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讀書心得最新

來源:文萃谷 9.8K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月亮和六便士讀書心得最新,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心得最新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心得最新1

“人們若想保住他們靈魂中的善良,就要一天做兩件他們不喜歡做的事。”説這話的人是有大智慧的,我已然在一絲不苟地遵循這一真知行事了:因為我每天都要起牀,還要睡覺。

我總覺得絕大多數人選擇的這種生活方式好像欠缺了點什麼。我承認這種生活方式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那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血液裏的激情卻想追求一種更為狂放不羈的旅程。對我來説,這種簡單快樂的生活有某些讓我驚恐不安的東西。我的心渴望能活得更加驚險刺激。要是我的生活還能有所改變,有無法預知的刺激的話,我是願意去攀爬怪石嶙峋的山崖、暢遊暗藏危險的淺灘的。

只有詩人或者聖徒才會自信滿滿地在瀝青路上澆水,然後期盼着百合花會盛開在路面上,作為他們辛勤勞動的回報。一個人追求他人認可的慾望若是太過強烈,對輿論的無情職責太過恐懼的話,就會自己主動把敵人引進門裏。

我有好胃口是因為我是年輕人,而他有好胃口是因為他有麻木不仁的良心。一個惡棍的性格如果被塑造得既充滿邏輯又十分完美的話,那麼這種踐踏社會秩序的性格一定會讓它的創造者着迷。

當有些人説他們不在乎別人怎麼評價自己時,他們多半是在自欺欺人。通常,這些人會堅持走自己選擇的路,只不過是因為他們相信沒人會明白他們的奇行怪癖,最多也不過是因為有幾個鄰居友人的讚賞在支撐着他們的信念,讓他們敢於違背大多數人的觀點行事。當反常規是你這一階層的人推崇的常規的話,那麼你想在世人眼中顯得反常規倒也不是什麼難事。這種行為可以讓你獲得極強的自尊。你儘可以鼓起勇氣去揚揚自得,還不會承擔風險和麪對負面影響。但是,也許渴求他人的認可才是文明的人類最根深蒂固的本能。當一個反傳統的女人違反了威嚴的禮規,使自已暴露在各種脣槍舌劍的遣責之下時,沒有誰能比她還要火急火燎地跑向尊嚴的庇護所了。有些人對我説,他們不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我是不會相信的`。這不過是無知的虛張聲勢罷了,他們僅僅是想表示:他們不懼怕別人指責自己的小瑕疵,而且他們深信這些小瑕疵是不會被發現的。

但是這裏有一個男人,他真的不會介意別人如何看待他,因此常規情理對他沒有任何束縛。他就像是一個渾身塗了油的摔跤選手,你無法抱住他。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上帝的磨盤轉動很慢,但是卻磨得很細。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心得最新2

“月亮是高不可及的,而六便士遍地都是。多少人只抬頭看一眼月亮,又低頭繼續追逐六便士。”

初次拿起“月亮與六便士”,領教這句頗耐人尋味的句子後便一頭扎進書中的世界。書中的畫家擁有不俗的收入,可也突然消失在人海里,放棄爵位,放棄穩定優越的生活,一意追逐他對畫畫的熱愛。

起初我覺得他是個偏執的瘋子,誰會放棄實現的生活去追逐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可又轉念一想:月亮是理想,是目標,而六便士是生活。世界上一心只顧着六便士的人數不勝數:疲於工作的父母,埋頭苦學的學生,忍辱負重的工人……又有多少人像他一樣不顧六便士去追逐散佈着皎皎銀光的月亮?想到這便又對畫家肅然起敬了。

毛姆的文字機智幽默,畫面感極強,我彷彿能透過文字看到在破落髒亂的房間裏,蓬頭垢面的男人拿着廉價顏料畫着不被大多數人欣賞的畫。

可是,冷靜下來細細琢磨。滿地都是六便土,只有畫家抬頭,看到了月亮。屈服於生活,一生都低頭苦苦尋找六便士才是大當數人不可逃脱的宿命。追逐理想固然可敬,但選擇安逸的生活也不可恥。正如書中所説:“成功與否取決於你對生活賦於什麼意,取決於你對社會承擔什麼責任,對個人有什麼要求。”

想到這裏,我合上書本,繼續解着煩瑣的數學題,繼續同千千萬萬的人爭奪着地上的六便士,只是在空閒時間,偶爾抬頭看看月亮。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心得最新3

“月亮與六便士”,聽起來就像一幅驚豔絕倫的畫: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卻偏偏抬頭看見了月亮。那一瞬間血液的凝固又沸騰,一瞬間彷彿獻上了靈魂,肉體凡胎浮生百態都成了枷鎖。那該是怎樣刻骨銘心的驚豔與永恆,經歷了巫山滄海,滿目所及自此非雲非水。

於是思特里克蘭德拋棄了工作和穩定的生活,拋棄了家庭妻兒,寧願忍受別人的誤會與詆譭,忍受流離飢苦的生活,毅然決然投入了繪畫的懷抱。不,不是忍受,忍受者證明在其中獲得痛苦,但思特里克蘭德毫不在意,他的目光甚至從未在這些困苦上停留過一秒。他滿心只有繪畫,他説他必須畫畫,“就如一個人掉進水裏,那麼他游泳的好壞都無關緊要,他要麼掙扎,要麼被淹死”。他的決然到了一種驚世駭俗的地步。他説愛情是一種病,他只在某些時候才需要一個女人;他説孩子即便餓死了也同他沒有干係;他無所謂所有人的厭惡與鄙視;他不能忍受任何桎梏,清除所有阻礙,即便遍體鱗傷鮮血淋漓。

思特里克蘭德逐月而去。我同許多人講思特里克蘭德,而這些人中大多數批判他的不負責任隨心所欲,剩下的大多誠懇的表示了他的勇氣令人欽佩。

當我們用現實的眼光思考思特里克蘭德,其感受不會比讀完百年孤獨好上半分:譬如月亮離地球足足36。3萬千米,還得是在近地點的時候。

如果説“月亮”是毛姆用的一個比喻,那麼本體可以翻譯成理想,但它卻是高於理想的理想:你渴望在後花園的游泳池邊喝着86年的拉菲,同美人談論着康德;或者在世界各地舉辦音樂會,被人們稱為“現代的莫扎特”,都不重要,這些可能不是地上的六便士,卻充其量只算得上是樓頂的英鎊。月亮是生命的意義所在,是巫山滄海,是畢生所求,是刻在骨頭中的。而泱泱四海八荒,上下近萬年,有多少人連生命中的月亮是什麼都不知道,遑論那剎那的驚豔與永恆。即便有幸得見,有多少人卻低下了頭,為了生活和家庭,因為恐懼與不安,寧願假裝沒有見過。那麼那麼多的人此生便沉溺於緩緩的溪流,無緣懸崖瀑布。

那麼,你可會棄了六便士,甚至英鎊黃金,一心逐月而去?只是在此之前,我只希望,能夠得見月的清輝灑滿青石的街道,像一幅美麗的畫兒。

睡前想:你可會棄了六便士,甚至英鎊黃金,一心逐月而去?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心得最新4

你想要月亮,可給你六便士又嫌少。——題記

作者説這個標題是他隨手起的和主題無關,但我覺得這個標題起的太妙了。在無數的選擇中,是抬頭仰望月亮還是低頭去撿六便士,這兩個選擇也直戳新聞人的胸口,是理想還是現實?

書中的斯特里克蘭德和掙扎的凡人不同,他轉身追尋理想再也沒有回頭,可以説是荒誕的可笑的。一個毫無繪畫基礎四十歲的中年大叔執意作畫,放棄了令人羨慕的家庭以及安穩的工作。

他在乎成名麼,不,他根本不在乎。他所有的錢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畫畫,甚至連生理慾望被他厭惡。他只想要內心的寧靜。他被譏諷,被唾棄,可他根本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新聞理想新聞真實,新聞人掛在嘴邊的東西,哪一個人可以拍着胸脯保證絕對做到?最初選擇這條路靠着的是理想,支撐走完卻需要麪包。所以,是不是最後都會向生活妥協,但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可以反抗生活。

我想如果斯特里克蘭德死後他的畫沒有出名,那麼就是一場悲劇,可即便他死後變成了矚目的畫家,那一把被他安排的大火燒光了他所有畫作,依舊是一場悲劇。所有可能的傳世經典都註定湮滅,但世人的評價他才不在乎。

書裏我最喜歡這樣一段話。

“我總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一生好像欠缺點什麼。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裏卻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

希望做新聞人的我們,在月光下更孤獨勇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