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教學設計方案彙總10篇

來源:文萃谷 3.06W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方案准備工作,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那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彙總10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學生的學習參與面,減小差距。努力作好教學工作,在這一學期中,下文將準備了七年級第二學期政治教學設計方案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績

作為科任教師的我,不敢懈怠,一開始就認真制定教學計劃,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和備課組活動,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上,以和藹、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在實施教育教學中,我始終堅持按照《國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進行施教,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創造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讓學生有自己的學習時間,重視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健全人格品質的形成、創新、實踐能力和個性的發展。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我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諄諄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創造條件使學生創造力和潛能得以開發,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

教育是愛心事業,為培養高素質的下一代,本人從學生身心健康出發,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對於個別差生,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面對人生,而對優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典範,讓學生樹立自覺地從德、智、體、美、勞全方面去發展自己的觀念,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

在教育教學中,我始終把教育教學當成一種事業來追求,把每一堂課看成是發揮自己創造力,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看成是發展自己的一個機會,把上好一堂課看成是實現自己價值的體現。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始終以自己的良好形象,人格品質,作學生的表率。多讀書,讀好書,豐富自己的頭腦,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看新聞看報紙,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脈搏。因為我相信:教師的成功不僅取決於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高超的教學水平,教學藝術,更需要的是具有高尚人格和師德品質。作為為人師表的教師,我時刻注意修養自己的人格師德。

作為教七年級政治課的老師,明白自己任務重要性,故在課前做到認真備課,多方面去搜集相關進行資料。為提高每節課的教學效果,教學質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儲重點難點外,還廣泛蒐集材料以多種多樣形式授課,努力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二、經驗和體會:

1、嚴格課堂紀律,培養良好的學科學習風氣。

2、抓住重難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藉助教學媒體,分散教學重點、難點,多采用直觀明瞭的教法,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降低難度,對課後及練習冊的練習作必要的講解分析。

三、存在不足與今後打算:

1、教學以傳統方法為主缺少創新意識,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不夠成功。培優扶差工作做得不夠紮實,培優目標不明確;

2、繼續更新觀念,努力實踐主體教學;積極運用多媒體電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努力撰寫有較高質量的教學論文;繼續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本學期,由於在實踐中努力摸索領悟;在工作中認真學習;在學習中仔細研討總結;在總結中成長、前進;各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切實有效的由新課程的旁觀者,變成新課程的參與者和實踐者,投身到新課程改革中,並在實踐中臻於成熟。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的教育教學工作能力和水平還有待更進一步提高,需跟上時代的發展,適應時代的需要。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認真聽取師傅的教誨,要不斷總結經驗,努力創新,開拓進取,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逐漸創造出自己的教學風格,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穫!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要求

1、瞭解課文的敍述順序,按事情發展順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閲讀,抓住主要內容,讀懂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領會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重難點、關鍵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聯繫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教學內容分析:《釣魚》是s版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作者回憶了34年前,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傍晚,“我“和父親去釣魚,”我“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大鱸魚,父親讓”我“把鱸魚放回到湖裏。這件事給了”我“終生的啟示,讓”我“懂得了在各種誘惑面前,要有抵制的勇氣和力量。

學生分析:大部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比較高,朗讀能力不是很強,分析能力有待加強。

教學過程

一、 談話,複習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釣魚》這篇課

文的作者是詹姆斯·倫費斯蒂,他是美國紐約一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他為我國的廣大讀者所瞭解,並不是因為他的建築成就,而是因為他寫的一篇文章《釣魚》,今天,讓我們再一次的走進這篇課文,去聆聽作者心底的聲音。我

們先來回顧一下上節課學過的內容。幻燈出示學生要回答的內容。)

(教學 評價:從作者的身份入手,切入對課文的學習,引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二、精讀3—9自然段,感受我的情感變化。

1、體會釣魚時的心情

a、師:文中的我釣到了一條什麼樣的魚?

b、指名回答。

師:作者釣魚、放魚時的心情是不一樣的,他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心情怎樣?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把描寫作者心情的詞語或句子做上記號,多讀讀,體會體會。

幻燈出示第三自然段內容

(教學評價: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書,並且在書上做記號,這實際上是在無聲地引導學生怎樣讀書,要養成思考的好習慣。) 彙報(驚喜、得意 驕傲 自豪等)

出示文中這一句: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呢,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

師:怎樣通過你的朗讀來表現作者的驚喜或得意呢?

生練讀後指名讀。

師:那麼美的月光,釣到了那麼漂亮 的魚,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下。

師生深情地共讀“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呢,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這一句。

(教學評價:以作者的情感為主線,讓學生讀中悟,體現新課標以人為本的理念。)

2、感悟放魚時的心情

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釣到了一條漂亮的大鱸魚,卻要放掉,那此刻我的情感發生了什麼變化呢?請同學們自由讀4∽9自然段,把描寫作者心情的詞語或句子做上記號,感受一下。(幻燈出示4、5、6、7自然段)

a、彙報(學生彙報時要求説出是從文中哪裏體會到的?“急切、難過 依依不捨 失望 憤怒”等)

“可是不會釣到這麼大的魚了!”這一句除了讀出作者傷心的情感之外,你還讀出作者此刻是一種什麼情感?

生自讀後回答。

(教學評價:新課標提出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對這一句,學生體會到的情感是不一樣的,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形象。)

b、指導讀好表現我急切、傷心、依依不捨的有關句子。(幻燈出示4—7自然段內容,尤其注意變換顏色的詞語及9自然段一個關鍵的句子,採用師範讀、學生練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體悟作者當時的情感)

c、分角色讀4∽7自然段。

(教學評價:作者放魚時的心情是複雜的,只有放手讓他們多讀,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

3、寫作技巧的引領(幻燈出示)

師:剛才讀的這幾段文字,彷彿在寫我們自己釣魚、放魚時的心情,之所以能達到這種效果,那是因為作者真實的描寫了自己的心

理活動,真情的在寫作,所以心理活動描寫是寫作中很重要的一環。

(教學評價: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學科,教語文不光要讓學生體會情感,還要讓學生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

師:下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來探究這樣一個問題:

4、父親為什麼要我放掉大鱸魚?(幻燈出示)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後交流彙報。

師小結: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也要遵守規則。

(教學評價:父親要我放掉大鱸魚的真正用意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探究是很有價值的,文本的內涵就能挖掘出。)

三、談啟示(也就是父親要我放掉大鱸魚這件事對我的影響。) 師:少年時代的.我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漂亮的大鱸魚,父親卻堅決地要我放掉,那一刻,讓人心碎,隨着歲月的流逝,幾十年過去了,回過頭來看,這件事對我又有什麼啟示呢?

1、 指名説(板書:抵制誘惑)

2、 齊讀10自然段

3、 師:小時候的我不懂事,對父親當時的做法不滿,長大了,覺

得父親做的是對的,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讓我們在讀第10自然段。

⑴“魚”指的是什麼(學生回答後,幻燈出示)

⑵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過誘惑嗎?當時你是怎麼做的?(幻燈出示)

(教學評價:這個拓展既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

四、總結(出示第12幅幻燈片)

師:同學們,文中的作者後來成為一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與小時候父親堅決地要他放掉大鱸魚這件事是分不開的!所以同學們從小就要嚴格的要求自己,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也要遵守規則,這樣才能堅定地抵制各種誘惑,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五、作業(出示第13幅幻燈)

仿照《釣魚》這篇課文描寫心理活動的方法寫一篇作文。 題目:當老師公佈考試分數的時候

板書設計:

釣魚 驚喜

放魚 急切 傷心依依不捨

啟示 抵制誘惑

教學反思:

這一節課我是作為公開課來執教的。通過本文的設計、教學,我對新課程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在教學中,我盡力落實新課程的全新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在閲讀教學中,教師要明確讀的目的,以讀為本,運用多種形式、手段,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教給學生閲讀的方法,注意讀思結合,激發興趣,以情促讀,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四冊第62—63頁的例1、例2及第64頁“做一做”的習題,練習十七的第1—4題。

教學目的:

1、認識鐘面及時間單位“時”、“分”,初步體會“時”、“分”的實際意義,理解1時=60分。

2、結合具體的生活情景,學會認讀鐘面上的時刻。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能力,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讀寫幾時幾分的時刻。

教具準備:課件一套,學生每人準備1個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課件出示《大風車》節目畫面。

師:小朋友們,請看大屏幕,這是你們最喜歡看的什麼節目來了?有誰知道這節目是在下午什麼時候播放?隨着學生的回答點擊出現時刻下午6:10,晚上7:00中央電視台播放什麼節目?有誰願告訴老師你什麼時候起牀,什麼時候睡覺?(電腦分別顯示時刻)看來,時間和我們的生活、學習關係十分密切。而鐘錶可以告訴人們時間),幫助我們利用好時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時間的有關知識。板書課題:時、分的認識,生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麼?(讓學生充分發言)

二、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電腦出示一個鐘面)

(1)學生看書自學,觀察鐘面上有些什麼?(自主探索、小組討論)

(2)彙報交流,課件演示並填空。

①鐘面上有 針、 針、 針。

②鐘面上有 個數字,按從1—12順時針方向排列(點擊順時針方向)。有 個大格、 個小格,並演示時針分針的走動方向。

③分針走1小格是 分,走1大格是 分,走1圈是 分。 ④時針走1大格是 分,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 圈。

2、認識時、分

(1)認識“分”

①觀察分針

師:分針是用來表示“分”的,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

②體會1分有多長。學生分別做口算題、寫生字、拍皮球、踢毽子、跳繩。老師計時。

師:你用1分鐘做些什麼?讓孩子們説出自己1分鐘做的事。其實1分鐘能幹很多事情,老師讓你們蒐集資料的,誰願意把你搜集到的知識告訴大家?學生充分發言後,然後老師將自己蒐集到的知識出示在屏幕上:銀行點鈔機每分鐘點1500張人民幣,汽車廠每分鐘生產一輛汽車,中央電視台播音員每分鐘播180個字。

師:1分鐘很短,充分用好它卻能做很多事情,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分鐘。

(2) 認識“時”,知道時、分的關係

師:時針是用來表示“時”的,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1時。

① 分針走1圈是60分,觀察時針有什麼變化?課件演示。

師:時針走一大格(從一個數到下一個數)的時間是1時,板書 1時。

② 1時和60分有什麼關係?隨着孩子們的回答板書1時=60分。

③ 1時有多長

一節課 分,課間休息 分,再加 分就是1小時。

(3)完成練習十九第3題,比較各種動物每天睡眠時間的長短。(設計成動畫形式,在屏幕上完成)

3、時刻的讀寫

(1)讀寫整時的

① 讓學生嘗試説出下列鐘面的時刻。(電腦出示)

② 隨着學生的回答,用讀法、寫法將時刻點擊出來。

③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得出整時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得出認識整時方法。(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④ 練習:學生在鐘面上撥出7時、9時、12時、6時。

(2)讀寫幾時幾分的(課件演示)

① 從1:00—1:15,現在是1時還是1時多,為什麼?(因為分針不在12上,)時針有什麼變化?(先看時針走過數幾就是幾時多。)

② 到底多多少分呢?(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格,算出多少分)

③ 老師撥出9時多,小組討論:撥的是不是9時多?多多少?該怎麼看?全班交流。

④ 説出下列鐘面所表示的時刻,(屏幕顯示)主要練習幾點差幾分的和幾點多幾分的。

⑤ 師生共同歸納認識幾時幾分的方法。

⑥ 操作:老師報時,學生在鐘面上撥出。有意練習幾點多幾分和幾點差幾分的

三、鞏固練習

1、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老師帶孩子們出去旅遊,到達目的地的時間顯示在課件的鐘面上,請小朋友們分別讀寫出來。

2、遊戲:小小郵遞員

動物王國裏有許多的小動物,可它們的時間安排各有千秋,下面請小朋友們拿着手上的“時間的寫法”卡片,投遞到相應的小動物的“時間的讀法”卡片的信箱裏裏。小朋友們,誰最最棒,出發吧。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麼收穫?

五、課外作業:

小朋友們,回家用一張硬紙殼、水彩筆、兩小張條形紙(時針、分針)、一個按扣作一個鐘面模型。

要求:鐘面美觀、數字清晰,時針、分針可以活動,形狀、顏色、自己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第一課時

  設計思路:

本節課為第一課時,重點放在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上。文言文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借助工具書閲讀淺易的文言文,因此第一堂課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和參看註釋細讀課文。並隨時記下難懂的問題,等下節課解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具有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工藝美術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要向同學們推薦的是一篇介紹工藝小品的文章《核舟記》(板書課題)。

二、作者簡介。

魏學洢(約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現在浙江省嘉興市)人。其父親魏大在明熹宗時做給事中官,因上流指責權奸魏忠賢結黨樹威,被逮捕下獄。魏學洢盡力營救其父,末成。其父被害死在獄中,學洢痛父冤枉,晨夕號泣,自己又受到閹黨迫害威逼,不久悲憤而死,只活了30歲。

他一生沒做過官,生前好學善文,撰有《茅檐集》。

三、閲讀課文

教師範讀課文,然後正音及解決疑難詞句。(可以聽錄音)

(1)正音。(略)

(2)釋詞。(略)

(3)重點句子:

①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都能順着原材料的格局來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態。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中間戴着高高的帽子,長着濃密鬍鬚的是蘇東坡。

③其人視端容寂:那人正眼看着爐子,神色平靜。

④細若蚊足,鈎畫了了,其色墨:筆劃像蚊子的腳一樣細,筆筆清楚,顏色是黑的。

⑤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是挑揀狹長的桃核刻成的。

⑥技亦靈怪矣哉:這種技藝,也真夠奇妙的了!

讓學生根據這些內容,自主學習,自己疏通文意,可以結成小組,互相討論。

四、理清説明的內容及順序。

明確:本文結構屬於總一分一總,開頭總寫,由評論引入所要説明的事物,結尾再總寫,在總述事物概貌的基礎上再作扼要的評論。

説明對象:核舟

五、總結、擴展

本節課我們對課文有了大概的瞭解。初步領略了核舟的奇特,和核舟各部分的組成。同學們都積極動口、動手、動腦,自行解決了不少問題,鍛鍊了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要找一找文言文與現代文的區別,如數詞的使用,實詞中個別詞的變化等等。

六、佈置作業

1.本文開頭一段稱讚王叔遠手藝奇巧,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寫的?這一段對全文有什麼作用?

2.核舟雕刻得十分精細,作者是怎樣加以描述的?

3.核舟雕刻人物十分傳神,你最欣賞哪些地方?

第二課時

一、複習提問

(1)核舟大小如何?

(2)核舟的主題是什麼?

(3)核舟上共雕了多少人和物?

(4)古代的記是一種怎樣的文體?

(5)文章主體的寫作順序是怎樣的?

二、研讀課文

朗讀課文可以男生、女生分讀,師讀齊讀等方式,對讀得好的同學給予鼓勵,老師指導有關朗讀的要領:讀書力求使用普通話,尤其注意古今異讀、變讀、通假字、多音字的讀法,讀準字音才能讀得流暢,讀準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徹。

3.齊讀第一自然段,然後分析,設計問題如下。

(1)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2)找出表現核舟主題的句子。

(3)找出説明原料小而表現題材廣的句子。

(4)説明構思巧妙、技藝精湛的句子。

答案:

(1)概述雕刻家王叔遠的精湛技藝。

(2)蓋大蘇泛赤壁雲。

(3)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

(4)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找四名學生朗讀第2-5段,然後分析討論。

(1)這四段文字是對核舟的具體細緻的説明,作者怎樣説明的?可分成幾個層次?

第2-4段是一層,説明的是船的正面;第5段是一層,説明的是船的背面。作者是按照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的順序説明的。

(2)研讀第二段。設計問題如下。

①這一段的內容是什麼?

先介紹核舟的體積,接着寫船艙,重點是介紹艙旁的小窗和所刻的蘇軾十六字文句。

②介紹核舟體積時,作者抓住了長度和高度,又寫了眾多小窗和對聯,作者意在表現什麼?

突出王叔遠的奇巧、靈怪,從而也突出了説明中心。

③請同學領會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意境,讓學生自己動口講一講。

(3)研讀第三段。

討論:①這一段是介紹船頭部分,着重説明什麼?

着力表現蘇武、魯直和佛印三位遊覽者的神情態度。

開展小活動:課堂表演(找三個男生分別扭作蘇東坡、黃魯直和佛印,讓他們按照課文中所述的情境實際演練,主要目的是活躍課堂氣氛,變抽象為形象,以吸引學生注意力,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

教師點撥:東坡與魯直共閲一手卷,如有所語,佛印矯首昂視,屈膝盤坐,神情給人一種空靈的感覺。表演完畢後設計思考題如下:

②從蘇、黃共閲一手卷、東坡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語和佛印的矯首昂視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圖是什麼?

從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圖是表現他們豁達、豪放的胸襟,説明他們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卻了現實的煩惱,而陶醉在眼前畫卷的美好意境裏。佛印的形象則是蘇黃二人的陪襯,他的表情給人一種空靈的感覺。

③作者在説明船頭三人時,着墨較多的是誰,為什麼?

是蘇東坡。因為刻畫得仔細,所以作者當然也寫得細膩;同時還因為核舟的主題是蓋大蘇泛赤壁雲,這樣説明與主題吻合。

④你從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藝的奇巧、精湛?

如對東坡外貌的刻畫,對東坡、魯直衣褶的介紹,對佛印左臂所掛念珠的説明珠可歷歷數也。

小結第三段:這段文字,説明人物神情態度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順序,描述每個人物又是按照由上部到下部的順序,層次分明。

(4)研讀第四段。

開展小活動課堂表演。

讓兩名男生扮作兩個舟子,身邊放上一些道具充當楫、壺、爐蒲葵扇等物,模擬兩名舟子的神情動作,讓講台下的同學觀看並説出他們跟書中所作是否一致,主要目的是活躍課堂氣氛,變抽象文字為具體形象。下一步,教師設計以下問題:

①這一段文字説明舟尾情況是怎麼佈局的?

主要運用了總分結構。先總説揖左右舟於各一人,而後分説,從居右者説到居左者。

②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動作渲染了一種什麼氛圍?

兩舟子雖神情各異,一個若嘯呼狀,彷彿是在那裏呼喚清風,顯得悠閒自在;一個視端容寂,彷彿在專注聽茶聲。但表現了一個共同氛圍,這就是愉悦、輕鬆、活潑自樂。

③小結:第2-4段是寫船的正面,這一部分實際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蘇泛赤壁的生活畫卷。

④請同學們發揮想像力,想像一下當時蘇軾跟他的朋友泛遊赤壁時的情景。

教師可引導:正當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時,三個知心朋友暫時把身邊瑣事放在腦後,乘一葉扁舟盪漾在大江之上,江面波平如鏡,令人心曠神怡,清風吹來,蕩起層層漣漪

⑤研讀第五段,設計問題如下。

a.這段文字中哪些説明可以表現雕刻技藝高超這一中心?

細若蚊足,鈎畫了了。

b.寫船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寫船背面為什麼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這是為了突出核舟的主題,同時也表現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C.這段文字可以省略不寫嗎?

不能。因為這是對前文説明的必要補充。

至此課文全部研讀完畢。

三、總結、擴展

歸納本篇説明文的一些寫作技巧如下:1.以空間為順序,層次清楚、主次分明。2.語言簡練、準確、生動。

本文中的數詞用法跟現代漢語裏的不同,中間沒有量詞介入,直接修飾名詞。

四、佈置作業

仿照本文的寫法,選取一工藝品,作簡要介紹,寫成一篇短小説明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並提出不懂的問題。

2.收集有關資料。

3.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18個新詞。

學習過程:

一、讀課題,你知道挑山工是做什麼的嗎?

(因為泰山山路陡峭,車輛無法通行,山上的貨物大都要靠人力運送,從事這樣工作的人被稱為“挑山工”。)

二、請你大聲地朗讀一遍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讀完後,請你自查:以下字音你讀準了嗎?

拘束的“束”字讀音:shù

黝:在“黝黑”一詞中讀yǒu;但在黑黝黝一詞中,就要讀成:hēi yōu yōu ,意思是指皮膚黑得發亮。

摺尺形的“折”在這裏讀:zhé

三、請你看課後生字:

1.寫一寫,要注意以下幾個字的的字形:

黝:左邊是“黑”字,表義,右邊是“幼”表音。

憨:上邊是個“敢”字,下邊是個“心”。

茵:要注意與“菌”區分。

2.查字典或詞典,理解下面幾個詞的意思:

喧鬧、飽覽、流連、姿態奇特、騰雲駕霧、不解之謎、哲理

四、請你默讀課文,思考:

1.想想作者的不解之謎是什麼?把答案畫在書上。

2.請你能根據下面的提示試着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介紹泰山上挑山工走的路程長,但速度並不比遊人慢。

第二段:敍述了有一次我登泰山時,同一位挑山工幾次相遇,經過和他攀談,解開了心中之謎。

第三段:我從泰山回來,畫了一幅挑山工的畫,以此來激勵自己。

3.作者和挑山工幾次、在什麼地點相遇,請在書上標出。

4.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在書上註明。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課時備課

1、背誦古詩《夜書所見》,並在讀背中有所感悟。

2、閲讀短文,明白其解釋的道理。

3、交流健康小常識,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4、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或想象,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學生收集健康小常識,為口語交際做準備。

一、完成“讀讀背背”

1、複習引入。

在同學們的記憶中已經儲存了許多古詩詞,現在請大家背誦自己讀過的故事,比一比誰背得多。教師對背得多的學生予以表揚。並提出希望;今後能背誦更多的古詩詞。

下面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題目是“夜書所見”(板書)。這首詩的作者事葉紹翁。你們還會背誦他地那些詩作?(《遊園不值》等)

1、自讀古詩

(1)輕聲讀幾遍,注意把自己讀準。

(2)指名讀,糾正字音。

(3)氣度。

(4)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2、練習背誦。

(5)自由背誦。

(6)指名背誦。

(7)齊背。

二、閲讀短文

1、自讀短文。

想一想這個古詩主要講了什麼?

2、小組討論交流。

(1)燕國的那個年輕人為什麼學來學去,連路都不會走了呢?

(2)作者借這個故事,説明了什麼道理?

3、集體交流

要點(1)這個青年丟掉了個人所長而盲目的模仿他人,對待學生要有正確的態度和方法,要結合實際,發揚自己的長處,學習他人的優點,做到學以致用。

4、講述故事

自己練習——指名講述

三、佈置作業

1、背熟古詩。

2、把《邯鄲學步》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整體感知內容。

2、品味重點語句,理清思路,瞭解文章的新奇的構思。

3、展開想象,感受作者情感,體味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4、聯繫現實反思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關係。

  【學習重點】

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感受作者心境,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本單元為我們展現的是色彩斑斕的大自然,展現了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語言。因此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品味優美的語言,揣摩作者深厚的感情,從而陶冶學生愛美的心靈,鍛鍊學生髮現美的眼力,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更加關注自然和環境,是本單元教學重點,也是本文的重點。

  【課前準備】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習本文,反覆朗讀,通過朗讀來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啟發誘導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們長居城市,遠離了大自然,有沒有一種被困在籠中的感覺?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鬆一下心情?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象,跟隨着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板書:題目、作者)

  二、整體感知

1、正音:檢查預習,掃清文字障礙(小黑板顯示)

給下列加粗字注音:(學生試讀,師生糾正,學生齊讀)

幽徑(jìng) 唱和(hè) 湛藍(zhàn) 梔子(zhī) 玄奧(xuán) 清澈(chè) 禪心(chán) 犬吠(fèi) 憔悴(qiáo cuì) 樹冠(guān) 凝靜(níng)

2、教師範讀:初步感知課文,激發學生的感情。

  三、研讀與賞析

1、我在山中主要拜訪了哪些朋友?

學生討論後明確:

作者要訪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們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2、作者都是怎樣稱呼它們的?

古橋──老朋友 樹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雲──大嫂 瀑布──大哥

懸崖──爺爺 雲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3、文章表達了我怎樣的感情?

討論後歸納:

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為什麼把進山看景説成是山中訪友?

討論後明確:

作者構思新奇,想像豐富,充滿童心童趣。把進山看景説成是山中訪友,讓人感到更加親切,使景與我融為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裏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麼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5、作者分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麼?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討論後明確: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並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紮根於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k11-018.jpg;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於工作和生活。

  四、體驗與反思

我們隨着作者帶着一路月色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珍視我們自然界的朋友?

  探究後教師小結:

當你帶着好奇和輕鬆愉快的心情讀完這篇散文之後,在你被那美妙絕倫、如行雲流水般的語言帶進山中之後,你除了被童話般的意境陶醉外,你還會從字裏行間透出的情愫裏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那種深切的熱愛。並且,你還會感悟到作者對人生那種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紮根於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遠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於工作和生活。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初步認識水是會變的,知道雨、雪、冰雹是水變成的,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自然界的因果關係。

2、理解水的變化與人類的關係。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懂得我是指水,瞭解水是怎樣變化的。

  教學難點:

理解水的變化與人類的關係。

  教學方法:

採用快樂教學法、討論法、表演法等現代教學方法以及多媒體教學手段。

  課前準備:

1、 準備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課件。

2、 讓學生蒐集圖片。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寫字。(略)

第二課時:交流研討課文。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 複習生字。

1、 談話: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些生字朋友,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2、 課件出示:摘蘋果(指名認讀)

  二、 動畫激趣,整體感知。

1、 激趣談話:我是什麼?這個調皮可愛的小朋友到底是誰呢?大家想不想了解它,讓我們一起聽聽它的自我介紹吧!

2、 課件播放課文朗讀,同時出現一些相關畫面。要求學生思考:我是什麼?

3、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我是什麼,並説説自己的理由。

4、 指名彙報。(我是水)

  三、 啟發學生思維。

1、 談話: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水是會不斷變化的,那麼水是怎樣變化的?水除了變化以外,還有什麼特點呀?你能不能想個好辦法,把這些問題材弄懂呢?

2、 學生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 交流方法。(學生可能會提出小組讀書,邊讀邊記、故事表演、繪畫表現等方法。)

  四、 進行探究學習。

1、 組織學生根據自己提出的學習方法,進行合作學習。老師及時關注各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和學生一起進行探究,幫助學生選擇正確地運用自主選擇的閲讀方法,以確保學習質量。

2、 展示: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小組學習)彙報學習情況。注意引導學生弄清以下問題。

(1) 水的不同狀態及變化過程。(利用課件中情境這部分中的水變化雲變化下雨下冰雹動畫以及練習這部分中的説説畫畫填空幫助理解,同時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 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樣子。(利用課件中情境這部分中的水狀態中的三張動畫圖片以及課件裏練習這部分中的演演幫助理解。)

(以上兩點的教學應當充分相信學生,並引導學生結合對文中重點語句的體會,練習感情朗讀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如:用突出重音的方法讀出落、打、飄;用愉快、輕柔的語氣讀出白雲與紅霞的美麗、可愛)

(3) 水在人類生活中的利弊。(利用課件中情境中的好與壞中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感知以及課件中練習中的找找理解詞語温和和暴躁)

  五、 拓展延伸,進一步瞭解水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係。

1、 談話:你還知道哪些水的作用和危害呢?

2、 學生把自己課前蒐集的資料拿出來四人小組交流。

3、 展示。

4、 四人小組討論:水給人們帶來災害與人類破壞環境有關係嗎?舉例説説人們破壞環境的行為,想想有什麼辦法能讓它光做好事,不做壞事嗎?

5、 指名説説自己的好辦法,評議,評出治水妙計治水專家。

  六、 佈置作業:

任選兩道你喜歡的題目做一做:

1、 做一個節水小衞士。

2、 找一找你在生活中看到水在變的例子,並寫下來。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19、我是什麼

汽 雲 雨 雹 雪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設想】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古橋、樹林、山泉……經過作者動情的敍述,這些自然界的朋友們也彷彿走到了每一位讀者的心中,使讀者頓生身臨其境之感。正是在與“朋友們”互訴心聲之中,作者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真切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所以本文教學應定位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品味語言,以陶治學生心靈,使學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生活觀的教育。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整體感知內容。

2、品味重點語句,理清思路,瞭解文章的新奇的構思。

3、展開想象,感受作者情感,體味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4、聯繫現實反思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關係。

  【教學重點】

品析優美的語言,體味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教學難點】

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的寫作技巧。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研討法、情境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們長居城市,遠離了大自然,有沒有一種被困在籠中的感覺?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鬆一下心情?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象,跟隨着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投影:題目、作者)

  二、整體感知,交流探討

播放配樂朗讀《山中訪友》,學生聽讀,提示學生注意生字讀音,並思考下列問題:

1、誰能説説作者去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呢?

學生討論後明確:作者要訪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們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2、作者都是怎樣稱呼它們的?

明確:

古橋──老朋友 樹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雲──大嫂 瀑布──大哥

懸崖──爺爺 雲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3、從這些稱呼中可看出,文章表達了“我”怎樣的感情?

討論後歸納:

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作者為什麼把“進山看景”説成是“山中訪友”?

討論後明確:

作者構思新奇,想像豐富,充滿童心童趣。把“進山看景”説成是“山中訪友”,讓人感到更加親切,使景與我融為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裏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麼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5、作者是那麼地熱愛大自然,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象,跟他走進山中,去會晤他山中的眾朋友,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説説你為什麼喜歡它?用“我喜歡 ,是因為 ”的句式説一句話。

學生可能有以下回答:(學生回答時可展示相應畫面)

⑴ 喜歡白雲大嫂。作者把白雲的純潔比喻成白衣天使,使人感到生動親切,並且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白雲用自己的身軀為天空增添活力,使人彷彿感到白雲有了思想,有了生命,而且是一位熱情的大嫂,有無私奉獻的秉性。

⑵ 喜歡瀑布大哥。他是雄渾的男高音,純粹的歌唱家,不拉贊助,不收門票,天生的金嗓子,從古唱到今,不知疲倦,不求回報,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與現代社會上一些走穴的歌星,形成鮮明的對比。

⑶ 喜歡老橋。老橋的特點在於一個“老”字,它像慈祥的老爺爺,無言地唱着歷史的歌。世間萬物在轉瞬間都是千變萬化的,惟有它仍矗立在滾滾流水上,散發着古老而堅韌的氣息,世間的一切都改變不了它那莊嚴的姿態,歲月使它漸漸衰老,不再富有往日的活力,可它總是永遠保持同一種姿態去默默地為人們服務,在它身上洋溢着一種讓人欽佩的堅韌與豁達。

⑷ 喜歡懸崖爺爺。因為懸崖爺爺雖然沒有花仙子們美麗,沒有溪流妹妹清澈,但他那種無雜念的心境深深印在人的腦海裏,他是那麼的高大,充滿着智慧,他使我們明白了做人要如懸崖一樣,永遠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態。

6、通過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麼?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討論後明確: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並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紮根於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於工作和生活;……

  三、品味語言,想象情境

1、這篇散文景美,情美,語言更美,可謂美妙絕倫,行雲流水。請自由朗讀,勾畫你最喜歡的句子,細心品味,説説它好在哪裏?(提示學生可從詞語的選擇、修辭手法、人稱變換、寫作手法等角度去品味。)

學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⑴ 我喜歡“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橋,你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你累了?”因為這段對古橋的描寫中,人稱由第三人稱變成了第二人稱。用第二人稱,好象面對面地與古橋交談、傾訴,使得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更親切、更自然、更強烈。

⑵ 我喜歡“走進這片樹林,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手勢……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株樹……被鳥兒銜向遠山遠水。”因為這一段運用了想象的表現手法,作者將自己想象成一棵樹,與整個樹林融為一體,與自然界融為一體,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⑶ 我喜歡“忽然下起了雷陣雨,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喝醉了酒的詩人在雲頭朗誦,又感動人又有些嚇人。趕快跑到一棵老柏樹下,慈祥的老柏樹立即撐起了大傘……我們有緣分,也做了一回患難兄弟。”因為這一段運用了擬人、比喻、反問等修辭方法,具體、生動、形象,感情強烈。

⑷ 我喜歡“走出門,就與含着露水和梔子花氣息的好風撞個滿懷。早晨,好清爽!心裏的感覺好清爽!”因為這一段中的“撞”字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清晨一出家門就有香風撲面的感受。同時,又運用了擬人、反覆的修辭方法,生動的寫出了“我”出家門時愉快的心情。

2、這樣一篇美文,你們認為應怎樣讀?

學生討論後明確:

帶着好心情,心裏想着美好的畫面,讀得輕一些,美一些。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句段,要求學生在讀中進一步體會情感。)

3、隨優美的音樂,欣賞美麗的畫面,讓我們以深情的語調朗讀這篇美文,進入作者所描述的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中。(播放配樂畫面文字)

  四、總結拓展,探索實踐

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了山林,探訪了“山中的眾朋友”,與他們互訴心聲,互致問候,最後“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

節假日,同學們也可以像作者一樣,不騎車,不帶禮物,哼着小曲兒,不過為了安全,可以邀幾個同伴,來一次真正的精神之旅,迴歸自然,假日──我們出發吧──走進大自然 ,與山川草木對話,與花鳥蟲魚對話,到自然中放飛心靈,你生活中就多了一個朋友。拿起筆,介紹你所看到的一個朋友吧。

  【板書設計】

古橋──老朋友

樹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山中訪友 白雲──大嫂 熱愛大自然

(帶着滿懷的好心情) 瀑布──大哥 愛護大自然

懸崖──爺爺 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

雲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

……

首尾呼應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一)、節課我們通過讀課文你們誰來説説課文説了一個什麼故事?

板書:空木罐、銀木罐、金木罐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讓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師: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這個故事?

生:地球發生大爆炸,所有的的江河都乾枯了

3、師:想一想該怎麼讀才能體現出這景象?

4、生自由練讀。

5、指名讀。

(過渡):師激情描述:火紅火紅的太陽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水都沒有了,人和動物都因為缺水而死。活着的人大喊着:水啊!在這樣的情況下,七顆鑽石的故事發生了。誰來讀讀下一個自然段。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引導學生讀好小姑娘哪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指名讀(當學生有一個字沒有讀準音的時候,教師耐心幫助學生把音發準)

齊讀這句話。

3、學生自由練習讀好這段後兩句話。

4、指名讀一、二自然段。

(過渡):木水罐怎麼變成了銀罐呢?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本段課文。

2、師:為什麼木水罐變成了銀水罐?

3、指導感情朗讀:小姑娘把歡喜起來。

指名讀

4、出示第一自然段內容,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五)、學習第四自然段:

1、教師在音樂的背景下講述課文故事片段。

2、師:水罐為什麼又變成了金的?

  (六)、學習第五自然段:

1、讓學生自由讀課文。

2、師:是什麼使水罐里長出了鑽石?

3、指導朗讀:小姑娘嚥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遞給了這個過路人。

指名讀、齊讀

4、引導學生讀好其他句子,方法同上。

  (七)、配樂集體朗讀一~~~九自然段。

  (八)、師總結:

那七顆鑽石飛到天上,變成了大熊星座。

  (九)、拓展練習:

1、讓學生寫出自己最想説的一句話。

2、指名讀讀自己寫的話。

師:愛是無法代替的,這是多好的名言啊!

 (十)、結束全文

同學們説得多好啊,你們説的每句話都是詩啊!(音樂起)今後大家看到大熊星座的時候,都會想到這麼一個動人的故事。好,下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