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草木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98W

《人間草木》這本書,我認為是文言文和白話文結合,每一章都寫出那種人間瑣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間草木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參考。

人間草木讀後感

  人間草木讀後感一:

《人間草木》這本書,我認為是文言文和白話文結合,每一章都寫出那種人間瑣事。一般我寫長作文都不會去寫生活中的小事,但汪曾祺不一樣,感覺每一件家常小事、朋友性格、每一朵花開花落、成熟、腐爛都值得他去寫,每一篇散文都像是在和知心朋友説話。

我最喜歡的一篇是《北京的秋花》這篇,還分為4小篇,我認為最後一小篇《黃滬.爬山虎》應是葉不是花,菊花裏我最喜歡最後一段,我也認為菊花一盆盆看是很好的,這樣就能發現每一盆菊花的特點去欣賞它獨特的美,紮起來卻只能感到一眨眼的震驚,覺得無趣。在《秋葵雞冠鳳仙秋海棠》這篇文章裏,我最喜歡第3段,更讓我感到鳳仙花的實用,秋海棠也讓作者睹物思人,果園的收穫裏,寫葡萄的時候,那種熟練的感覺,讓我覺得汪曾祺種葡萄很久了,也很用心。

老媽買的那本書,前有汪曾祺的畫,飛灑的墨汁,瀟灑的畫,配上文中應景的段落,簡直文中有畫畫中有文,在這些畫裏,我最喜歡第四張畫,這張畫的枝條一直垂到畫紙最下方,正好應了“抽條甚長”這句話,汪曾祺的文和畫都可以用“簡練”一詞來形容,文章的簡練是猶如文言文的白話文,畫的簡練是因為他的畫簡練到最少11筆就可畫成。

人間草木這本是裏的葡萄月令是汪曾祺被判為“右派”時寫的,但卻無一點不開心,就像是沒被冤判一樣,所以更造就了一種獨特的風格,那種漫不經心、娓娓道來的感覺。

  人間草木讀後感二:

今天,我來到了胡天寧家。聽金老師説,中國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名叫汪曾祺。説着,還拿出了這位作家的一本書——《人間草木》。

這本書有着淡黃色的封面,封面上畫着一叢竹子和一塊竹石,看上去與我以前看過的兒童故事書完全兩樣。我迫不及待地翻開了這本書,看到一篇文章——《夏天》。果然,與我以前讀過的.兒童文學完全不同。

這本書中的文字簡潔、深奧。比如:“寫大字一張,讀古文一篇。”就概括了作者一個早上乾的事,就像對聯一樣,或者是五言詩中的兩句。

説它深奧,比如:“此吾鄉所未有。”這句話,聽金老師解釋了我才知道,意思是“這是我們家鄉所沒有的。”

其實,簡潔和深奧是相輔相成的,簡潔了就會深奧,而深奧的文字都會很簡潔。

慢慢地,我開始讀出一點意思了……

汪曾祺用他特有的文字寫出了夏天的花、草木、水果、蟲子。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寫蟲子那段,他寫道:“全身碧綠如玻璃翠,小巧玲瓏,鳴聲亦柔細。”哈哈,這隻蟲子真有趣。這樣的蟲子我也曾見過呢……

記得那也是一個夏天的早晨,我在樓下看蟲子,那是一塊熱鬧非凡的草坪,撥開草叢一看,那兒簡直就是蟲子的天地,有全身碧綠如翡翠的螞蚱,有全身烏黑如煤炭的蛐蛐……

我最喜歡蹲在草地上看小蟲子吃東西,跳來跳去,聽它們唱歌。

有了這些蟲子,夏天就變得更有趣了。我想如果汪曾祺也看到了這些蟲子,一定會寫一篇更精彩的文章。

汪曾祺筆下的夏天是有情有趣的,而我生活中的夏天也正是如此有意思。

  人間草木讀後感三:

在安靜的午後,拿起桌上的一本書,手邊放着一杯清茶,或許這對許多人來説是一種意境。但在每當我捧起汪曾祺老先生的那本《人間草木》細細品讀時,我便能感受到那種無人能打擾的靜謐,那種不一樣的意境。

在品讀汪曾祺的作品好似聆聽一位性情和藹、見識廣博的老者談話,雖然話語平常,但在平常的話語中隱藏着與眾不同的趣味。翻閲他的作品,大多是風和日麗、小橋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衚衕的京城一景,就是這樣的景色讓我們感覺到了安靜,祥和的氣氛。汪曾祺憑着對事物的獨到領悟和審美髮現,從小的視角、細膩之處着手。譜寫着凡人小事,記錄着鄉情民俗;談論着花鳥蟲魚,還有對辭章典故考究。同樣,在他作品的字裏行間充分流露出他對凡人小事和鄉土民俗的深深眷戀和對往日生活情景的緬懷!

在汪朗為他父親的作品寫序時有提到“老頭兒之所以對花鳥魚蟲感興趣,並寫了不少這類違章,是因為他覺得,人們如果能夠養成一些正常愛好,具備文明素養,懂得親近自然,知道欣賞沒,就不至於去搞砸搶,去毀壞世間的美好事物。”汪曾祺的這一番話,讓我們這些生活在快節奏的社會裏的人有很大的感觸。

在他筆下的大自然是具有色彩,具有生命力的與其他作者描寫的自然則截然不同!文章中,作者在一九四六年夏天,離開昆明去上海,途徑香港時。因為等船期,滯留了幾天。但在這幾天,作者發現了一個奇蹟,那邊是陽台上的一堆煤塊裏竟然長出了一顆芋頭。在沒有土壤,沒有肥料的環境下,它奇蹟般地活了下來。正是這芋頭生長出的大葉子,讓作者獲得了生活的勇氣,讓作者在寂寞的羈旅中多了一筆色彩。同樣作者在以這幾片碧綠肥厚的大葉子提醒着我們:生活處處有着希望,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留心;在惡劣的環境下,也要有更多的勇氣去堅持,堅挺下去,才會有成功,才會有看到陽光的那一天!

還記得作者在書中提到他祖母首飾盒中的琥珀扇墜。那一滴琥珀裏有一隻小黃蜂。這隻小黃蜂在透明的琥珀裏形態如生,好像它還活着。祖母告訴他這是因為在小黃蜂飛動的時候,一滴松脂滴下來,恰巧把它裹住。松脂在地下好多年後,便形成了現在的琥珀。但當作者後來發現那些人造琥珀時,總覺得那些琥珀裏的小昆蟲缺少了一些靈氣。是因為那些琥珀並不是因為偶然才形成的。作者會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都可以發現美的存在。因為真正的美,多少要包含一點偶然。

在夏天的昆蟲中,作者有提到很多小時候經常捕捉,玩弄的小蟲子。例如,蟈蟈,蟬,蜻蜓,刀螂。作者描述了他們小時候如何捉蟲子,捉到蟲子後又餵它們吃什麼。這一篇文章滿足了我們這些從小就很少接觸大自然的好奇心。作者也有在文章最後提到他希望現在的孩子也能玩玩昆蟲,對自然發生興趣。並不能再電子玩具的包圍中長大!

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即興偶感,娓娓道來,於不經心、不刻意中設傳神妙筆,成就了當代散文的經典。文中那一幕幕的浮世悲歡,看得人平靜欣喜,又有些淡淡的惆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