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點評作文集錦九篇

來源:文萃谷 2.19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點評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點評作文集錦九篇

點評作文 篇1

命題作文“格”導寫及佳作點評

作者/ 王淦生

【文題呈現】

閲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格”有“標準、法式”的意思,如格局、格式等;“格”還有“表現出來的品質”的意思,如格調、風格、人格等,當然,“格”還有其他的含義。

請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以“格”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特徵鮮明;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思路點撥】

這則作文題的導語,基本上已經限定了作文的主旨——或者從“標準、法式”的角度入手,或者從“品格、品質”的角度立意。自然,“格”還有其他方面的含義,比如“格物致知”中的“格”就是“推究”的意思,“格格不入”中的“格”乃是“阻礙、限制”的意思等等。如果從這些方面立意,雖説略顯冷僻,但也未嘗不可。所以本文審題難度不大。

如果從“標準、法式”的角度立意,尊重“格”、嚴守“格”以及適當的“破格”都可以作文文章的主題。在一個法治社會裏,對規則的尊重和遵守應當成為每一個公民自覺的行為,任何自由都是一定規則範圍內的自由。當然,這種“格”又是建立在特定的社會基礎上的,隨着社會的發展,“格”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故“破格”的現象又是無時無刻不存在的。從這一意義上説,既要遵守“格”,維護“格”,又要不斷打破“格”,修正“格”。

如果從“格調、風格、人格”的角度立意,文章可以涉及的範圍也是相當廣泛的。人有人格,各種文學藝術作品、每個人的做人處事都有自己的風格,人們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也都有各自的格調和品味……這其中,人格應當佔據主導地位。因為一個人的人格往往決定了他的生活格調和處事風格。我們的古人甚至將花草樹木都與一定的品格聯繫起來,可見“品格”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所以,高尚的人品、有格調的生活、獨特的風格應成為每一個人的追求。其中,人品為重中之重。有道是“文如其人”,人品也會影響文品!

這篇作文在體裁的選擇上可以有多種考慮。議論性散文可能是最為適宜的體裁。因為議論性散文兼具散文和議論文的長處,取材、構思和表達相對靈活、自由,又可避免傳統議論文比較程式化的短處,更容易打動讀者,讓讀者接受自己的觀點。而且古今中外眾多的素材會為議論性散文的寫作提供充足的論據。當然,好的記敍文也一樣可以贏得讀者。比如短小精悍而藴含深刻哲理的故事結合曲折多姿的結構、生動有趣的語言,同樣會斬獲高分。

總之,文無定法。無論採用何種文體,皆須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方可取得成功。

【佳作展示】

江蘇省鹽城市景山中學高三(2)班 薛文菁

人只能在一方天地中獲取真正的自由。

——題記

“你看看你,又不按格子寫!這裏,這裏,字都寫出格了!”爺爺的訓斥像耳邊嗡嗡的蚊子,揮之不去。我緊咬嘴脣,一言不發,心裏卻在暗暗反抗:哪來的那麼多規矩?哪來的那麼多條條框框?字寫出格怎麼了?這樣才瀟灑啊!才有與眾不同的美啊!

又是一張“隨心所欲”的臨帖,爺爺終於看不下去了。

“你站一邊去,我寫給你看!”

我賭氣地把頭扭向窗外。

窗外是鄰家的孩童在嬉戲。他們在玩什麼呢?是我幼時玩過的跳格子的遊戲。幾個孩子小心翼翼地從一個格子跳入另一個格子。格子很小,僅能容納一隻腳掌。可他們就在其中,踮起腳尖,謹慎而又熟練地蹦來蹦去。

突然一陣喧鬧,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吵嚷起來:“你出格了,出格了,你輸了!”那個“出格”的小男孩似乎還想耍賴:“我就踩到格外一點點,憑什麼就算輸了呀?”旁邊一個小女孩頭一昂,一本正經:“這是遊戲規則,出格的就是輸了。”“出格”的男孩嘟着嘴,極不情願地離開了格子。

臉突然燒得難受——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我怎麼到現在都沒明白呢?

是啊,做任何事都有一個“格”,“出格”自然就輸了。魚兒遊得再歡快,離開了水,便失去了生命的依託;舞蹈演員的身姿再優雅,跳出了舞台,便無人認可她的美;一個人車技再好,駛離了道路,就容易釀成慘劇……格是一種束縛,更是一片保證你可以自由發揮的天地,因為出了格,自由便無從談起。老師常講,寫作文是“戴着鐐銬跳舞”,想來,這“鐐銬”便是作文的“格”。寫作是這樣,寫字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即使是自成一體的書法家也講究“筆筆有出處,字字有來由”,這“出處”和“來由”不正是書法的“格”嗎?

爺爺的字已經寫好。多美啊!工整,大氣,灑脱,字字在格中,卻字字有自己的獨特風骨,字字不同凡響。再看看一旁自己的字,字字都想跳脱格子的束縛,好像想飛上天外,顯得凌亂不堪,毫無美感可言。

我終於明白了爺爺生氣的緣由,坐下認認真真地按格書寫——我已經懂得,不管做什麼事情,“格”中才是你真正的自由天地。

江蘇省鹽城市景山中學高三(3)班 蔣潤秋

這是我為眼前這些學棋的孩子上的第一課。

我從包裏取出一張棋盤,擱在講台上。經年的摩挲讓棋盤變得平滑而温潤。我不是要向孩子們科普象棋知識,因為這些孩子很多已經是有着多年棋齡的“老手”。我是要向他們講述一段我自己的故事,告訴他們下棋的第一“要訣”。

……

隨着我落下棋子,老師遺憾地搖了搖頭,而對手欣則喜若狂振臂慶賀。就這一步棋,讓我輸掉了參加象棋電視大賽的資格——這是一個為業餘棋手搭起的平台,它的大門向站在巔峯的人敞開。我能讀懂身旁的老師的眼神,他在説:“唉……你這孩子……”我盯着自己落錯的棋子發愣,只聽到老師低聲詢問:“這是初學者都不會犯的錯誤,怕是走神了吧?”我木然地點着頭。是的,那一刻,我走神了——我想到了此次獲勝之後的無限風光。

結果,我下了一步常人都不可能下出的漏招。連日的壓抑與強化訓練得到的結果竟然是失去了這次機會?不,或許還沒有失去吧?我看到了老師的眼神,他似乎在鼓勵我重新坐下,讓我收回那步錯招——畢竟這不是正規比賽,只是棋校舉辦的讓學員競爭一個參賽名額的內部比賽,實際上不過是在為我熱身——因為我當時在棋校絕對稱得上是實力超羣,我的身上承載了所有老師的期望。那一瞬間,我幾乎已經動搖了。老師勸導的目光,同情者急切的催促,對方沮喪的表情……這一切讓我重又感覺到了勝利那温熱的呼吸。我幾乎已經伸出手去,是的,只要我願意重新動一動手指,這勝利將失而復得。

我感覺到指尖的沉重和顫慄。就在觸碰到棋子的一瞬間,似乎有一股電流流遍全身。我眼前浮現出父親那凝重的面影,我想起在我幼小的時候父親抱着小小的我,我費力擁着他剛剛為我買的棋盤的情景……我聽到他説:“我什麼也教不了你,只送你四個字……”

我緩緩地收回汗涔涔的.手——這是一雙不似同齡人的纖細嬌嫩,而是十指包裹着摩擦棋子而長成的繭子的手——衝老師無奈地笑笑:“我輸了。”這句話,耗盡我全身的力氣。

但是我也贏了。因為我嚴守了父親送給我的四個字——“落子無悔”。

我收藏了那張棋盤。棋盤上鐫刻着的橫豎交錯的線條中,承載着我勝利的喜悦和失敗的隱痛,記錄着我的挫折與成長。那一步棋,讓我在通向成功的征程上多走了一段彎路,但更讓我守住了一位棋手的底線。落子無悔,是我受到的最深刻的教誨,是棋手間共同遵守的契約,是我對自己象棋人生的承諾,是我不能跨越的禁地,是我用心去守護的人生信條,是輸掉一切也要捍衞的榮耀……所以,我要在第一堂課上把它鄭重地交給我的學生們。

……

聽完我的故事,孩子們一下子都靜了下來。我知道,這個故事,無關棋藝,無關戰績,但它關乎棋品,甚至關乎我們的人格、尊嚴。

江蘇省鹽城市景山中學高三(4)班 凌文青

莫言的新書《我們的荊軻》問世不久,各種仿作便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單看那封面,你可能還以為它們是系列叢書。

對初學者來説,模仿本無可厚非。但令人悲哀的是,很多所謂的成熟作者也敢於拋棄自己的風格甚至人格,一心等待大家的作品問世,好仿作一部魚目混珠,騙取豐厚的稿酬,甚至想借此名利雙收。

這不僅是文人的悲哀,更是文學的悲劇。事實上,諾貝爾文學獎從最初的風格保守到如今的不拘一格,其變化不正説明了文學創作應體現出一種創新和獨特嗎?

文學是有靈魂的,文學作品的風格從某種程度上説就是作者人格的體現。所以説我們提倡文學風格上的百花齊放,對文學作品來説,就是要有獨立的思想和獨特的風格,不被某種潮流所左右;於作者而言,就是要有獨立的精神和人格,不為名韁利鎖所羈絆——其實,這兩者本身就是統一而不可分割的。

但是要做到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並不容易。前人的定論或許會成為影響自由創作的障礙,但這無關緊要,《蛙》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不就一定程度上受到馬爾克斯的影響嗎?關鍵在於這“拿來”的目的是服務於自己的創作,而不是為了追求形似而刻意模仿。對於前人留下的一切,要有揚棄的勇氣和智慧,再融進個人獨到的經驗,既有所繼承,更有所開拓和創新。如此看來,保持獨特的風格對一位既樂於接受他人先進的成果又不迷失自我的作家來説並不是一件太難辦到的事。

比較糟糕的是一些來自外部的作家自身難以擺脱的束縛,尤其是最不應當干涉文學創作的政治會對作家的創作產生巨大影響。政治對文風的干涉力量巨大,影響甚深。明清之際思想專制,文字獄盛行,文學趨於八股化。再如蘇聯時期專制集權,文學亦受到頗多限制。在這樣的狀況下,大多數文人選擇了順從,放棄了自己獨特的文風而隨波逐流。實際上,某些作家在放棄自己獨立風格專寫那些“遵命文學”的同時,也放棄了自己的人格。

為什麼在那樣的歲月中,索爾仁尼琴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蘇聯國內與他同樣才華橫溢的人應該不算少吧,可他們因為種種原因泯滅了自己的風格和人格。但索爾仁尼琴卻不,他不認同蘇聯模式,亦反對西方民主。他的寫作純粹遵循了自己的風格,一如他一貫保持自己獨立的人格。因此,他獲得了讀者最高的認可——“索爾仁尼琴是俄羅斯的良心”。

明代的桐城派、公安派散文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正是因為那羣作家乃是反對摹古、追求獨特風格的代表。文章一旦被一種定式所束縛,拘於一格,就會因太多的羈絆而不能盡情達意。做人亦是如此。當然,我這樣講並非鼓吹無視法度,摒棄規矩,只是覺得,要想真正有不朽的作品問世,文學家就必須要保持自己獨立的人格,堅守文章獨立的風格。只有在百花齊放風格紛呈的園林中,我們才能見識真正的美。

龔自珍曾經疾呼:“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亦祝福今天的中國文壇,能有更多不拘一格的大師們出現,願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的“模仿秀”們越少越好。

點評作文 篇2

竇桂梅老師的這一節課,展示了她獨特的教學魅力,讓我們體會到了古詩詞散發的迷人芬芳.在課堂上,她感情澎湃地將學生帶入了課堂,融入課堂,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和對話。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好的導入是激發起學生學習動機的“第一源泉,第一顆火星”,因此,巧妙的導入無疑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基礎。一開始,竇老師由“居”導入,一步步引導學生,讓學生聯想到“居然之家”,然後讓學生從吳音瞭解吳國,並且讓一些學生髮言,讓他們親身説出吳儂軟語。

在她的課堂,學生可以想發言就發言。竇老師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渲染課堂氛圍。她總是在跟學生交流,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加強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竇老師從“溪上青青草”引發開去,引出韓愈、陶淵明、白居易等關於“草”的詩句,營造出濃濃的文化氛圍。著名文化學家皮爾森在《文化戰略》中説:“文化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我們都應該知道,文化是一種習得、積累的過程,是一個由外向內逐漸內化、濡染的過程。學生在此氛圍中耳濡目染,自我構建,逐步形成無論是知識的、精神的,還是語言內涵都十分豐富的文化心理結構。語文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

她的課堂永遠不失活力,唱歌、手舞足蹈、角色扮演等,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的也不費力,相信對語文的喜愛也會越來越深。竇桂梅老師的教學風格就像她這個人一樣,身為一個北方人,她給人一種豪爽、不拘小節的感覺,而她的課也是如此。

點評作文 篇3

偶爾在街頭巷尾還能看到頭頂條毛巾、挎着竹籃的賣菱角的婆婆。花上五元、十元便可買上一袋熱乎乎的菱角,用手扒開堅硬的黑色外殼,頓有清香撲鼻,白中透黃的果仁立馬會讓你口中生津,擠出果仁吃一口,清透甘潤,香醇細膩,不粘不燥,留香脣齒。

見過無窮碧的接天蓮葉和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知道蓮藕長在何處,卻未曾留意過菱角是怎麼生長的。查《新華字典》,“一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池沼中,葉略呈三角形,葉柄有氣囊,花白色,果實有硬殼,大都有角,叫菱或菱角。”估計和蓮藕一樣都長在池沼的淤泥裏。聽過這一傳説,才知道其實有別。

菱角的外形極像一個牛頭,和《西遊記》裏牛魔王的頭一模一樣,據説菱角就是牛魔王的化身。當年,天蓬元帥豬八戒因風流韻事觸犯天條,被貶凡間,落得個豬頭人行、非豬非人的怪模樣,其“天蓬元帥”一職也因此成了醜陋的代名詞,無哪路神仙前去補缺。玉皇大帝思來想去覺得牛魔王外醜內忠,最適合這一崗位。於是下發諭旨,封牛魔王為天蓬元帥,即刻上任。牛魔王與鐵扇公主隱居深山,過着悠閒的日子,無心做這個天蓬元帥,玉皇大帝多道諭旨催促其赴命,牛魔王發誓不做這個天蓬元帥,也想逃避一時鐵扇公主魔爪的掌控,就隱藏在水塘裏,躲在漂浮於水面上一株不太起眼的水草跟上。玉皇大帝命土地爺入地三尺就是找不到牛魔王,也只好作罷。沒想到,水草因為牛魔王的附着也不再隨風漂流,根深葉肥,二者共生,也給人間帶來一種新的美味。

點評作文 篇4

愛如鮮花,有濃郁的芬芳;愛如太陽,能給予我們温暖。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即使是素不相識的人,也會倍感温暖。

那是前年春天的一個早晨,天空的鳥兒歡快唱着春天的圓舞曲,落在繁茂的嫩葉中跳着春的圓舞曲。春風迎面拂來,令人神清氣爽。我決定趁着這麼舒服的日子去慈雲圖書館“飽餐一頓。”

公交車緩緩駛來,我上車刷了卡,走到後面挑了個靠窗的位坐下。車輛啟動,我望着窗外熱鬧的街道,看着來往的人。到下角市場站了,轉頭一看,“譁,”車上已擠滿了人,摩肩接踵,腳不沾地真是站無虛席,連點空隙都看不到了。

我掃視一下車廂,只見到站的都是年輕人,沒有老年的,心裏美滋滋的,想到不用站多好,幸虧給我‘搶’到了一個位置。忽然,我被不遠處的一位阿姨吸引住了,只見她臉色蒼白,嘴脣發紫,額頭上佈滿了細細的汗珠,抓住扶手的雙手在顫抖着,腳也在打顫,似乎快要倒下去了一樣。

我的心“咯噔”一下,她是否病的不輕?因為見過姨媽生病也有過的神態表情,怎會出現在這裏?

看着邊上坐着一位十分時髦的美女,在玩手機。另一個邊上有位十分帥氣的叔叔,也在無視的左顧右盼,並沒人去注意她。

“哎喲。”阿姨呻吟了一聲,還是沒人讓座。這時我想起了老師教我們的話:“助人要及時,幫人要誠信。”於是,我馬上站起來,讓阿姨坐到我的位置來。美女極不情願的挪開腳讓我出去。很明顯,阿姨無力邁步了,車廂裏的人在説:“美女,起來吧。”旁邊的美女聽了,極不情願坐進了裏面的位置。

那位阿姨軟綿綿的癱在座位上,吃力的從袋裏掏出藥油,在額頭上左揉右揉,然後又找出一瓶藥吃了。緩了一會兒,它的神氣才好了點,只見她又摸出一條巧克力塞在我手上,誇着我的細心與愛心,還不停謝我。此時,車廂裏響起了一陣讚揚聲。前排座的阿姨滿臉笑容,不住誇我懂事,鄰座也響起了:“真是個小雷鋒。”“真是個細心的孩子。”“看到祖國的未來了……”

我的臉上紅彤彤的發燙着,但心裏美滋滋的。這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讓我得到滿車人的讚許。怪不得雷鋒能得到全世界的贊同!

春風暖暖的,吹在每個人臉上,雷鋒的精神卻在每個人的心裏。幫助人並不需要轟轟烈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就像春風迎面吹來,暖在這人間!

點評作文 篇5

阿麻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人物,他只是我小時候鎮上的一個鄰居。

我們這個鎮子並不大,叫真如鎮,鎮裏大都是我們劉家宅的人。我家對門便是阿麻家了。

阿麻長得並不俊,甚至有點醜,臉上滿是麻子,腳一跛一跛的,我們小孩子很不喜歡他。

記得那時,滿園的柿子熟了,我和幾個小夥伴偷偷地溜進柿子林偷摘柿子吃,被阿麻抓往了。“好呀,小丫頭,又來偷柿子了,走,見你父親去!”不由分説拉着我就走。我犟着脾氣不走,小夥伴們有的抱他的腰,有的用柿子砸他的頭,我掙扎了出來,撒腿就跑。跑着跑着,不見了阿麻,我們別提有多高興了。不消説,後來便被父親狠狠地揍了一頓,於是對阿麻便恨之人骨。

我們鎮旁邊有條小河,説小不小,每次上學、進城都要繞很大一個圈子。阿麻不知從哪兒搞來了條小木船,撐着小船為我們擺渡,而且分文不收,免費送大家過河,大人們都説阿麻積德了。可是沒多久,阿麻收費了,大人孩子渡一次船要收費三角;再過一個月,竟漲到了一元錢。大人們很生氣,紛紛説阿麻實在太缺德,敲自己人的“竹槓”。阿麻什麼也沒説,只是來來往往地擺渡,收錢,臉上常常露出興奮的神色。漸漸的,人們發現阿麻消瘦了,撐船的力氣也不像以前那麼大了,於是人們又抱怨阿麻為了賺錢連命也不要了。終於有一大,阿麻病倒了。聽醫生説,是癌症,活不長了。而這時,小河上開始架起一座石橋。阿麻的病情一天天地惡化,小石橋一天天地快要完工了。

阿麻終於死了,死在小石橋落成的那一天。一陣爆竹聲後,鎮長説話了。他沒説多少話,後來他説:“這座小石橋是阿麻把擺渡的分分角角積攢起來造的。阿麻很早就知道他得了癌,但他一直沒有説出來。臨死時,阿麻還念念不忘鎮上的人,他希望鎮上的人們能原諒他,阿麻擺渡收費這麼貴,都是為了我們這個鎮哪!”鎮長説着説着,哭了,鎮裏的許多大人也開始抽泣,就連我們這些小孩子也覺得眼眶濕濕的。唉,阿麻,我們竟誤解了他!

後來,不知哪位能工巧匠在小石橋上雕了阿麻的半身像,這樣,阿麻便可每天目送着鎮上的孩子高高興興去上學,大人喜氣洋洋去城裏辦事了。

【精細點評】

①欲揚先抑。文章的主人公是阿麻;這個阿麻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文章先寫阿麻的外形:“臉上滿是麻子,腳一跛一跛的”,難怪小孩們“不喜歡他、阿麻對小孩們很兇,不是“抓”便是“拉”,小孩們對他“恨之入骨”。至於大人們,對阿麻也有評價,因為他收擺渡費,而且不到一個月,竟從三角漲到一元,人們説他“缺德”,敲“竹槓”,連阿麻消瘦了,也挖苦他“為了賺錢連命也不要了”。可以看出,文章先是對阿麻這個人一抑再抑。直到小河上架起了石橋,阿麻死了,鎮長才道出了石橋就是阿麻把收來的擺渡費分分角角積起來造的。這樣,在這篇文章中,一個看似令人厭惡、確具有高尚品質的人,便樹立起來了。這裏用的是先抑後揚的謀篇手法。

②曲徑通幽。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是讚揚勞動人民的高尚品質。但是,文章並沒有直説,卻是敍述了一些看來阿麻的品質並不高尚的事,特別是寫阿麻從擺渡到造橋,先是買船,免費擺渡,不久卻收了費,而且擺渡費猛漲。直到最後,才寫出阿麻收擺渡費正是為了造石橋,為人民做好事。文章就是這樣曲折地表現了一位品質高尚、值得尊敬的平凡的普通人。

點評作文 篇6

一條川流不息的河流兩岸,生活着兩個部落的居民。雖然他們被同一條河流養育着,但貧富差距卻一目瞭然。河流左邊的人們被稱為窮人,河流右邊的人們自然是富人了。ァ

窮人們的工作是每天耕種、植樹,成片的森林和果園是自然給他們留下的惟一家產。窮人們常説:"都是女人惹的禍,當初要不是她們死乞白賴地要留下這些樹木,我們早就像富人一樣,已經擁有了樹脂、木材和外匯。"富人們的工作是每天砍伐大量的樹木,賺得大量外匯。富人的部落已經擺脱了貧困,建起了窮人們想都沒有想過的高樓,他們常説:"這是自然留下的財富。"ァ

窮人常常望着天空説:"窮人就是窮人,天空都是藍白藍白的,沒有一點多餘的顏色。"富人也時常望着天空説:"看見天空那朵灰色的雲了嗎?灰色代表智慧,它是自然給我們留下的恩寵。"

許多年以後,富人的地方鬧出了許多怪病,氣候也逐漸變得惡劣。他們開始乘船,帶着大量財富遷往窮人的地方。"惹禍"的女人們將他們擋在了門外:他們會把我們的樹木砍光的我們不要財富,我們只想留下土壤、水和清潔的空氣。富人們不屑一顧,揚長而去。於是,女人再一次成了窮人的"罪人"。ァ

沒過多久,天氣大變,狂風捲着沙塵惡狠狠地襲來。誰也沒有預料到,誰也沒有準備好,一夜之間,一切都變了,當窮人睜開雙眼,準備新一天的勞動時,他們簡直認不出對面就是富人的地方:高樓垮了,土地被侵蝕了,美麗的原野上留下的只是一堆堆廢墟。窮人望着成片的森林,男人們呆住了,怎麼會這樣?女人終於説話了:"多虧我們留下了森林啊!"

點評

本文的語言並無多少特色,但立意頗為新穎。河流左邊的人們儘管貧窮卻留下了樹木,他們也因此保住了家園;河流右邊的人們雖然因砍伐樹木而致富,可他們毀掉了家園。文章用欲揚先抑的手法,首先極力渲染富人的高傲與窮人的怨氣,最後用富人的教訓讓讀者深刻地感到了保護森林、留下綠色的重要。結尾的語句一字千金,有力地深化了主題。誇張和對比手法的巧妙運用,讓原本普通的內容頓然生色。

點評作文 篇7

藝術表演中的主要角色成為主角,次要角色稱為配角,在人們的認識裏,二者也是截然不同的類型,主角就是主角,配角就是配角,有輕重之分。

但我卻不以為然,如果只有主角沒有配角,那麼藝術就失去了應有的逸韻;如果只有配角沒有主角,那麼藝術就無法表現它的主題。所以説主角與配角沒有輕重之分,他們的共同存在是藝術表現的需要。

生活中的主角和配角就更沒有輕重之分,他們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提起《西遊記》,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主人公孫悟空,他耿直、疾惡如仇,在這裏他是主角,而那懶惰、愛佔小便宜的豬八戒就成了展現孫悟空人格魅力的配角,主角與配角一目瞭然。但我們充滿智慧的電視製片人不迷信與主角配角之分,他們靈活的將豬八戒搬到了主角的位子上,展現出了他活潑可愛的形象,孫悟空是那麼的迂腐,襯托出了豬八戒的可愛。孫悟空變成了配角,豬八戒成了主角。電視更加受到人民的歡迎,轉換一下主角,效果也許會更好。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教育成為人們接受知識的來源,教育制度改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於是素質教育誕生了。素質教育將應試教育中的主角與配角交換了位置,學生成為了主角,老師擔任配角的位置,更加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的潛能,使得學生更能適應複雜多變的社會生活。主角與配角轉換一下也許會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萊特兄弟可謂是眾人皆知的人物,在法國航空領域有兩個人更值得我們尊敬--一個是卡車司機法爾芒,一個是大學教授馮·卡門。法爾芒在法國駕駛飛機屢創記錄,當馮·卡門告訴他有位偉大的科學家説“比空氣重的物體不可能飛上天”時,法爾芒回答説:“是那個研究蘋果落地的人吧,幸好我沒讀他的書,要不這次飛行的獎金就沒有了。我是卡車司機,至於飛機為什麼會飛上天,那是你們教授的事。”正是這一句話,使得馮·卡門踏上了研究之路成為航空事業的先驅。法爾芒的話點出了人生的哲理--不同的領域,主角不同。在駕駛領域,司機法爾芒是主角;在研究領域,教授馮·卡門是主角。

生活、工作中,人不可能一直是配角,總有一個崗位,我們會成為主角。不要去迷信權威,像法爾芒與馮·卡門那樣,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裏盡己所能,做好主角,展現生命的色彩與智慧的光芒,在其他領域做好配角,努力為主角服務,實現自己的完美人生。

點評作文 篇8

我每當想起那隻鳥,心裏就有一種説不出的感動。

去年暑假,我和媽媽一起到鄉下舅爺家玩。“走,打鳥去!”兩個表哥跑來招呼我。我便跟着兩個表哥拿起槍去打鳥。

“看,那兒有一隻!”大表哥興奮地搓着手,尖聲叫道。只見遠處的田埂上,立着一隻小巧玲瓏的小麻雀。那小麻雀全身羽毛光滑發亮,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一雙眼睛警覺地注視着四周,尾羽高高翹起,宛若一個鬥志昂揚的將軍。

二表哥趕緊用手勢示意我們不要動,接着一把抓起槍,躡手躡腳地來到一塊麥地裏,就地趴下,將準星對準了那隻倒黴的小麻雀。

小麻雀絲毫沒有覺察到,在十米開外有一隻烏黑的槍口正對着它,依舊怡然自得,在田埂上跳來跳去。只聽“砰”的一聲響,二表哥扣動了扳機,子彈“嗖”地一聲飛了出去。小麻雀身子閃了一下,子彈擦破了它的羽毛,它一下子栽倒在地。“這隻鳥肯定剛剛學會飛。”大表哥很有把握地説。我們急忙衝過去,準備去搶“戰利品”。

這時,一隻老麻雀突然從天而降,大聲尖叫着衝向我們。它用力撲扇着翅膀,想奮力從我們手裏救出小麻雀。二表哥的臉上浮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笑,大概他在想:“這隻老麻雀又是自投羅網。”他抓起槍瞄準麻雀。麻雀毫不畏懼,仍然在我們身邊尖叫着,絕望地望着我們。“二表哥,算了吧。麻雀挺可憐的!”我勸説着。二表哥想了想,放下了槍。

看樣子小麻雀沒有受很重的傷,它又重新站了起來。就在這時,一隻大狗忽然衝進了麥地,向小麻雀衝過去。那隻老麻雀立即撲扇着翅膀,嘴裏發出尖利的叫聲向大狗撲去。大狗顯然被老麻雀的氣勢嚇住了,沒敢去咬小麻雀。二表哥趕忙用槍去趕那隻大狗。大狗嚇得落荒逃跑了。

看着兩隻麻雀在夕陽下飛走的身影,我的心裏感到一種從沒有過的輕鬆。現在,每當想起那隻老麻雀,心中仍然充滿了深深的感動和敬意!

點評作文 篇9

趙王嚐出獵。行至一林間。一猴危坐道中,凝神閉目,全然不顧。趙王怒,拔箭射之,此猴魚躍避之;復射,又不中。趙王大怒,令眾齊射之,哀哉此猴命送黃泉。

後人對此褒貶不一。一曰:“此猴機靈勇敢,善展現自我。可惡趙王不識其才,藐視其優勢,竟拔箭相射,悲哉此猴滅於此等昏君之股掌,哀哉其生不逢時,現不擇地!”又曰:“此猴死有餘辜。其雖具優勢,但未着於正處。趙王乃堂堂一國之君主,大庭廣眾之下,此猴竟以其優勢戲與趙王,以示趙王箭藝不精,此罪當射殺!”

今先不論趙王之對錯,單述此猴之優勢。

猴者,機巧靈活,人皆知之,然此猴竟可數避趙王之利箭,可謂之“優勢”。但終亡於眾箭之下,究其根源,皆緣其優勢。

其雖具優勢,但因倚仗優勢,覺趙王之箭首射不中,後射也必不中。殊不知眾箭齊射,汝避此焉能避彼乎?嗚呼哀哉!

然此事也並非全咎其優勢。其有優勢,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但其示法不當,舉動不妥,致優勢變劣勢,終自毀其中。使此猴擇良機面覲趙王,敍其優勢,趙王必肯禮賢下士,設宴款待。

此傳説之言,真假不論。然當今之世,此事也時有發生,並非寡聞。

一事如此:三人行,一人攜拐,一人帶傘,而另一人兩手空空。歸,攜拐者遍體傷痕,帶傘者渾身是水,而空手者安然無恙。

詢其三者。攜拐者曰:“吾有拐,忽視地面崎嶇,盲目而行,故羈絆無數,滿身傷痕。”

帶傘者曰:“吾有傘,故頂風冒雨而行,然風急雨驟,傘不及事,故渾身是水。”

空手者曰:“吾身無一物,故撿路而行,擇檐而避,故安然無恙。”

嗚呼!前者之傷、之禍,皆因其“優勢”,後者之福、之安,反而因其無優勢。此人之常事與猴之悲論,豈有兩異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