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門觀後感1000字

來源:文萃谷 2.75W
  《鄭義門》的家規被編成一部動畫片,時長10分鐘左右一集,主要介紹了鄭義門的家規、家風,讓我們後人學習。為此,yjbys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鄭義門》的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參考作用!

  繼仁載孝,講家訓——觀《鄭義門》有感

鄭義門觀後感1000字

待人需誠信,孝義以持家。自古以來,秉持着孝義的鄭義門便沿襲着他們良好的家風至今已歷時900多年。他們家的家規多達百餘條,條條明確。哦,我們的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不以家規治家,何以能治民?。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而家家户户的雖有不同,但組織架構起家風總少不了的一大特點,便都圍繞着一個“仁、義、禮、智、信”。家風,乃日常生活行為規範的一個規矩與約束。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便是國之大律。

鄭義門,因其孝義而聞名,後被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親自提名為“江南第一家”。他們十五世同居,歷經三個王朝的興衰而不被滅。橫縱貫穿世紀三個,至今已經整整聞名了900多年。鄭氏門繼承了迄今有百餘年的歷史,而可以之讚頌的,就是在鄭家的15輩子孫中出了多達173名廉潔自律的清官。3000多人齊聚一堂,和睦相處,香火綿延不息,並未曾有人説希望分家。那麼,促使這個偉大的家族延綿不絕、生生不息的靈魂在於什麼呢?這就不得不提起他們的家規,《鄭氏規範》。

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律法,何來國泰民安?沒有好家訓的傳承,何來我們好的修養?鄭氏義門的《鄭氏規範》就很好地為真實的後人們定製下了“約法三章”。《鄭氏規範》有168條,其中以“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家規為祖訓,對當時家族制度的鞏固和穩定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對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控制和儒家發展的理論、文化和儒家的教育思想的世俗化,都產生了長遠的影響。

説起鄭氏義門的家訓,我也想聊聊自己的家風。我家族的家風,不是家訓,而是口口相傳“不成文”的家族風氣。我姓楊,是楊氏宗親楊震的後代。而坐落在我們學校的四知堂,鐫刻着楊震深夜辭金的故事,這是為了讚揚楊震這位清官兩袖清風的'故事而立的碑文,當時,為了勸勉前來賄賂的王密,他言之鑿鑿:“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從此,楊震的美名傳遍天下。而做官,需講究的“清白”,不也正是我們現實生活中需要做到的“不愧對自己,做人需要誠信”嗎?總之,做人處事,以及立身等方面上,我們都離不開一個“義”字。我們晚輩,要講究“孝義”;做官的,就要講“仁義”;做任何事,也要講一個“德義”。

啊,老話説:“百善孝為先。”鄭義門的家族之所以能夠傳承到現在,是因為它講的“孝”是做人的根本,它講的“義”則是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衡量人最重要的標準。家訓不可逆,家風不可杵。家訓是用來規束我們的,讓我們能擁有在社會上成長和待人的能力。雖然歷史已經不再,但那一紙墨色躍然的靈魂與它所承載的鄭家“孝義”,以及深藏其中的啟示與教育、勤儉節約、和睦鄉鄰、尚潔清廉的理念,依然散發着智慧的光芒,成為今天的人們治國、治家的啟示和借鑑。

  傳承鄭義門的良好家風——觀《鄭義門》有感

好的家風可以使人一生受益,那麼你們家的家風呢?你去過浙江省浦江鄭義門嗎?你是否為他們繼承了百年的家風感到震撼呢?青階古巷,江南人家,這座870年前的鄭氏家族,已經成為了一個精神,一個代表“孝義”的生生不息的靈魂。

鄭氏義門,因“孝義”持家而聞名於天下,一百六十八條家規紀律嚴明,面面俱到,在動畫中生動演繹着他們的故事,更令我心聲震震的是,對她們家族的“孝”與“義”的家風的傳承,更有了深刻的認識,更有了深刻的瞭解。那一個個從古書中走出的人物講訴着他們的故事,那些古時候的奸臣貪官與不良作風,在鄭家裏,都是不可觸碰的“禁忌”。

在這片青山綠水、景色如畫的江南方鎮裏,這座被明代皇室朱元璋名為“江南第一家”的祠堂中,上演過十五世同居,歷經三個王朝,經歷三百多年,三千人齊聚一堂卻如此和睦,不曾分居。只因他們的祖宗鄭琦一句:“不希望自己以後的子孫門血脈流離。”這的確是一個奇蹟啊!是啊!173代官員,個個兩袖清風!所謂:“治根先治本,擒賊先擒王。”所以,在那個時候,朱元璋把治民放在第一位,家和國泰乃萬福不當,聽説江浙有户“鄭義門”以家譜《鄭氏規範》宋尊長愛幼懂禮,便取其精華納入國家大法中。

聊了這麼多的鄭氏家規,你家又有哪些口口相傳的家風呢?你可能很迷茫。我剛開始接觸家風、家規,也不過四五年級。“我們家的家風是什麼?”我總愛扯着父母親的衣角,纏着他們給我解答。但他們至始至終都只説一個字,一個字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意思和理解的了:“義。他們總愛説:“等你長大了,瞭解這個字,你就要和它做朋友,一輩子都不能分開。”現在細細回想這個字,心中難免會有些細微的變化。不過仍舊迷惑,為什麼家風不是那藍皮草紙手工裝本?不過,倘若一本書只單些個“義”字還真是浪費。義,是正義?是義氣?是仁義?是仗義?是孝義還是德義?

……

或許,答案就是所有的“義”。家風,本來就是給予人以何上樂觀的正能量的,沒有那些泛黃的紙張,即使經歷再多歲月消磨,我們的家風也會像這樣一代代傳承下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