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項目的分析與評價

來源:文萃谷 6.65K

關於審計項目的分析與評價,審計人員在瞭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時,應首先了解被審計單位的行業狀況、法律環境及監管環境、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以及相關的經營風險、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等信息。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審計項目的分析與評價

審計項目的分析與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納税人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收集、調閲納税人成立和開業的時間,合同、章程,行政組織結構和生產經營範圍、期間;各有關部門的批文,可行性研究報告、驗資報告及相關的個人資料等,並編制納税人行政結構圖表。

2.收集、調閲納税人會計制度、財務管理制度、資產管理辦法、人事福利制度、獎罰制度、董事會決議等各項生產、經營管理制度。

3.收集、調閲納税人納税申報表、財務報表、為納税人出具的審計報告、完税證(繳款書)、發貨票領、用、存月報表等日常檔案資料及各税種項目分析表和財務指標分析表。

4.收集、調閲納税人以往年度税務審計工作底稿,瞭解納税人以往年度的審計情況為本次審計提供借鑑。

5.收集、調閲統計、海關、工商、發改委、證監會等有關部門公佈的納税人相關的財務信息資料。

6.收集國際互聯網上納税人相關信息資料

審計人員在瞭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時,應首先了解被審計單位的行業狀況、法律環境及監管環境、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以及相關的經營風險、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等信息。在瞭解上述信息的基礎上,審計人員運用風險分析性測試的技術和方法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和整理,使之成為評估財務報表是否存在重大錯報的有用信息。

(二)審計項目分析與評價

針對收集到的資料,運用分析性複核辦法,對涉及各税種的審計項目進行趨勢、比率及比較分析,尋找可能存在問題的領域,為確認重點審計項目提供依據。

(三)會計制度及內部控制的分析與評價

瞭解被審計單位的性質可以為收入確認的政策、特殊的會計政策與行業特定慣例等內容積累更多的信息。

(四)審計項目的確定

通過上述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擬定審計項目,考慮審計覆蓋率和審計的重點。

確認審計重點項目是準備階段至為重要的.工作環節。審計人員選擇重點項目,基本上依賴於對重要性、税法及徵管風險、會計制度及內部控制的評價、分析性複核、前次審計結論等各方面的客觀分析,進行主觀性經驗判斷。

(五)審計計劃的編制

根據所確定的審計項目,編制詳細的審計程序;合理調配、組織人員、明確分工,做好時間預算,同時考慮專家的工作。

(六)下發審計通知書

根據上述的計劃與安排,填寫《税務審計通知書》至少提前三天,將所要進行審計的內容、具體時間、地點、審計人員所需審計的有關納税資料和要求納税人配合事項等通知納税人。但對被舉報有税收違法行為的;或税務機關有根據認為納税人有税收違法行為的;或預先通知有礙審計的,經縣以上税務機關批准,可對其實施突擊審計,不預先告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