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教案

來源:文萃谷 2.11W

立意與目標

七年級歷史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教案

秦始皇是我國大一統事業的開創者,漢武帝則是大一統事業的繼承者與推進者。漢武帝憑藉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在政治、思想文化、軍事和經濟等方面採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大一統格局成為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發展主流,並影響至今。如何引導學生理解漢武帝是大一統事業的推進者及其採取各種措施所產生的歷史影響,從中感受漢武帝高超的政治智慧,本課採取了將秦始皇與漢武帝措施進行對比,以理解“推進”的含義,而漢武帝採取的措施所產生的歷史影響則需引導學生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來俯瞰古今,以宏大的歷史視野來審視。最後,縱觀全課學習,在與前人對比和實施效果的基礎上,感受漢武帝高明的治國智慧。

知識與能力

通過引導,瞭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頒佈“推恩令”、強化監察制度和經濟控制等史實。

通過指導,分析漢武帝採取的措施在當時所起的作用及 對後世產生的影響,理解漢武帝對鞏固“大一統”格局的功績。

通過比較漢武帝與前人的措施,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秦始皇與漢武帝構建“ 大一統”格局所採取的措施及效果的對比,發現兩者之間的異同,形成漢武帝是“大一統”格局推進者的認識。

情感態 度價值觀

認識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採取的措施,使秦始皇開創的中央集權制度得以延續和鞏固,並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認識“大一統”格局對漢民族形成和中華文化的影響,感悟統一是國家發展強盛的基石。

認識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措施的有效性,從中感受漢武帝高明的治國智慧。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用出示材料後講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包括“皇帝制”“修築長城”“統一文字”“焚書坑儒”“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郡縣制”和“三公制”,並讓學生從“政治”“思想”“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歸類。

設計意圖:採用承上啟下 的複習式導入本節新課,學生在回顧前課的內容上進一步加深對秦始皇是我國“大一統”格局開創者的認識;同時,為接下來漢武帝與之對比做好鋪墊。

出示“秦亡漢興”,以及“漢高祖”“漢文帝”與“漢景帝”的圖片。

設計意圖:回顧漢朝建立和“文景之治”的歷史,捋出西漢前期的歷史發展線索,便於引出漢武帝時期的歷史學習。

講授新課

一、少年天子雄心

教師講述:公元前140年,年僅16歲的劉徹繼承皇位,即漢武帝。

出示材料。

材料一:朕繼承了先帝最崇高的地位和最美好的德行,想要將這些永久傳下去,延長到無窮盡的未來。這項任務巨大而且職守重要,所以我從早到晚都沒有時間來享樂休息,長久地思考一切事情的原委,惟恐有不周到的地方。

材料原文:朕獲承至尊休德,傳之亡窮,而施之罔極,任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皇康寧,永惟萬事之統,猶懼有闕。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材料二:你們研究高深道理的時間很久了,希望把研究的成果明白地告訴朕!要分清條理,不要籠統,不要混亂,提出的方案,也應慎密考慮。要是有不正直、不忠實、邪曲不守中道的官吏,你們大膽告訴我,絕不會泄露出去,朕親自拆看,希望你們不要有後顧之憂。大夫們儘管説出所知道的一切,不要隱瞞,朕要親自看的!

材料原文:子大夫明先聖之業,習俗化之變,終始之序,講聞高誼之日久矣,其明以諭朕。科別其條,勿猥勿並,取之於術,慎其所出。乃其不正不直,不忠不極,枉於執事,書之不泄,興於朕躬,毋悼後害。子大夫其盡心,靡有所隱,朕將親覽焉。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教師提問:

(1)漢武帝想將什麼永久傳下去?其實質是什麼?

(2)材料 中,漢武帝為了現實這一目的,是怎麼做的?

設計意圖:通過説明漢武帝繼位時的年齡 ,凸顯漢武帝少年天子的本色。展示《漢書董仲舒傳》中部分內容的譯文,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看到少年天子漢武帝所展現的雄心壯志、對國家的責任感及其表現出來的飽滿幹勁。學生不僅能看到一個鮮活的漢武帝,也能順暢引出漢武帝與董 仲舒的“三問三答”。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漢武帝為什麼選擇儒家思想

教師出示“漢武三問”與“董仲舒三答”材料。

漢武帝:朕想要讓祖宗的基業永久傳下去。為什麼前面的朝代會興盛?最後 又會滅亡?

董仲舒:“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與天同者大治,與天異者大亂。”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

學生得出認識:漢武帝如果想要使漢王朝“傳之萬世”,就必須順應天意。

漢武帝:如何才能順應天意,使國家政治開明、天下祥和,讓天下百姓都受到恩澤?

董仲舒: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 以正四方。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學生得出認識:正心,指的是正確的價值取向。漢武帝如果想要順應天意,就應該為天下百姓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取向。

漢武帝:如何才能“正心”?

董仲舒: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民知所從矣。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學生得出認識:董仲舒給漢武帝樹立正確價值取向的建議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設計意圖:在課本內容中,關於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的原因並沒有給出説明。因此,在講授的過程中學生必然難以理解漢武帝採取該措施的初衷,也不利於理解這一措施所產生的影響。為此,本設計增添漢武帝選擇儒家思想的過程,讓學生了解這一措施出現的緣由。同時,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轉化原本乾澀難懂且缺少教材支撐的史料,使之變得形象、易懂。

2.如何才能獨 尊儒家思想

教師指導學生閲讀課本相關內容,思考“漢武帝是如何實現‘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同時,出示“焚書坑儒”圖片,思考秦始皇統一思想的做法。

提出問題:秦始皇的措施有沒有實現統一思想?漢武帝能否借鑑秦始皇的做法?

漢武帝的做法:

(1)任用精通儒家之人為官——以官祿的方式利誘天下人。

(2)大力推行儒學教育——以教育的手段感化天下人。

漢武帝通過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倡導與推崇儒學思想的氛圍,實現儒家思想在社會的普及,進而成為大眾所接受的價值取向。由於這一措施有利於思想的統一,利於封建王朝統治,所以被後世歷代王朝所沿襲,成為國家的正統思想。

設計意圖:列舉秦始皇與漢武帝統一思想的措施,從效果對比上看到漢武帝所採取措施的有效性,進而理解儒家學説被確立為專制王朝正統思想的緣由。

三、削弱封國勢力——推恩令

1.封國問題的由來:漢高祖——郡國制

出示三則材料:

(1)漢高祖在地方管理上採取有些地區沿用秦朝所設置郡縣制;有些地區採取分封制,冊封子弟為王侯,鎮守四海,拱衞天子。

(2)展示斑馬的形象:因為郡國制的統治模式與斑馬的形象非常類似。

(3)展示郡國制下漢朝地方管理分佈圖。

通過講述漢高祖劉邦實行郡國制的目的並沒有達到,拋出疑問:郡國制出現了什麼問題?

設計意圖:在形象生動的比喻中,使學生直觀清晰地理解郡國制的含義,為接下來的“推恩令”做好鋪墊。

2.郡國制的危害

開展活動:“我思故我在”

閲讀課本第61頁第3小段,思考以下問題:

(1)郡國制中,對皇權構成嚴重威脅的是郡縣制還是分封制?

(2)嚴重威脅皇權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3)漢武帝的父親漢景帝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效果怎麼樣?

出示材料:

(1)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使用的“金縷玉衣”。(注:金縷玉衣在漢朝規定只有皇帝才能使用)

(2)郡國制封國諸侯王的叛亂情況:

公元前177年,濟北王劉興乘漢文帝去太原阻擊匈奴之機,發動武裝叛亂。

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劉長與匈奴、閩越首領聯絡,圖謀叛亂。

吳王劉濞更是憑藉地利之便,富比天子,早有篡奪皇位之心。

(3)“七王之亂”圖片。

通過問題的設置和解疑,使學生了解郡國制中封國勢力對皇權構成嚴重威脅的表現,漢景帝強制“削藩”帶來國家的動亂,引導學生思考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封國勢力問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了解封國問題所產生的危害,漢景帝“削藩”政策的不足之處,為頒佈“推恩令”作鋪墊,同時也為將漢景帝“削藩”與漢武帝“推恩令”進行對比做好準備。

3.主父偃——“推恩令”

出示材料:

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地封。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提問:漢朝初期,分封王國的王位由誰繼承?其他子弟能否分得部分封地?

願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學+科+網]

教師提問:頒佈“推恩令”,真的能滿足每個人的願望嗎?誰會牴觸?新封侯國的管理權歸屬於哪方?

教師出示材料,圖解“推恩令”的做法,以及推恩令實施前後漢朝地方管理區域的變化。

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教師講述:“推恩令”巧妙之處:將原本皇權與封國勢力之間的矛盾轉化為諸侯王子弟之間的矛盾,而且新冊封的侯國歸中央直接統轄的郡管理。在這一過程中,中央政府不用拿出土地和動用武力就成功縮小了封國的勢力範圍,擴大了中央統轄的範圍。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識“推恩令”的做法是根據郡國制下封國繼承特點所設計的,“推恩令”的目的是將原本諸侯王與皇權的矛盾轉化為諸侯王子弟之間的矛盾,進而不費武力和寸土就成功削弱封國勢力,從而使學生在對比漢景帝“削藩”與漢武帝“推恩令”效果上,感受漢武帝高超的`治國智慧。

4.“推恩令”的影響

通過列舉西周時期的“分封制”、秦始皇時期的“郡縣制”、漢高祖時期的“郡國制”,可以看出,在我 國曆史上對於地方管理模式的變化是圍繞“地方分權”與“中央集權”展開的。到漢武帝時期,通過頒佈“推恩令”成功削弱封國勢力並進一步強化秦始皇在全國推行郡縣制的做法。在此後兩千多年時間裏,我國地方管理基本採用以地域劃分為主的管理模式,以血緣為紐帶的分封制基本退出歷史舞台。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對比漢武帝與前人的基礎上,理解漢武帝頒佈“推恩令”是對秦始皇推行郡縣制的鞏固和發展,從而理解“推恩令”對後世所產生的影響。

四、強化集權的措施

教師過渡:漢武帝在解決同姓諸侯給皇權帶來的威脅之後,又着手解決外姓的威脅。

提問:

(1)外姓威脅皇權的表現有哪些?

(2)漢武帝是如何解除這些威脅的?

學生自主學習課本的相關內容,解決上述問題。

1. 強化監察制度

為了監督和檢舉京師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為,漢武帝在中央設立了司隸校尉。

提問:司隸校尉的職權類似於秦始皇時期的哪一個官職?兩者又有不同之處?

為了監督地方官員,並抑制和打擊地方豪富,漢武帝將全國分為13個監察區域,稱為“十三州部”。每州部各派刺史一人,刺史可以將所發現的情況直接奏報皇帝。

出示“十三州部”“刺史印章”圖片等補充材料。

通過對比漢武帝與秦始皇加強監察制度所採取的措施的不同,認識漢武帝所採取的措施更加完善。

2.削弱相權

漢武帝通過任用身邊的侍從、宦官,形成具有決策權的“中朝”,以制約丞相權力過大的狀況,並使得以丞相為首的朝廷成 為只有執行權的“外朝”。

3.掌握經濟命脈

漢武帝通過推行官營專賣壟斷鹽鐵之利和嚴禁私鑄貨幣等改革,牢牢掌握着經濟命脈。漢武帝的這些措施,目的是“釜底抽薪”,徹底割斷潛在威脅皇權勢力的經濟基礎。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本子目的學習,進一步瞭解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的措施。通過與秦始皇措施的對比,認識到漢武帝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完善制度建設。

板書設計

第12課 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

設計意圖:通過板書,將秦始皇與漢武帝的措施進行比較,得出漢武帝的措施推進了秦始皇開創的大一統格局。

過渡:憑藉漢武帝高超的政治智慧,進一步推進了秦始皇開創的大一統格局。那麼,應該如何來評價漢武帝的這些舉措?參考紀錄片《中華文明》的一段解説詞。

五、主題昇華:集體朗誦

華夏民族大一統的國家偉業,到了漢武帝時代,完成了從地理空間到精神空間 的整合與凝聚。正是這個偉大而充滿凝聚力的民族共同體,承載着中華文明古往今來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來的中國,歷盡滄桑,也曾戰亂分裂。但是,不管危機多麼深重,總是能夠重新走上統一安定的大道,重現蓬勃生機。

——紀錄片《中華文明》解説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中看到漢武帝憑藉高超政治智慧,採取一系列措施推進大一統格局給中國帶來的深遠影響, 是中國兩千多年保持統一主流格局的關鍵一環。

六、練習鞏固

1.漢武帝頒佈“推恩令”是為了( )

①維護皇帝的權威 ②恩賜親戚 ③鞏固統一 ④加強中央集權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2.儒家學説之所以成為我國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主要是由於( )

A.董仲舒對儒家學説的發揮

B.漢武帝重用信奉儒學的人

C.儒家思想適應了中央集權制度的需要

D.儒家學説是西漢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

3.在中國歷史上,國家大一統的觀念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基礎,這種國家大一統局面的形成始於( )

A.炎黃部落聯盟的組成 B.堯舜時期“天下為公”的傳説

C.道家思想的影響 D.秦漢鞏固統一國家的措施

4.大討論:通過學習本節課,在漢武帝治國智慧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設計意圖:

通過習題的形式,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通過開展“大討論”,分享在漢武帝治國智慧中所得到的啟示。

教學反思

從教學方法看,整節課基本以講授法為主,整個構思預設周密,生成不足,學生只是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一步步走進了教師預設中的“圈套”。一節看起來感覺比較暢快的歷史課掩蓋了學生的困惑,掩蓋了歷史課堂的有價值的生成,也阻礙了學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索。僅僅只是將教學等同於傳授知識,雖然摸透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和興奮點,但是忽視了學生真正的學習需要,忽視了學生建構知識的自主性。創造有意義的歷史情景,真正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引導學生自主建構,需要真正研究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需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