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顧》高一語文教案

來源:文萃谷 1.46W

1.課文解讀

《我的回顧》高一語文教案

⑴作者簡介

愛因斯坦是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1879年3月14日生於德國的烏爾姆,1955年4月18日卒於美國的普林斯頓。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瑞士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畢業後即失業。在朋友的幫助下,才在瑞士聯邦專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博士學位。1909年任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學教授,兩年後任德國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柏林大學教授,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離開德國,1933年10月定居美國。愛因斯坦在物理學的許多領域都有貢獻,比如研究毛細現象、闡明布朗運動、建立狹義相對論並推廣為廣義相對論、提出光的量子概念,並以量子理論完滿地解釋光電效應、輻射過程、固體比熱,發展了量子統計。他於192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⑵基本解讀

本文是當代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晚年回憶錄,是一篇自傳體式的作品。愛因斯坦並沒有按照自己生長的時間順序全面的敍述自己的一生,而是以自己科學觀的形成和科學道路的選擇發展為核心,將回憶與感受、自己生活的敍述和對於科學學科的哲理認識結合起來,生動而深入地坦陳了自己所經歷過的科學之路和人生觀念。傳記以第一人稱手法寫出,敍述活潑流暢,用語樸素。某些比喻、反語的修辭手法,增加了文章的趣味。

文章起首交代了自敍傳的寫作體式。

愛因斯坦接着説:“當我還是一個相當早熟的少年的時候,我就已經深刻地意識到,大多數人無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無價值的。”但是,作者並沒有對這句話本身進行詳細的到位的解釋。要理解這句話,必須結合整篇課文,讀者還可以根據愛因斯坦的相關資料來解讀。通讀全篇文章,可以發現,這句話是愛因斯坦科學人生道路的一個思想基點和出發點。

(1)在當時,宗教觀念通過傳統的教育機關灌輸給每個人,大多數人崇奉的是有定論宗教觀念,並由此可能束縛他們的創造力,陷入到“被願望、希望和原始感情所支配的生活中”。愛因斯坦成功的一個根本前提,是擺脱宗教的影響,對所有權威、任何社會裏存在的信念抱一種懷疑態度。

(2)愛因斯坦成功的一個重要做法是,“學會了識別出那種能導致深邃知識的東西,而把其他許多東西撇開不管,把許多充塞腦袋、並使它偏離主要目標的東西撇開不管。”但很多人為了考試,把所有的廢物塞進自己的腦袋,窒息了科學創造的動力。

愛因斯坦説,自己在12歲那年,突然中止了宗教信仰。因為,

(1)由於讀了通俗的科學書籍,他相信《聖經》裏的故事有許多不可能是真實的。

(2)他的腦海中充溢了一種狂熱的自由主義思想。

(3)懷疑所有權威,對任何社會環境裏都會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種懷疑態度。愛因斯坦相信,“在我們之外有一個巨大的世界,它離開我們人類而獨立存在,它在我們面前就象一個偉大而永恆的謎,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們的觀察和思維所能及的。”“從思想上掌握這個在個人以外的世界,總是作為一個最高目標而有意無意地浮現在我的心目中。”也就是説,愛因斯坦在擺脱了宗教定論的觀念之後,走上了一條衝破狹小自我、研究宇宙萬物發展演變規律的科學思索之路。

愛因斯坦描述了自己的科學研究道路的軌跡:12歲到16歲,熟悉了基礎數學,包括微積分原理,還從一部卓越的通俗讀物中知道了整個自然科學領域裏的主要成果和方法。在蘇黎世工業大學,愛因斯坦沒有深造數學,而把大部分時間用於物理實驗室的工作,後來,他認識到,通入更深入的基本知識的物理學研究道路是同最精密的數學方法聯繫着的,不久還學會了識別出那種“能導致深邃知識的東西”,追蹤“主要目標”,撇開其他許多東西。回顧自己的道路,愛因斯坦深有感慨,人們為了考試,強制性地把很多廢物知識塞進腦袋,窒息了科學創造的動力,扼殺了研究問題的神聖好奇心。正是在上述理解的前提下,愛因斯坦認為,選擇從事什麼研究的自由,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研究問題的神聖好奇心“這株脆弱的小苗”,“除了需要鼓勵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沒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會夭折。認為用強制和責任感就能增進觀察和探索的樂趣,那是一種嚴重的錯誤。”

2.習題解説

三個習題的用意,均在於引導學生較為切實地理解愛因斯坦科學觀念。答案見前文。第三題應該鼓勵學生各抒己見。

3.相關資料

(1)愛因斯坦生平

愛因斯坦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熱愛物理學,把畢生獻給了物理學的理論研究。人們稱他為20世紀的哥白尼、20世紀的牛頓。

愛因斯坦生長在物理學急劇變革的時期,通過以他為代表的一代物理學家的努力,物理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由伽利略和牛頓建立的古典物理學理論體系,經歷了將近200年的發展,到19世紀中葉,由於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發現,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學的建立,特別是由於法拉第和麥克斯韋在電磁學上的發現,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些成就,使得當時不少物理學家認為,物理學領域中原則性的理論問題都已經解決了,留給後人的,只是在細節方面的補充和發展。可是,歷史的進程恰恰相反,接踵而來的卻是一系列古典物理學無法解釋的新現象:以太漂移實驗、元素的放

教案《廣東版高中語文必修1《我的回顧》教案》來自網!/JiaoAn/YuWenJA10/

射性、電子運動、黑體輻射、光電效應等等。在這個新形勢面前,物理學家一般企圖以在舊理論框架內部進行修補的辦法來解決矛盾,但是,年輕的愛因斯坦則不為舊傳統所束縛,在洛倫茲等人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對空間和時間這樣一些基本概念作了本質上的變革。這一理論上的根本性突破,開闢了物理學的新紀元。

愛因斯坦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是相對論。1905年他發表了題為《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論文,提出了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建立了狹義相對論。這一理論把牛頓力學作為低速運動理論的特殊情形包括在內。它揭示了作為物質存在形式的.空間和時間在本質上的統一性,深刻揭露了力學運動和電磁運動在運動學上的統一性,而且還進一步揭示了物質和運動的統一性(質量和能量的相當性),發展了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原理,並且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論基礎。隨後,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1915年他又建立了廣義相對論,進一步揭示了四維空時同物質的統一關係,指出空時不可能離開物質而獨立存在,空間的結構和性質取決於物質的分佈,它並不是平坦的歐幾里得空間,而是彎曲的黎曼空間。根據廣義相對論的引力論,他推斷光在引力場中不沿着直線而會沿着曲線傳播。這一理論預見,在1919年由英國天文學家在日蝕觀察中得到證實,當時全世界都為之轟動。1938年,他在廣義相對論的運動問題上取得重大進展,即從場方程推導出物體運動方程,由此更深一步地揭示了空時、物質、運動和引力之間的統一性。廣義相對論和引力論的研究,60年代以來,由於實驗技術和天文學的巨大發展受到重視。

另外,愛因斯坦對宇宙學、用引力和電磁的統一場論、量子論的研究都為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愛因斯坦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一個富有哲學探索精神的傑出的思想家,同時又是一個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正直的人。他先後生活在西方政治漩渦中心的德國和美國,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他深刻體會到一個科學工作者的勞動成果對社會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一個知識分子要對社會負怎樣的責任。

愛因斯坦一心希望科學造福於人類,但他卻目睹了科學技術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所造成的巨大破壞,因此,他認為戰爭與和平的問題是當代的首要問題,他一生中發表得最多的也是這方面的言論。他對政治問題第一次公開表態,就是1914年簽署的一個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聲明。他對政治問題的最後一次發言,即1955年4月簽署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也仍然是呼籲人們團結起來,防止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

在20世紀思想家的畫廊中,愛因斯坦,就是公正、善良、真理的化身。他的品格與天地日月相爭輝,他的科學貢獻,人類將萬世景仰。

(2)愛因斯坦的故事

●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三歲多還不會講話,父母很擔心他是啞巴,曾帶他去給醫生檢查。還好小愛因斯坦不是啞巴,可是直到九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所講的每一句話都必須經過吃力但認真的思考。

愛因斯坦在念國小和中學時,功課屬平常。由於他舉止緩慢,不愛同人交往,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教他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老師對他更是厭惡,曾經公開罵他:“愛因斯坦,你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而且因為怕他在課堂上會影響其他學生,竟想把他趕出校門。

●愛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電器工廠裏專門負責技術方面的事務,愛因斯坦的父親則負責商業的往來。雅各布是一個工程師,自己就非常喜愛數學,當小愛因斯坦來找他問問題時,他總是用很淺顯通俗的語言把數學知識介紹給他。在叔父的影響下,愛因斯坦較早的受到了科學和哲學的啟蒙。

●1900年,愛因斯坦從蘇黎世工業大學畢業。由於他對某些功課不熱心,以及對老師態度冷漠,被拒絕留校。他找不到工作,靠做家庭教師和代課教師過活。在失業一年半以後,關心並瞭解他才能的同學馬塞爾格羅斯曼向他伸出了援助的手。格羅斯曼設法説服自己的父親把愛因斯坦介紹到瑞士專利局去作一個技術員。

●1905年6月,愛因斯坦完成了開創物理學新紀元的長論文《論運體的電動力學》,完整的提出了狹義相對論。這是愛因斯坦10年醖釀和探索的結果,它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19世紀末出現的古典物理學的危機,改變了牛頓力學的時空觀念,揭露了物質和能量的相當性,創立了一個全新的物理學世界,是近代物理學領域最偉大的革命。

狹義相對論不但可以解釋經典物理學所能解釋的全部現象,還可以解釋一些經典物理學所不能解釋的物理現象,並且預言了不少新的效應。狹義相對論最重要的結論是質量守恆原理失去了獨立性,他和能量守恆定律融合在一起,質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其他還有比較常講到的鐘慢尺縮、光速不變、光子的靜止質量是零等等。而古典力學就成為了相對論力學在低速運動時的一種極限情況。這樣,力學和電磁學也就在運動學的基礎上統一起來。

●此後,愛因斯坦又進行了廣義相對論的探索。1917年,愛因斯坦用廣義相對論的結果來研究宇宙的時空結構,發表了開創性的論文《根據廣義相對論對宇宙所做的考察》。論文分析了“宇宙在空間上是無限的”這一傳統觀念,指出它同牛頓引力理論和廣義相對論都是不協調的。他認為,可能的出路是把宇宙看作是一個具有有限空間體積的自身閉合的連續區,以科學論據推論宇宙在空間上是有限無邊的,這在人類歷史上是一個大膽的創舉,使宇宙學擺脱了純粹猜想的思辨,進入現代科學領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