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高中作文合集8篇

來源:文萃谷 1.44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高中作文合集8篇

高中作文 篇1

山之為山,必需有深谷,才能顯示出它的雄偉,更陡峭,更奇峯突出。

河之為河,必需溯迴流,放能流露出水的靈魂,更曲折,更源遠流長。

人之為人,必需歷挫折,則能練就出人的品性,更內斂,更榮辱不驚。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挫折是人生賽道上的訓馬師,是成功路途上的踏腳石。不畏懼挫折,不害怕失敗,生命將因此而熠熠生輝!

那漢宮的明月,是寂寞的梧桐,那高高的圍城,囚禁不了遠飛的心緒。大殿之上一聲呼喚,你別了圍牆。從此離開了父母,別了好友,遠了故鄉,踏上了西去之路,踏上了茫茫大漠。昭君或許有淚水,然而那不是悔恨也不是畏懼。答應和親時,她就知道異域的清苦。而今的淚水是對故土的眷戀。

是什麼支撐着一個弱女子走向遠方?是不畏困難的勇氣,是巾幗不讓鬚眉的大義凜然。

那銅牆鐵壁,拘不住愛國的豪情;那榮華富貴,惑不了興復故過的信念。“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斷頭台上一聲嫉呼,呼出了多少仁人志士的一腔正氣。面對元人的威逼利誘,他沒有猶豫,慷慨赴死,正氣優存。

是什麼讓一介文臣為復國大計辛苦奔走乃至慷慨赴義,是不懼挫折的勇氣,是傲骨錚錚的民族大義。

那殘破的茅屋,打不斷為國為民的愁苦,那牀頭的淋漓雨水,澆不滅一腔憂國憂民的熱忱。“嗚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倶歡顏。“人活至此,尚憂他人。這不是愚也不是傻,而是詩人偉大無私的愛,岳陽隕命,尚思國事,試問世間有幾人至此哉!

是什麼鑄就了一介書生為國為民為天下,是愈挫愈勇的信念,是心存實國心存百姓的情懷!

巍巍青山,曲折迂迴的河流,是自然的博大,艱難困苦孕育生命的內涵。風雪過後又是豔陽百花開。

竹密豈妨流水過,山高怎阻野雲飛。當竹林過後,流水會更加歡暢,當高山越過,野雲將更加無羈!

點評:本文是一篇較為精彩、規範的議論文。語言與結構都很善用整齊的語句或語段,不妨認真學學作者凝練生動的舉例論證以及其後的畫龍點睛式的提煉語句,更有文學色彩極濃的典雅書面語輔之,怎一個“好”字了得!

高中作文 篇2

世有學霸,然後有附加題。附加題常有,而學霸不常有。故雖有難題,祗辱於學渣之手,駢錯於紅叉之間,不以附加稱也。

題之附加者,一題或難倒一片。做題者不知其能加分而做也。是題也,雖有附加之能,做不對,分不加,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規題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加分也。

做之不以其道,思之不能盡其腦,錯之而不能知其意,執筆而臨之,曰:“此題差矣!”嗚呼!其真差邪?其真不會做也。

高中作文 篇3

背起行囊,我們啟程,一路走過,下一秒的我們已消失在上一秒的世界裏,恰如輕風吹過,隨即唯餘靜寂。往昔的我們,甚至是未來的我們,是否皆一直希冀着能如蝸牛般留下那銀絲般的晶瑩痕跡,見證我們所走過的歷程呢?而不是徒留時跡——

朱自清先生曾説過“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裏,在千門萬户的世界裏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裏,除徘徊外,還剩下些什麼呢?”是啊,也許,一眼便是萬年,萬年之後也許我們仍在徘徊。曾記得,某次我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回憶中的時間過得好慢好慢,然當同桌把我拉回現實時,我才明瞭時光早已溜走,那般悄然,令人無法感知,只留下了惆悵。是的,時光如白駒過隙,世間的我們除了徘徊外,又留有什麼呢?只有那時光流逝的痕跡罷了……

也許,我們只是世間的過客而已,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也許,我們只是這世間的一塊薄冰而已,於初陽下而融,於輕風中而逝,不着痕跡。時間的沙漏,留下時的印跡,我們在渴望着什麼?

如若回到從前,我們是否會腳踏實地,留下我們的印跡?如若回到曾經,我們是否會躊躇滿志地前進,餘下我們的經歷?如若回到往昔,是否便不再徘徊,不再歎“匆匆”?也許,也只能是也許而已。

然而,我們要明確:風過時逝,我們不該在時跡前繼續徘徊。希冀、留跡,從此刻開始,我們要努力留一跡與時跡為伴,在陽光下如露珠般投射七彩光芒……

高中作文 篇4

當功利的衡量標準帶來精神的貧瘠;當語文課堂為了追求高分,不惜用習題的形式來解讀經典作品時;當一切文化都必須以娛樂的方式在電視媒體中表現出來時,打馬文化,國人是否只是過客。

其實,任何文化都不需要矯情做作,最淳樸的才是最真實的。

聽,遠處有琴音流淌,婉轉飛揚。那不正是陋室裏劉禹錫在撥弄着素琴嗎?劉禹錫身居陋室,仍能淡然地調素琴,閲金經,而後感歎着“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陋室雖陋,因其心馨,而生機盎然。一切功利都只是幻象,即使是最浮華的文化也會消亡。但是,只要有寧靜的心境,不急功近利,不浮躁,還有那一份執着的追求,便縱有萬劫輪迴,博大而深邃的精神文化便會在你心底長存。

對比現在的我們,我們總是用功利的標準去追求精神生活,也許得到了功利,卻丟失了寧靜的心境,從而給文化做出了錯誤的詮釋。

如今,人們不免歎息,為何當代中國產生不了具有世界影響的大哲學家,大詩人或是大作曲家等等。歸根到底,問題出在國人的文化傳統的實用品格。國人並沒有把精神價值本身看得至高無上,在這種氛圍中,偉大的精神創造者不易產生,產生了也容易夭折。

“若不是讓畫筆蘸滿天國的七色顏料,人間靈巧的畫師又怎能繪出斑斕的七色彩虹?”有誰能夠像大師黃永玉,在陋室作畫卻怡然自得?沒有窗户便自開一“窗”,頓時心曠神怡。

當今中國需要擁有一批像黃永玉大師一樣的人,以純粹精神創造為樂,並且以擁有這一批人為榮,這樣,產生世界歷史性文化偉人的機會就大。

所謂的文化也是一種單純的,貼近人的本性的.生活記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蘇軾的一生充滿坎坷,他悲憤過,感傷過,但他還是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詞人。苦難中的蘇子會放下種種身外的爭鬥,讓詩詞裝點自己的生命,從容地將自己的生活感悟記錄於筆下。這樣的文化,即使饕餮的時間讚揚吞噬着一切,它仍會超然的活着,詮釋着生活的含義……

理想的文化境界,淡然便是“靜”,純粹便是“淨”,而發展便是“競”,欲達“文化三境”,首先要改變文化的實用品格;其次是要摒棄文化功用的價值體系,莫把文化當成工具。若要做到以上幾點,國人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高中作文 篇5

驚蟄,二十四節氣裏最驚心、最生動、最傳神的名字,可以説是春天故事裏的一個動人情節。在二十四節氣中,最讓人心動和不安的就是驚蟄了。立春雖然預示着春天的到來,但是尚在六九頭的立春,在嚴寒的冰凍風雪中實在猶如微塵般的渺小,它散發不出春的魅力;雨水總給人羞羞答答的感覺,尤其是在乾燥的北方,霧一般的雨水散落在土地上,僅僅是浮皮的滋潤,很難讓乾渴的土地喝上一口甘甜的瓊漿,實在稀缺得可憐。

而驚蟄則不同,它是大氣磅礴的,呼啦啦的春風,偶爾春雷乍動,沁人心脾的春雨,徹底將春天羞赧的面紗撕開。

古人云:“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該節氣在歷史上也曾被稱為“啟蟄”。《夏小正》曰:“正月啟蟄”。在現在的漢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啟蟄”這個名稱。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諱為“啟”,為了避諱而將“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同時,孟春正月的驚蟄與仲春二月節的“雨水”的順序也被置換。這一改使得這個節氣更加形象和動人。

人們相信,在驚蟄這一天,會有許許多多奇怪的事情發生。而引發這一切的,是一位脾氣暴躁的雷神。雷神雷震子是周文王的義子,他尖嘴赤面、袒胸露腹,背上長有兩隻巨大的翅膀。驚蟄一到,他便開始巡視人間大地。他呵斥貪睡的小蟲,叫醒冬眠的猛獸,偶爾,還會揮動鐵錐敲打某些不孝的兒女。

雷神到來之前,蝴蝶的蛹,藏在一條被落葉遮擋的縫隙當中,用絲把自己牢牢捆在磚石或枝杈上,矇頭大睡。當雷神把腰間的大鼓敲得隆隆作響的時候,它頭頂的殼無聲地裂開,一隻小小的、濕漉漉的蝴蝶掙扎着,爬了出來。

去年的蝴蝶,順着深秋的最後一朵鮮花的墜落飛走了,今年的蝴蝶,順着驚蟄的雷聲慢慢地飛回來。每一朵花都是蝴蝶的今世,沒有驚蟄的雷聲,搖落漫天的春雨,就沒有花朵,就沒有蝴蝶的今世。去年的花蛇,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時候,就鑽進了土壤的深處。大地總是在保存着一個季節的温度,温暖蟄伏在它懷抱裏所有的生命們。驚蟄的雷聲驚醒了它們,紛紛從土地裏拱出來,尋找自己的來世。可謂是“一從大地響聲雷,便有青蛙拱土堆。白魚攪尾催冰化,黃鸝穿飛吊柳垂。”

驚蟄一聲雷,穀子堆成堆。蟄居鄉村的人們,對驚蟄有着一份獨特的情感,他們盼望驚蟄這天,老天爺駕着車輦,輪子發出轟隆隆的聲音,在村莊裏迴盪。老天爺車輦的聲音,就是驚蟄的雷聲,就是村莊人們關於豐捻的渴盼。雷聲過後是清涼的雨絲,在村莊裏飄搖。鄉村的人們淋着雨,就像一顆秧苗淋着雨;鄉村的人們聽着驚蟄的雷聲,就像一顆期待瘋長的稻穀聽着雷聲。鄉野村莊的人們,儼然就是沃野裏的秧苗,就是穀場上的穀粒。

季節輪迴,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一聲驚雷,凝聚着大自然的雨露,拂醒了冬眠的蟲蟻,舒展了縱橫的草木;鳥兒舒展着靈性的翅膀,掠過山巒水畔,停泊在欲露還羞的春光裏。

春天温煦宛若嬰孩般的奶香,瞬即撲面而來,彷彿暖色調綢緞的春風,喚醒了萬物蟄居、沉睡的生命,就連我也被這個“驚”字所喚醒,讓如流的思緒停留在農家二月的渡口,在季節往返的輪迴裏尋找着每一個驚蟄所遺留過的痕跡,查看那些在天地間繁衍生息的鳥獸,翻開二十四節氣裏的一頁頁感動。

蝸居城裏的人們似乎對節氣沒有什麼感覺,這也難怪,大地雖然如此之大,但許多人早已感到陌生。他們的相關記憶是:道路、地板、汽車、卧房、廁所、寫字樓。大地在哪裏?人們影影綽綽覺得它在鄉下,或者藏身於數十年前的詩集裏,它的一部分暫存在公園,其餘的被房地產商人暗算了,或者給修改了。大地遠去,人們上哪兒去體會驚蟄的含義與詩意呢?

而鄉村則不同,鄉村的人們是大自然之子,他們的存在與土地密切聯繫,他們在季節與節令的流變中忙碌前行。他們的生命年輪裏,鐫刻着每一個季節的聲音和影子,鐫刻着自然的雨聲和陽光。

在鄉村的男人們行走在田疇裏的時刻,河岸的柳樹不經意地隨風搖動出一抹淡黃,在驚蟄的早上,吹面不寒的楊柳風,悄然浮動在鄉村的院落和小路之間。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我站在驚蟄的土地上,和最親近的泥土對話,聽它們細碎的低語,感受它們瑟縮了一冬腰肢伸展的喜悦。那些泥土下的精靈,它們在黑暗中已沉寂了很久,它們,掙脱冬季的寒冷和蕭瑟,一層層褪去灰色和晦暗的外衣,在雨水的潤澤,春雷的驚醒中破土而出,感受晨曦初照的光輝,感受生命重生的歡娛。在這樣的春日,你可以忘卻很多的紛擾與抗爭,不再緊迫與茫然,儘可以忘情的沐浴在春光下,以輕鬆和空閒的姿態將春天穿過。

時光流逝,歲月輾轉,其實改變我們的並不是歲月和四季,而是我們的心境。無休止的慾望像個黑洞,它浸染了我們原本澄澈而簡單的心,負重的生活在我們的額上留下本不屬於我們的迷茫和頹廢。其實我們的心可以像天空一樣明亮,一些悲的,喜的,放得下的,放不下的,在這一刻都會歸於平靜,濃烈的生活可以被現實的無奈稀釋,所有的矯情和虛偽都溶入高遠的天際,讓自己擁有一份恬然的本質,以自己最真實的姿態傾瀉流年。

從遠古到當今,一撥一撥的人在趕往春天的路上前行,他們走過爛漫的花叢,走過淙淙的溪水,也走過許多年輕的時光。那些辛勤的農夫,揮舞着堅實的鋤頭,鋤開腳下歷經無數朝代的沃土。那些吟春賞景的詩人,用濃淡各異的筆墨,書寫着時代裏清新婉轉的篇章。驚蟄,這個令萬物為之甦醒為之沉吟的節氣,在“潤物細無聲”的夜裏,始終為人們點着一盞希望的燈。

高中作文 篇6

收拾零散的心情,放進揹包,在旅途中重新排列整個,一個,兩個,三個或者更多。火車在鐵軌上有規律的跳動着,像烏黑的梳子一次次撫過你幽深的髮絲,輕盈有心動。沿路的風景總是離我們而去,你別無選擇,只能把深深的留戀注入陌生的國度。兩條筆直的鐵軌還是那樣伸展入天際直至晚霞被分成兩片還是沒有交匯。晴朗的天空,綠葉鮮花簇擁火熱的太陽,迸出蒸騰般的生機。臨窗靠牆,印入輕眸,似乎有種長命百歲的意會和嚮往,但生命總還是有終點。既然生下來了,那就勇敢的活下去吧。不能想以後,活在當下也是種幸福。急匆匆緩柔柔,突來的山洞讓人陷入黑暗之中,靜靜的我還是保持着那個姿勢掩飾那份急躁和不捨。假裝外衣遮蔽了最真實的反應,狙擊手般的融入綠色,融入環境,只能聽見自己的心跳和大自然的節奏。當然,在火車上也就只能感受那黑暗中的轟隆轟隆。我們都知道黑洞出口美景還會有,或許不似曾前豔,或許出於藍勝藍。

短暫會讓我們記不清,長久會讓我們遺忘。夜黑,在窗外有無風就不得而知了。望着車廂內燈光反射的厚重玻璃,看着務虛的自己,我覺得那人有點欠抽。當然了,我得在現實狠狠抽下自己。鏡中花、水中月。隨記憶的波紋展襠開去,很平靜,很縹緲。沉浸其中,火車上的自己就像是坐在一葉孤舟上,在波紋上下晃盪中左右搖擺。這是種安詳,是一種失態,是一個時刻的停留。

遠方,都是誘人的地方。發瘋的吸引着我們這些喪心病狂的人,不惜一切的去到達。可以説它真的有另人稱讚的例外,可以説這是一種人生目標的實現,可以説這是心理的催化。遙遙的湖畔,茫茫的大海,闊闊的草原,峋峋的山石,菁菁的古城,幽幽的小鎮一切一切都縈繞着我。忙碌的生活,緊湊的節奏讓人心浮氣躁。是否還有在黑夜中散步的閒暇,閉上眼感受月光的夢羅,晚亭靜坐暢談人生的愜意。

好比雲,我喜歡輕快,所以我沉重。輕絮向上蒸騰留下也就是冷冷的冰雨。不知會在哪個冬季向着大地緩緩墜落。

有白雲自然也就有烏雲,我不只會在晴朗的天氣才會出現。乾坤明朗我輕盈,隨着氣壓的差別被無形的推動前進。跨越一座座高山,趟過一川川流水。繁茂的熱帶雨林,荒悽的黃煙沙漠,無邊的蔚藍海洋,磅礴的傲然高山,輕柔的一馬平川。志存高遠,心屬自在,我知道,這是那朵雲的自吹自擂。讓遙不可及變得觸手可及,讓心中所想變得現實所見,讓智慧背囊變成計劃方案。

趕着現在還沒是社會的奴隸,多去飄蕩、流浪。

光陰總是在走動,我們賽跑着時間,活在追逐和被追逐的競賽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停泊的港灣,每個人也都在尋找自己休憩的站點。黃昏遠來天際處,晚霞送到樹尖紅。有那麼個小地方讓自己安靜的停歇是種祥和的幸福。

高中作文 篇7

新買了風箏,就在小區裏放一下吧。

拉着線,跑起來,風在耳邊吹過,輕聲細語地對我説着:“……已經入夏了。”

呵,是啊,已經入夏了。我笑我自己,人家是在“拂堤楊柳醉春煙”中“放紙鳶”,而我卻有些錯過了時節。

抬頭望天,天是迷迷糊糊的,沒有云朵,沒有陽光,不見了天空本該有的蔚藍。風箏搖搖晃晃,只靠着手中這根線維繫着。它瞧似沒有自己的方向,卻又像要自己飛,把我手中的線繃得緊緊的。

我自然不肯鬆手。

又傳來汽笛聲了,想必是家邊的那條江上又有船駛過了吧。每年這個時候,江中總是排滿了船,蓄勢待發,朝着江的方向前進。新的奮鬥,便在這初夏展開了。

我羨慕他們有生活的目標,奮鬥的方向,這很幸福。

我扯動着線,一面想自己:我的人生到了初夏了嗎?

想把風箏飛得高些,再高些,誰料想,線纏住了樹丫,風箏飛不動了。

那樹高得很,我夠不着纏住的線。縱使我怎麼跳,怎麼扯,線總是在那個點上紋絲不動。風箏痛苦地掙扎着,就在那一點點的空間裏掙扎着,它被牽絆了,無法觸摸到更高更遠的天空,除非……

不!風箏是屬於我的,我怎麼能放棄它呢!

可心裏又有些慚愧:從一開始,我便是牽絆了它。

身旁走過一對父子。父親在前面走着,説着:“你大四了!現在已經五月了!哎,你當初到底不該上這所大學的……”兒子在後面走,垂着頭,卻也匆匆瞥了我那風箏一眼。

我怨恨極了:之前不該沒選好放風箏的場地。這小區裏地方小,不如江邊開闊。一時沒想周全,便釀成了大錯,斷送了這風箏。

可憐!我這個錯誤的決定!在這初夏的日子裏,恐是也白費了它那細風一番殷勤好意了吧。

我心急如焚,只想快些拿風箏下來,便使勁舞線。雖然明知這樣不行,手中卻越舞越快,越舞越急。忽然,手中的線鬆了。抬頭看,線斷箏飛。

我定定地站着,看着它扶搖直上,漸飛漸遠,愈來愈小,飛向我不知道也到不了的遠方。它在風中翻滾、抖動、舞蹈,擺盡姿態,最終消失在天際無邊的白色中。

算了,風箏它自己的天空還是由它自己去觸摸吧。一根細線到底還是拴不住它的。

不知為何,卻也感覺不到原以為會有的失望與痛苦。有些釋然。

手中的線隨着初夏淡淡的暖風飄起來,擾亂了視線。抬頭望天,太陽總歸是要伴着雲朵出現在蔚藍幕布上的。風在耳邊拂過,輕聲細語地對我説着:“你的人生已經入夏了。”

望不穿的白雲掩沒了風箏。心裏默想着:就為那風箏取名“人生”吧……

高中作文 篇8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古往今來,光陰之歎是我們見過的最多的感歎。蒼山不老,但人心中卻有很多悲愴,就像《春江花月夜》所發出的那種無端之問。就在這一種天地悠悠,江山有情,這樣一種物序流轉中,每個人,一個渺小的人都必須有一個人生規劃。很多時候是蒼茫的,一旦我們規劃了,就得捨棄很多,會留下數不清的遺憾。

其實,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每個人都有理由去構思並描繪出屬於自己的理想。這一切就得迴歸到最原始的點——學習。

什麼樣的學習才是好的學習?國際上有個通行的學習標準,就是可以導致行為改變的學習。可是,現在又有多少人能像聖人孔子説的那樣,為己之學能夠學以致用呢?

現今,我們面臨的最大悲哀就是信息的過猶不及。以其貪多嚼不爛,把自己的腦子複製成電腦內存,還不如把有限的知識學懂弄通,融入自己的生命。

縱觀中國古今,總結出兩種學習方式。一種是我注六經,一種是六經注我。我注六經典型例子是我國清朝的八股文,簡稱死磕書。這種方式學習起來很辛苦,需要皓首而窮經。相對來説,六經注我就顯得境界高多了。六經注我是把所學的東西融會貫通來詮釋自己的生命。

所以説,學習並不是抄襲,而是融合和提升。就如同泰山上的一副楹聯,“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峯。”要達到“我為峯”的境界,不是讓我們天馬行空,超越年齡去考慮一些遙不可及事情,而是先把眼前做好,先把我們生命中能夠把握住的東西緊緊握在自己的手心,一點一點積累,等待機會,一飛沖天,達到人生的頂峯,我自成峯。

生是學習的綜合表現。換句話説,學習並不是外在座標衡量你如何成功,而是內在心靈的標準,是恆定你生命是否有了一種清明的內省。只有學習才能從容不迫地面對人生,對自己的人生有一種自信和一種堅定,才能把自己的人生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