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秋天的懷念優秀教案

來源:文萃谷 8.46K

《秋天的懷念》是一篇充滿人性哲理的文學作品,作者以樸實含蓄的文字和真摯細膩的感情,展現了母愛的深沉與厚重,表達了自己對母愛的頓悟及對人生新的思考,從而樂觀堅強地迎接人生的風雨。為幫助七年級的老師上好《秋天的懷念》一課,本站小編為大家分享《秋天的懷念》優秀教案範文如下:

七年級秋天的懷念優秀教案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領會樸實的語句中所藴含着的豐富情感。

2.品味關鍵詞句,體會動作、語言、神情、心理描寫的作用。

3.體會磨難對於人生的意義,培養在磨難中成長的堅強品質。

【學習重點】 1、2

【學習方法】 誦讀法、精讀法、品析法

【課時建議】 2課時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

1.藉助課文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識記課後“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2.查閲資料,瞭解作者生平簡歷及主要事蹟。

3.讀課文2~3遍,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課堂學習

一、預習反饋

4.檢查、矯正課前預習第1題。

5.根據所查資料,口頭介紹史鐵生的生平簡歷及主要事蹟。

明確: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縣,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是“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史鐵生創作的散文《我與地壇》鼓勵了無數的人。2002年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協會評議委員會委員。2010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因突發腦溢血逝世。根據其生前遺願,他的脊椎、大腦將捐給醫學研究;他的肝臟將捐給需要的患者。

史鐵生多年來與疾病頑強抗爭,在病榻上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廣為人知的文學作品。他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重要文學獎項,多部作品被譯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為人低調,嚴於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連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説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他的《病隙碎筆》作為二oo二年度中國文學最為重要的收穫,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並解答了“我”如何在場、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當多數作家在消費主義時代裏放棄面對人的基本狀況時,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內心,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堅定地與未明事物作鬥爭,這種勇氣和執着,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傑出成就獎得主史鐵生授獎詞)

二、朗讀課文,把握內容

6.課文標題是“秋天的懷念”,請問文中懷念的是誰?文中有幾次寫到秋天?為什麼是秋天的懷念?

明確:文中懷念的是“母親”。兩次寫到秋天。之所以是“秋天的懷念”,一是因為母親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敍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二是因為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徵性;三是因為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徵。課文以此為題,是為了更好地抒情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7.課文三次寫到看菊花。請勾畫出相關句子,完成下面表格。

第一次 聽説北海的花都開了,我推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

第二次 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什麼時候?

第三次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8.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對生活的態度前後有什麼變化?請結合相關語句説明。

明確:“我活着有什麼勁”(絕望)→“要好好兒活”(再生)。

9.是誰促使作者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並影響了作者的人生觀?

明確:是母親促使作者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並影響了作者的人生觀。

三、再讀課文,體會母愛

10.判斷下列句子採用了哪種人物描寫方法(如動作、語言、神情、心理等),並結合相關詞語説説它們對錶現偉大的母愛的作用。

(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

明確:動作描寫。“悄悄”出去是為了讓“我”盡情發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復平靜和理智,也突出了母親的謹慎小心,説明母親怕讓兒子痛苦,讓兒子傷心;“偷偷”表現了母親不放心“我”,關注着“我”,表現了母親的慈愛和細心。

(2)母親撲過去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明確:動作、語言描寫。“撲”、“抓”兩個動作,説明母親非常在意“我”的內心感受,害怕兒子禁不住打擊,失去生活的勇氣;“忍”寫出了母親儘管十分悲痛,卻抑制悲傷鼓勵、安慰兒子的痛苦心情。母親説“好好兒活”,帶着幾分無奈,幾分頑強,母親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許不長了,卻仍在不屈地與病魔搞爭,不希望看到身懷病痛的兒子失去與病魔抗爭的信心,推動生活下去的勇氣。

(3)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明確:神情描寫。“憔悴”暗示出母親在病魔的折磨下身體已經十分不好;“央求”反映出母親既盼望兒子早日擺脱陰影,又怕自己支撐不到那一天的複雜心理。(4)語言描寫。表現了母親心中十分地快樂,表現了母親對“我”的愛之深。

(4)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説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着,一腳踩扁一個……

明確:語言描寫。表現了母親心中十分地快樂,表現了母親對“我”的愛之深。

(5)她忽然不説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

明確:心理描寫。母親很怕因為自己的情緒或者措辭而刺激到我,所以盡力地壓抑自己的難過,而變得小心翼翼,變得敏感。

11. 課文最後一段為什麼詳寫各種顏色的菊花在“秋風中正開得爛漫”?結尾重複母親“好好兒活”的話,有什麼深意?

明確:這段話中的一連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寫北海菊花的美麗,實際上是用象徵的手法,賦予菊花深刻的含意。作者之所以濃墨重彩地寫菊花,恰恰是對母親生前那句“好好兒活”的覺悟解讀,進一步深化了主題。菊花象徵作者對生命的渴望與眷戀。結尾重複母親“好好兒活”的話,揭示了主旨。“我”説“要好好兒活”,體現出了心中的堅強與自信,我明白了母親沒有説完的話,找到了自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諦。

四、拓展延伸,昇華感悟

12.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穫和感悟?請大膽説出來給同學們聽聽。

明確:當苦難、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首先應想到的是好好活,讓這唯一一次的活熱烈而輝煌;媽媽的愛就像空氣一樣,讓我賴以生存,而我卻常常忘了它的存在;面對挫折和災難,我們不僅要有勇氣去面對,同時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關心;生命是美好,要好好珍惜、好好兒活才是;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命運是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奮鬥來改變的!

13.閲讀課後練習四史鐵生《我與地壇》中的同樣是寫母親一段文字,説説它與課文在寫法上有何不同。

明確:課文以敍述為主,記敍了母親的四件事(“我”發脾氣時,母親撫慰我;母親為了“我”隱瞞病情;母親央求“我”看花;母親的臨終囑託),運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等多種描寫方法,刻畫了一位堅韌、寬容、偉大、無私的母親形象。本文以抒情為主,抒發了“我”對母親的愧疚之情。

課後學習

14.回憶平日生活中母親為自己做的點滴小事,以“媽媽,我想對你説”為題,給母親寫一封信。

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