4、鼓勵幼兒和同伴之間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和感受。用優美的語言描述兒歌中的內容。

兒歌:

七年級一根線,

八年級看得見,

九年級初四像眉毛,

十五十六圓又圓。

活動反思:

幼兒有好動的特點,如果兩手空空地上課,一定會索然無味。因此我結合本課的特點,自制了月相圖,能活動的板條,漂亮的課題,圓圓的月亮形的字卡,小猴撈月亮的掛圖。每一次在黑板上展示這些教具都會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為了讓幼兒體會月亮每天都在變的特點,我還設計了可以變化的小月亮,讓每一個幼兒都動手來變一變,加深對兒歌的理解,也帶動了幼兒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小班《月亮》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感受詩歌內容,學習説“……醒來了”“……睡着了”。

2、通過提供的材料,幫助幼兒學會創編新的詩歌。

教學準備:

1、課件《太陽和月亮》。

2、操作材料:太陽和月亮的背景圖,各類圖片。

教學過程:

一、播放音樂《找朋友》,請幼兒一同來表演。

1、請幼兒跟隨音樂進行《找朋友》的歌表演。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跟着音樂來找找朋友吧!

2、根據幼兒表演情況,提出相應的要求。

二、幫助幼兒感受詩歌內容。

1、播放課件,請幼兒幫太陽與月亮找朋友,並感受兩段音樂。

師:我們小朋友都找到了好朋友,太陽公公和月亮婆婆也想找好朋友。

師:(出示太陽)太陽公公説“我喜歡熱鬧,白天真熱鬧”。(播放音樂《歡樂頌》)

師:(出示月亮)月亮婆婆説“我喜歡安靜,黑夜靜悄悄”。(播放音樂《搖籃曲》)

2、請幼兒幫助太陽與月亮找朋友。

師:(播放課件)瞧,他們都想和太陽、月亮做朋友,到底誰是他們的好朋友呢?你們能幫忙找一找嗎?

3、和幼兒一起觀察課件內容。

師:太陽公公的好朋友是誰,為什麼他們是太陽的朋友呢?(引導幼兒説出:太陽公公出來了,天亮了,小動物們都醒過來了,都到外面來玩了)

師:月亮婆婆的好朋友又是誰呢?為什麼呢?(引導幼兒説出:月亮婆婆出來了,天黑了,小貓蜜蜂都睡着了。)

二、幫助幼兒運用圖示學習詩歌。

1、教師用兩種不同的語調朗誦詩歌(播放音樂)。

師:其實,這裏藏着一首好聽的詩歌呢,詩歌的名字就叫《太陽和月亮》。

兒歌:

太陽和月亮

太陽出來了,

小鳥醒來了,

小狗醒來了

小朋友醒來了,

白天真熱鬧。

月亮出來了,

小貓睡着了

蜜蜂睡着了,

小朋友睡着了,

黑夜靜悄悄。

2、請幼兒根據圖片內容來學唸詩歌。

師:想一起來念一念嗎?

三、幼兒創編兒歌。

1、請幼兒操作,為太陽和月亮找朋友。

師:(出示盒子)瞧,這盒子裏還有很多小動物也想和太陽公公、月亮婆婆做朋友呢,等會請每位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它應該和太陽做朋友,還是和月亮做好朋友,看好以後撕掉後面的雙面膠貼上去,好嗎?(撕下來的紙要放在小盒子裏面)

師:貼好以後請回到你的座位上和旁邊的小朋友説一説,念一念你的新詩歌,好嗎?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3、請幼兒來念一念創編的新詩歌。

小班《月亮》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通過聽故事能回答上來老師提出的問題。

知道月亮姑娘為什麼變得圓圓的了。

活動準備

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月餅按班級人數定

活動過程

1、孩子們要過中秋節了,有誰知道中秋節是哪一天啊?

2、中秋節我們會吃什麼呀?中秋節這天會有什麼變化嗎?

3、對吃月餅,月亮在中秋節的晚上會又大又圓,那你們喜歡喜歡月亮嗎?

4、那今天老師給你們講個關於《月亮姑娘》的故事好不?

5、講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1)月亮姑娘在夜晚出來有點冷,打算給自己做件衣裳

(2)月亮姑娘五天後取衣服,月亮姑娘胖了點,衣服穿上都扣不上釦子

(3)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服可又胖了,衣服套都套不上

(4)又過了五天,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又胖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裁縫沒法再給月亮姑娘做衣裳了

6、孩子們故事講完了,這個故事有意思沒啊?

7、那老師提幾個問題,看看誰聽明白故事了?

8、問題

(1)故事裏的主人公是誰啊?

(2)月亮姑娘剛要做衣服的時候時都很麼樣子的?

(3)五天之後取衣服,月亮姑娘變成什麼樣子了?

(4)又過了五天,月亮姑娘又變成什麼樣子了?

(5)再次又過了五天,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為什麼那?

9、討論月亮變圓,八月十五月兒圓。

10、中秋節每個幼兒分給一塊月餅,大家一起品嚐,説説都聽過哪些關於中秋節的故事。

活動結束

小班《月亮》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輕重兩種力氣敲擊小鼓,感受聲音的大小。

2、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一面小鼓、鼓聲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教室來了這麼多的阿姨,我們一起給阿姨打個招呼吧!我們來給阿姨表演個節目吧?

(幼兒和老師一起跟隨《走路》歌曲入場。)

師:咦!這有一塊花布,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花布下面藏着什麼東西呢?

這是小鼓,放在小鼓兩邊的小槌子叫做鼓槌。

鼓槌可以幹什麼呢?

老師的小鼓敲起來咚咚咚、咚咚咚。

你們想不想自己試一試?請每個小朋友拿一面小鼓,自己動手敲一敲。

“小鼓小鼓睡着了”,請小朋友輕輕地把鼓槌放在小鼓兩邊。

二、引導幼兒用力敲鼓聲音就大,輕輕敲聲音就小。

1、師:小朋友敲累了,我們休息一下,小耳朵聽一聽這是什麼聲音?

這是什麼聲音?

這段鼓聲聽起來,感覺怎麼樣?

怎樣才能敲出大大的鼓聲呢?

請xx上來試一試?

怎樣才能敲得更大聲一些?

剛才他們是怎樣敲的?

師總:使勁敲小鼓聲音就會大大的。就像大象走路一樣咚咚咚。我們一起來説:“大象走路咚咚咚。”

2、師:我們再來聽下面一段鼓聲,和剛才的鼓聲比有什麼不同?

這段鼓聲聽起來感覺怎麼樣?

怎樣才能敲出小小的鼓聲?

老師再請xx上來試一試?

剛才他們是怎樣敲得?

師總:輕輕的敲小鼓聲音就會小小的。就像小貓走路一樣咚咚咚。我們一起來説:“小貓走路咚咚咚”。

三、遊戲鞏固:

師:大象走路咚咚咚,小貓走路咚咚咚。老師把他們變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請小朋友先欣賞一遍。

小朋友想不想自己拿着小鼓表演一下?

我們再給後面的阿姨表演一遍?

四、結束:

師:我們一起排隊給託一班的小朋友表演一下吧!

課後反思:

針對我們託二班孩子性格活潑好動、動手能力以及模仿能力普遍較強。而小鼓又是孩子們平時喜歡的玩具,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嘗試用輕重兩種力氣敲擊小鼓,感受聲音的大小。

2、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活動後我認真進行反思:

一、目標制定合理。

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目標。活動目標基本完成,幼兒學習興趣濃厚,目標掌握較好。

二、模仿操導入為活動做好鋪墊。

活動開始部分,我把孩子熟悉的歌曲《走路》進行創編:“大象走路咚咚咚,小貓走路咚咚咚。”伴隨音樂和孩子邊做模仿操邊入場,讓孩子對輕重兩種力氣所產生的不同聲音有了初步認識,為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形象的實物教學激發了孩子學習的興趣。

在認識“小鼓”之一環節,我通過出示實物,讓孩子自己嘗試敲擊小鼓,孩子的積極性很高,大大的激發了學習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