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定古代陶瓷

來源:文萃谷 1.25W

玩收藏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項大事。好收藏的人甚多,但懂收藏的人太少,尤其是古陶瓷的鑑定更是高不可攀,望塵莫及。

如何鑑定古代陶瓷

近百年來,古陶瓷的鑑定工作一直是由少數幾個專家用傳統目測方法説了算,沒有明確的標準,只憑個人的感觀,他説是就是,説不是就不是,雖有爭議者面對時,也只能各樹一幟,無從劃一。

一、鑑定古陶瓷方法的現狀

其實傳統方法就是用考古學知識去識別古陶瓷的一種手段。考古注重的是歷史研究、文化內涵傳統民俗和風格、藝術等方面考慮。很少去判別它的真與假(仿製)的問題,而當今收藏活動中,是市場經濟純商業化,為了個人利益,以欺騙的手段大搞仿製、造假等行為。讓大量的仿品、高仿品充斥市場,魚目混珠,難分真假。面對如此複雜的商業市場,用考古的手段去鑑別真和假顯得有些無能為力了。其實這也是當前在收藏活動中存在的一個"錯位",即"考古"不能取代"鑑定"。

鑑定概念必須有標準和量化,傳統方法鑑定古瓷基本上都是概念模糊,無法界定。如專家常用的鑑定術語是:"此器形不對"、"有些不倫不類"、"形似神不似"、"韻味不對"、"沒有包槳"、"沒寶光"、"分量不對"、"不是重了便是輕了"……

可不知道要什麼形狀才對?什麼是"神"?什麼是"韻"?"什麼是寶光"?"多大分量才對"?這些都找不到明確的答案。其實都是一些個人經驗,不可言傳的東西。他們見過的東西,相似的.東西便可以斷定,未見過的,不熟悉的東西就無從評説了。這就是傳統方法不足之處,他們全憑印象、憑經驗、憑想當然,是缺乏標準化的具體表現。

傳統方法不能量化(數字表達)也是致命的缺點。例如説:"元青花的紋飾層次多一般七、八層,也有三、五層,這是它的特徵。七、八層與三、五層的差別就是100%的誤差,試問以哪個為標準?更可笑的是還有人説:"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只畫一兩層紋飾。由一、兩層到三、五層、七、八層……差不多都是元青花,這又怎麼説是它的特徵?在傳統方法中描述顏色也是含糊其詞。如"天青"、"天蘭"、"粉青"、"青中泛灰"、"蘭中泛白"、"祕色",甚至有的用詩人的語言如:"雨過天睛雲開處"、"晨日出海"、"長虹懸掛"等皆無法讓人理解。收藏者更搞不清什麼是"韻"、"神"、"寶光"、"火氣"之類的詞意,專家也不可能用具體的數字和語言來表達。互相之間只好用一個字,你好好的"悟"吧,有了"悟性"便都知道了。

這樣一種現狀在鑑定古陶瓷方面將後繼無人,所以研究古陶瓷鑑定標準和量化問題是勢在必行了。

近幾年,已經出現了碳14原素衰變測試法、熱釋光法和老化係數法。有的方法對考古適用,對收藏品鑑定不適用,有的方法只能在特定儀器和特定條件下工作,但不適合收藏者個人。所以找出一些簡捷、方便又經濟的準確鑑定方法是很有現實意義的,筆者近幾年進行的研究就針對這個問題。

二、微觀測試方法初探

傳統方法觀測的是外形和工藝及紋飾等。仿製者也基本上仿外形、工藝和紋飾諸方面,由於現代仿製技術的水平提高,仿得完全相像,很難分別真品與仿品。所以從微觀去分析內在的和用肉眼直接看不到的,也是仿製者難做到的地方,才有辨別價值。

微觀測試法主要工具是50倍至100倍的放大鏡,一般傳統方法只用5到10倍放大鏡,故只看到表面,而微觀法所用50倍以上的放大鏡則可觀察到釉下和胎骨裏的狀況。胎骨裏和釉下要看的東西有:氣泡的有與無;彩色釉開極細片的狀況;釉下胎骨內土咬狀況和再結晶斑點、鐵鏽斑等問題。

這些問題仿製者不曾想到過,同時也仿造不了。所以很有觀測的價值。

氣泡觀測:

1、氣泡:是指在釉下藏着的氣泡。據觀測的古瓷中發現一個規律,即唐、宋到元代初期的古瓷中未發現氣泡,在元后期至明、清各時期的瓷器釉下看到氣泡特多,這是為什麼?

2、分析:從中國古代的技術的發展史看,以冶煉技術最成熟,化工技術尚未跟上來,所以在陶瓷施釉工藝很可能是沿用冶煉方法,另外從現有傳世的均瓷、建瓷、汝瓷和唐三彩的釉迴流釉、積釉等諸多非"正常"現象看決非是現代的水溶釉刷釉工藝能解釋了的,再通過陶瓷史相關資料才知道古老的施釉方法中有"熱熔釉法","乾粉釉法"和"鹽釉法"。由此可以肯定唐、宋時期主要施釉工藝可能皆為熱熔釉法,熱熔釉法可以用浸釉和澆釉操作,所以才會出現流釉堆積,釉分層次和滿浸釉(採用支釘把柄)留下的支釘痕等。也只有是熱熔釉工藝,釉料中不用水調和才不會出現氣泡之緣故。

3、觀測:對任何問題的研究,切忌片面,更不可拿個例普遍推廣。本觀測過程是對大批瓷器進行實物測定的。

唐陶12件,宋瓷(包括五大名窯、耀州窯、龍泉窯、磁州窯)達145件,明、清瓷78件和現代仿宋五大名窯約500件一一進行觀測才發現這一規律:確定從元代初期為分界線,早於元代初期的瓷在釉下是看不到氣泡的。這一結論為鑑瓷提出了一個判別要點。

彩釉開片:

1、彩釉開片是指底釉以外的彩繪釉面,因為底釉開片是正常的一般肉眼看得見,而彩釉開片是不正常的是獨有的,它用肉眼看不見,必須在高倍放大鏡下觀測。如唐三彩的蠅翅片是極細的片紋,片紋小到一個毫米以下,而且能看到片紋周邊往上翹,又如雍正、乾隆時期綠色釉是嫩綠色,蘭色釉和綠色釉繪的樹葉也有開片。在長不到一公分寬不到三毫米的小葉子上可以開許多片紋,也是隻有雍、乾時期才有的特色,所以用微觀的觀測可以進一步揭示瓷釉的特徵。

2、分析:何以唐三彩會出現極細的翹皮釉,這是因為澆釉時胎體是正常温,而釉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