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木芙蓉翻譯賞析

來源:文萃谷 3.21W

閲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所以不要在遲疑了。趕緊來了解一下窗前木芙蓉翻譯賞析。希望對你又幫助。

窗前木芙蓉翻譯賞析

木芙蓉

呂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後霜前着意紅。

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

更憑青女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

[注]

青女:傳説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木芙蓉:木本植物,簡稱芙蓉,秋天開各色大花,甚為豔麗。因與荷花易混,故加木,又稱木蓮。還有別名拒霜。

⑴這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麼自然屬性?都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分)

⑵兩首詩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麼不同?(5分)

參考答案

(1)描述了木芙蓉開花的自然屬性。運用了擬人手法。

(2)呂詩着重描寫的是逍遙閒適,任由風吹雨打的形象;範詩寫的木芙蓉孤苦、心酸,處境淒涼,但作者並沒有把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閒適之士的豪邁與大度的形象,後者是在悽苦孤獨的環境中的樂觀者形象。

對比賞析

木芙蓉(Cotton Rose)又稱“拒霜”,在深秋開花。此詩看似輕鬆之筆,卻點出呂本中的人格價值觀。短短二十八個字,可説包藴無窮,這正符合宋人論詩主“意”的要求。

詩中明確點出歌頌對對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為金兵南渡後的河山。木芙蓉就成為廣大人世、愛國志士的象徵了。詩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開放在嚴霜襲來的秋季,其鮮豔的色澤顯示出它不畏強的精神。詩中後句,詩人將“無言” 和“一生開落任東風”來比喻桃李怯懦軟弱,聽任東風擺佈而自已無言,用宋高宗和秦檜以及對女真貴族俯首貼耳、沒有骨氣和勇氣的主和派,來襯托木芙蓉霜後“着紅”的英勇氣概。將兩種花比喻成對立的兩種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極為深刻。

首句“小池南畔木芙蓉”,言木芙蓉之孤高,明確點出歌頌對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為金兵南渡後的河山,木芙蓉就成為愛國志士的象徵了。池塘低下處標聳着一棵樹,陡立之感、獨立之姿,想見詩人的抱負與期許。史稱呂本中在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上書論恢復中原之計,未被採納,後因觸怒秦檜,降為提舉太平觀,此後即家居,從事著作和講學,晚年奉佛。文學是時代的反映,也是作者心聲的寄託,呂本中以此詩道出他的人生選擇。

第二句“雨後霜前着意紅”,用擬人手法,寫木芙蓉努力開放在嚴霜襲來的秋季,其鮮豔的色澤顯示出它不畏暴的精神。此句化用《論語·泰伯》:“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松柏”,是中國士子堅貞心志的人格典範;菊,象徵隱逸高潔。宋人常常將木芙蓉與菊花並稱。晏殊:“數枝金菊對芙蓉,搖落意重重。”歐陽修:“芙蓉金菊鬥馨香,天氣欲重陽。”張耒:“空山寂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對幽。”菊以淵明為知己,木芙蓉就與菊花一樣,成為隱逸高潔的象徵。在整個中原淪陷,君臣綱常不能有所作為、金人另立張邦昌為偽楚之際,這無異是呂本中持守的心聲。

第三、四句則是全詩用意之所在。“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意思是説木芙蓉還比那些繁多、常見的桃李好多了,因為它不隨春風來去、花謝又花開。歐陽炯説:此詩用意全在三、四句,桃李隨東風之來去,花謝花開,俯仰由人,木芙蓉則傲然兀立於秋風之中,經霜愈盛,其風骨視桃李為何如耶?歐陽炯認為木芙蓉“經霜愈盛”,若以人擬木芙蓉、桃李,則木芙蓉的骨氣比桃李真有千差萬別。呂本中筆鋒一轉,想到春來繽紛的五彩大地,春風下桃李盛開,春盡滿地落花,甭説還撐到雨後的霜前。如果詩人有譬喻,那麼,雨是人生低潮的眼淚,霜則是人生的苦難,東風是表示皇帝的恩典。在人生低潮、苦難之中,還能努力地展現自己的風華,沒有沮喪、畏縮,沒有東風(恩寵),生命依舊亮麗。誰説一定要阿附權貴,在官場飛黃騰達呢?詩人將“無言” 和“一生開落任東風”來比喻桃李怯懦軟弱,聽任春風擺佈,用宋高宗和秦檜以及對女真貴族俯首貼耳、沒有骨氣和勇氣的主和派,來襯托木芙蓉霜前“着意紅”的英勇氣概。將兩種花比喻成對立的兩種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極為深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