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瓷鑑定

來源:文萃谷 1.15W

咬(也叫吃土):

古代陶瓷鑑定

土咬是出土古瓷帶來的特徵,熟坑(傳世品)的陶瓷不存在土咬,只有生坑(出土)的必然有土咬。

仿製者、小古玩商常常人工做作出土的假象,做假的方法有二,一為人工開片後將器物放入泥漿鍋內煮,一為用粘膠水調泥漿抹在瓷器上。前一種泥漿只進入裂縫裏,後一種泥漿強粘在表層,洗也洗不了。但是這人工做的很容易識別,而真正吃土的陶瓷器其土咬很深,它是通過釉面沁人胎骨的,在表面上看不到土,通過微觀鏡下可見清晰的土斑嵌在胎骨裏,而是在釉下,在開片的地方有,不開片的地方也有,一般的在不開的釉下有土咬,反而開了片的地方沒有土咬。這是為什麼?因為瓷器在土中不論開片與否時間長了就會沁入泥土,故開片與否都會有土咬。由於在土中恆温,瓷器不一定開片,出土之後有冷熱變化則開始開片,此時開片的裂縫中並沒有吃土,就是這個原因很好解釋它。所以鑑定真出與假出土瓷一看土咬痕跡便可知道。

結晶斑:

結晶斑是與氣泡互抗的,凡是唐、宋瓷都看不到氣泡。但一般都有淺色的結晶斑點,也許這是因為那個時期的胎土不純,不潔白的原因,而明、清瓷主要瓷泥是高嶺土,燒製出來的瓷純白色不存在結晶斑塊。所以對高古瓷(元早期及唐宋時期)可以看到結晶斑,如果胎質不是這樣即可懷疑它是否仿製?這不是主要條件,僅可參考。

三、色彩比較法

1、色彩(即釉色)是陶瓷藝術中重要的一項。由於不同色彩則產生不同效果和美感。但由於人工操作,人工配方各有各的祕決又由於燒製温度的控制很難劃一,所以產生的色彩效果各不相同。如青花的顏色,雖説都是青花,都是鈷料(都是由"無名子"原料調製)都由高温燒成,實際上青花的色調無一相似。元青花分前期後期,還分國產與進口料之別。永樂青花色深,宣德青花色正,成化青花淡雅,萬曆青花泛紫……康熙、雍正、乾顱…各朝各代互不相同,很難用文字説得準確,所以在鑑定中常常會發生爭議,有人説色調對,有人則認為不對,因為缺少標準很難統一認識。這就是當前鑑定工作的難度。實際上任何一種顏色都可以用數字化標量出來的,這就是筆者所研究的"色彩比較法"。

2、比較的標準,按三基色原理任何一種顏色都是由三基色任意兩種或三種色標組成,即基本色為紅、黃、蘭(也有紅、黃、綠)每一種基本色又可分為10個色階,即0至10,10至20,20至30……以此類推任何一種基色可按從深到淡排列為10個方格,在座標軸上用某一色作豎座標,另一色作橫座標,兩色合成後可得到100個色標,三個色互相由二色組合後便可作出300個色標,再還可由合成色標再與第三種色標摻合就可得到更多的色標,目前可買到色彩摻合後的標準為400個色標的標準色板(實際使用上來看,應該要更多的色標的才夠細微分辨)。

比色法就可以利用這400個標準色來找到相對應的色塊位置,可以用文字表達。

3、色彩的明確量化,從色標的分劃可以對比各個時代的瓷釉是一個什麼標準,只有比較才能區別,不然一個"青"字包羅太多無法定性,而"青色"一詞本身就很抽象。

按色標的分法是由紅、黃、蘭三個基色互相摻和而成的各種顏色,它表示方法是C代表紅色,K代表黃色,M代表蘭色,表示二色或三色摻和成的.另一顏色如:元代後期青花是C100-K60,到宣德時的青花可能是C100-K40或C100-K20,雍、乾時期的綠色應為Y100-C20,蘭色則是C100-M0,黑色則用C0-K100……諸如此類表示方法則可將色差用文字表示出很具體的一個"量",無論紅、黃、綠、蘭、紫的深淺都可從表達為數字化,只有這樣做才是科學的方法鑑別。

四、容重測試法

1、原理:任何物體都有它自己的固有容重。容重是物質結構所特有的一個特徵,但是人工製作的實物,也有它自身的容重,這個容重則可以有變化,隨着時間的遷移、環境的變化,所有的物質皆會與原來形成的狀況不同。如巖石在千萬年後會變成鬆散的砂粒。鋼鐵在惡劣環境下可變成鐵屑;紅磚只需一百年時間則成為"桃穌"一樣的易碎物。這是為什麼?是因為日夜的温差,冬夏的氣候變化,冷縮熱脹的物理性能,再加上風化水沁等原因,一切物體都會"膨化",這就是鬆疏的表現。雖然物質膨脹係數很小,但時間長了影響它自身的體積積累起來就會有明顯的差別。體積變大,容重就變小,容重測試法就利用了這個原理,可以發現古的與今的有何不同?

2、方法:容重與比重很相似,數值上一樣,但計算單位不同,比重是一個無"量綱"的純數,而容重是用單位體積中的重量(克/立方厘米)來表示。一般人把容重和比重混為一談,嚴格講還是區分一下好。

容重用公式表達是E=G/V,G是物體的重量(克),V是物體的體積。E就是容重。

只要知道G和V就可知道E,所以這個方法很方便可行,求G只用秤一量便知道,而V的求法要用水靜力學原理也容易知道。求到物體在水中的浮力即為該物體的體積大校

所以求容重是日常條件下便可得出答案。

3、發現的規律:高嶺土(即瓷土)本身的容重就在2.52-2.60之間,燒製成瓷器後經過燒結,再結晶的過程容重要小一點,但仍然在2.37-2。40之間。

對現代瓷進行過大批量測試發現容重值都很高,大多數為 2。40,只有高仿品則為2.37。

而對古瓷進行測試則容重大不一樣,測試數量已超過200件發現其規律為:

宋汝窯瓷 E=2.04-2.14

宋均窯瓷 E=2.16-2.25(因為深色脱之故)

宋定(白定) E=2.20-2.25

宋哥窯瓷 E=2.14-2.27

宋建窯瓷 E=2.21

宋青釉小壺 E=2.28

元青花瓷 E=2.00-2.10

元釉裏紅瓷 E=2.10-2.23

明代青花瓷(前期) E=1.82-2.20(宣德為2.04)

永樂青花 E=2.28

萬曆青花 E=2.04

康熙青花 E=2.10-2.20

雍正青花 E=2.10-2.23(2.10為脱胎瓷)

乾隆青花、粉彩瓷 E=2.15-2.21

凡是清代以前的老貨其E的臨界值暫定為2.30以內為妥。

下面有關仿品結果(有的原以為是真品結果經測試應該是仿品)

仿官窯瓷 E=2.3-2.4

高仿汝瓷小洗 E=2.4

仿官粉青長頸瓶 E=2.35

仿郊壇下官窯瓷 E=2.44

仿元青花瓷 E=2.31

仿宣德青花 E=2.44

仿洪武瓷 E=2.34

仿清代青花 E=2.30-2.40

民-國初期仿宋汝瓷 E=2.24(説明已有百年之久)

由以上歸納出的結果能説明凡是現代、近代所仿製的瓷品因為膨化程度還不成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