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來源:文萃谷 3.1W

新課程改革強調要改變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過度地進行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樣的目標只有高效率的語文課堂才能完成。

探討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強動力,學生的興趣越濃厚,學習效率就會越高。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前要求學生準備課上演講比賽,形式是講故事,背誦一些古詩名句,或者背誦一些自己摘抄的優美文章等,既可以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又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課前的探索、豐富的教學方法、融洽的師生關係等都行之有效。只要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善於鑽研,勤于思考,一定能最大程度地激起學生的語文興趣,從而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下基礎。

二、導語要精彩

好的導語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目光,而且還能將學生引入知識的海洋。一堂語文課的導語設計得如何,往往關係到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語文課堂的導入應該精心構思,巧妙設計,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諧美、懸念美的效果,使教學過程引人人勝,扣人心絃,生機盎然,充盈着美的氣息,讓學生感受一種神聖、魅力和詩意。

比如在講李清照的《一剪梅》時,可以這樣導入: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以其清新的筆調,細膩的語言,獨特的風格,寫出了許多曠世之作,其中也有不少作品被譜成了歌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一剪梅》。一節語文課在優美的樂曲以及學生的吟唱中開始。如果教師這樣導人,在引起學生情感共鳴的同時,一定能夠吸引學生學習課文內容的興趣,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

三、注重課堂積累和延伸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課內外知識,語文課堂教學不能僅停留在對語文課本的學習上。因此,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必須拓展學生求知的空間和視野,這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保證。為此,教師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強基礎知識積累

紮實的語文功底是取得語文優異成績的前提。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從一字一詞做起,從點滴做起,這可以幫助學生增加一些字詞、成語、古詩的記憶。例如:學生每天理解並記憶10個左右的成語,或閲讀一首詩歌或短文,長期堅持下去必將大大增加基礎知識的儲備,有效提高閲讀理解能力和文學鑑賞能力。再如教師在平時上課時,對於一些常用的但易讀錯的詞要寫在黑板上提醒學生,對於一些書本上的成語要及時鞏固,以增強學生記憶。

2.加大學生課外閲讀量

寫作是大學聯考語文的最重要部分,而閲讀永遠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最重要的途徑。因此,教師在平時授課中應該鼓勵學生在掌握課本知識外努力加大課外閲讀量。學生的課外閲讀不僅要“閲讀書”還要“閲讀事”,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語文寫作成功的.關鍵就是在平時積累寫作素材,做到“厚積薄發”。教師要向學生推薦文質兼美的文章和適合學生閲讀的刊物,並做好閲讀指導工作,甚至可以用課堂時間給學生讀課外書籍,加大學生的閲讀量,從而促進其閲讀和寫作水平的提高。

3.增加課外練筆

課外練筆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寫作水平的重要方式。學生可以在課外閲讀的基礎上進行一定量的摘抄,記錄一些平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記日記也是課外練筆的有效方法。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寫出自己對生活的真切體驗與深刻思考,表達自己的心聲,實現積累寫作素材的目的。

四、養成學生大膽質疑的思維習慣

學習過程是不斷產生疑問的過程,只有學生有了疑問才會產生探究的興趣。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言,讓學生在疑問中探究,在探究中尋找答案。在此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進行適當點撥和補充,但不能直接將答案告知學生,否則也就失去了質疑的價值。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有知道學生的疑惑,才能夠“對症下藥”,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在學生探究出結論後,教師可以作出適當評價,要突出學生的探究成果,肯定學生的質疑精神。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積極參與到課堂發言和提問中去。

總之,構建高效語文課堂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不斷髮現問題,改進不足,豐富教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要在課堂上有意識地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構建高效課堂添磚加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