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詞彙教學論文五篇

來源:文萃谷 1.81W
  第一篇高中英語詞彙教學論文

一、目前高中英語詞彙教與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高中英語詞彙教學論文五篇

學生詞彙記得快,忘得也快,需反覆查詞典;詞彙量普遍偏小;詞義感知不到位;詞彙內化率低;無法建立英式思維,詞彙輸出依靠母語中介;生搬硬套,對號入座現象嚴重;學習效率低下,無效交際成為主要學習成果。就學生來講,學習英語詞彙的困難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音形不一致,如有的字母不發音,同音異形等;二是一詞多義;三是同義詞在詞義、搭配、感情色彩等方面不同;四是英漢詞彙語義不對等。通過以上論述,我們認識到目前英語教學存在的不足,以及困擾學生英語詞彙學習的主要問題。

此外,還認識到通過加強對英語詞彙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針對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如何教詞彙以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理解、記憶、使用詞彙?與此同時,學生怎樣才能掌握適合自己的詞彙學習方式?這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二、解決方案

教師可通過創設相關的情景或語境教詞彙,學生能從中領會並記憶深刻。例如學習《湯姆索亞歷險記》時,教師可讓學生扮演其中不同的角色並讓其即興發揮,同學們可對其提問。在比較真實的語境中呈現課文和單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他們的理解,可謂一舉多得。通過語義比較教詞彙,很多英語單詞意思相近但是用法卻略有差異。在呈現這樣的詞彙時,可以通過舉例子進一步説明。例如,smile,laugh和grin都是“笑”的意思,這時教師應從具體涵義和例句上加以區別:smile指既不開口也不出聲的笑;laugh強調出聲的笑;grin側重露齒的笑。這樣學生就能明白三者的區別與具體用法。通過構詞法教詞彙。眾所周知,只要掌握構詞法,大量詞彙的記憶是有跡可循的。

熟知英語詞根,詞綴或詞幹,瞭解單詞的組合規律,這樣以來單詞記憶就如魚得水。通過聯想教詞彙,在呈現新詞彙時如果能與其他相關的詞一起出現,讓學生理解其中的關係來學習新詞,温故知新,學生的記憶更深刻。通過視覺直觀方法教詞彙。學生可能由於文化,地域,歷史等原因,對某些抽象概念或説法不明白、不理解,這時教師可以藉助於一定的多媒體教具,實物,動作等視覺直觀方法讓學生一覽無餘。

在詞彙教學中,還應注意結合詞彙的文化知識。通過對母語和英語的文化比較,揭示詞彙中的文化差異和共性。例如,英國人名的排列順序是名(firstname)在前,教名(givenname)居中,姓(familyname)最後。而中國的人名卻是姓(familyname)居前,名(givenname)在後,無教名(givenname)。這種差異可能歸於中英文化的價值觀念不同。英國崇尚以個人為中心的個體本位主義,所以名居前;而中國則是羣體本位主義,強調家族傳承,所以姓居前。這樣可加深學生對英語文化和詞彙的理解,亦可引發學生思考,提升其興趣,進一步習得詞彙。

就學生而言,在認真聽教師講課的同時,也要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詞彙學習方法。其次,還應注意高頻詞的記憶和平時的詞彙積累。最後,針對不同學習階段,應有不同的詞彙學習方法。此外,也可通過閲讀擴大詞彙量,這樣既可加快閲讀速度,又能提高閲讀理解能力。綜上所述,詞彙的學習要從點滴積累,不可一蹴而就。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立足於全體學生,圍繞詞彙這條主線以及詞彙教學的基本程序和原則,用心設計安排教學活動。此外,還應發動學生的積極性,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高效率的學習以期掌握科學的詞彙習得方法。

三、結語

文章分析了目前高中英語詞彙教與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提出相應的建議。教師要認識到詞彙教學重要性,擴充理論知識,提高教學質量。學生應掌握科學的詞彙學習方式。師生共同努力使詞彙學習變的有趣,高效,從而提高整體英語水平。

  第二篇高中英語詞彙教學論文

一、理論依據

(一)心理語言學理論

心理語言學研究表明,每一個記憶系統都有兩個方面,一是信息的習得(編碼),另一個是信息的提取。編碼是指將需要記憶的信息以適當的形式保存起來以備日後使用,在編碼過程中,人們用各種方法把新的信息和已有的信息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便使信息進入長時記憶(杜詩春,1991)。編碼方式與記憶效果關係非常密切,不同的編碼方式在記憶的分量上是不相同的。只注意視覺形式和聲音的編碼層面較淺,易遺忘,而注意意義的編碼層次較深,記得較牢固。因此,機械地重複或抄寫一個單詞的記憶效果遠遠不及通過意義聯繫學習的記憶效果好(桂詩春,2000)。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遵循記憶規律,結合具體實際,指導學生恰當地運用記憶策略,提高英語詞彙的記憶效果。

(二)語境理論

語境理論最早是由波蘭人類學家Molinowski在1923年提出的,他認為話語和環境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語言環境對於理解語言來説必不可少。語境理論的研究成果對於外語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詞彙教學的主要途徑是利用語境,語境可分為教學語境和自然語境,這兩種語境適用於詞彙教學的不同階段,但兩者關係密切,互補性強。語境有助於確定詞義、運用詞彙和記憶詞彙。利用語境教學可以呈現詞彙,鞏固詞彙(張麗嵐,2006)。因此在詞彙教學中教師不能單純枯燥地講解單詞詞義,而應將詞彙融入句子和語篇中教學,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幫助學生在語境中熟悉詞義,掌握詞彙的用法,深化對詞彙的理解。

(三)詞塊理論

Lewis(1993)的詞塊教學法理論表明,英語中存在大量的兼有句法和詞彙雙重特徵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語言結構,這些模式化的結構作為一個整體儲存在人的大腦中,供人們提取使用。詞塊的存在加快了語言處理的速度,對語言習得和促進語言輸出的流利性和地道性都具有重大意義。從結構和功能上,詞塊可分為四類:1)多詞詞組——具有一定習語性質的詞組,如“bytheway”等;2)搭配詞——出現率較高的詞組,如“aheavyrain”等;3)固定話語——具有固定語用功能的固定形式,包括諺語、格言、客套話等,如“Abirdinthehandisworthtwointhebush.”等;4)半固定語句——具有固定語用功能的半固定形式的句子框架和引語,允許適當改動,如“Themore…thebetter…”等(轉引自張春花,2011)。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詞塊潛能,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養成以詞塊為基本單位學習、記憶和使用詞彙的意識和習慣,改變長時機械地死記硬背單詞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詞彙自學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甘肅省隴南市某中學310名高一新生和45名高中英語教師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用的是問卷調查法,輔助個別訪談。高一學生英語詞彙學習情況調查問卷以《課標》為依據自行設計,內容涉及學生詞彙學習的態度和情感、記憶方法兩方面;教師問卷以《外語教育心理學》(胡春洞、王才仁,2001)為依據自行設計,涉及詞彙教學技巧的若干個項目;訪談內容主要包括教師高一詞彙教學的重點和詞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兩個方面。

(三)研究過程

課題組對甘肅省隴南市某中學高一新生和高中英語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學生共發放問卷310份,收回310份,有效率100%;教師共發放45份,收回44份,有效率97.8%。問卷調查時間是第一學期期會考試後的第7周,隨後抽取了9名高中英語教師進行了訪談。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點,是因為此時新生已進行了多半學期的高中英語學習,或多或少對高中英語詞彙學習有了一定的認識。

三、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學生的詞彙學習態度和情感

問卷調查結果表明,26.1%的高一新生對詞彙學習感興趣,73.9%的學生不感興趣;12.3%的學生認為高中詞彙容易記憶,87.7%的學生認為記憶單詞有困難,這説明多數學生在詞彙學習方面有畏難情緒,不能準確地定位自己。51.6%的學生認為上詞彙課時最大的困難是老師要求記憶的內容太多。84.7%的學生認同詞彙學習非常重要,這正是學生將英語成績的好壞歸咎於詞彙量大小的原因所在,也充分證明了詞彙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95.4%的學生希望學好詞彙,76.4%的學生對掌握好詞彙充滿信心,這説明絕大多數學生有學好詞彙的決心和信心,對於那些失去信心的學生,教師要深入瞭解,分析原因,正確引導,改變其學習態度和方法。

(二)學生的詞彙記憶方法

調查結果表明,51.9%的學生習慣於記憶單詞的拼寫和對應的漢語意思,86.4%的學生傾向於通過課後的詞彙表記憶單詞,這充分説明學生記憶單詞時是脱離語境的,從而導致單詞容易遺忘或者不能準確地運用,這也正是英語閲讀和寫作能力不能得到提升的一個原因。要改變這種現狀,教師教學詞彙時要以詞塊為單位,注意詞塊的搭配形式和運用情景,提高學生運用詞彙的機會,以保持長時記憶。69.3%的學生不能自如地把教師提供的詞彙學習策略運用到自己的學習中,74.5%的學生記憶單詞時很少關注詞的固定搭配和用法,54.5%的學生不能經常閲讀以增強詞彙的記憶、理解和運用效果。這説明學生的詞彙學習方法還需要進一步的強化,教師應及時、有計劃地指導學生詞彙學習的方法,反覆操練,形成習慣,以達到自如地運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學生學習詞彙經常是為了應付教師的檢查,而不是自覺主動地把詞彙學習同閲讀緊密結合在一起,因此需要教師給予正確引導,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糾正學習方法,激發學習動機。

(三)教師的詞彙教學技巧

調查結果表明,高達77.8%的教師強調學生記憶單詞的拼寫和漢語意思,而如果過分地強調單詞的漢語意思,很容易導致學生知其此而不知其彼,當單詞的另一個意思出現時,學生往往會束手無策,如“…ayoungscholarwhoshowspromise”中,promise不是“答應,許諾”之意,而是“有……前途”之意。59.7%的教師在詞彙教學中以講解新詞為主,37.8%的教師脱離課文語境講解新詞的用法,而根據Harmer(2007),學生需要在上下文語境中觀察詞彙是如何使用的,要讓學生藉助上下文語境對詞彙加以理解,而不是孤立地學習詞彙的意義和用法,這對於詞彙的快速掌握和記憶都有益處,同時又可以避免詞彙學習的枯燥無味。93.9%的教師能引導學生關注詞組的搭配和用法,75.4%的教師鼓勵學生在真實情景中學習詞彙,86.8%的教師能引導學生在語言材料中理解和掌握詞的用法,85.5%的教師能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記憶和理解詞彙。

然而,這幾項的調查數據與學生調查問卷中有關學生詞彙記憶方法部分的調查結果恰巧相反,這説明雖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貫徹詞彙教學的原則,重視呈現語境,強調詞的搭配和用法,學生卻沒有按照教師的指導方法去做。究其原因可能是日常教學評價中,大多數教師常採用傳統單一的聽寫、默寫或英漢互譯的檢查方式檢測學生對詞彙的掌握情況,而對於諸如補全句子、文本校對或詞語填空等運用語境要素考查單詞用法的檢查方式用得太少,導致學生死記硬背了不少單詞,卻在實際生活中不會運用,從而極大地打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顯然,教師需要調整評價策略,更多地反思詞彙教學的效果。英語閲讀課中處理生詞的順序上,84.2%的教師在閲讀前組織學生學習詞彙,76.1%的教師在閲讀中組織詞彙學習,57.8%的教師在閲讀後組織學生學習詞彙。

三項調查數據表明:教師在閲讀前、中、後三個階段中都可能滲透詞彙教學,而閲讀前組織學生學習詞彙的比例高於閲讀中和閲讀後。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在閲讀前集中領讀與講解詞彙表中的單詞有三個弊端:1)脱離語境呈現單詞,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2)教師習慣性地先教單詞,再讓學生開始閲讀,學生會形成思維定勢,不把生詞挑出來,文章就讀不懂;3)讓學生提前知道所有單詞的漢語意思會浪費很多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的機會(王俊星,2010)。筆者建議採用分散法開展詞彙教學,閲讀前,在情景中呈現課文中的核心詞彙,讓學生感知、記憶與閲讀材料有關的新詞彙,排除課文學習的詞彙障礙,加強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深入理解;閲讀中,引導學生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領會、理解核心詞彙的意義和用法,並在上下文語境中對核心詞彙進行再認識和初步運用;閲讀後,引導學生通過語言實踐活動深刻理解詞彙的含義,活學活用,改變學生死記硬背的習慣,採用各種方式幫助學生鞏固、內化詞彙。

在詞彙練習的設計形式方面,67.5%的教師在講解詞彙後沒有設計相應的鞏固練習,45.8%的教師設計的練習以翻譯為主,65.2%的教師設計的練習形式多樣,內容涵蓋配對、造句、複述、選詞填空、用所學詞進行寫作或編故事等,54.8%的教師設計的詞彙鞏固練習或活動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是有效的。從這幾項調查數據分析,半數以上的教師儘管設計了各種形式的詞彙練習,卻效果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設計的詞彙練習與教學內容脱節,不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且練習量過少。有研究表明,教師應根據教學的內容、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經驗,多個角度地設計不同的詞彙練習,引導學生對詞彙深度加工,從而使詞彙儘快納入學生的語言體系(陳則航、王薔,2010)。因此,教師設計的鞏固練習要融於語境中,必須與教學內容一致,且量要適中。在詞彙教學的重現度方面,37.7%的教師能做到在各個教學環節反覆呈現目標詞彙,一半以上的教師在完成詞彙教學任務後,在之後的各個教學環節中都不再復現目標詞彙,而這正是導致單詞遺忘率高的原因。Nation(1990)的研究證明:學生需要與詞彙接觸5—16次才有可能真正掌握一個單詞。因此,教師要根據艾賓浩斯先快後慢的遺忘規律,組織學生對學過的詞彙進行及時複習與間隔複習,集中複習與分散複習,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將詞彙記憶得更牢固,理解得更深刻。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掌握及時複習和間隔複習策略,使他們養成經常主動複習的良好習慣。

(四)教師訪談結果

為了進一步瞭解高中英語詞彙教學的重點和詞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又抽取了該校的九名教師進行了訪談,訪談結果整理如下:

1.高中英語詞彙教學的重點

幾乎所有的英語教師都認同掌握一個單詞就應該掌握這個詞的語音、詞性、詞義、拼寫、用法及重要的短語和搭配,尤其大學聯考中常考的詞和短語。顯而易見,教師在思考詞彙教學時也是一切從大學聯考出發,一切為大學聯考服務的。

2.詞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僅僅是為了大學聯考而學習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考試需要掌握的詞彙實在太多,導致學生失去了記憶單詞的興趣,挫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另一方面,很多教師採用集中識詞法,開學初就將一個學期的詞彙都佈置下去讓學生背誦,沒有創設語言環境,學生只能孤零零地脱離語境背誦,記起來費勁,遺忘又快,加之枯燥乏味的課堂和教師對詞彙量的一再強調,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導致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失去了學習興趣,雖然看似臨時記住了大量的單詞,但轉眼間就忘得一乾二淨,不佳的教學效果進一步挫傷了學生學習詞彙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導致了惡性循環。

2)現行教材詞彙量過大課文中含有大量的生詞,練習中卻又出現了與課文完全不同的生詞,課文與練習不匹配,導致練習不但不能幫助學生鞏固課文中的生詞,還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如果教師不講課後練習,學生就無法獨立完成;而如果每個單元都逐一講解,課時又不夠,不講又怕考試中出現,這種矛盾迫使很多教師選擇佔用學生的課餘時間去補課,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權,也增加了教師的勞動強度。久而久之,學生就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學習習慣,所學的詞彙在實際生活中很難得到運用,學生缺乏成就感,學習熱情難以持續。加之教材編排體系不科學,缺乏整體性,詞彙的復現率較低,不符合記憶規律,如果教師過分依賴教材,不敢大膽地進行取捨和重組,必然會造成費時低效的後果。

)教師的詞彙教學目標重點不突出英語詞彙教學的目標分為識記、領會、運用和交際。有些教師詞彙目標設計不明確,重點詞彙不突出,需要學生掌握的和不需要掌握的詞彙“眉毛鬍子一把抓”,造成學生記憶負擔過重,詞彙學習效率低下。

4)學生脱離語境機械地背誦課後詞彙附表,缺乏科學的記憶策略的指導受傳統英語教學的影響,教師講解目標詞彙時往往是脱離句子和句羣所創設的語境,只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這樣一來,學生的聯想記憶、詞形記憶、上下文記憶和分類記憶等科學的記憶策略得不到正確的指導和培養,久而久之大部分學生養成了脱離語境死記硬背課後詞彙附表的習慣,記得慢而忘得快,體驗不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

四、啟示與建議

(一)更新教學理念,樹立詞塊教學意識

在英語詞彙教學中,教師要確立“以學生為中心”,改變“以考試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要考慮學生終身技能的培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改變傳統機械的讓學生死記硬背單詞的教法,提高詞塊教學的敏感性,注重培養學生理解、記憶詞塊的能力,有意識地教給學生辨認詞塊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別規範的和非規範的詞塊,養成以詞塊為基本單位記憶和使用詞彙的良好習慣,鍛鍊學生的詞塊自主學習能力;有效地設計某些詞項的限制練習,引導學生找出語篇中的固定搭配,歸納、總結出表達某一話題最常用的詞塊,引導學生注意詞的搭配方式,使記憶中零碎分散的點滴信息形成整體的詞塊知識體系。

(二)聯繫語境和文化,提高學生的詞義推斷能力

呂叔湘先生曾説過,詞彙要嵌在上下文裏頭才有生命,才容易記住,才知道用法(轉引自黎世新,201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根據上下文語境猜測詞義的學習策略,因為學生利用上下文學習和記憶單詞,在詞彙之間建立語義聯繫,記憶不僅準確而且長久(王篤勤,2011)。在語境中學習詞彙一方面可以擴大學生的詞彙量,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學生了解目的語的文化知識。因此,在詞彙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利用上下文語境學習和記憶詞彙的同時,應儘可能地聯繫語言文化背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幫助學生從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詞義。

(三)指導學生掌握記憶策略,提高記憶效果

貝爾納曾經説過:“良好的方法可使我們發揮天賦和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礙才能的發揮”(轉引自徐傑,2013)。因此,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重對學生進行記憶策略的指導,使其掌握記憶規律,積極尋找詞彙之間的聯繫,學會科學的記憶方法,提高記憶效果。

1.音、義、形相結合,提高學生記憶單詞的能力音指詞的發音,形指詞的拼法,義指詞的意義,詞彙教學一般採取由音到義再到形的順序。音是學生接觸一個詞的最初印象,如果讀不出音就記不住形。因此,要牢記一個單詞,就必須掌握好音、義、形這三個要素。在詞彙教學中,教師要儘量把讀音、拼寫和意義聯繫起來,培養學生按發音規則拼讀、記憶單詞的能力和習慣。堅持每節課抽出幾分鐘,讓學生根據讀音規則快速拼讀所學的單詞,反覆訓練、不斷循環,加強學生記憶單詞的能力。

2.通過大量閲讀增加詞彙量,深刻體會詞的意義和用法中國學生沒有理想的英語學習環境,所以大量閲讀是擴大詞彙量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天課外閲讀30分鐘的分級讀物,堅持每週做四五篇閲讀理解訓練,將會對所學詞彙起到良好的鞏固作用。一旦遺忘了某些單詞,學生可以通過回憶閲讀過的文章內容,聯想起詞義,從而大大提高記憶效果。

3.通過作文法復現所學的新詞彙教師可要求學生用所學的新詞彙編寫一個小文章,經教師批改後,返回給學生,然後全班進行交流。學生通過自己主動思考編寫出的文章,對新詞彙的輸出起到輔助作用,能激活學生大腦中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同時,學生在使用詞的過程中還能關注到相關詞彙的語境,體會英漢表達方式之間的異同和文化差異。

4.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詞彙的興趣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點是:對於那些沒有辦法用實物展示的模型或者抽象的概念,可通過電腦展示實物圖片,也可運用動畫描述一個抽象的過程。直觀形象的畫面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參與課堂的熱情,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詞彙。

5.採用分層教學,降低學習難度分層處理詞彙是體現面向全體學生,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理念的重要舉措(李冬梅,2011)。教師設計教案時應有明確的詞彙分層要求,明確哪些是本節課必須掌握的重點詞彙,哪些是非重點詞彙,僅要求那些學有餘力的學生掌握或允許學生在之後的學習中再掌握,這樣可以降低學生學習詞彙的難度,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求,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四)詞彙評價方式,增強學生學習詞彙的動力

教師對學生詞彙學習效果的日常檢查非常必要,但不能停留在傳統單一的聽寫、默寫或英漢互譯的檢查方式上,而是要把對詞彙的日常檢查轉變為更有趣的詞彙學習活動,否則很容易引發學生對詞彙學習的畏難情緒。評價檢查中可以增加諸如單詞記憶競賽、運用所學詞彙創編故事、文本校對、完形填空等,一方面能提高學生學習詞彙的興趣,另一方面也為詞彙在真實情景中的運用提供了機會,而且體現了課堂評價和教學的一致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教學方式要重視詞塊的輸入和輸出,因此評價方式也要檢測學生對詞塊的識記和運用。

五、結語

詞彙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是提高學生聽、説、讀、寫、譯各項能力的必要保證。在高一起始階段,教師要及時反思自身詞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正確評估各種因素給學生詞彙學習帶來的不利影響,耐心幫助學生跨越詞彙學習的障礙,消除學生對詞彙學習的恐懼感,鼓勵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詞彙學習策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詞彙的能力,提高英語詞彙教學效果。

  第三篇高中英語詞彙教學論文

一、目前詞彙在閲讀課中的問題

(1)注重語法,輕視詞彙

大多數英語老師在教學時太過注重語法,忽略詞彙的積累。他們認為在課上不能耽誤太多的時間,單詞只需要記憶就好了,而語法才是學習英語的關鍵,老師的這種觀念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方法。而且講解語法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既給老師帶來壓力也給學生帶來負擔。因此我們老師要適當調配學習安排,注重詞彙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文章。

(2)注重口語,輕視詞彙

在閲讀課上,很多老師注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輕視詞彙這一塊,殊不知詞彙是口語對話的基礎,簡單的幾句口語會話確實不需要太多的詞彙,但是口語與書寫形式不同,口語一般用詞都是非正式的,我們要教導學生學會用詞,在不同的場合運用不同的表達。

(3)閲讀講解與詞彙教學分道揚鑣

有的老師習慣在講文章之前先教詞彙,他們認為詞彙是學生看懂課文的基礎,只要將詞彙的意思帶入文章,讀懂文章的意思就算可以了;另一些老師習慣先講課文,認為課文是教學的主要內容,詞彙只要學生讀讀背背,會寫就算過關了。這兩種教學方法都是錯誤的,詞彙與閲讀是相輔相成的,互相交融的,在學習文章的時候,藉助關鍵詞有助於學生理解文章的整體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時還可以藉着關鍵詞順藤摸瓜聯想到接下來發生的故事,而詞彙在文章的通篇解讀下,其記憶也更加深刻了,意思也更加豐富了。

二、在閲讀課中如何促進詞彙的教學

詞彙教學是閲讀課中必不可少的,然而很多老師在教課時出現一系列問題,需要我們優化教學方法,改進我們的教學理念,那麼具體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根據幾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在閲讀課上如何促進詞彙的教學。

(1)提煉生詞

從國中到高中,學生遇到的單詞從一兩千到三四千,這樣龐大的詞彙量需要學生不斷的積累,然而有些老師過多注重單詞,花費大量的課時在單詞的解讀中,往往一篇文章需要講好幾個星期,這樣的教學方法大大降低了教學效率。老師需要提煉比較難懂的、練習中出現頻率高的生詞,這樣的教學有助於學生培養學習的興趣,減輕學生的負擔,學生學習的質量不會下降,老師的教學任務也不會太繁重。

(2)理解生詞的工具

生詞一般很難記憶,學生即使背熟了,可是在運用的時候還是不能正確理解它的意思,那麼如何幫助學生理解生詞呢?首先,老師可以藉助字典中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生詞,字典中的舉例一般都是通俗易懂的,由簡單詞彙組成的,而且還有生詞的同義詞和擴充詞,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擴充了學生的知識面;老師也可以通過圖片的形式解釋生詞,圖片的展示比較直觀,學生看到圖片會想到生詞,看到生詞會想到圖片,進一步幫助學生記憶生詞;老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幫助學生理解,當代的技術不斷髮展,多媒體是時代的結晶,也是幫助學生學習的工具,運用多媒體可以瀏覽文章的寫作背景和相關資料,學習一種語言,首先要了解國家的文化習俗、地域風情,學生在閲讀文章的時候更能夠深入文章的思想內容和所描述的故事,深刻感受其中的意境。生詞的理解是學生閲讀文章、理解文章所必要的,因此我們要採取適當的手段,選擇合適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生詞。老師切記不要單一地依照中文的意思解釋生詞,這樣會使學生混淆生詞的用法,比如:bear和tolerate都是忍受的意思,但是bear一般是忍受極大的肉體痛苦而tolerate是指忍受某人或者行為,並不指忍受痛苦。

(3)猜詞方法

在閲讀文章的時候,學生一看到生詞就會畏懼,結果就會影響接下來的文章閲讀。其實讀文章並不需要知道文章的每個詞的意思,要學會猜詞來理解文章內容。首先,找到關鍵詞所在的位置,聯繫上下文,多讀幾遍,知道大致所講的內容,那麼關鍵詞的意思也就很容易猜到了。比如:Hewaspunishedonlybecausehebrokethelaw.根據這句話的後半句學生可以猜到punish的意思是懲罰。再者,我們可以依照英語的構詞法,詞彙並不是雜亂無章、互不相關的羣體,而是一個嚴密的體系。構詞法一共四種:合成法(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詞合成的新詞)、轉化法(不借助詞綴,把一個單詞從一個詞類轉換成另一種詞類的方法)、派生法(在一個單詞前或後加上前綴“prefixes”或後綴“suffixes”構成新的單詞)、縮略法(把原有的詞彙通過縮短,使讀音和寫法呈現新的方式)。在這幾年的科學技術發展中,產生很多新的縮略詞。比如:VeryImportantPerson是VIP(重要人物或會員)的全拼,這樣的縮寫形式方便了人們之間的交流,減少了學習英語的負擔。

(4)分組比賽

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課堂上老師要安排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自由踴躍地提出和回答問題,不能是老師在講台上講課,學生在座位上記記筆記,背背單詞就了事,必須要調動學生的興趣,由他們自己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老師可以設定一些課堂活動,豐富教學內容。比如:按照班級人數的多少,四五人一小組(保證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每組都有標號,小組內可選出組長作為每組代表,然後一個小組可以任意選擇一小組與之進行PK,PK結果由其他的小組組長和老師評定,比賽的內容有:詞彙與詞彙解釋之間的連線、詞彙的拼寫、課文的背誦、選詞填空等形式。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易於學生學習英語,及時掌握學習內容,同時也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在比賽中增進友誼。而老師既能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也能在比賽中察覺學生的薄弱之處,並對其採取相應的教學對策。

(5)鞏固生詞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習是一種能力的鍛鍊,但這種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要不斷地磨練和鞏固。對於剛學完的課程學生要及時地複習,這樣可以強化所學知識,更新之前學的內容,學生的英語庫存也不斷累積。學生在學完課文後,可以做練習題鞏固知識點,強化記憶,老師也可以適當地佈置學習任務,比如:讓學生用英語總結文章的大體內容、單詞默寫等。

三、總結

總而言之,詞彙是英語閲讀的基礎部分,在英語教學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英語在我們的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很多人注重英語的聽力,不注重英語的閲讀,長期如此,在交流過程中會出現發音不正確等錯誤,因此學生要注重閲讀,注重詞彙的積累,老師在教學時也要掌握一定的度,促進學生學習英語,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

  第四篇高中英語詞彙教學論文

一、高中英語詞彙教學存在的誤區

(一)學習模式欠科學

機械式操練形成了教學模式的單一性,導致教學的層次基本停留在記憶和領會兩個層次。學生始終處於被動的狀態,接觸的詞彙數量越多遺忘的速度越快,漸漸喪失對詞彙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還容易產生厭學情緒。事實證明,許多學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習詞彙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缺乏有效的詞彙學習策略,不懂得如何有效的記憶和鞏固詞彙。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詞彙學習過程中,教師應採用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同時有效地指導學生的課後詞彙學習,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真正成為詞彙學習的主體。

(二)詞彙學習脱離語境

在高中英語詞彙學習過程中,由於實際語言交流機會少、考試壓力大,許多學生都通過記憶詞彙表來片面追求詞彙量的擴大,而未對詞彙的深層意義和實際用法做細緻體會。有不少教師也力求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使詞彙數量習得率最大化,但仍未能注意建立各類詞彙內容之間的關係。近年來,大學聯考中增加了推斷生詞意思的考查內容,要求學生通過利用上下文對於文章中的詞義進行推斷。基於這樣的變化,教師應增加推測詞義的教學內容。在沒有上下文背景知識的情況下推斷詞義是很難的,可能會望文生義而導致理解的偏差或錯誤的`理解。一個語境只賦予單詞一個確切的意義,對於多義詞來説,對每個意義的理解是通過該詞在不同語境裏以不同的意義出現,多次從不同的角度激活、豐富大腦對這個詞的記憶,再經過大腦的加工處理以後而獲得的,並不是通過教師一次性對各種意義的羅列能解決的。所以詞彙教學不宜脱離語境,把詞彙學習放在某個語言環境中,能夠使學生通過語言環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單詞的用法和多種意義,記憶也更牢固。

(三)缺乏文化意識的培養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體現文化,是文化的編碼手段之一。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語言表述習慣,瞭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利於促進對英語語言本身的理解和使用。許多學校的詞彙教學以音、形、義為重點,卻忽略了詞彙所承載的極為豐富的各種文化內涵,導致學生不能全面、真正地理解詞彙的含義,並影響了詞彙的得體運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語境來加強詞彙的學習,在語境中深入挖掘詞彙的文化內涵進而使學生有效地掌握詞彙。同時通過增進文化理解、形成文化意識,從而為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認知策略對高中詞彙教學模式的優化作用

(一)關聯理論

Sperber和Wilson(1986)的關聯理論把語言看作是一個示意———推理過程,並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指出語言交際是按一定推理思維規律進行的認知活動。關聯理論認為,人類的認知以最大關聯為取向,而語言交際則以最佳關聯為取向。任何一個交際行為都傳遞着最佳相關性的假定或期待,聽話者總是以最小的認知努力來獲得最大的語境效果,並以此推導説話者的交際意圖。Carston在研究中發現,某個詞在話語中只不過提供了通達説話人所要表達概念的線索或指針,它必須在語境中經過縮小或擴大,才能表達完整的具體意義。根據關聯理論,關聯與語境密不可分,兩者互為影響,相輔相成,最佳的關聯性來自最好的語境效果。因此,詞彙教學應該把兩者結合起來,在基於學習者的普遍理解能力之上添加足夠的語境信息。心理學實驗也表明,把相關內容集中或者聯繫起來學習和記憶效果更佳,這也就是認知心理學所説的編碼作用。例如在學習product、promotion、media等單詞時,教師可以通過advertisement這個話題把這些詞彙關聯起來,通過編碼作用加深學生的記憶。這種詞彙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詞彙習得的效果,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隨着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在語言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教師也可以利用圖片、視頻、影視等多種手段來提高詞彙教學的直觀性和立體感,進一步優化詞彙教學。

(二)意象圖式

意象圖式是在對事物之間基本關係認知的基礎上所構成的認知結構,是人類經驗和理解中一種聯繫抽象關係和具體意象的組織結構,是反覆出現對知識的組織形式,是理解和認知更復雜概念的基本結構,人的經驗和知識是建立在這些基本結構和關係之上的。認知語言學認為沒有自主的、獨立於認知以外的語言,語言是依賴於人的一般認知和經驗處理機制。這種經驗機制會將有關聯的經驗組織成意象圖式。由於其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結構性,我們生活中的無數經歷大都遵循以下這些意象圖式的模式,比如:容器圖式、始終———路徑———終點圖式、連接圖式、部分———整體圖式、中心———邊緣圖式等,這些模式構成了人感知、記憶和語義所共有的再現形式。意象圖式在一詞多義的研究中應用最為普遍,尤其是對介詞的研究。教師可以利用相關圖式理論進行鍼對一詞多義的教學,讓學生了解並掌握這種詞彙學習模式。例如在學習outofmemory、outofpatience、outofstock這類詞彙時,教師可以介紹相關的容器圖式,讓學生舉一反三,根據圖式演繹出更多的容器表達形式,比如outofstyle、outofcontrol以及其反向行為instyle、incontrol等等。這種簡化了記憶過程的詞彙學習模式可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並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

(三)隱喻

隱喻不僅僅是修辭和語言現象,作為一種重要的認知模式,它是新的語言意義產生的根源。隱喻利用一種概念表達另一種概念,需要這兩種概念之間的相互關聯,而這種關聯就是客觀事物在人的認知領域裏的聯想。在認知隱喻研究中,隱喻表現為源域與目的域這兩類認知域之間的系統映射關係。目前,許多學者意識到隱喻對優化語言教學的作用,提倡把相關的隱喻認知理論運用於語言教學。隱喻在意義構建和演化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揭示這一過程對強調詞彙學習和教學過程的認知都具有重要意義,使學生在學習中體驗認知心理過程,建立詞彙認知意識,從而增強詞彙的記憶和推理能力。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在詞彙教學中講解和灌輸相關概念隱喻內容,把隱喻認知理論與詞彙語義有機地結合起來分析解釋各種隱喻現象,幫助學生準確掌握詞彙的基本詞義和隱喻意義。尤其是學習詞彙搭配時,對於一些反常規的搭配形式就可以用隱喻來進行解析。例如學習形容詞low時,就可以從具體的空間垂直維度引申至多種抽象意義,包括沮喪的、狀況不佳的、不誠實的:lowspirit(精神不振)、lowachiever(落後生)、lowcunning(卑鄙的狡詐伎倆)。另外,注重詞彙隱喻的跨文化差異,有利於減少學習中錯誤的母語遷移,更準確地理解詞彙的含義。例如中英對狗有不同的傳統文化,狗在漢語詞彙“走狗、看門狗、狼心狗肺”中是貶義詞,而在英語luckydog(幸運的人)、bigdog(要人、大亨)中dog屬於褒義詞。

三、結語

詞彙的學習僅僅靠課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學生的自主學習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高中英語教師應該深入學習新課標,更新教學理念,從認知的角度努力探索提高英語教學效益的有效學習模式,並幫助學生掌握各種詞彙學習策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達到學習效果的最佳狀態。

  第五篇高中英語詞彙教學論文

一、多模態話語分析與高中英語詞彙教學

隨着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傳統的單模態式教學已漸漸滿足不了現代教學的需求,語篇多模態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目前的英語教材都會配備插圖表格輔助理解,教師應充分利用圖片,注重圖像中的人、事和物如何與語言互動構建語篇,表達意義,在高中英語詞彙教學中若教師能把握好多種模態的交互作用,就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多元讀寫能力。

Stemberg(1987)提出詞彙習得的實現需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生詞能引起學習者的興趣並具有可學性;第二,充分的語境信息使詞彙可以完全被理解;第三,詞彙加工達到一定水平。從這三個條件出發,教師要學會利用不同模態的協同、強化和互補關係來提高教學效果,如在以口語為主模態的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利用移動、手勢、動作、黑板、PPT、各種相關設備、實物來提高詞彙教學的教學效果。

二、實例分析多模態話語分析對高中詞彙教學的啟示

現以人教版必修五第5單元的詞彙教學為例,談談多模態話語分析對高中英語詞彙教學的影響。本單元的詞彙是圍繞急救firstaid這個話題展開的,針對各種突發情況進行急救處理,第一篇閲讀則是針對燙傷的處理,這個話題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為了讓學生有效地掌握本單元的詞彙和重點短語,該教師通過用圖片,PPT,實物,視頻等多種方式去呈現詞彙,讓圖像、顏色、聲音和動作等符號在現代交流中和語言符號一起參與構建意義,提高學生多元讀寫能力。本節詞彙教學課以口語為主模態,同時教師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使他們成為聽覺和視覺模態的發出者,而不總是接受者。

首先,教師以一個情景引入,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而講桌上有剪刀scissors,繃帶ban-dage,水壺kettle,藥膏ointment,盆basin,冰塊等實物,而教師演示的第一個場景就是用水壺倒水,然後被燙,學生針對怎麼處理這個問題進行討論並演示,在呈現這個場景的時候,以實物的形式展現了新詞kettle,以動作展現了新詞pour,而學生在回答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又引出了藥膏oint-ment和繃帶bandage這兩個新詞,通過這種方式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語境信息,幫助學生加強對詞彙的語法特徵、典型搭配和語義的理解。

情境演示結束之後,教師利用教材配的圖片,通過問答的方式,讓學生對圖片進行描述,從而導出了新詞injury、bleed、sprain、ankle、choke、skin、poison、swell、blister、stove等詞,將圖片和詞彙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更有力地再現詞彙的文化內涵,使詞彙輸入能更容易被學生所理解,促進詞彙學習。

然後該老師放了一段如何進行燙傷處理的視頻,包括了中英文字幕,學生則通過圖像、動作、聲音和字幕一起構建的一個多模態語篇中進行詞彙的學習。之後,回到教材,讓學生看着課本5單元的單詞,跟着錄音朗讀,進行一個語音的模仿,強化語言的輸入,主要是通過聽覺模態和視覺模態加強詞彙的學習。最後,利用PPT進行詞彙的強化訓練,提高學生對詞彙加工的水平,這個環節也主要是通過聽覺模態和視覺模態交互作用而完成。

三、總結

隨着數字、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不斷髮展,圖像、顏色、聲音和動作等符號在現代交流中和語言符號一起形成更為廣泛的符號資源共同參與構建意義,學生通過接觸多模態話語,從語言、圖像、圖表、顏色、音樂等多渠道瞭解外來文化和其他語言的表意特點,以適應文化多元化和語言多樣化的趨勢,本文通過本文通過一個教學案例,人教版必修5第5單元的詞彙教學,探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多模態話語分析對英語詞彙教學的啟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