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班數學教案4篇

來源:文萃谷 2.77W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小班數學教案4篇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複習手口一致點數3以內的數,並能準確説出它的總數。

2、學習感知3以內的數量,引導孩子給數羣匹配相應數量的圓點。

活動重難點:

學習感知3以內的數量,給數羣匹配相應數量的圓點。

活動準備:

教具:一張草地背景圖,圖上有三座小房子;磁性教具:(分別為1只小鹿、兩隻小兔、三隻熊貓的數羣卡,耳罩、圍巾、帽子)

學具:與幼兒人數相同的數羣卡片(1—3不同數量的禮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複習手口一致的點數3以內的數。

教師出示教具:今天的天氣真好,森林裏遊戲的小動物可多啦!小朋友們看看,都來了些什麼動物呢?第種小動物有多少? 教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

小結:一共有1只小鹿、兩隻小兔、三隻熊貓,我們通過點數就知道數到最後一個數就是它的總數。

教師:冬天來了,小動物們好冷,老師給它們準備了一些保暖的東西,看,(出示實物)(讓孩子逐一點數並説出總數:一個耳套,兩條圍巾,三頂帽子。)

小結:我們通過點數知道有個耳套,兩條圍巾,三頂帽子,把這些保暖的東西送給小動物,你想把什麼送給小動物呢?

二、通過給小動物送禮物,學習感知3以內的數量。

1、引導孩子學習等量數羣卡匹配:你覺得一個耳套應該送給誰呢?你為什麼覺得一個耳套應該送給一隻小鹿呢?

小結:一隻小鹿和一個耳套的數量是一樣的,所以把一隻耳套送給一隻小鹿。

2、用同樣的方法點數感知兩隻小兔、三隻熊貓分別和兩條圍巾、三頂帽子數量一樣多。

教師引導幼兒小結:我們給一隻小鹿送了一個耳套,給兩隻小兔送了兩條圍巾……

3、學習數羣卡與相應數量的點卡匹配。

小動物們收到禮物都想回家了,我們送他們回家好嗎?它們的家在哪裏呀?(出示三棟房子)這裏有三棟房子,究竟哪棟房子是小鹿、小兔、小熊的呢?)這些房子一樣嗎?有什麼標記?你覺得一個圓點、兩個圓點、三個圓點的房子是誰的?為什麼?

4、引導幼兒小結:一個圓點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1的物體,兩個圓點可以表示……

三、操作活動,進一步讓幼兒感知3以內的數量。

1、我們班的小朋友很棒,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禮物呢!看看你們的凳子底下都藏着什麼禮物?都有多要,拿出來看一看,並和旁邊的小朋友説説。

2、教師對個別進行提問:XX,你收到了什麼禮物呀?有多少呢?

四、引導幼兒收拾操作材料。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讓幼兒在活動中感知3以內的數,幼兒可以自主的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數量卡,使不同層次的幼兒在這個環節中都有所提高,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動非常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心情愉悦的情況下,不知不覺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主題名稱:多變的圖形

活動目標幼兒通過動手變換圖形的組合,鍛鍊他們的操作思維能力。

瞭解一種圖形在經過折或剪後,能變成另一種圖形。

活動準備固體膠、剪刀、盤子、圖形若干、操作圖形若干、摺紙若干、背景音樂

活動流程

導入:直接出示圖形。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多圖形寶寶,你來找一個你最喜歡的貼在黑板上。

訓練操作思維

師:圖形寶寶碰一碰就會變成小動物、日常用品、植物等,誰想來試一試?幼兒操作。

老師點評

師:你們看這個像什麼?(幼兒回答)

師:利用這些圖形還可以變成什麼?(幼兒説,教師操作)

教師小結:哪些事物還是這些形狀的?只有找到比較相近的事物,我們的圖形變變變才會又快又準確。

動手操作

請幼兒在操作桌前坐好,自由拼擺圖形,老師巡迴指導。

作品展評:請完成的幼兒把作品粘貼到黑板上,老師點評幼兒作品,讓幼兒自己來説説每一幅作品的優點,學習同伴的`可行之處。

思維多面發散

師:老師這裏只有一個正方形,可是做聖誕樹需要三角形怎麼辦?請小朋友想個辦法。(幼兒回答)

你還發現哪些圖形可以變身?(請幼兒嘗試)

小組合作完成圖形拼貼畫

師:孩子們你們又發現了圖形寶寶的一種變化,現在請你們找到好朋友,4人一組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作品展示、老師點評

把作品粘貼到黑板上,每組推選一名幼兒來説一説自己作品的內容,老師給與鼓勵。活動反思:

活動緊緊圍繞着目標開展,在整個活動中,老師都以孩子為主體,引導孩子的思維發散,並通過孩子自己的操作得出經驗,老師給與適當的提升。

深層次的挖掘教材,不僅僅侷限於圖形本身的拼擺,而是通過一種圖形變化成另一種圖形,讓思維發散更明顯。

小組合作效果好,老師在活動之前的指導,讓孩子們很好地完成了小組合作。

課後小結通過本次活動,幼兒都能用不同的圖形拼擺成不同的物體形象,同時,培養了幼兒初步的創新意識,發展了他們的發散思維和想象力,體驗到小組合作的樂趣。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運用重疊對應、並放對應、連線對應等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比較能力。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水果、碗盤、彩色釦子、操作板、彩筆、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開火車進教室。師:每個小朋友坐了一張椅子,還有椅子多嗎?比一比,小朋友和椅子誰多?誰少?

2.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課。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副畫,小朋友看漂亮嗎?圖畫裏有誰?我們來聽一聽圖畫裏的故事好嗎?(師清講故事一遍)

師:小朋友來猜一猜,是紅蘿蔔多還是白蘿蔔多呢?用什麼辦法可以知道誰多誰少?(請幼兒上來示範比較)

小結: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可以用重疊對應、一一併放對應的方法。

3.師:花園裏紅花和黃花誰多誰少?用什麼方法來比?(師重點介紹用連線對應比較)

4.分組操作:第一組裝水果,比較水果和盤碟誰多誰少?第二組比較不同顏色的扣子誰多誰少?第三組用連線比較兩種動物誰多誰少?

5.小結: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可以用重疊對應、一一併放對應、連線對應的方法,還有其他又快又好的方法嗎?比如:老師這裏有一袋紅花片,一袋綠花片,誰能用最快最好的方法分出誰多誰少?

  課後反思:

一、取得的效果分析。

1、比較多、少、一樣多,是小班數學活動感知集合類的內容,也是平時生活中經常運用到的,如何更好的讓孩子更好的掌握和學習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一樣多,是我們關注的事。本次活動重視的一個環節是操作活動,如何在數學活動中優化操作材料,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用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表現出來,使幼兒能隨機地感知數學、走進數學,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呢?我在材料提供時,充分考慮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本活動中採用重疊對應、並放對應、連線對應方法讓孩子在操作中學習比較。第一組裝水果,比較水果和盤碟誰多誰少?第二組比較不同顏色的扣子誰多誰少?第三組用連線比較兩種動物誰多誰少?這三組材料難易不一樣,我讓幼兒輪換組活動,讓幼兒都去嘗試操作練習,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而且這些富有娛樂性的材料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能有興趣地反覆多次地進行練習。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參與積極性,孩子人人都能參與,既鞏固了孩子的知識,又獲得成功的體驗,一舉多得。

2、本次活動重點突出,教師重視了每個環節的小結表述,數學概念清楚,明瞭。

3、課堂氣氛活躍,幼兒輕鬆愉快地獲得了知識。

二、改進策略。

1、掛圖出示比較傳統,用課件比較生動形象。

2、教學過程中,當孩子的回答有偏差時,教師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思維,然後順應孩子的思維再引入,效果會更好。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鞏固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初步感知兩種顏色加到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的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

2、在活動中能認真觀察、大膽嘗試,感受色彩的奇妙變化,體驗玩色的快樂。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一、鞏固三種顏色

1、教師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引導幼兒觀察,説出顏色的名稱。

(1)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顏色嗎?(幼兒準確地説出三種顏色的名稱。)

(2)我已經準備好了三種顏色寶寶,現在來變魔術。

二、用兩種顏色進行操作,並進行相關的記錄

1、王老師有教師兩個不同顏色的杯子,如果把將一個杯子中的顏色倒入另外的一個杯子裏,可能會發生什麼呢?發生變化後記錄下來。

2、交流

(1)小朋友,你們在玩顏色的時候,發現了什麼?

(2)顏色是怎麼變的呢?並記錄。

3、師小結:原來兩種不同的顏色倒在一起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

三、鼓勵幼兒繼續遊戲,變出不同的顏色

1、師:接下來請小朋友再去玩玩,到你們沒有玩過的組玩,看看和小朋友的發現是不是一樣,也動動小腦筋,想想你能不能變出新的顏色。

2、幼兒進行第二次的實驗操作。

原來,相同的兩種顏料用的量不同,變出來的顏色也就不一樣了。

四、活動延伸師:我想變出五顏六色,那我把所以的顏色倒在一起試一試。

咦,怎麼變成什麼顏色啦?

我們回教室一起去試一試,好嗎?看看是不是和王老師變得一樣。

教學反思:

活動通過幼兒自己親自操作、遊戲等的一系列串聯的活動,讓幼兒掌握瞭如何按顏色分類,幾個活動的目的雖都是讓幼兒按顏色分類,但幼兒並不感到枯燥,而且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將本來單一的活動變得豐富起來,目標完成的很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