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研學作文錦集八篇

來源:文萃谷 1.36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研學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研學作文錦集八篇

研學作文 篇1

12月15日清晨,夜幕還未完全散去,我們便在歡聲笑語中踏上了大巴,開始了南京研學之旅。

吃在南航

快到中午時,我們來到了第一站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家飢腸轆轆地下了車,帶隊的老師笑着説:我們先去吃午餐吧。話音未落,就被同學們的歡呼聲淹沒了。到了餐廳,一股香氣撲鼻而來,簡直讓人垂涎欲滴。老師給每人各發了一張餐券,大家有序地進入了餐廳,去領取午餐,餐盤上裝着金燦燦的雞腿、綠油油的黃瓜、雪白的米飯,還有一個黃澄澄的大桔子,真是色香味俱全啊!我們回到座位上,一邊吃着美食,一邊欣賞着這個造型獨特的餐廳,只見天花板上藍、白色熒光帶縱橫交錯,空中還垂下了一個個星球,彷彿把我們帶到了太空遨遊。

製作航模

吃完午飯,老師帶我們來到一間教室,開始教大家制作航模。他首先把木條穿進飛機模型的總部位中,前面留47釐米左右,再把螺旋槳和尾翼裝上去,然後貼上雙面膠,粘上泡沫翅膀和尾翅,用彈力繩打上死結,對摺兩次後,纏在飛機前面和後面的鈎上,中間用一個塑料片固定好,一個漂亮的橡皮筋動力飛機便誕生了。我學着老師的樣子,一步步地操作,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做好後,我環顧四周,看到其他同學也都陸續做好了,一個個美好的夢想從同學們的手中飄出來,飛向了藍天。

研學旅行,不僅讓我們開闊了眼界,學到了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還鍛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真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

研學作文 篇2

一下車,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茂盛的樹林,那片寧靜的湖泊讓小鎮顯得格外美麗。與其説是一個小鎮,不如説是個農場。裏面堆放着成捆成捆的乾草,鳥兒在枝頭快樂地鳴唱,成片的甘蔗個個挺拔,腳下的草地像一塊美麗的綠地毯,安靜地依偎在大地媽媽的懷裏,好像正在愜意地睡着大覺……

在教官的帶領和指導下,我們進行了許多好玩又有趣的遊戲:獨輪車運糧比賽、廚藝大比拼、南水北調、奪寶奇兵、砍甘蔗等。最有趣的要數“迷你雞蛋仔”——畫生雞蛋了。一開始,我很疑惑:生雞蛋光溜溜、滑溜溜的,畫的時候這一筆歪到那裏去,那一筆歪到這裏來,要怎麼畫呀?正當我憂心忡忡的時候,老師鼓勵我:“思怡,加油,你一定可以畫好的!”我深深地吸了口氣,小心地拿起筆,輕輕地畫下去,動作比拿着媽媽心愛的水晶杯還要輕柔。一筆,兩筆……終於,在我的努力下,一隻可愛的小貓誕生了!瞧,它多麼可愛呀!看着雞蛋上面的小貓,我深刻地體會到: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太陽不知不覺地下山了,我們也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聚龍小鎮。這一天雖然很累,但是這次研學讓我收穫良多。原來,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研學作文 篇3

六天的研學活動就這樣結束了,還真是有些不捨。這短暫的六天裏,每一件事與每一個人都會成為我最珍貴的回憶。即使在過程中有疲憊,有艱辛,卻是使我一生受益的一趟行程。此時此刻,我坐在火車上,品嚐回味。

還記得第一天,我們帶着滿懷的期待,期待着旅程,期待着外面的世界。在火車上度過的半天大家都興致勃勃。也正是那一天,我們和王導遊相遇,正式開啟了山東之旅。現在回想,那熟悉的臉龐還是那麼親切,感謝有她,這幾日的旅遊她付出了太多,我滿懷感激。那背影,那聲音,現在還在腦中回想。真的要説再見了,再見,王導遊!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台兒莊古城,領略到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永不言棄的革命精神,也瞭解到了現在人民對於歷史的銘記。那一面面被彈孔穿過的牆見證着歷史,也讓我們緬懷先烈,那一條條古街是人們回首歷史的方式。在這裏,革命先烈的故事永存,在這裏,我們理想少年更加了解歷史

我們登上了泰山之巔,並朗誦詩詞以抒發我們的豪情壯志,我們祝福祖國七十週年。登泰山,那遙遠無邊的山頂,教會了我們自己選擇的路,無論有多艱辛,都要堅持走下去,最後,勝利會屬於懂得堅持的人。那些美景,伴隨着的是汗水,更是一種悍不動的精神。堅持不懈,鍥而不捨,是我所學到的`,在泰山頂上,泰山的美是我所看到的,大自然的聲音是我所聽到的。堅持的你,會讓自己有所收穫。

帶着敬畏的心情去拜訪三孔,瞭解聖人孔子,領悟儒家文化,體會歷史的魅力。我折服孔子先進的教育理念,勤奮好學的態度,還有他執着追求理想從不放棄的精神。在看完《孔子傳》後,我的內心滿是敬佩,又親身來到三孔,讓我更加深刻體會到儒家文化的魅力。亞聖孟子,遺憾的是在最後一天的旅程中,下雨了,行程被取消了。但孟母三遷的故事在我的心中依然深刻,或許,良好的環境對人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真的要説再見了,再見了,山東!再見了,台兒莊!再見了,泰山!再見了,三孔!再見了,孟廟!收穫滿滿的六天,各有不同。山東,禮儀之邦,再見!

研學作文 篇4

手捧一卷《論語》伴隨着習習的微風邁進孔府、孔林、孔廟一起去探尋孔子的故鄉,去學習儒家文化,感受中國文化的無限魅力,讓每一位學生置身於歷史長河之中。

我們的第一站是“孔子學院”,接着參觀了三孔。

孔廟始建於孔子死後的第二年,距今已經有約有2497年的歷史,當時魯哀公將孔子生前所居之堂改作“壽堂”,房屋三間,裏面陳列着孔子使用過的。孔廟仿皇宮建築之制,規模宏大,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中國的三大古建築羣。孔廟又稱作聖廟,主要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弟子們的地方,現在看到的孔廟為文明代弘治年間的規模。

孔府,俗稱“衍聖公府”又稱聖府,是孔子嫡系長子長孫處理府務和居住的地方。而孔府的建築達到了與皇家建築同樣的等級,可見孔府的地位之高了,因此,孔府成為了我國現存的最大的最豪華的封建官撩貴族府第,號稱“天下第一家”孔府的第一道門,始建於明代中葉。門前有一對雌雄石獅,前後有上馬石,下馬石。大門上方掛着藍府金字的豎匾,上書“聖府”兩字。大門兩側有對聯一副,”人稱天下第一聯”上聯是“與國鹹休安徨尊榮公存地,”下聯是“同天並老文意道德聖人家”。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庭的專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時最久,規模最大的家庭墓地,位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佔地三千餘畝。在這裏即可考春秋之葬,正秦漢之墓,又可研究我國曆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喪葬風俗的演變歷史。孔林也是目前我國最大的人造園林。相傳孔子死後,弟子各以四方奇木來值,故多異樹。林內有各種樹木十萬多株,數百種植物。在萬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羣,除一批著名的漢碑移入孔廟保護外,林內尚有唐,宋,元,金明清明代石碑3000多塊,又稱得上名副其實的碑林。

春秋時候的書,主要實在以竹子做的竹簡上寫字,沒跟竹簡上寫字,每根竹簡多則幾十個字,少則九八個字。一部書要用很多的竹簡,通過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按次序編連起來才最後成書,便於閲讀。通常,用絲線編連的叫“絲編”用麻繩編連起來的“繩編,”用熟牛皮編連起來的叫“韋編。”這便是韋編三絕。

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禮指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樂指音樂、詩歌、舞蹈等射射箭等,御指馬車技術。書就指書法(書寫、識字、寫字)而數就指算法計數。

這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拜師禮等。如果你不去,根本體會不到裏面的樂趣。在裏面還會穿漢服,雖然有點醜,因為如果不去就感受不到孔子為什麼會這麼有名。而孔子的一生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順利,相反而是磕磕絆絆。他去了很多國家想發揚光大他的文化,求遭到了一頓打,或是國家太小,或是這個國家的君王喜好美色,這都是他在路中的坎坷。所以如果你對儒家文化或孔子感興趣你就不要錯過啦!

我們也要學習孔子,一直堅持想要把儒家文化給發揚光大,孔子堅持有好幾年,我們為什麼不能堅持學習呢?況且父母給了我們這麼好的資源,為什麼不好好學呢?孔子一樣遭到了一頓打,孔子還堅持了,為什麼我們不能堅持呢?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你一定要去那裏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真的從那裏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説孝道,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百善孝為先”為什麼呢?因為父母把我們養到大學畢業,而母親把我生出來的時候,要感受到同十根肋骨同時折斷的痛苦,我們一定要好好地對待自己的父母呀!

研學作文 篇5

今天,陽光明媚,萬里無雲,陽光如金子般撒到大地上,我們小記者來到集合地點,要去參觀清池的民俗非遺傳承紀念館---,我們懷着激動和崇敬的心情坐上大巴,期待這場有趣的旅行。

我們這次研學目標是是親近濰坊地域文化、研習民俗非遺傳承——念月館。在車上,同學們熱烈的討論念月館是個怎樣的地方,帶隊老師告訴我們,這是一個紀念嫦娥的地方。

大巴很快到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代建築。古色古香,一塊一塊青磚砌成的圍牆,上面刻着“念月館”三個大字。進入裏面,第一眼看到的是的帶有嫦娥圖像的壁畫,老師説,這兒是嫦娥的故鄉,傳説,她就是從這裏飛到月亮上的。這讓我想起了李白的古詩《古朗月行》中的“玉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我們繼續往前走,我看到一面很大的牆,上面記載着很多名人的歷史故事,他們雖然不在這世上了,但他們的英雄氣概還是驚天動地,氣壯山河,英雄故事流芳千古。

我還了解到了許多知識:丁家村的抄紙一共有三種,一是草紙,二是糊簍,三是毛頭,這都是濰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丁家村抄紙已名存實亡。

這次研學讓我體會到了濰坊的文化非常豐富廣泛,也收穫到了許多的新知識。

研學作文 篇6

山東曲阜,鄒城是文化聖地,這裏既是傳統文化的課外學堂,也是社會實踐的大課堂,一堂好課,值得珍惜,值得收藏。

首日,我們到了聖賢之鄉——曲阜,參觀“三孔”——孔廟,孔府,孔林。孔廟前為神道,兩側栽植松柏,創造出莊嚴肅穆的氣氛,步入萬仞宮牆內的孔廟,透過鬱鬱葱葱的參天古柏,同學們好像穿越到了古代,成了孔子的學生,親耳聆聽着孔子的教誨,感悟着杏壇下聖人的博大情懷和萬世師表的點點滴滴。座座門坊上的額匾,極力頌揚孔子的功績,給人以強烈的印象,敬仰之情不覺油然而生。

接着,我們來到“天下第一家”——孔府。府內樓堂廳錯落有致,九進庭院,三局布路帶給我們最本真的孔家文化。孔府又稱衍聖公府,是孔子的子孫後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廳,大堂,樓房,東邊是廟,西邊是學堂,中間是建築物。

然後,我們走進世界上持續年代最長,規模最大的氏族墓地——孔林。蒼松翠柏,古木參天,碣碑林立,石儀成羣,有孔子歷代子孫墓葬萬餘座。地面上還有漢、宋、金、元、明、清、民國等時代的題記石刻,同學們瞻仰了孔子子孫三代攜子抱孫的墓葬佈局,體味了子貢含悲尊師的情懷,領悟了何為儒家的“仁愛”。

曲阜三孔,雄偉壯麗,它不僅是儒家文化的載體,更是中華文明的滄桑足跡!

曲阜“三孔”遊學,讓我們更加真切地感受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由衷的崇敬之心、敬畏之心和踐行之志。

次日,告別曲阜,我們來到孟子故鄉——山東鄒城。走進孟廟,入眼的是廟內飽經滄桑的碑碣石刻,葱蘢蒼鬱的古柏。入心的是孟子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孟子的傳世經典;“仁者,愛人”“民貴君輕”“易子而教”的主張深入人心;“孟母三遷”“緣木求魚”的故事流傳至今。傳統文化的繼承,需要我們回到它的起源,親身感悟文化的靈魂!

面對羣坊重殿,折射出的不僅僅是一代偉人的偉大,更重要的是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從歷代帝王到平民百姓,從文豪到草莽,無不對其肅然起敬,儘管歷盡風雨,依然傲視人間。

由此,我們看到中華儒家文化的深奧、博大、寬廣。不管文化為誰所用,暴君或明君,盛世或亂世,它永遠是繁榮的,儒家文化散發着人間尊貴的神韻。

我們走出三孔,感慨萬千。更重要的是,我們真切領略了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了古人賦予我們一脈傳承的神韻。

此次研學之旅,定會成為我一生的美好回憶,值得珍藏!

研學作文 篇7

今天是星期五,也是我盼望很久的研學活動,背上我昨日準備的小黃包,坐上了深黃色的大巴車,我們出發了。

到了楊業功紀念館,我們瞭解了楊業功同志光輝戰鬥的一生和崇高的精神品質。他上過激烈的戰場,一幅幅畫見證了他的勇敢和堅強,他也去過像火山一樣熱的沙漠,他用意志戰勝了炎熱,他為我們譜寫了一曲當代軍人為國奉獻的壯麗凱歌。

楊業功紀念館結束後,我們又去了徽菜博物館,當然整個活動最吸引我的,就是做戒尺了。我們來到做戒尺的地方,拿起筆,就在紙上的人臉上塗起了色,第一個人臉,要用紅、白、黑和肉色填充,可是沒肉色怎麼辦呢?只見何同學把紅、白、黃三種顏色放在一起,又用筆在裏拌,一開始我還不解,但後來,我明白了,因為這三種顏色攪拌之後,竟然慢慢變成了肉色,原來她是在調色啊。要不是她調出了肉色,我們這人臉的嘴脣可就要塗紅色了,那樣的話,顏色的差別就很大了,而且戒尺也不好看了。有了顏色,我們便專心地畫了起來,一個個同學埋着頭,仔細認真地盯着手中的戒尺,生怕出一點差錯。

這次的研學,我既學到了知識,開闊了視野,也玩得很開心,這真的是一舉三得呀,我更加盼望下次的研學了。

研學作文 篇8

為我們學生的獨立實踐能力,星期一,我們就要去研學基地,進行訓練,我們都很期待。

可是,事實卻是你們殘忍。當我們真正可是研學時,後悔來不及了都,這兒的規矩真多啊!吃飯不能講話、9點後必須入寢……多的數不過來。

站軍姿是一個軍人的基本功,到了這裏的第一件事,就是站軍姿,看似簡單站軍姿,也有很多條件。教官説:“站軍姿時,五指要靠擾貼緊褲縫線,雙腳腳後跟靠攏,腳尖展開約60度等等。雖然聽着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很難,便且要站10多分鐘,腿會麻。但是最難的還是跑步,跑步時,要邊跑邊喊口號,跑的要整齊、有節奏感,口號響亮而有氣魄,我們前幾項做的還好。可是就是口號喊不響亮,我們能清晰的聽見,總教官説:“口號我聽不見再跑一圈。”就這樣400米的操場,我們跑了三圈,因為可以在學校跑操用到,所以之前的努力也沒白費。

晚上我們還舉行了很多活動,比如説手語操、疊軍被……

軍訓不僅能強身健體,也是為我們以後的生活做準備,我們也要感謝在我們訓練時付出心血的教官。這次軍訓也讓我懂得辛苦的付出總有回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