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送給孩子的話

來源:文萃谷 1.86W

2015年快要結束了,我想把幾句重要的話送給做父母的朋友們,希望在孩子心理成長的路上,父母都能吸取好的經驗,陪伴孩子慢慢長大。

家長送給孩子的話

父母要記得,孩子總是處在發展中的

發展的意思是“變化”,如果把孩子一直當成小孩去養育,那衝突的顯現就成為了必然。人生的三個重要時期分別為2-5歲、11-16歲、18-25歲,一般人過了25歲基本就進入穩定狀態。父母輩兒的人基本上是穩定的社會人,工作穩定、人際關係穩定、經濟情況穩定。這種穩定的局面使得父母較難接受孩子的成長變化,就像我們常常感歎“孩子長得這麼快啊!”卻沒有意識到孩子的心理成長也是很快速的。我常常聽到許多剛上國中的孩子的父母們感歎説:“國小的時候挺聽話的,怎麼上了國中就這樣了呢!”嗯,其實如果媽媽爸爸會有這番感歎是件好事兒,這正好印證了孩子的心理成長。

一個瘋狂的孩子後面,必定有一個瘋狂的母親或者父親。

情緒化是孩子們常有的問題,臨牀證實,越是情緒化的孩子,必然身邊越是有一個易於情緒化的家長陪伴,或者是爸爸媽媽之間激烈的交流方式影響了孩子。孩子的老師是父母,家長們最好嚴格秉承老祖先傳授的“上行下效”的口訓,在孩子面前做好父母,才能使家長們教育更具影響力。

有時候是媽媽在依戀孩子,阻止孩子的成長

孩子有新潮的觀念呈現的時候,或者是孩子開始注重外表的時候,作為爸爸媽媽,是會為孩子的長大而高興呢?還是會草木皆兵地暗地裏調查孩子、打壓孩子的觀念和行為呢?如果是後者,那是媽媽在依戀孩子。因為中國母親的母性很強悍,當孩子不再像一個小孩兒那樣天真可愛時,媽媽們就伸開臂膀,開始打壓孩子的各種不像小孩兒的表現並控制孩子的想法和行動。這很有趣兒,媽媽們不妨自我考量一下。

討好型的父母會使孩子更加危險

這句話常常針對單親家庭或者母親在家中沒有地位的.家庭而言。這種環境下,母親或者父親失去了作為長者本該擁有的權威地位,從而喪失了作為父母的功能。有時候是因為孩子小的時候媽媽沒有時間帶,就交給奶奶或者外婆帶到上國小才回到媽媽身邊。因此這類媽媽會心生內疚感,覺得孩子怎麼做都不為過。在一個家庭系統裏,爸爸是山、媽媽是水、孩子是一顆被山水保護的小苗兒,或者媽媽是山爸爸是水,無論怎樣,都不能孩子是山,這樣教育本身會變得沒有力量,作為父母的教育功能也就喪失了,如此下來,孩子的成長也就充滿了危機。

不存在沒有毅力的孩子

常有家長説,我的孩子沒有恆心和毅力,三分鐘熱血。結果我發現這個被家長認為三分鐘熱血的孩子,在電腦遊戲上可以鑽研到非常高的層次,甚至可以在全國的遊戲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獎項。我問孩子:“你是怎麼拿到這個第一的?是天賦嗎?”孩子竟然説:“當然要練習啊!我曾經練這個鍵盤操作練到手抽筋呢!”是誰説這個孩子沒毅力的?只能説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或者沒有得到過學習好的成就感吧,家長們不要隨便給孩子下定義扣帽子!

想消除孩子們的消極情緒,最好適當地洞若觀火

客觀上講,消極情緒如果不是你強留住它,那麼它表達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會消失,因為情緒是一種能量,能量會根據一種遞減的方式消耗。如果過了相當長的時間,孩子的消極情緒有增無減,那麼家長們就該考慮一下是不是自己的行為和語言加劇了這種情緒,才使得情緒保留下來呢?我們並沒有生活在一個理想的世界裏,一切總在發展,喜怒哀樂都是生活的常態,不必過分樂觀或者消極悲觀,因為常態是最無法逃避的。因此我一直強調“體驗”對於生命的重要性。做父母的,若能多多體驗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很幸福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