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來源:文萃谷 1.19W

許多家長與孩子溝通時感覺很苦惱,明明自己的想法很正確有道理,但孩子就是聽不進去。談來談去,不僅沒有效果,彼此的關係也搞得很僵。那麼,怎樣解決家長所要堅持的正確原則與孩子的錯誤行為邏輯的衝突呢?有時可以用跳出邏輯的方法解決。

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舉一個小例子。蘭蘭是個聰明可愛的孩子,學習也很努力,就是不喜歡作文父母為此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答應她寫了好作文獎勵玩具、週末帶她去公園遊玩等,但她就是提不起興趣。蘭蘭的父親帶着孩子和她寫的兩篇作文找到我,希望我對孩子做一點輔導。

我們見面後聊了一會兒,見蘭蘭不再怯生,父親説:蘭蘭,給叔叔念念你寫的作文好不好?孩子立刻搖頭:不念。父親説:叔叔可是大作家,可以幫助你提高成績呢。孩子很不高興:不念,要念你念。這時候,家長的意圖和孩子發生了衝突。孩子本來不喜歡作文,更不敢在公開場合念自己的作文。她不肯念,可能因為怕寫得不好,被人笑話。這是個弱點,這個弱點和家長的教育理念發生了衝突。唸了作文,對孩子是個鍛鍊。這裏,家長的`意圖是正確的,但孩子就是不肯配合。

遇到這種情況硬性要求孩子念,肯定不行,因為孩子沒有犯什麼明顯的道德錯誤。但這時家長説,不念就不念,算了,真沒出息!合適嗎?這會使孩子繼續不喜歡作文,繼續不敢在公開場合念自己的作文,繼續不敢在生人面前做大膽的陳述,性格素質和學習都會受到影響。

家庭教育中經常會發生這種衝突。在這種衝突中,只靠堅持原則是沒有用的。雖然家長正確,但是正確的原則不能用堅持的方法來實現,這時該怎麼辦呢?要跳出那個衝突。

我當時説:蘭蘭,叔叔是個作家,會猜你寫的內容。你念出作文的第一句,我就能知道你第二句是什麼。孩子一下就好奇了,她已經忘了剛才和爸爸的爭論了,忘了“你讓我念、我就不念”這個對立了,也忘了她不敢念這個心理了,她的注意力被轉移了。

“我不信”,蘭蘭拿起作文就念了第一句,“我揹着旱冰鞋和爸爸一起來到了旱冰場”,接下來我説:“我看到”,果然是這三個字。她問:你怎麼知道的?我説:我就是知道,你再往下念,我還會知道呢。結果蘭蘭一口氣就念下來了。

這就是別開生面。

然後我説:蘭蘭念得真好,這篇作文寫得真好。我一連串地誇獎,並且具體誇獎她哪些地方用詞準確,哪個段落寫得生動。同時要求她爸爸回去也要這樣做,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我想,這個孩子由此可能會比過去喜歡作文。

又比如孩子穿衣服。天冷了,該添衣服的時候孩子不肯多穿,這是許多家庭經常發生的衝突。你要他穿他就是不穿,要不就賴着不起牀。這時候,家長千萬不可在這個邏輯中,穿,不穿;穿,不穿。啪,一巴掌打下去。不要這樣,要跳出來,方法是隨機應變的。比如可以對孩子説,你先到陽台站一站,感覺感覺,然後你説穿多少就穿多少。孩子到陽台站一會兒,不説什麼了,乖乖地穿上衣服走了。

事情需要這樣解決,而不需要靠巴掌解決。這就是別開生面解決問題的方法。父母不懂得這個方法,往往會和孩子形成僵局,以雙方共同的失敗而告終。就好像蘭蘭不念作文是一種失敗,家長未能讓孩子唸作文也是一種失敗。孩子是人生的失敗,家長是教育的失敗。教育孩子不僅要有好的目的,還要好的方法。

當孩子因為某種傾向而不接受大人對立的傾向與大人表現出衝突的時候,只要這個衝突不是根本的道德問題,都可以用別開生面的方法來解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