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讀書心得體會7篇

來源:文萃谷 9.33K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世同堂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體會7篇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體會1

去年生日同學送的《四世同堂》,三部,一年過後,有點慚愧,才看了一部!開始看時,就想着到時候看完了能寫篇讀後感,就像國中還是高中那時候常寫的讀後感。此刻擺在自我的牀頭,卻總有些原因,讓你靜不下心看第二部,那就先寫寫感受,看後事如何?

第一部,《惶惑》。瑞宣、瑞豐、瑞全,祁家的三兄弟,有着不一樣的性格,走着不一樣的道路。

記得當時看到瑞宣的一段獨白時,自我就發了一個動態,那一刻的自我就是瑞宣。文章寫道:瑞宣認識他自我,他覺得他的才力,智慧,氣魄,全沒有什麼足以傲人的地方,他只能儘可能地對事對人盡到他的.心,他的力。他不肯用壞習氣減少他的石子的堅硬與力量。他明白在人世間,他的盡心盡力的結果與影響差不多等於把一個石子投在大海里,可是他並不肯所以而把石子可惜地藏在懷中,或隨便地擲在一汪兒臭水裏。

當然,我不是瑞宣,我不可能遭遇這樣的狀態。可是就像瑞宣認識了他自我一樣,我彷彿也看到了自我。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自我做事不夠細心謹慎,也沒多大的智慧與才氣,從小到大,最怕填你的特長是什麼?最怕問你擅長什麼?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可是,卻總有那麼一股勁,堅持着自我,保留着初心,我還能做點什麼,我至少還能夠改變點什麼,我覺得,人就是要這樣吧!

哪怕你只是在做一件很小的事,連你都不覺得它重要,可是,做了,好過走向一條相反的道路。或許,就是因為大多都是這樣的人,大多人都有着相同的一個初心,大多的初心都是朝着一個好的未來,此刻我的眼裏,我們的眼裏,大多都是完美。

瑞宣,在那個時代,代表着大多數的人。應對國家一點一點地被日本侵佔,期望能投身到反抗中,哪怕為戰爭獻出自我的生命。但作為兄長,背後一個家庭需要他支撐,祖父病了,母親常年多病體弱,二弟心中根本無家國之痛,反而為日本人做事,三弟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抗戰中,做了他想做的事。而他,就成了整個家庭的頂樑柱。他矛盾、痛苦、無奈,滿腔的熱情只能藏於心中,盡力壓制。我想,即使時代在變化,瑞宣依然是我們這個時代大部分人的縮影,一個代表,揹負着很多,不能放手去做自我想做的事,一方面來自於外界多方面的壓力,一方面來自於自身。

或許之後他主動踏出了那一步,帶着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或許那個時代逼迫着他不得不邁出了這一步,艱難困苦地行走着,或許我相信,瑞宣的初心都不會變。

我們只願心懷清歡,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體會2

在炎炎夏日裏,讀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感受中國人民抗戰經歷.

《四世同堂》以百萬字的篇幅表現了抗戰時期所發生的事.老舍先生的大家手筆不僅顯示了這篇作品宏偉雄大的結構與氣魄,更顯示的是對生活觀察的獨特角度與發掘深度,以及老舍先生獨特的'敍事語調.

《四世同堂》裏描寫了淪陷區人民在侵略者的壓迫之下的悲慘境遇和奮起反抗的過程.但此篇作品着重突出的則是北平人民所經受的磨難與醒悟.

作者主要通過人物的心理描寫來突出作品的中心思想.通過小羊圈衚衕居民的心理變化來折射出老中國兒女傳統文化心理帶來的挫折困惑,無奈與反抗,在戰爭這一特定的背景之下,文章鞭撻了舊中國文化的劣性,揭示了新中國文化無限前景.

生於九十年代的後我們無法親身感受抗戰時期的中國傳統思想了,但我們可以從視頻,書籍中尋找結果.顯而易見,老舍先生以睿智的眼光預言了中國未來的文化前景.

抗戰結束了,新中國成立了.中國文化也有了改變.迂腐,死板的傳統劣性思想被人們所屏棄,留下的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積攢下的偉大的民族精神.鄧小平爺爺的改革開放思想被人們接受,對外改革,對內開放.這一偉大決策讓炎黃子孫更加貼近世界,開闊視野,同時也為中國文化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更使的中國自身的文化得以提高.

轉眼,祖國的六十歲誕辰就要到了.在這個充溢了濃濃的中國傳統文化及國際文化的世界裏,我們需要的是吸收,吸收再吸收.不斷豐富自身的內涵,用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及能力去更好的建設祖國.------這,是我們所獻給祖國母親六十歲誕辰的禮物.

祖國媽媽,祝您生日快樂!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體會3

花了幾個星期,斷斷續續讀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個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寫出神韻來了。説看這書能激發出什麼愛國熱情是假的,我就是覺得做人要有做人的準則。

北平淪陷了,日子還要過,大家都死了不是就怎麼怎麼好,死也是為了活。我開始就奇怪,為什麼逃出去就是好的,留下來的就是懦弱無能。在我看來,亂世中不做違背良心的事,能夠保全自身、保全家人,還能為別人多少也做些貢獻,也是一種抗爭。而且是廣大人民羣眾最容易做到的.,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畢竟,絕大部分人心裏都有善良,可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到最後,連瑞宣也想通了,不像以前那麼矛盾了。

我説,小説寫得殘酷。我以為像尤桐芳心地善良,又有勇氣,必會有一番作為。結果呢,就稀裏糊塗地被錢詩人炸死在台上了。什麼都沒能做,心中懷着那麼大的仇恨,什麼都沒做成,還不是讓日本人害死的,是讓大家最最敬重的錢詩人。大家説錢詩人是導師,太言過其實了。他做那些事,有多少是為了愛國,又有多少是因為仇恨。如果他沒有錢仲石那麼個兒子,沒有冠曉荷那麼個鄰居,誰知道他會不會像牛教授那樣啊。因為國仇家恨把他逼到了那個份上,任何人都會去反抗、去鬥爭。老舍也沒想把他寫成完人,他為了報仇害死了無辜的人,日後也必要為此而懺悔。

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這些人品質低劣是罪有應得。而像冠曉荷和祁瑞豐,老舍簡直都不願意去批判他們,只説他們是無聊。他們是北京文化的極端產物,下場可算是滑稽。一心做漢_、做特務、做日本人的走狗,最後還是叫日本人給弄死了。北京人的性格,在太平歲月是的,對誰都那麼客氣有禮。可是到了戰爭年代,卻只懂得忍,逆來順受、不敢反抗。

我不是不喜歡錢詩人,我對他就沒什麼感覺。但我喜歡他的一句話,大意是:到什麼時候都不許灰心,因為一個人要是灰了心,就只能看到別人的不好,而看不到自己的墮落了。什麼時候都要懷着希望,不能絕望。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為雪國恥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後生。”就是要有待後生的信念。信心也是一種美德。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體會4

我不敢讀老舍先生的這部作品,不是因為他寫得不好,恰恰是因為寫得真是,動心,動情,將歷史的、現實的故事寫出來,將真實的人性寫出來,一草一木皆有情,我常常不敢看關於那段戰爭的文字,每每以淚結束,我常常不敢看剖析人性的故事,每每以血的.代價結束,這不僅僅是藝術的創作,恰恰是真實的人生。所以,看老舍的文章,需要勇氣,需要耐心,需要博愛的胸膛,需要冷靜的沉思。今日,就以一點點筆觸,説説《四世同堂》給我的感受。

在《四世同堂》裏,我們看到了像祁老大爺這樣正直,懂得民族大義與國家榮辱的令人肅然起敬的長者;我們看到了不屈不撓、深明大義的祁瑞宣;也看到了賣國求榮、貪圖安逸的祁瑞豐;更看到了熱血青年祁瑞全。一切不一樣人物的描述都深刻地反映出了那個動盪年代下的人物、社會的縮影,或英勇不屈、忠貞報國,或苟且偷生、賣國求榮。在《四世同堂》裏發生的一切,作者無非是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民族的落後將會遭遇怎樣的結局。

國破家必破。這個是我在《四世同堂》裏看到的一個道理。小羊圈衚衕的每個人都是一類人的代表,是一個社會的縮影!祁老一家是一類,錢老,李四等等,不一樣的職業,不一樣的性格,就是我們社會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祁老太爺家四代人,三個兒子,一個隱忍,一個背叛,一個改變,敢於奮鬥,就是典型的戰爭背景下人物的命運!天佑用生命書寫清白,未嘗不是一種氣節,瑞宣有痛苦,卻始終不忘記國家,瑞全去改變!在苟且的生活裏,老舍先生給了期望!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體會5

最近讀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不得不説,真是一部寫人的傑作。

小説寫了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下淪陷的北平人民所遭受的奴役和迫害,表達了北平人民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痛恨和對危難中祖國的熱愛,同時對當時湧現出的一大批各色人物做了生動的刻畫,可以説人物的描寫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沒有特定的主角,沒有所謂的英雄好漢,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常人,但每個人物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有他的位置,也代表了一類人。

時勢造英雄不假,時勢又何嘗不出漢奸。當時的北平,就像浮在驚濤駭浪上失去舵的大船,沒有人有能力改變他的淪陷,但每個人都想為自己做點什麼,不同的人做着不一樣的'事,也就有了各色各樣的人,好的,壞的,忠的,奸的,有骨氣的,軟骨頭的。世道被攪渾,渣滓自然翻上來,它們輕浮,骯髒,無聊,勢利,這些人就是漢奸。

祁老人

幾乎一生都生活在戰亂中的他,有他自己的一套避難辦法。他家裏永遠儲備着三個月的糧食和鹹菜,每當戰亂來臨,他總是命令家裏人用破缸裝上石頭把門頂住,他認為再長的戰亂不會超過三個月。

他,像我們的祖輩,恪守忠厚傳家遠的古訓,教育兒孫老老實實做人做事。他是整條衚衕的老人星,可以説德高望重。

他,並不很關心時事,可能是他經歷的太多的戰亂。他覺得,戰亂歸戰亂,只要是家裏人都好,有飯吃,日子照樣該怎麼過還怎麼過。

可他失算了,本來預計不超過三個月的戰亂,一下子就是數年之久。他不欺負別人,可他的長子,二孫子相繼死去,他不關心時事,可日本鬼子打到家門口,要了他兒孫的命。終於,他憤怒了,一輩子老實本分的他開始咬牙切齒了。

祁瑞宣

他是祁老人的長孫,有學識,有抱負,有正義感,有愛國心。可他是家裏的長孫,是家裏的主心骨。在忠與孝的兩難中,他不得不委屈求全。面對北平的淪陷,自己成為亡國奴的苦悶讓他整日鬱鬱寡歡。他痛恨漢奸,他的心是清白的,可為了一家人的生計,他不得不忍辱與外界周旋。

一個傳統的儒雅青年的形象,他本可以自己決定很多事情,但他太考慮家裏人的感受,比如她的婚事,正如他自己説在他的骨子裏有那麼一絲軟弱,但這種軟弱是善良的,不是自私,軟弱的可愛。

錢默吟

從一個詩人,變成一個單槍匹馬抗擊日本人的革命鬥士,經歷了從肉體到靈魂的脱胎換骨,這是一個有骨氣的人,也是一個偉大的人。當他聽到自己的二兒子摔死一車日本人,他為兒子感到自豪,悲痛之餘不時的説着:&“死得好,死得好&”。中國正是因有千千萬萬像錢老先生這樣的人,才終於站起來,走向光明!

冠曉荷

這個人物在本書中最鮮活。有這麼一段評論,很是精彩,摘錄如下。

冠曉荷是中國文化中最庸俗的那一部分的精髓,良心呢?有一點點壞,對朋友呢?有一點點不忠,對女人呢?有一點點不純情。反正什麼都離至正至大缺一點點。這一點點,既是自私,也是油滑,他書讀過一點點,美食懂一點點,皮黃懂一點點,大鼓還會唱兩句,這種人到今天還沒死絕,而且越來越多,越來越受歡迎。

這個人物是小説中最優秀的人物,超過大赤包。因為老舍先生把大赤包寫成漫畫了,但是冠曉荷確實是活生生的,今天社會裏最多的就是他。

和平時期和這種人打交道,確實如沐春風,因為他沒有好到讓我們大家羨慕,也壞到正好讓我們認同,他就是個絕對沒有原則,但絕對讓人舒服的人。當了官也是小貪污,給他槍也不會變殺手。他是精緻文化裏的寄生蟲,寄生蟲是不講原則的,舒服就好。他也把這個生活態度推而廣之到別人身上。他做過小官,摟過錢,現下賦閒在家,也搞點文人退隱養生的一套,功名心很熱,但自制力比較好,不像藍東陽那麼無恥。這個人物難就難在分寸感要拿捏得很準,好一點,就變成小文了,他沒小文那麼清高,差一點,就變成藍東陽了,窮酸一點,就變成瑞豐了。蠻橫一點,就變成李空山了。而他是正正好好,正好到做漢奸就是順理成章,又毫無良心責備的狀態。老舍寫的極有分寸,這份拿捏的火候,讓他成為中國文學的經典人物。

大赤包

很搶眼的女漢奸一號。她兇狠,惡毒,殘忍,貪婪,勢利。卻又敢作敢當,幹練,算是個女中丈夫。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體會6

我慢慢的鬆了一口氣,輕輕的合上了最後一頁書,揹負着歷史的厚重,彷彿置身於血雨腥風的年代裏,古老的北平城那小羊圈……一幕幕,清楚的在我眼前跳動,讓我為之震撼。

《四世同堂》是一部描寫抗日戰爭,揭露控訴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暴罪行,謳歌弘揚中國人民偉大愛國精神老舍先生用犀利的筆法將每個人物刻畫的活靈活現,謹慎持家的祈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隱士詩人變為革命鬥士的錢默吟,熱血青年瑞全,樂於助人的.李大爺,無恥的瑞豐和冠小荷,陰狠得大赤包等等,栩栩如生的描繪出每個人的性格特徵小羊圈的各色人等的榮辱觀,生死存亡,記述北平淪陷後的畸形世態,以小羊圈內人們與日本人及罕見的頑強鬥爭為例,表現出中國人英勇反抗日本人,為爭取抗戰的勝利作鬥爭。

讀《四世同堂》尤使我憤怒的是那一幫漢_,貪財好色之徒,尤其是大赤包和冠小荷,為了權勢錢而出賣自己的親人,讓人既可恨又可悲,但是又讓我覺得可喜,最後他們都慘死了,沒有一個完整的活下來。

小説以錢默吟先生抗戰勝利後驚奇地出現在鄉親們的面前,並與祁老人及一家老小慶祝抗戰的勝利而結束,這是完美的結束,是現實,也是讀者包括我願意看到的。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體會7

書架上,一本書引起了我的注意,書的名字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氣息,名叫《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記敍了北平淪陷後的畸形世態中,日寇鐵蹄下和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那一派古老、寧靜生活被打破後的不安、惶惑與震撼。狠狠地鞭撻了附敵作惡者醜惡靈魂,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反映出老百姓們的英勇無畏。

書中的人物冠曉荷是住在小羊圈裏的住户,他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看到日寇的侵略,千方百計地想和日本人做朋友。他,對日本人畢恭畢敬,向他們的背影深鞠躬,給日本人下跪,卻因為“消毒”丟了性命。他的太太外號叫大赤包,她希望中國被日本打垮,找關係給日本人做事。她的性情火爆剛烈,對自己的同胞毫不留情,但最後和冠曉荷的結局一樣,在他們依偎的日本人手中死去。

我佩服書中的祁家老三祁瑞全,他是一個滿腔熱血的大學生,見到日本的入侵,他不想做亡國奴,而決定離開北平,將自己的生命獻給國家,做一個抗戰的英雄。他回到北京後,他已經不是一個急躁的學生,而變為了有豐富的閲歷和抗戰鬥經驗的地下工作者,他受組織委派,潛回北平,做情報工作,他在北海公園刺殺了給日本人做特務的招弟,在抗戰勝利時,與鄰居們共享快樂。他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中國人,他不怕為國捐軀,只希望為戰爭勝利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是一部靈魂的覺醒史。戰爭激怒了人,也改變了靈魂。雖然招弟從一個純潔的姑娘變成了日偽的特務,讓人心寒,然而錢默吟卻被戰爭從一個不諳世事的舊式知識分子激怒成投筆從戎的革命者,也讓矛盾的高第與瑞全並肩作戰,讓祈老爺子抱着妞妞去找日本人算賬,讓小崔和李四爺等人不乏悲壯地為革命而犧牲……這足以讓人喟歎,讓人震撼!

這是中華民族在危亡之際人性之花的淋漓綻放,是一首鏗鏘激盪的民族靈魂的交響,這是在先生的妙筆下,一朵永開不敗的民族之花。這裏,我們借先生的筆看到了一部舊中國的`抗戰史,瞭解到了在槍炮的雷鳴中形形色色的最本質的性格,它讓我們不斷地理解與反思。而透過這部國民史,我們又讀懂了一位生在炮火年代的偉大的人民藝術家,他輕鬆幽默的筆調裏有的是滿腔的憤慨,嘲笑諷刺的帷幔下透露出的是一顆對家國拳拳之愛的心,是對國民矇昧強有力的呼喚,是對勝利最急切的渴望與堅信。

這位先生,叫老舍;這部書,叫《四世同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