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試論如何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

來源:文萃谷 1.45W

大學生大學畢業後能否順利由學校生活適應社會生活,能否順利進入社會,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而現階段大學生就業形勢變得日趨嚴峻。本文分析了大學生就業形勢及其原因,提出政府部門及高校應採取有力措施,展開對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

關於試論如何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

隨着並軌招生和大學的擴招,從象牙塔走出來的人越來越多,不斷創新高的大學畢業生數量給社會帶來了巨大壓力。據統計,20XX年本科生就業率下降12%。學生的就業形勢相當嚴峻。大學生就業就像在浩瀚無邊的沙漠中尋找綠洲,在廣袤無垠的大海里尋找目標。對於那些離校仍未就業的畢業生來説,要想在社會這片天地做到“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就必須“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同時,在就業形勢較為嚴峻的這個大社會背景下,解決就業難問題,還要從畢業生自身和用人單位這兩個角度來考慮原因。

合理規劃 自強不息

“學而優則仕”,十年寒窗苦讀,很多人都希望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因此,許多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未來職業定位不準確,期望值過高,“非體制不進”“非高薪體面不做”,自然也就“高不成低不就”,成為“就業剩生”。所以,大學畢業生應客觀評價自己,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應該將自己的所長與社會實際聯繫起來,可採取“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辦法,一步一個腳印,自強不息,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裏立於不敗之地。

消除歧視 任人唯賢

不管是從總量上,還是從性質上,大學生的供給量明顯大於實際需求量。很多大學生沒能在招聘者面前受到青睞,其原因是大學畢業生不具備相關工作的勝任力。招聘單位不滿意其工作勝任能力和處理相關問題的能力。所以,從用人單位來看,應消除對大學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的歧視,畢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應講求唯才是舉,任人唯賢,給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畢業生一個工作的機會。

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應認清就業形勢的嚴峻性。與此同時,高校和政府要積極開展有效的職業指導,營造健康的就業環境,幫助他們快速實現就業。

針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應根據具體情況開展不同的職業培訓:進行職業定向培訓,幫助大學畢業生了解自身能力狀況和職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依據國家職業標準開展相應的知識技能培訓,注重綜合職業素養的訓練;對有企業錄用意向的畢業生,根據用工單位和崗位要求開展崗前技能培訓;對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開展創業意識教育、創業素質測評和創業知識技能培訓,要根據畢業生特點,針對學生的創業項目意願,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和指導。

加強就業指導

我們必須加強就業指導,就業指導方式可以有很多種,比如可以先通過高校組織的宣講會來宣傳就業政策以及當下的就業形勢,讓學生對當下人才市場有一個大概的認識,鼓勵學生多參與一些招聘會,加深學生對人才需求情況的瞭解,充分調動他們自主就業的積極性。除此之外,還要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職業觀,鼓勵大學生到一些中小型企業開始職業生涯的第一步,腳踏實地,從基層做起,而不是好高騖遠,只將眼光放在國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等熱門單位上。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挑選自己的崗位,然後進行競聘。在競聘的指導過程中,還可以通過一些模擬來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有機會先嚐試一下,鍛鍊一下,比如説面試模擬、情景模擬等,提高學生應對各類面試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優劣勢,能夠在今後的實戰中更好地展現自我。另外,要指導學生不斷學習、充實自己。因為職場競爭實際包含學生的基本素質,知識儲備、職場態度、能力水平諸多要素的競爭。學生就業能力的提高從內因的角度解決了就業難的主要問題,也是職業指導要解決的關鍵問題。而且學生就業能力的提高,也會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因此,加強就業指導至關重要。

及時提供就業信息

1.實名登記

從20XX年開始,當地政府要做好實名登記工作。在對畢業生的信息採集過程當中,要考慮一些可能不會更改的`信息,比如説家庭電話、父母聯繫方式、微信、QQ 等方式,這些一般都不會更改的信息,使得後續的跟蹤指導工作落實到位。同時,除了收集資料以外還需要定期對學生的信息進行復核,以免出現學生更換手機號碼而導致失聯,確保信息的有效性。

2. 提供就業信息

對高校畢業生,各地政府和各高校要及時提供就業信息。如地方政府和高校之間建立招聘信息互聯共享機制,實現招聘信息聯網共享;還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分行業、分專業專場招聘活動和網絡招聘活動;另外,也可以登記未就業學生的就業需求和企業的人才需求,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實現人才匹配。

確定重點幫扶對象

對有特殊情況的學生,如零就業家庭、經濟困難家庭、殘疾以及震災區家庭等的離校未就業學生,需要將其列入重點幫扶對象中,給予他們一對一的就業個性指導,同時向一些合作企業推薦人才,重點對此類人羣進行幫扶。至於殘疾畢業生,需要配合殘聯向有關單位推薦人才,落實對於殘疾人士的就業政策,實現就業指導的有效實施。

提供見習機會

政府應搭建平台,以企業為主體建立並拓展一批見習基地,提供見習機會,讓畢業生有機會參與企業見習,提供更多的見習機會給畢業生,讓他們通過見習來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以及企業所需要的人才素質,給予學生機會鍛鍊自己的素質能力。在見習期間,還可以對學生進行監督、指導,提高學生的技術能力。給學生提供見習機會,讓學生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就業機率。

提供職業培訓

一是要多渠道開發適應大學生的就業崗位,除促進大學生創業外,主要是依託基層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國企、機關事業單位、小型微型企業吸納大學生就業。國務院已經發布了多項加強大學生就業工作的相關政策,要落實這些政策還需要地方積極探索和實踐,通過完善相關政策激發市場活力,建立常態化的市場激勵機制。二是要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業技能,進一步完善相關培訓補貼政策,彌補現有培訓時間短、補貼經費少、適用範圍窄的不足,給大學生和用工單位更多的培訓動力。三是要優化大學生就業創業環境,提升就業創業服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調動社會就業服務力量參與到大學生就業創業促進工作中來。

加強勞動權益保護

由於人力資源市場具有一定的流動性,複雜性較高,因此大學生需要加強勞動權益的維護。高校畢業生自身也要特別注意心態,往往都是因為被騙者存在着某方面的貪戀或者急功近利而讓非法分子有機可乘。又或者是某些不合理的用人單位的用人制度,對待這些畢業仍未就業的大學生抱有一種“輕視”或者“欺負”心理,所以在一些用人制度方面歧視這些畢業生。此時,畢業生就要懂得維護自身的勞動權益;平常也要多加學習相關的就業法律。

總之,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應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現實,相信只要自己不斷努力,未來一定是美好的。和諧安定的社會一定會給大學生提供一個施展才能的舞台,我們的學生一定會“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