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減壓的幾個有效方法

來源:文萃谷 5.13K

面對忙不完的工作,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職場人士的壓力無處不在,有什麼方法可以有效得幫助職場人士減壓嗎?今天小編分享的是職場減壓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職場減壓的幾個有效方法

  職場減壓的有效方法

靜坐放鬆

靜坐在椅子上,讓腦海有短暫的空白,啥事也別想,也不必顧慮時間的流逝。惟一做的是:雙目緊閉,默默地進行一呼一吸,以深呼吸為主。每次靜坐5~10分鐘,人的心跳會放慢,血壓會下降,精神緊張的症狀會明顯改善。

↓點擊圖片直接進入下一頁↓

放聲大笑

身邊常準備一些能惹人發笑的東西,如笑話集、漫畫冊或一些小品光碟等,不妨時常看看。當你發自內心大笑時,體內引起緊張的激素會下降,免疫力得到增強,心情也立刻會得到改善。

構想好事

找點時間,哪怕是15秒或5分鐘,集中精神想想對你來説可親的人或可貴的事情。也可以構思一幅“安靜休假”的畫面。我們經常感覺有精神負擔是因為無法擺脱不滿、委屈和擔心等負面情緒,如果多想能讓你喜歡的人或事,可以沖淡內心的壓抑和痛苦。

適當休閒

苦悶時,最好別呆坐家裏。應學會自己找樂。比如:打電話給好朋友聊天,邀約朋友外出美吃一頓;或看看缸中逍遙自在的金魚、跟寵物玩玩;或者去郊野垂釣、爬山等等,這些都是有效的鬆弛方法。

經常散步

工作稍久,不妨站出來,在室內來回走上數分鐘,能到樓下漫步走上幾圈更好。觀察證實,散步是有效改善精神抑鬱的好方法。如果你能每週堅持散步4次,每次30分鐘,對消除煩惱,提高睡眠質量也大有好處。無論何時何地,當你感到緊張時,走上5~10分鐘,都會有明顯的`效果。

擺脱常規

學會嘗試做一些你不常做的事。比如雙腳蹦跳着上下樓梯;沒有聽音樂的習慣,也應打開錄音機,欣賞一下曲中情懷與美妙旋律;對着鏡子高歌一曲,或搖頭晃腦地朗讀幾句等等。這些都有助於你舒解緊張情緒。

  職場減壓的技巧

1.放鬆眼睛

閉目轉動眼球。先按順時針轉動6次,再按逆時針轉動6次。然後睜開眼睛向窗外遠處綠色草坪或樹木眺望2-3分鐘。這樣有保護眼睛、調節視力的作用。

2.放鬆全身

將全身分為若干段,然後自上而下進行分段放鬆。其順序為:頭部—頸部—兩上肢—胸腹—背—兩大腿—兩小腿。

接着再採用倒行放鬆的方式,自下而上分段放鬆。其順序依次為:兩腳—兩小腿—兩大腿—臀部—腰背部—腹胸部—頸部—頭部。連續做3組,對消除緊張情緒及身體疲勞非常有幫助。

3.腹式呼吸

吸氣時放鬆腹肌,呼氣時收縮腹肌,如此反覆做3分鐘。可起到增加腸胃蠕動、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減肥美體的作用。

4.放鬆頸肩部

坐在椅子上,緩慢地用力挺胸,使雙肩向後張開,恢復原狀後再反覆做10—12次。然後做聳肩動作,左、右肩各做12次,能起到增加肺活量,防治頸椎病、肩周炎的作用。

5.放鬆手指

雙手放在大腿上,掌心向上用力握拳,然後按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順序依次伸開手指。反覆做同樣的動作,左、右手指各做12次。可緩解手部肌肉疲勞、促進血液循環。

6.放鬆腿部

坐在椅子上,抬起腳尖,同時用力收縮小腿及大腿肌肉,然後用力抬起腳跟,小腿及大腿肌肉保持收縮15秒,然後放鬆。如此反覆做5分鐘,可以改善腿及腳部的血液循環狀況。

  實用職場減壓新策略

1.善用“杯子理論”。壓力像水龍頭裏的水一樣,源源不絕地流到心理承受力這個“杯子”裏。良好的飲食、睡眠、運動習慣可加大“杯子”容量。

2.及時轉換角色。許多人可能既是員工,又是項目負責人,回家還要扮演父母、子女等角色。每個角色都有對應的責任,會使人角色混亂,心力交瘁。不妨下班回家路上做個自我暗示,丟掉公司的包袱,換上家人的角色,享受家的温暖。

3.找個傾聽對象。適合的傾聽者首先要沒有利益衝突,其次要有耐心,不急着反駁或否定你,也不會太快給你建議。當然,你也要對他們付出關心或有對等的反饋,才能換得長期支持。

4.準備心情“急救箱”。壞情緒會讓人失去理智,不妨在辦公桌上準備一個“心情急救箱”:在某個角落貼紙條,寫上讓自己情緒好轉的“藥方”,如“找閨蜜聊聊”、“吃點麻辣燙”、“送自己一束花”等,幫自己暫度低潮。

5.自我暗示法。壓力大到無法承受時,可用自我暗示法,將注意力引到自己的心跳、呼吸、掌心温度上。此時,聽聽內在不同的聲音,焦慮感就會慢慢消失。

6.“認知療法”恢復理智。當你快被憤怒淹沒時,不妨用美國心理學家貝克的“認知療法”,問自己3個問題:這麼想有沒有證據?即使有證據,還有沒有其他可能?若證據、可能性皆如自己所料,那事情有多糟?這樣想,你會發現事情並非死路一條,並開始理性思考下一步。

7.當同事的“及時雨”。人際關係投資不可少。同事向你求救,你要當他的“及時雨”。即使當下無法幫忙,也要替他想出變通方案。與人共事要守時、高效,才能有良好的口碑。

8.用好奇心看待差異。許多人際衝突源於個性差異。不妨常對別人保持“好奇心”,深入瞭解他們的想法,就不會把焦點一直放在性格、價值觀等差異上,甚至能得到靈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