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教案模板合集7篇

來源:文萃谷 2.55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數學教案模板合集7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過程:

一、積累鋪墊

1.引入:剛才的遊戲有意思嗎?我們再來玩個遊戲好嗎?(課前遊戲:你來比劃我來猜)

2.要求:剛剛我們根據比劃來猜測是什麼事物,現在請同學們在紙上畫出題目的意思。

3.出示第一關:中山路國小原有一個花圃是長方形,長4米,寬3米。校園擴建時,長增加了2米。(1)學生畫圖(2)對比交流

4.從圖中你能求出什麼?

二、初步感知

1.出示第二關:中山路國小原來操場是一個長方形,長40米。在擴建校園時,長增加了20米,這樣操場面積就增加了600平方米。原來操場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審題激需:你能想個辦法讓大部分同學都能理解題意順利闖關呢?(畫圖)

3.看誰能把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都在圖中表示出來?(1)學生畫圖, (2)對比交流:

4.現在圖有了,你能根據圖來求出原來操場的面積嗎?

(1)學生嘗試,教師巡視。(2)討論交流:

5.小結:從開始審題我們覺得有點困難,至現在大部分同學都能做出來,你有什麼感受?(畫圖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畫圖能幫助我們思考……)

三、再次體驗

1.出示第三關:中山路國小原來有一個寬30米的前操場。因為要造“牡丹公寓”,寬減少了10米,這樣前操場面積就減少了400平方米。現在前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審題後問:長方形操場是怎樣變化的?(寬減少)你能把寬減少在圖上表示出來嗎?

3.學生畫圖,嘗試解答後交流:把題意表示清楚了嗎?能指着圖説一説自己是怎麼想的嗎?(可能會有幾種方法,重點指出寬減少了,長不變,減少的長方形的長就是現在長方形的長。)

4.小結揭題:我們順利闖過了第三關,你能談談畫圖對我們解決問題有什麼幫助嗎?(清楚地找到數量之間的關係)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之一畫圖(板書)。

四、深入體驗

(一)第四關:

1.引入:應用畫圖的策略,我們來闖第四關。

2.分層出示:

(1)中山路國小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長增加了20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學生口答,再出圖列式)

(2)中山路國小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寬增加了15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學生口答,再出圖列式)

(3)中山路國小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長增加了20米,寬增加了15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學生猜測。先獨立畫圖,再討論驗證。(得出不是增加1200平方米,應該大於1200平方米)

到底增加了多少?學生解答後交流。(交流“整體”和“分塊”兩種思路)

3.反思小結:從用經驗猜測,到畫圖驗證,最後到解決問題,你有什麼啟發嗎?

(二)第五關:

1.引入:第四關我們都闖過了,下面我們要挑戰——第五關!

2.出示第五關:中山路國小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如果這個操場的長增加20米,或者寬增加15米,面積都比原來增加600平方米。你知道原來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

(1)審題後問:與第四關有什麼區別?(一個是“同時”,一個是“或者”)

(2)學生畫圖解答後交流:(讓學生指了圖來説思路。重點交流長增加出來的長方形的長就是原來長方形的寬;寬增加出來的長方形的寬就是原來長方形的長)

五、全課總結

今天學習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你有什麼收穫?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用正比例知識解答含有正比例關係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2.使學生熟練地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從而加深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

3.發展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策略的能力,幫助其構建相應的知識結構。

  【教學重點】:

1.判斷題中相對應的兩個量和它們的比例關係。

2.利用正比例的關係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運用比例知識正確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1.掌握用比例知識解答解答應用題的步驟和方法。

2.理解“用比例解決問題”的結構特點,從而構建知識結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回憶舊知

1.師:本節課是我們這個學期最後的一節新課,我們知道最後一節課上的是我們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希望大家用精彩的表現完成這節課,大家有沒有信心!

生:齊答:有!

師:我們先來回憶一下已經學過的知識吧!

(課件出示:)我會判斷:判斷下列每題中的兩個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麼比例?

(1)購買課本的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成正比例)

(2)差一定,減數與被減數。(不成比例)

(3)總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

(4)零件總數一定,生產的天數和每天生產的件數。(成反比例)

2.師: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係可以用哪個式子來表示?(板書: (一定))

3. 師: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乘積(一定),反比例關係可以用哪個式子來表示?(板書: x×y=k(一定))

4. 師:看來同學們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識學得都很不錯,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今天的新知識吧!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用比例解決問題。(板書課題:用比例解決問題)

  二、揭示課題、探索新知。

(一)教學例5(課件出示:情境圖)

1.回顧舊知

師:從這幅圖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多少錢?想請我們幫她算一算,你們能幫這個忙嗎?

(1)學生自己解答,然後交流解答方法。

(學生可以先求出單價,再求總價或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數關係再求總價。)

(2)師:像這樣的問題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識來解決。

2. 探究解法

(1)梳理兩種相關聯的量

師:用比例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思考(課件出示)

①問題中有哪兩種量?它們對應的數據分別是多少?

②它們成什麼比例關係?你是根據什麼判斷的?

③根據這樣的比例關係,你能列出等式嗎?

( )一定,所以( )和( )成( )比例。也就是説,兩家的( )和( )的( )相等。

3.用比例解答。

如果設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x元,請根據表中相對應的數據和判斷列出比例式,然後解答。

知道每噸水的價錢一定,所以水費和用水量成正比例。也就是説,兩家的水費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

設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x元。列出比例是:(12.8:8=x:10),比例的解是x=16。(板書解法1)

師:你是怎麼想的?(根據上面的數據,概括:因為每噸水的價錢一定,所以水費和用水的噸數成正比例。也就是説,兩家的水費和用水的噸數的比值是相等的。)

12.8∶8=x∶10

板書: 解:設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χ元。

12.8 :8 =χ:10 或 8:12.8=10:x

8χ=12.8×10 8χ= 12.8×10

χ= χ=

χ=16 χ=16

答: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16元。

師:12.8∶8和x∶10 分別表示什麼?(水費單價)

讓學生再思考,看看有沒有出現其它比例的解法,如果有,教師也要進行評析。(學生可能通過複習題3的複習,想出不同的解法。)

如果列出的比例是8∶12.8=10∶x 可以嗎?為什麼?(可以,因為8∶12.8 和10∶x 都表示1元可以用水多少噸,是一定的,板書解法2)

師:這個問題我們用比例的知識解決了,你有什麼方法檢驗自己的解答是正確的呢?(啟發學生自主選擇檢驗方法。如:將結果代入原題、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用算術方法或一般方程方法解答來檢驗等。)

4.即時練習

師:同學們很了不起,幫李奶奶解決完了問題,能再幫王大爺解決一個問題嗎?

課件出示:“王大爺家上個月的水費是19.2元,他們家上個月用了多少噸水?”讓學生進行變式練習。)

5. 提煉方法

師:解決了兩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反思一下剛才的學習過程,歸納出用比例解決問題的步驟,好嗎?

得出用比例解決問題的“五步曲”(板書):

一梳(梳理相關聯的兩種量)

二判(判斷相關聯的兩種量成什麼比例)

三列(設未知x,根據判斷列出比例)

四解(解比例)

五檢(用自己熟練的方法來檢驗)。

1. 教材60頁的做一做:1題。

2. 教材練習九的第3、5題。

  三、全課總結。

今天你們有什麼收穫?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初步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初步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教學難點:使學生學會並理解求兩個特殊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教學實錄

一、引入:

師: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

生:春天。

師:對,春天來了,草綠了,花開了,蜜蜂們開始忙碌起來了,其實在蜜蜂的王國裏也有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大家看,(課件出示)蜜蜂們每天白天都忙碌的採花粉釀花蜜,但是,由於這個蜜蜂王國的日益壯大,蜜蜂們越來越多,每次大家同時採完蜜回來往往非常擁擠,這可怎麼辦呢?於是蜂王就想了一個辦法。

[點評:教師努力營造讓學生愛學、樂學的課堂教學環境,密切聯繫有趣的生活實例,通過課件演示,創設教學環境,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同時使本課的數學知識賦予一定的價值]

二、新授

1.(1)師:蜂王把它們分成了2組,1組每30分鐘回來一次,1組每40分鐘回來一次。它想這樣可就解決問題了。同學們,你們説蜂王是否解決了這個問題?

生①:解決了。

生②:沒有解決,過一段時間,它們會一起回來的。

師:有的同學認為這個辦法可以,有的認為不行。請你們自己證明一下,在證明時,你可以利用手中的學具,也可以用你喜歡的其他方法。

(2)學生討論

(3)學生彙報

師:哪個小組來展示你們的研究成果?

生①:用紙條證明,(學生在展台演示)每隔30分鐘回來一次的,第四次回來要120分鐘,每隔40分鐘回來一次的,第三次回來也要120分鐘,當120分鐘時它們會同時回來,發生碰撞,所以不行。

師:這種方法形象直觀,非常好,還有不同和方法嗎?

生②:用數軸證明。(學生在展台演示)

師:大家認為這種方法怎麼樣?

生:簡潔清楚。

師:有的小組用的是擺紙條的方法,有的小組用的是數軸表示的方法,都十分形象,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③:找倍數的方法證明。30的倍數有:30 60 90 120;40的倍數有:40 80 120 ,我發現它們有共同的倍數120,所以第120分鐘它們會相撞。

板書:30的倍數:30 60 90 120

40的倍數:40 80 120

(4)師小結:剛才同學們採用了不同方法,但都是先找出30和40的倍數,從而發現它們有公有的倍數120,看來是真的不行。

[點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要張揚學生的個性。教師在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間的同時,鼓勵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體現了找法的多樣性,並注意找法的優化,使學生在體驗中不斷優化方法。]

2.師:咱們換一個數試試。一組60分鐘回來一次,一組90分鐘回來一次。請同學們再來證明一下。

學生驗證

學生彙報。

生:60的倍數有:60 120 180;90的倍數有:90 180。所以在180分鐘時它們會相遇。

師:恩,還是不行,我們發現60和90也有公倍數。

3.師:那是不是任意兩個數都有公倍數呢?請同學們在小組裏交流一下。

生:任意兩個數都有公倍數,例如17和18的公倍數就是它們兩個數的乘積。

師:通過剛才同學們的彙報我們可以看出:任意兩個數都有公有的倍數,也就是公倍數。什麼是公倍數?

生:兩個數公有的倍數就是他們的公倍數。

師:公倍數有多少個?

生:有無數個,找到兩個數的一個公倍數,用它去乘2、乘3……所得的積一定是這兩個數的公倍數。

師:我們發現任意兩個數都有公倍數,而且每組公倍數的個數都是無限的。那麼三個數之間是否也有公倍數?四個數呢?五個數呢?

生①:舉例:2、4和5的公倍數是20。

生②:無論幾個數,只要相乘,它們的乘積一定是它們的公倍數。

師:那你能找出最大的或最小的公倍數嗎?

生:沒有最大的,只有最小的。

師:為什麼?

生:因為公倍數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商一位數)。

2.使學生掌握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3.使學生經歷探索過程,瞭解商的變化規律。

4.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除法估算,並説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説明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國小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後階段,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除法、筆算除法。本單元教材內容的編排加大了教學步子,例題從原義務教材的16個減少為6個,留給學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間。

教材內容安排如下:

用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同時又是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筆算除法的重要基礎。因此教材仍保留了原義務教材這部分口算內容,並把它安排在筆算之前教學。

學生在前面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時,已經掌握了筆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過程中要看被除數的前一位或前兩位,商的書寫位置、餘數必須比除數小等。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原理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相同,只是試商的難度加大。在用一位數除時,利用乘法口訣就可以求出一位恰當的商。而在用兩位數除的過程中,要確定一位商是幾,不僅和除法十位上的數有關,而且還和除數個位上的數有關,計算過程比較複雜有時需要試兩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當的商。因此,學習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關鍵是引導學生掌握試商方法,這也是本單元教學的難點。

為了解決試商這個關鍵問題,教材按照計算的難易程度分兩段編排:①商是一位數。主要解決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突出基本的試商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②商兩位數。讓學生將除的過程、試商方法遷移至此。

對於試商的方法,本單元主要採用“四捨五入”法,即用“四捨五入”的方法把除數看着與它接近的整十數去試除被除數。這種試商方法學生比較容易掌握,並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試一兩次就能確定出一位商。在教學一般的試商方法的基礎上,教材還注意教學在特殊情況下,靈活地運用試商方法。

本單元加強了“解決問題”的教學。首先,把計算內容置於實際生活的情境之中,如給書打包、看書、餵豬,寄特快專遞等。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探討計算方法。之後,為學生提供豐富、有趣、有意義的、聯繫生活的情境材料,讓學生髮現、提出問題,並運用所學計算方法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同時培養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1.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探索計算方法。

計算知識是人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原本是十分生動的數學活動。把計算教學置入現實情境之中,把探討計算方法的活動與解決實際問題融於一體,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經歷除法計算方法形成的過程,還數學以本來面目,這正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所需要的教學。教材為學生學習除法計算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學時,應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或結合當地實際選擇學生熟悉的事例,創設生動的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發現、提出數學問題、探索計算方法,解決所提數學問題的全過程,使計算教學成為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這樣,既有利於學生理解、掌握計算方法,又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有利於培養學生從數量觀察身邊事物的興趣和習慣,促使學生形成計算意識。

2.讓學生主動探索計算方法。

以往的計算教學,把總結、記憶計算法則作為重要環節。當前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則,避免死記硬背。本單元教材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探索除法口算、筆算的現實問題情境,而且為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教學時,要放手讓學生嘗試、探討口算、筆算方法。在此基礎上,適時組織討論、交流,提升學生對計算過程的認識,完善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學生在主動探索中經歷除法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既可以加深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解決問題。給學生創設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空間,為學生蠃得不斷體驗成功的機會,將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本單元可用15課時進行教學。

三年級數學教案——《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學會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學過程:

一、溝通舊知,建立聯繫1、口算

600÷627÷3240÷8160÷4

2、筆算

3)99)37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P19植樹情境圖,讓學生説圖意。

2.引導觀察:圖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麼問題?怎樣列式?(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演)

42÷252÷2

3.師:42÷2等於多少(生:42÷2=21)

你是怎麼想的?

(生:40÷2=202÷2=120+1=21)

同學們會口算出答案,那麼怎樣用豎式計算呢?(揭示課題)板書:一位數除兩位數。

三、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教學例142÷2=21

(1)用豎式計算,你們會嗎?試試看

(2)比較一下,你喜歡哪一種算法?説説理由。

學生髮表意見:(學生多數會喜歡地一種算法,簡單、豎式短,很少有學生喜歡第二種也就是課本例題的形式)

師:其實第二種方法有自己的優勢,它能讓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計算過程。

(3)師邊用電腦演示邊講解:筆算除法的計算順序和口算一樣,要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請哪位用第二種方法做的同學上來講解一下。(師配合補充)

(4)讓學生質疑

(還會有一部分學生會提出第一種豎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計算過程.)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列豎式算52÷2

2.教學例2:

52÷2

(1)學生獨立計算後反饋。

第一種第二種

2626

2)522)52

524

012

12

(2)你們同意哪一種算法?

學生討論後得出:第一種是先口算出26的,應該用第二種方法才正確。

(3)師:讓我們藉助小棒來驗證(師生共同擺小棒,師邊演示邊講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還餘1捆;再把多餘的1捆拆開與2根合併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來共分得26根,所以52÷2=26

師指第二個豎式,被除數十位上餘下的“1”,這個1是怎麼來的?表示多少?

指商個位上的“6”,這個6是怎樣得來的?同桌互相説一説。

(4)我們再看一看電腦是怎樣算的?(電腦演示)誰願意當小老師把電腦演算的過程再説給大家聽聽?(指名學生敍述計算過程)

(5)比較例1和例2筆算豎式的區別,強調:筆算除法時,如果十位上除後有餘數怎麼辦?餘數和除數有什麼聯繫?

(6)指導看書質疑

3.練習反饋P20做一做1

4.引導概括總結:從哪一位除起?商怎樣寫?被除數十位上除後有餘數怎麼辦?每次除得的餘數和除數有什麼聯繫?

四、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1□□□

4)486)84

4□

00

2.比賽,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P20做一做2

3.請你當小醫生,先診斷,再“治病”。

34111

2)686)965)60

6865

061

6

五、全課總結

蘇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商是兩位數的除法)

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鞏固學生的口算及估算;●培養學生的合作與共同探索知識的精神;●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複習商是一位數的除法

口算1:用課件出示如下幾題,學生搶答(開始上課,搶答題目,用於調動學生本節課學習的情緒)。

180÷30=420÷60=240÷80=

183÷30≈420÷59≈240÷77≈

2.()裏最大能填幾?

40×()<31690×()<64320×()<165

30×()<28250×()<40880×()<505

筆算:指名學生板演,教師出示如下幾題:

22405174

師:選一題,説產筆算的方法

師強調以下幾項注意點:

①要看被除數的前一位或兩位;

②商的書寫位置;

③餘數必須比除數小。

二、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呈現問題(課件出示例5情景圖)

出示例5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及描述例5第(1)題。

2.請學生思考,根據條件,用什麼方法解決“可以組成多少組?”的問題,從而列出算式:

576÷18=________(組)

師板書18

3.組織學生討論小精靈的問題:“先算18除什麼數?”“商怎樣寫?”學生可以獨立嘗試計算,也可以討論交流。

4.請學生彙報嘗試及討論的結果,注重學生“説”,即説一説筆算過程。

5.出示例5第(2)題,如何解決“平均每天收集廢電池多少節”這個問題,要求學生獨立嘗試完成。

930÷31=________(節)

6.討論這題中新出現的問題,除到十位餘下數是〇怎麼辦?學生通過討論和計算,弄明白高個位應該寫〇的道理(師引導)。

7.討論比較除數是一位數筆算方法及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的異同。

8.師生共同歸納總結:除數是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方法。

三、課堂練習:

1.練習十六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講評

2.練習十六第2題,請學生口答並説一説自已試商及完成本題的方法,在班級裏交流。

四、作業:練習十六第4題和第8題

五、總結

1.小組討論怎樣筆算?

2.師強調商是兩位數除法的筆算方法中的幾個要點:

①試商②商的書寫位置③餘數比除數小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案——除法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

(一)教學目標

1.學會除法是兩位數,商是兩.三位數的筆算方法,掌握正確的試商方法.

2.理解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

3.在總結法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概括.表達能力.

(二)教學準備

投影.口算卡片.

(三)教學過程

1.複習鋪墊.

(1)口算

28×20 42×7 15×30 18×100 4×7+1 32×10 15×60 63×7 26×20 8×2+4

(2)計算

644÷7 644÷4

學生計算後,説説試商方法和計算過程,比較兩題的不同點(投影出示一位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2.猜想引入

(1)以前我們學習的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商有什麼特點?(商是一位數)

(2)結合多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法則,猜想:除法是兩位數的除法,也可能出現什麼情況?

(3)揭示課題

(4)猜想較完整的計算法則.問:除法是兩位數的計算法則應該是怎樣的?

3.驗證猜想,探索法則。

(1)提出問題.這樣的猜想是否正確?該怎麼辦?(猜想-驗證)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總複習第11、21、22題

複習目的:1.通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已學統計圖的特點及繪製方法。

2.能夠對統計圖進行分析和,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辨異能力。

3.在繪製統計圖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負責態度。

複習過程:

一、揭示課題,展示目標

要求通過對統計圖的複習,達到下面的目標:

1.掌握統計圖的特點及製作的方法、步驟。

2.會對統計圖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

3.繪製統計圖時講究整潔、美觀。

二、回憶梳理,結成絡(15分)

組織回憶:統計這一單元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知識?

三、組織記憶,融會貫通

同桌間相互討論,邊説邊記憶:複式條形統計圖和複式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異同?

經過討論,使學生明白:複式條形統計圖和複式折線統計圖繪製步驟基本一樣,如果連接每個直條的端點,就使條形統計圖變成了折線統計圖;而沿着折線統計圖的各點畫出直條,就轉變成了條形統計圖。

四、練習矯正,形成技能

第11題

(1)從圖上可以看出旅行車從8:00到11:00行走的路程為180千米,時間是3時,所以速度是每時60千米。

(2)可以這樣描述,先以每時60千米的速度行駛了3時,休息了1時後,又以每時60千米的速度行駛了1時,然後瀏覽了2時的景點,再以每時60千米的速度行駛1時,總共行駛了300千米。

旅遊車停留的3時,學生只要敍述合理就行。

第21題

複習複式條形統計圖。本題可以用排除法,由跑步可排除C,由跳遠可排除A,再比較跳高可以排除B,選擇D。

第22題

複習複式折線統計圖,縱軸可以1格代表2個人,可以讓學生用兩種顏色的筆描畫折線圖。鼓勵學生從圖中獲得儘可能多的信息。學生也可以議一議,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學生也許會説:從折線統計圖也可以看出,營養不良的學生數大致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説明人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肥胖的人數也比0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在生活提高的情況下,人們的飲食也要有所節制,要養成好的飲食習慣。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比例的意義、基本性質,比例各部分名稱,組比例。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2. 能運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並會組比例。理解並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重點: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過程:

  一、 複習

1、 提問:什麼是比?一輛汽車4小時行160千米,説出路程和時間的比。

2、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12:16 : 4.5:2.7 10:6

  二、 新授

提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在過去學過比的知識的基礎上,學一個的知識: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1、 比例的意義

出示例1:一輛汽車第一次2小時行駛80千米,第二次5小時行駛200千米。列表如下:

時間(時) 2 5

路程(千米) 80 200

從上不中可以看到,這輛汽車:

第一次所行台的路程和時間的比是____;

第二次所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是____;

這兩個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們有什麼關係?

(1) 根據學生回答,師板書結果後,師指出:這兩個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這兩個比是相等的,可以用等號將兩個比連起來寫成下面的等式。

板書:80:2=200:5 或 =

師:這樣的式子,我們給它一個名字叫做比例。

(2) 口答

A、把複習第2題中兩個比值相等的比用等號連起來。

B、用等號連接起來的式子叫做什麼?

C、根據剛才的回答,你能説出什麼叫比例嗎?

(3) 小結。

A、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兩個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這兩個比相等。

B、要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可以看這兩個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比值相等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的兩個比就不能組成比例。

(4) 練習,課本第10頁做一做。

2、 比例的基本性質。

(1) 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的例題:80:2=200:5

並自學課本

提問:什麼叫做比例的項?什麼叫前項?什麼叫後項?什麼叫內項?什麼叫外項?這四項分別在等號的什麼位置?

(2) 説出下面各比例的外項和內項?

6:10=9:15 8:3=3.2:1.2 1/3:1/6=16:8

(3) 計算:上面比例中的外項積與內項積。

(4) 引導學生觀察每個比例中的計算結果,發現這兩個乘積有怎樣的關係?

師:想一想,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等號兩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的積有什麼關係?

(5)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三、 鞏固練習

1、 完成第2頁的做一做。

2、 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第1題。

  四、 總結

1、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是什麼?

2、 怎樣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五、 作業

1、 完成練習四的第1-3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8×01250.9×0.9

0.35×30.4×0.57×06

5.5÷58.4÷43.6÷3

2、引入新課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小數除以整數的除法式題。

二、學習新課

1、引入提問:“廣場上每天早晨有許多人在幹什麼?”(晨練

“王朋和爺爺也在堅持晨練。

2、出示例2:王朋計劃每週跑5.6千米,他每天應跑多少千米?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題意,列豎式筆算:5.6÷7

0.8

——

7)5.6

56

——

(3)、觀察:被除數和除數有什麼特點?

(4)、想一想:在整數除法中,除到哪一位不夠商1時是怎麼處理的?

(5)、學習筆算方法

(6)、同桌互相説計算過程

(7)、小結:當除數的整數部分比除數小時,不夠商1該怎麼辦?要注意什麼問題?(商的小數點位置與被除數小數點的位置有什麼關係?)引導學生理解後回答。

“因為在除法算式裏,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説,被除數和商的相

同數位要對齊,只有把小數點對齊了,相同數位才對齊了,所以商的小數點要對着被除數的小數點”

3、練習:

6.23÷70.54÷614.21÷71.56÷12

4、學習例3:

王朋和爺爺每天堅持晨練,爺爺每天用12分鐘跑1.8千米,王朋每天跑5分鐘,爺爺的慢跑速度是多少千米?

(1)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列式。

(3)、嘗試練習(列豎式筆算)

(4)、指名板演,全班齊練。

(5)、集體訂正

(6)、明確:如果除到被除數末尾仍有餘數,在餘數後面添0繼續除,

(7)、思考:看看百分位上還有餘數嗎?

講解:當小數除法除到最後沒有餘數了就叫除盡。

5、練習:

7.56÷86.3÷1472÷15

質疑:在什麼情況下小數除法中商的最高位上商0?

討論總結。

三、鞏固練習;

1、下面各題中的商哪些是小於1的?

4.03÷536.4÷270.84÷26

2、解決問題。

(1)6個蘋果1.26千克,平均每個蘋果多少千克?

(2)小紅買了6個蘋果共用3.12元錢,平均每個蘋果多少元錢?

四、課堂總結:

今天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

五、作業。教材19頁4、5、6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