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以讓為題的作文八篇

來源:文萃谷 1.75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以讓為題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以讓為題的作文八篇

以讓為題的作文 篇1

電腦,提起這一個詞,大家就應都不陌生吧!你們就應很喜歡電腦吧!我卻不一樣,我對它可真是又愛又恨啊!

愛,沒有錯,當然是玩遊戲了。每當我玩起遊戲時,就會忘乎所以,忘記時光,忘記煩惱,忘記焦慮,會身心得投入遊戲之中。當然,愛也不只是這樣。每當遇到絞盡腦汁也不會做的奧數題時,我就會去請教電腦這一位“大師”。只需輸入幾個字,就能夠明白題目的解答過程還有答案了。

雖然我很愛它,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所以,我還是有恨它的時候。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書桌旁看書。看着看着,突然靈光一閃,想出一篇好文章。我立馬衝進電腦房,把電腦打開。天助我也,這一次開機十分快,20秒就好了。我馬不停蹄地寫着,一秒也沒休息。我的目光在鍵盤和顯示屏上飛快塊移動着,手在鍵盤上敲打琴鍵。鍵盤發出的啪啪聲,彷彿音樂家演奏出的完美的樂章。我的速度很快,一小時就寫到結尾了。可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我始料不及的事——停電了。只見我眼前一黑,我的文章還沒有保存啊!我的神來之筆就這樣被淹沒了,真是不甘心啊!電腦,我恨你。

還有一次,我外出旅遊了十天後回到家,奔到電腦前,將電腦打開,將我存放存放已久的U盤拿出來,插入了接口。我看着電腦,滿心期盼,可過了一會兒,它怎樣還沒有顯示連接成功呢?必須沒有插徹底。於是,我又拔出U盤,又插了幾遍,電腦還是沒有顯示連接成功,我發慌了,心裏總感覺卡了什麼東西。我暗暗地説:“是最後一次了,上天保佑,必須成功,不然,就是真的壞了。我拔下來,又忐忑不安地插入去,沒有成功。我想:看來真的壞了。我像一個泄了氣的氣球一樣,絕望一坐在了椅子上。裏面但是我最最喜歡的美元啊!電腦我恨你。

此刻,我又情不自禁地坐在了電腦面前。看來,我對電腦的恨,還不足以壓倒我對電腦的愛。

以讓為題的作文 篇2

你是否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想過讀書是為了什麼?有人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到:當然是為了以後的生活!”我不能不認為這是最符合實際的想法,但是這並不是學習的唯一目的,更不是讀書的最終目的,而讀書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依我看,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樂趣即為最高境界。

所謂讀書,就是一種最普遍的學習方法,把此當作生活樂趣,就是説讓書時常伴隨着自己,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説到這裏還必須注意一個問題,就是這裏所説的書不包括那些學校裏所發的書,而是一些含概了許多在課堂裏學不到的知識的書。但現實的學習負擔也不得不引起重視,畢竟學生們的時間是有限的,那麼怎樣去做才能兩全其美呢?是不可能的?顯然不是,但就要看你怎樣去分配時間了,例如可以這樣:早上提前十分鐘起牀,什麼都不幹,先看一看像《讀者》那樣的雜誌,儘量看完一篇文章,接着再去洗漱,吃早飯。在學校,中午大多是自習時間,你可以先寫二十分鐘的作業,然後再看一些你所感興趣的科普小品,一方面可緩解疲勞,另一方面也可以多學一些知識。晚上一般先寫作業,待把作業寫完後如果時間允許,可看一看一些大家的代表作,魯迅的《朝花夕拾》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時間已經不早了,可以讀一篇簡短的詩,稍稍體會一下其中的要旨,感受一下作者的內心世界。若能做到這樣,那麼你就讓讀書成為了一種生活樂趣了。

歷史上有許多名人把讀書當成了一種生活樂趣,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要屬陶淵明瞭,在他所寫的<<五柳先生傳>>中有這樣一句話:好讀書,不求甚解。這大概就是陶淵明自己的心聲了吧。他讀書不是為了去追求功名利祿,而只是當作一種樂趣,一種人生享受,精神享受!由此可見,他已經把書融入到了生活之中,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的快樂。那麼我們能不能向他學習呢?我認為大家可以保留他對讀書的那一份看法,但務必結合一下現在的社會背景,使學習課本上的知識與讀書不矛盾,不衝突,在正確的方法下讓讀書真正成為一種生活樂趣。

以讓為題的作文 篇3

每天的學習生涯,就是在家校之間無休止的地往返着。但是我卻不感到枯燥無味,不僅僅是因為獲得新知識後的快樂,還有就是那已陪伴了我兩個春秋的知心伴侶——成長手記每天給予我的新奇的滋味……

記得剛上國中那會兒,懵懵懂懂的我不怎麼敢去跟那麼多陌生的面孔打交道。看着他們有説有笑的,我的心裏很是落寞。不知為何,我從抽屜裏掏出了一本嶄新的厚本子。翻動棕色的封面,淡淡墨香襲來,映入眼簾的,則是整齊的條條槓槓。“這是成長手記,你可以把想説的話,學習的困難等都可寫上去。”一旁的老師説道。此後,我就把它當做了我無話不知的“朋友”。每天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都對它傾訴。絞盡腦汁克服了一道難題,它會為我鼓舞;學習上有困難,它會給我安慰;對緊張的學業鬆懈,它又會及時地警告我。總之,我和它變得形影不離,甚至晚上睡覺不揣着它,心裏就不踏實。

不僅如此,成長手記還會給我許多意外的驚喜。例如有一次月考,我的成績很不理想。此後的幾天,我上課總是想着那“紅叉叉滿天飛”的試卷,無精打采,悶悶不樂的。一次我偶然翻開了成長手記,在我眾多的埋怨下面,竟有用紅筆注的,老師、同學給我的諄諄鼓勵。感動的同時,我也豁然開朗,原來,成長手記還拉近了我與老師、同學的距離。

“要做好一件事並不難,關鍵是用心了沒有。”“舞動自己的生活,讓自己成為生活的主宰。”沐浴在陽光下,輕輕翻動書頁,一句句話記錄下了我心靈的感悟,同時也促進了我心理的健康成長。是成長手記,讓我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進課堂,把尊重帶給老師,把友愛帶給同學,把孝心帶入家庭,把風采帶入社會……

快節奏的國中生涯已將近走了一半,我相信,我還會繼續使用並保存成長手記——我的知心伴侶,因為,將來它會承載着我整個國中生涯的回憶……

以讓為題的作文 篇4

輕風徐徐拂面而過,那麼清爽,那麼輕柔,我明白,這是春天的信息。走在這樣輕柔舒爽的風裏,我不用再瑟縮發抖,不用戴厚厚的棉手套。走在這樣和煦宜人的風中,我覺得腳步輕快了許多,心情舒展明朗了許多。

輕盈的雪花在春天到來之時,也飄飄灑灑,穿樹飛花,獻上柔美曼妙的舞姿,莫非,這是對春天到來最誠摯的歡迎?

我知道,把遠山近水染成翠綠澄明的顏色,還需要些時日。春天不像冬天那樣粗獷豪邁,她不會不容商量地説來就來。她像一個矜持嬌羞的少女,拖着光潤輕柔的翠色長裙,邁着細碎輕盈的腳步從遠處裊娜走來,當你笑顏逐開,敞開懷抱準備擁抱她的時候,她又羞怯地抽身後退。

也許,文人墨客喜歡的就是這份矜持的嬌美,所以總是揮毫潑墨,毫不吝嗇對春天的讚美。你聽,戴叔倫舉目蒼穹,搖首歎惋:“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春天,你為何如此躊躇遲疑?乍暖還寒,欲至還羞,你可曾聽到詩人佇立在黛青色蒼穹下的深情呼喚?你看,李白牽着春天的衣襟,深情而欣喜地吟詠:“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是的,春天聽到人們深情的呼喚聲,帶着明媚和清香來了,帶着美麗和笑顏來了。

我們太想感受“映日暖雲流似水”的温暖,太想享受“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明澈,太想欣賞春天“百般紅紫鬥芳菲”的嫵媚,太想品味“微雨灑芳塵“的可人春色。

多希望,佇立在晴空之下,任清風掠過面頰,將每一次呼吸,都幻化成輕盈的雲朵,隨風而變,姿態萬千。

多希望,徜徉在斜風細雨中,任雨絲打濕發稍,將每一次歎息,都幻化成一簾清夢,只載欣喜,不載憂傷。

多希望,讓心靈在春天的碧波上,蕩一葉輕舟,徜徉在廣闊無垠的湖鏡之上,穿越歲月的風風雨雨,欣賞琥珀流年中的旖旎風光。

春天的風中裹挾着香甜的泥土氣息,閉上雙眸,做個深呼吸,盡情呼吸早春的清新。小溪水碧波盪漾,天光雲影徘徊其中,伸出雙手,感受春水滑過指尖的清涼。 春在亂花深處鳥聲中,側耳傾聽,綠蔭疊翠中的百鳥囀鳴,醉了心扉。浥塵香雨潤如膏,撐一柄紫色的遮陽傘,漫步雨中,將美麗的心事放逐在霏霏細雨中。

回首往昔,也許我們曾被煩惱纏身,也許我們常被失敗敲門,也許我們不出類拔萃,也許我們不左右逢源,但所有這一切,都拋給冬天的冷風吧。

春天來了,帶來了温暖,也帶來了希望。春天的枝頭,不僅掛滿翠柳依依,香蕊朵朵,更是綴滿了希望。

春天從頭到腳都是新的',新的起點,新的開始。“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給自己的人生一個新的規劃。

我們沒有必要哀婉自己的平凡,甚至渺小,就算是一株小草都有綠的權利。儘管沒有花香,沒有樹高,可小草同樣沐浴春風明月,享受陽光雨露,精緻而快樂地成長。我記得自己曾經説過,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心境。只要心中春光明媚,自己的世界必然是鳥語花香、陽光燦爛。

讓春天的枝頭綴滿希望。春天是耕耘的季節,只有辛勤地播種耕耘,收穫的時節,我們的人生才不會荒蕪一片,歲月的枝頭才會碩果累累。

以讓為題的作文 篇5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眼前的母親似乎已經衰老了許多,頭髮絲裏也夾雜着淡淡的銀絲,眼神再也不會澄清如水。就這樣,時間使我成長,卻讓我的母親就這樣的衰老了!我想問:時間,哪裏去了?

時間,就像指縫裏的流砂,失去,將不會再回來!只能留下一道美麗的畫面!也就是時間,不會給人後路,一旦錯過了,便永遠錯過了,於是一去不復返了!

只是那一天,又是陰天,浮雲的簾幃還未曾拉開。汽車行過了車水馬龍的城市,逐漸冷清了許多,但是漸漸的,速度快了起來!我靠在車窗上,朦朧地閉上雙眼!

“叮咚——,終點站到了,……”,隨後,便是一波人消散在淅淅瀝瀝的雨中。又是幾波車,才踏進了家門口。

“回來了!”母親放下手中的活,遞上了一個蘋果。我啃了一口,隨手扔進垃圾桶內。母親則是順眼看去,沒有説什麼,默默回到自己的“崗位”上。我扔下書包,打開電視,不知門外的雨下的更大了!

我的父親是一個司機,每天起早貪黑,只為了給我掙些學費和生活費。從父親口中,我才知道,母親為了我,一直省吃儉用,一些曾經隨手扔進垃圾桶內的東西,或許是她留了好幾天吧!

聽罷,我的雙眼熱辣了起來,雙眼留下兩豎後悔的淚。在學校,總是想念父母,可每每回家,卻總是變了一個人,那麼愚蠢,那麼不能諒解父母的苦心!

我衝下樓,看見仍在幹活的母親,母親看了看我,笑笑説:“飯都燒好了,還有你喜歡吃的紅燒肉!”母親的話在熟悉不過了,因為每次回家,都會給我燒那盤我最愛的紅燒肉!而她總是看我吃的樣子!

這次,我不在愚蠢,把紅燒肉夾入母親的碗裏!母親先是一驚,然後對我笑了笑!那笑是我認為最美的!因為我懂了母親的辛苦!

吃完飯,幫母親上了“崗位”,協助母親幹完剩下的活。

那一天,我才感覺時間過得真快,因為我自己長大了,父母卻老了,但他們依然為了我努力地拼搏着。就這樣,時間對誰都很公平,只要做好該做的事,父母就會為你高興,哪怕幫他們倒一杯水,洗一次碗,他們更會為你高興,即使你做錯了,他們也會原諒你!因為他們是你的父母!

滴答,滴答,時間還在往下走,不要真的待到“子欲養而親不在”了。請好好保護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需要你,因為你也需要他們!

不讓時間白白流!停在最温暖的那一刻!

以讓為題的作文 篇6

在我生活中最讓我感動的人那就是我的媽媽了。

記得那是一個星期天的上午,寒風凜冽地颳着,天空中不時地飄着雪花,雖然下得不大,但雪花也蓋住了路面。我在離家十幾里路的大劍橋學英語,放學了,我跟小夥伴們在暖和的教室裏玩遊戲等待着媽媽來接我。當時我只顧着玩根本沒考慮外面的天氣,半個小時過去了,終於等來了媽媽。

媽媽牽着我的手下了樓梯,剛到樓梯門口一陣寒風撲面而來,這時我才想起把棉衣落在教室裏了。現在回去拿是不可能的了,因為老師們都下班了。沒辦法只好忍着吧,誰怨讓自己忘了呢?我坐在冰冷的自行車後座上一邊打着寒戰,一邊在小聲地埋怨這該死的天氣,此時也無心欣賞雪中美景了。

媽媽看見我瑟瑟發抖的樣子,便關切地問我:“小雪,你的羽絨服呢?”我低着頭,不敢正眼看媽媽,支支吾吾地説:“我把衣服落學校了。”“你怎麼不早説。”“我怕你生氣。”媽媽雖然有點生氣,但沒有再説什麼。只見媽媽把自己的棉衣脱下來披在我身上,還用力裹了裹生怕寒風吹進我的身體。回過頭去凳上自行車頂着寒風向家騎去。

此時我眼淚不爭氣地從眼中流了下來。

這時,雪停了,太陽公公露出了它的大半個腦袋,可風還沒有停止的意思。媽媽對我的愛猶如那縷縷陽光温暖着我的心,真是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這件事讓我終身難忘,它永遠記在我的心中。

以讓為題的作文 篇7

讓,奏出了生命最優美的旋律;讓,繪出了生命最燦爛的色彩;讓,演出了生命最精彩的勃發。

我曾讀過一篇報道:一對耳背眼花的夫妻誤闖紅燈,眼看一場悲劇就要發生,就在那一剎那,所有的汽車像得到指令似的都停了下來。兩位驚慌失措的老人連連後退,這時,一位司機小夥説:“老爺爺,老奶奶,你們過去吧,沒事的。”這時兩位驚魂未定的老人帶着愧疚走過人行道,馬路上又恢復先前川流不息的狀態。就在那瞬間,讓,讓出了一份安全,讓出了人間濃濃真情。

古人有“以退為進”的策略,如今有因“讓”而生存的辦法。在雪山峽谷中生存着最堅毅的青松,它們用生存講述着生命的真諦。當大雪紛揚時,青松就會謙遜的低下身子,讓雪滑過,再挺起腰桿,讓人們知道:“退讓不是懦弱,而是為了更好的生存,

太陽無語,卻放射出光輝;高山無語,卻體現出巍峨;大地無語,卻展示出廣博;讓無語,卻作出人生最好的選擇。

牢記“讓”為你的人生添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你的人生添上最富有趣味的一章,為你的人生書寫一份最完美的答卷。

朋友們,海角天涯,用你的“讓”去創造一份最完美的“退一步海闊天空”。

以讓為題的作文 篇8

尊敬的家長:您好!

經我校領導決定,我校於 11 月 19 日(星期三)下午 2 時邀請到徐望華感恩勵志教育全國巡迴演講團的專家親臨我校為全校師生、家長作《感恩讓我們飛得更高》激情演講,為此,我們盛情邀請全校所有學生家長共同參與這場盛會,與孩子共同進行一次心靈之旅的體驗,為我們孩子在今後的學習、進步、成長帶來加速度的非常意義,幫助我們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希望孩子自覺努力地學習,將來成為有用之才,是每一個家長的心願。

渴望父母能夠理解自己,支持自己,也是每一個孩子心中最大的願望。

在現今的信息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無孔不入地包圍着我們。與此同時,代溝也在成倍地擴大——機會看似越來越多,我們的幸福卻在減少。父母傷心於孩子不能體諒自己,孩子苦悶於父母就知道教訓自己,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好像自己是學習機器……

凡此種種,使親情變得越來越淡,代溝如高牆阻隔着心與心的距離。

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孩子成長是家庭最大的付出,父母在孩子身上所付出的心血難以計數。教育孩子方式方法非常重要,青少年可塑性強,以孩子樂於接受的方式進行引導至關重要。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更多地理解自己的孩子,那麼青少年艱辛敏感的成長期就能更為順利地度過。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能夠體諒父母,有一顆感恩的心,自覺努力地學習,是家庭之福、社會之幸。

徐望華老師是徐望華感恩勵志教育全國巡迴演講團創始人兼首席演説家,他潛心研究世界潛能激發大師安東尼.羅賓的思想精華,並親自實踐,他的教育理論以“激勵三億中國青少年,讓中國領跑世界”為宗旨,自20xx年成立了徐望華感恩勵志教育培訓機構,專門從事青少年心理研究、潛能開發、激勵教育,經過多年的努力研發出一套“感恩讓我們飛得更高”大型校園感恩勵志演講。徐望華老師帶領專家團隊黃歡老師、荊偉泰老師、向德光老師、劉勇老師等十幾位老師在全國各地演講超過20xx多場,聽眾超過500萬人數,每一場演講都深深的震撼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催人淚下,讓聽者激情澎湃,信心倍增,馬上行動,激勵無數學生下定決心改變自己。“感恩讓我們飛得更高”大型演講被許多學校領導和媒體譽為:“改變命運的激勵大師”、“最震撼心靈的演講”、“令人終身難忘的演講”、“價值百萬的演講”。

我校能夠邀請到徐望華感恩勵志教育全國巡迴演講團其中的一位專家前來演講非常不容易,因為他們時間都很緊。懇盼您能在百忙中抽空參加,不能與您的孩子一同前來,將會是您人生中極大的遺憾。在舉行過這個演講的學校,很多家長因故未能前來參加演講會的孩子在現場淚如泉湧,稱“早知如此,説什麼也要把爸爸媽媽拖來”。

“感恩讓我們飛得更高”不是一般的報告會,其震撼力、感染力只有親臨現場才能感受到。為了孩子,為了家庭,為了我們共同的未來,誠邀您前來共同體驗。

鑑於此,我們學校全體領導高度重視,特別將演講活動事項要求通知如下:

一、參加對象 :每位學生和家長(每個家庭至少一位家長到場,最好是父母之一,如時間允許可雙親參與,請不要帶其他小孩參加,如果父母在外地實在不能到場,也可以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代替)

二、演講時間:11 月 19 日(星期三)下午 2 時開始(請家長提前20分鐘到場,並確保全程聽完演講)

三、演講地點:學校大操場(各位家長請按學校編排的班級座位就座,並找班主任簽到。)

四、少開車有利環保,也不會堵塞交通,所以請父母克服困難,不要開車來學校聽演講。

為了保證演講活動高質量、高水準地舉辦,演講期間禁止來回走動,手機保持靜音,請家長和孩子會前儘量少喝水,並注意會前上完洗手間後再排隊入場,以上注意事項請家長配合。謝謝!

致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