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大學聯考作文看出了些什麼

來源:文萃谷 3.19W

不出意外的話,大學聯考作文將再次成為媒體和社會關注的熱點,10年大學聯考作文你看出了些什麼。跟以前不同的是,人們關注大學聯考作文,不再僅僅是通過作文,思考語文教學和作文命題模式,而是從作文題中,探尋這個社會的發展變化。相信大學聯考閲卷結束後,這樣的思考將達到高潮。那時候,不知道是否會像前幾年那樣,湧現出類似甲骨文、詩歌、廣告體之類的滿分或者零分作文?

10年大學聯考作文看出了些什麼

歷史總是真真假假説不清,但大學聯考作文卻總是那麼清晰地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社會的每一點進步,都可以從考生們的文章中得到真實的再現。通過老師、透過網絡,社會的每一種情緒,都已經在校園的課堂裏得到了反映。這些考生已經不是象牙塔裏的閉關修煉者,他們的青春正在試圖掙脱束縛,暢所欲言。所以,孩子們的筆頭,可以讓真假虛幻的歷史真實的記錄在案,這種真實的記錄,有時候比媒體的意義還要重大。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尋找21世紀第一個10年來,大學聯考作文的發展軌跡,就可以找到一個清晰的答案:從80後到90後,他們生活和生命的脈動,總是與社會的每一次進步一脈相承。不管是滿分作文、零分作文,還是文言文、甲骨文、詩歌或者戲劇;不管是對歷史的批判還是對貪腐、環保、道德、情感的反思,都已經成為考生們個性和人性的真實表達,教化的影子正在逐步淡出,人性的光輝正在成為滿分作文的亮點。因此,作為媒體,我們就有了這次《10年大學聯考作文》的選題策劃。我們試圖通過10年來的大學聯考作文,引導人們對曾經的足跡進行回顧,對那些引起爭議的大學聯考事件給予關注。任何一次反思,都是一次進步。

透過10年大學聯考作文,我們一起來反思社會的進步。

大學聯考作文經歷的三個重要節點

任何歷史的發生,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所以,我們有必要先把10年的眼光,延伸到更早的從前。

大學聯考作文,從1977年恢復大學聯考開始,就承載起選拔和教化的功能。其中有3個節點,不得不讓我們引起關注。

第一是1977首次恢復大學聯考。北京的作文標題是《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裏》,上海市則以《在抓綱治國的日子裏》為題。中斷了十年的大學聯考首次恢復,社會剛剛從歷史的陣痛中緩過神來,大學聯考作文,就清晰地在考卷中記錄下過去的國家歷史。在那個"政治掛帥"的時代裏,大學聯考作文,無法擺脱政治的色彩。如果讓曾經的老三屆們現在來回憶,他們的感歎一定會如出一轍:那時候,大學聯考作文的特點,就是喊口號,不喊口號得不了高分。

第二個節點是1982年。以包產到户為發端的改革開放,給閉塞的中國吹進來經濟復甦的清風,人性開始了萌動,牛仔褲為代表的西方文化,開始浸入人們的大腦。以1982年的大學聯考作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代表,大學聯考作文開始從政治化的束縛下抽身而出,把視角伸向了社會責任以及人性的一面,體現出了對社會責任感的較高要求。隨後,環境污染、經濟體制改革等話題也登上了大學聯考作文試卷,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考生往往能很快切題。不過,那時候的考生們仍然喜歡在文章末尾喊幾句口號,比如"振興中華從我做起",考生們開始思考國家的命運。

第三個節點是1999年。從1982年到1999年,大學聯考作文進入了一個轉型期,這種轉型,受到了整個國家經濟改革開放的巨大影響---大學聯考作文題雖然不再直接涉及政治,但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承擔着印證政治信念和德育教化的職能,因為作文教學,從來就是進行思想教育的前沿陣地。這個時期的作文命題,其意藴、情趣、哲理色彩漸濃。

1999年,大學聯考話題作文《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成為一個標誌性事件。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科幻意識復甦了,通過大學聯考作文,把考生乃至全社會的目光引向了科學和未來,讓學生自由發揮,2010大學聯考《10年大學聯考作文你看出了些什麼》。隨後幾年,話題作文佔據了大學聯考作文的舞台,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選題目,解放了學生的思想,解開了束縛他們手腳的繩索,顯示了社會心態會更加開放和包容,學生們對生活和社會的思考與體驗,成了大學聯考作文命題的一個方向。

第一個10年大學聯考作文越來越張揚

進入二十一世紀,參加大學聯考考生是"80後"一代,他們張揚個性,為人、行文都有突破傳統思維的獨到見解,大學聯考作文命題也相應變化。2000年,《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引起了社會的巨大爭論,"話題作文"的模式正式被語文界提出來。但模式的創新,顯然不及由此引發的思想震動更大。在我們這樣一個有着幾千年傳統文明的國度,人們習慣了非此即波的思維定勢,反映在各個學科上,則是任何題目,只有一個標準答案,老師們總是要求學生記住一個標準答案,才能考得高分。但《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作文,顛覆了人們的傳統思維,讓人們認識到答案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生活也同樣如此。只要是合理的答案,都是可以得分的。從《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到2002年的《心靈的選擇》,再到2006年的全國卷《老鷹和烏鴉》,都為考生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話題,讓考生追求思維的發散性、創造性,鼓勵大膽想象,自由發揮。

很顯然,思想的開放和包容性,讓近10年來的作文打破了很多禁區,包括從形式到內容,都有了很多突破。過去多年,詩歌和戲劇這兩種文學體裁,一向是大學聯考作文的"禁區"。從這兩年開始,頻頻出現的詩歌、文言文、廣告體甚至甲骨文作文,讓人們感覺大學聯考作文體裁已經逐步打破限制。放開詩歌、戲劇等的寫作限制,表明大學聯考作文在日益淡化它所承載的社會教化功能,讓作文迴歸到追求文字之優美、思想之感染。

2005年引起巨大轟動的《赤兔之死》,就是江蘇一考生用詩歌寫成的大學聯考作文,讓閲卷老師耳目一新,直接給予了滿分。如今,《赤兔之死》的作者蔣昕捷已經成為中國青年報記者,這樣一篇詩歌體裁的滿分作文,讓他成為全國知名人物。

因為作文改變命運的,還有很多考生。四川考生黃蛉,以一篇讓閲卷老師很是頭痛的甲骨文作文,被某大學直接錄取,人們讚歎他"在這個浮躁社會裏,拋棄現實物質的東西,表現出對古代傳統文化的巨大興趣,可謂彌足珍貴。"武漢考生周海洋,以古體長詩《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獲得滿分,雖然其考試成績只有370分,數學成績僅45分,依然被三峽大學破格錄取。上海某考生因為在作文《必須跨過這道坎》中,揭露了自己父親的`貪腐行為,被打出了63分的高分(滿分70分),稱為"貪官作文",更是引發了人們對"倫理親情與法律現實"之間的巨大爭議。

因為上述極具爭議作文的出現,引發了人們關於"偏才是否可以破格錄取"的反思。雖然爭論沒有結果,但更多的高校因此而出台了"偏才引進計劃",由此而引發了人們"關於教育培養目標"的爭論。人們紛紛追問:我們的教育,到底該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與滿分作文對應的是,大學聯考零分作文卻引起了人們對單一評分標準的質疑。某省考生的零分作文《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着黑色幽默的氣質,角度新穎刁鑽,行文流暢而老道,見解不乏深刻和獨到…但它被判"格調不高",零分的命運無法逃避。而另一篇同樣標題的滿分作文,因為主旋律明確,獲得老師的高度肯定。由此引發人們的的思考:説真話,表達一些所謂的"偏頗思想",哪怕這些思想是真實現實的反映,是不是不能得高分?

網絡語言引發教學方式的變革

值得一提的是網絡對大學聯考作文的影響。隨着90後火星文的出現,曾經一度引發人們對此的擔憂,社會更是把90後一代直接冠以"火星文一代"的稱號,但現在看來並不準確。記得火星文剛剛出現的時候,我曾經就此採訪成都語文老師,他們在擔憂的同時,更多的是給予了鼓勵。

火星文的出現,正式宣告90後隆重登場。但火星文並沒有出現在大學聯考作文中,出現在作文中的,是網絡語言。一些不懂網絡的老師直接把這類語言判為錯別字,而那些熟悉網絡語言的評卷老師,則大呼過癮,認為網絡語言彰顯了社會的寬容和進步。

網絡語言的出現,給語文教育提出了一個迫切的課題:如何運用網絡,進行現代化的教學。因為網絡已經無處不在,任何想回避或者封殺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學生們已經成為網絡下成長的一代,不懂網絡,就是不懂學生。

特別需要提出來的,是網絡上關於"零分作文"的惡搞文化。一些網友藉助網絡,用零分作文的形式,惡搞大學聯考作文,也讓人們看到了網絡對作文、對社會的巨大影響。雖然這些零分作文可以"令閲卷老師怒髮衝冠、令教育專家啞口無言、令網民爆笑吐血",但由於其"思想頹廢、不健康",以激烈的言辭來表達對社會上各種現象的不滿,因此無法進入老師的慧眼。

自主命題有着濃郁的地方特色

2006年起,四川實行自主命題。第一年的大學聯考作文命題《忘記和銘記》,採取給材料作文的話題作文形式,中規中矩,沿襲前幾年作文全國卷的風格,平穩過渡。此後,四川作文迴歸命題作文的模式,07年的《一步與一生》,08年的《堅強》、09年的《熟悉》,都是命題作文,一反話題作文的模式。不過,從作文題目和考生作文來看,這些命題都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繫,通過作文反映社會現狀和考生的心理特徵。

由於實行自主命題,大學聯考作文具有了濃重的地方特色,以2008年的《堅強》最為明顯。由於地震剛過,人們還沒有脱離地震的陰霾,作文被賦予了濃重的心理撫慰色彩。很多考生流着淚寫完了作文,其場面讓人震撼。這也成為"作文,是社會現實的真實寫照"的有力證據。

四川自主命題後的幾次作文,能讓人們留下記憶的,除了《堅強》之外,更多的是去年的《熟悉》,南山中學考生黃蛉用其與眾不同的一篇甲骨文,讓人們記住他的同時,也記住了當年的作文題目。其他的作文,實在讓人們記不起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