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3.81K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可是教學中我們遇到了很多與實驗有關的困擾。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歡迎參考!

國中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

  【1】《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能用置換反應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2.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地判斷,並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金屬和化合物溶液的反應,判斷金屬活動性順序。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實驗操作中,獲得科學方法的體驗,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習化學興趣

  二、教學重點

1.金屬和化合物溶液反應

2.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

  三、教學難點 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

四、教學準備 教學設備(投影儀,計算機)、試管、試管架、鋁片、鐵片、銅片、硝酸銀溶液、硫酸銅溶液、硫酸鋅溶液

  五、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新課導入3分鐘 通過對金屬化學性質的學習,你能説出用哪些化學方法可以鑑別金和銅鋅合金。 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來鑑別呢?

學生活動 學生回憶上節課學習的金屬和氧氣、酸反應,回答鑑別真假黃金的方法。

設計意圖 複習舊知識,引入新知識。

新課教學25分鐘 鐵和硫酸銅溶液能夠發生反應,那麼鐵能和其他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嗎? 其他金屬能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嗎?

教師在學生實驗時進行指導。 金屬和化合物溶液能夠反應,説明了什麼?

展示金屬和酸反應,金屬和化合物溶液反應的方程式,從中找出共同點,得出置換反應的定義。 學生猜想並設計實驗探究金屬和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實驗結束後,根據現象填寫實驗報告。 學生討論得出金屬和化合物溶液能夠反應,説明金屬比化合物中的金屬活潑。 總結出金屬和鹽酸、稀硫酸反應,金屬和化合物溶液的反應是置換反應。 培養學生猜想能力、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體會實驗探究的一般過程,體驗探究學習的樂趣。 在實驗探究活動中,體驗到互助、合作的快樂。在交流和表達中提高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

經過大量的實驗,得出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根據剛才的實驗結合金屬活動順序表,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思考,討論後回答: 金屬活動性順序從左到右依次減弱,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夠把鹽酸、稀硫酸中的氫置換出來,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換出來。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概括總結的能力。 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有幾種?

學生回憶本節課內容後,回答

(1)與氧氣反應。根據與氧氣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判斷。

(2)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根據能否反應、反應劇烈程度判斷。

(3)與另一種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

根據金屬能否和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概括第一課時和本課時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完本課題,你還可以用哪些化學方法鑑別黃金的真偽呢?

學生回答:將樣品置於硝酸銀溶液(硫酸銅等只要是排在金前面鋅後面的金屬的鹽溶液均可)中,表面有灰黑色物質(紅色物質)出現,則是假黃金,無現象是真金。 讓學生體會到化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

課堂小結2分鐘 金屬的化學性質

1.和氧氣反應

2.和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3.和某些化合物溶液反應

4.置換反應

5.金屬活動順序表 金屬活動性順序從左到右依次減弱,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夠把鹽酸、稀硫酸中的氫置換出來,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換出來(鉀、鈣、鈉除外)。

  【2】金屬化學性質教學反思

  一、教學設計理念

在課題1介紹金屬的物理性質的基礎上,本課題側重介紹金屬的化學性質,重點介紹金屬和氧氣,酸等的反應,以及金屬活動性順序。

九年級的學生己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事物的認識正處於從感性到理性的轉變時期,實驗是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好方法。因此,在本課題中,我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在前一階段的學習中已經做過鎂條、鐵絲等在氧氣中反應的實驗,為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特意讓學生補做鋁片、銅片與氧氣反應的實驗,重點説明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義上反應金屬的活潑程度;如鎂、鋁比較活潑,鐵、銅次之,金屬不活潑。教材的重點放在對金屬活動順序的探究上,採用實驗——討論的探究模式,通過對實驗事實的分析,層層誘導,由學生自己歸納得出置換反應的特點,並通過對某些金屬活動性的比較,進而引出金屬活動性順序。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應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使學生學以致用,“做中學,學中會”。

為節省時間,在做金屬與酸的反應時把全班學生分為兩部分,一半做金屬與稀鹽酸反應,一半做金屬與稀硫酸反應。

  二、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2)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能用置換反應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3)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地判斷,並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體驗和學習利用控制實驗條件進行科學探究的方法,學會運用控制實驗條件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

(2)學習通過對實驗現象進行篩選、對比、歸納、分析、進行信息處理,獲取科學結論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對五彩紛呈的化學現象的觀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勇於創新實踐、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3)瞭解化學與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密切關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在有趣的實驗與老師的點撥中輕鬆掌握化學知識,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和應用

難點:(1)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反應能否發生。

(2)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某些與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對實驗事實進行篩選、分析、歸納、綜合等科學方法的建構。

四、執教者自我分析:本人對新課標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能恰當的處理教材,正確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對象,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參與知識結構的過程。

  五、教學方法分析:

實驗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試管、鑷子、酒精燈、坩堝鉗、鎂條、鋁絲、鋅粒、銅片、稀鹽酸、稀硫酸

  七、教學過程設計:(第一課時)

師生雙邊活動細目

改進

意見

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問題

情景

導入

展示:金戒指,黃銅

視頻:不法分子以黃銅冒充黃金進行詐騙活動。

討論:1.人們為何會上當

2.現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鑑別真假黃金。

【小結】前兩種方法利用的是金屬物理性質,後一種方法利用的是金屬的化學性質。

【過渡】要想更好的使用金屬,就需要了解金屬的各種性質。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金屬的物理性質,本節課我們來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

回答:通過測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畫;用火燒(“真金不怕火煉”),變黑的為黃銅,不變色的為黃金……

問題導思,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防止以後上當受騙,加強防範意識

探究活動一:

金屬與氧氣反應

大家觀察桌面上的鎂條、鋁片、銅片,把這些金屬分別在空氣中加熱,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大家動手做這個實驗。

請大家寫出以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請一個同學到黑板上來寫

鐵在純氧中點燃能反應嗎?若能,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學生實驗

2Mg+O22MgO

4Al+3O22Al2O3

2Cu+O22CuO

3Fe+2O2Fe3O44

通過反應現象判斷產物並能書寫化學方程式。

説出實驗現象,看誰觀察細緻

設問

小結

“真金不怕火煉”説明了什麼?

金屬與氧氣反應的劇烈程度一樣嗎?有什麼不同?説明什麼問題?

實驗表明,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發生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是不同的。如鎂、鋁等在常温下就能與氧氣反應,鐵、銅等在常温下幾乎不與氧氣反應,但在高温時能與氧氣反應。“真金不怕火煉”説明金即使在高温時也不與氧氣反應,根據上述事實,我們可判斷出這些金屬的活潑程度,即金屬活動性。

學生討論

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Mg>Al>Fe,Cu>Au

通過對比突破難點,併為金屬活動性順序做鋪墊。

比喻:一個同學性格外向,和誰都能來往,表現的很活潑;而另一位同學性格內向,不太活潑

導入

鋁的化學性質很活潑,為什麼通常鋁製品卻很耐腐蝕?

學生思考

問題導思,激發興趣,培養理論聯繫實際、規範表達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活動與探究二

1.用砂紙打磨鋁條表面,觀察表面顏色變化

2.然後將鋁條在空氣中放置一會兒,再觀察表面顏色變化。

巡視、指導學生實驗並提供幫助

1.為什麼鋁條在打磨前後或放置前後顏色會有變化?在打磨後鋁能接觸到什麼物質而發生反應?

2.鋁在空氣中被氧化時分別生成Al2O2,鋁為什麼沒有繼續被氧化而一直腐蝕下去呢?

討論:使用鋁製品應注意什麼?

【學生討論並回答】

【小結】鎂、鋁在常温下就能與氧氣反應。如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緻密的氧化鋁(Al2O3)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因此,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

聯繫生活,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激勵探究激情。

感知Al2O3

的保護作用併為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留下懸念

介紹過量的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加強健康知識的教育

讓學生明白事物的兩面性

過渡

【設問】金屬與酸反應現象是否也像金屬與氧氣反應一樣存在差別呢?同學們可以先提出自己的假設,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

猜想、假設、設計實驗方案。

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思維推理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探究活動三:金屬與稀酸的反應

學生分組實驗,四人一組,

兩人做金屬與稀鹽酸

反應,兩人做金屬與稀硫酸反應

【提示】

按操作規範進行實驗,認真觀察現象。

【巡視、指導實驗】

討論:1.如何控制實驗條件?

2.如何應用比較方法?

3.如何收集並記錄實驗信息?

A組:金屬與稀鹽酸的反應

金屬

是否有氣體產生,速度如何

化學方程式

Mg

Zn

Fe

Cu

B組:金屬與稀硫酸的反應

金屬

是否有氣體產生,速度如何

化學方程式

Mg

Zn

Fe

Cu

培養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推理能力和同學間的合作使學生通過活動,自己發現金屬活動性順序,既有所獲,又體驗了成功的快感。

獲得科學探究方法:控制變量法,對比實驗法

知識延伸:為何實驗室製取氫氣用Zn和稀硫酸,而不用Mg或Cu

強調:鐵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物中鐵元素為+2價

討論

小結

【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和展示探究結果】

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展示探究結果:鎂、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依次為Mg>Zn>Fe>Cu

在討論、交流中,吸取別人有益的意見,讓不同的意識在碰撞中相互同化。

設問

在鎂、鋅、鐵、銅幾種金屬中,哪些金屬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哪些金屬不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由此你能把金屬分為哪兩類?哪類金屬活潑些?

思考、討論並得出結論。結論:可分為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的金屬和不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的金屬這兩類。

為後面學習金屬活動順序時,為什麼會出現氫元素打下基礎。

指導

閲讀

欣賞課本圖8-13金屬與鹽酸反應的比較。

觀看動畫,對照自己的探究反思:(驚呀,笑):

創設輕鬆和諧的探究氛圍,發展學生想象力,將真實事物以“圖景“形式與學生的認知特點協調。

也可以用動漫形式表現,效果更好。

投影

[過渡]大家觀察這幾個化學方程式

Mg+2HCl==MgCl2+H2↑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請大家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類別如單質、化合物的角度分析,這些反應有什麼特點?它與我們學過的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特點是否相同?

置換反應:A+BC→AC+B

[講解]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置換反應。

思考,回答:

這些反應的特點是:由一種單質跟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其特點不同於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

比較

定義

表示

舉例

關係

分解

化合

置換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啟發,相互激勵,發展和完善自我

課堂

練習

1.家用鋁鍋、鐵鍋為什麼不能用來長時間盛放酸性食品?

2.不法商販常常用鋁製的假銀元坑害消費者,小明在市場上買了一枚銀元,請你用化學方法幫他鑑別這枚銀元的真假。

3.如何鑑別真假黃金?你能有幾種方法?看誰想的更多

練習、鞏固。

聯繫生活,使學生學以致用,能運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反應能否發生,解釋某些與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體會“生活處處有化學”。

知識延伸:能否用其他溶液如硝酸銀溶液來鑑別?為什麼?

為後面學習打下伏筆

小結

①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金屬的哪些化學性質?

②你還有哪些收穫或疑惑不解的地方?

學生自主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評價自己在本節課的啟示和收穫。

為下節課進一步得出金屬活動性順序搭台階

佈置

作業

家庭小實驗:收集幾種金屬,取少量分別放入幾個小玻璃杯中,然後向各個玻璃杯中加入一些醋(主要成分是醋酸),仔細觀察發生的現象。試根據現象判斷這幾種金屬活動性的差異。

課題2金屬的化學性質

一、金屬的化學性質

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2Mg+O22MgO4Al+3O22Al2O3

2Cu+O22CuO3Fe+2O2Fe3O44

金屬+氧氣→金屬氧化物

金屬的活動性:

Mg>Al>Fe,Cu>Au

二、金屬與酸的反應

Mg+2HCl==MgCl2+H2↑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H2SO4==MgSO4+H2↑

金屬+酸→金屬化合物+氫氣

金屬的活動性:Mg>Zn>Fe>Cu

三、置換反應:A+BC→AC+B

新課程標準下的國中化學課堂教學,已經不僅是傳授基本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促進其提高。因此,教師在觀念上必須真正轉變,找準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在教學設計上,要切實以“學生髮展”為本,利用一切條件創設情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不斷建構和豐富自己的知識。讓學生敢於和善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新方法,讓學生初步掌握了科學探究的方法和思維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創新精神。

主要的缺陷是時間較為緊張,課堂上學生極為興奮,控制探究的進程較難。課堂各種活動亦應作好更充分的準備,多媒體應用盡可能貼切,實驗探究安排亦應更合理(如金屬與稀硫酸、稀鹽酸反應,將學生分為兩部分分別進行以節約時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