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味道

來源:文萃谷 2.64W
家鄉的味道1

穀雨之後,在菜市場入口處就會多幾位特殊的攤主。她們打扮得非常乾淨整潔,攤前僅一隻古樸的淘籮,所賣之物不像其他商家全部擺出,她們賣的東西卻被藏在淘籮裏面,上面還用一層厚厚的潔白的布覆蓋着,但經過她們旁邊,就會聞到大麥的清香,熟悉的人都知道,正是家鄉南通的時令小吃冷蒸上市了。

家鄉的味道

冷蒸,在清代《邗江三百吟》中這樣記載:冷蒸,大麥初熟,磨成小條,蒸之,名冷蒸,以其熱蒸而冷食也,並有詩曰:“四月初收大麥仁,簫聲吹罷賣餳人,青青滿貯筠籃裏,好伴含桃共薦新。”

每年此時,奶奶都會買回來讓大家嚐鮮。洗淨手,倒幾滴麻油在手心,兩隻手橫向揉搓,使麻油均勻的分佈在手心裏。輕輕打開包裝袋,冷蒸色澤青碧,取出一小塊,像搓湯圓一樣將冷蒸搓成一個團,奶奶説揉搓得越結實,吃起來越有嚼頭。手上的麻油被糰子吸進去了,表層光滑油亮,本碧綠的冷蒸在光澤的修飾下越發晶瑩碧綠,彷彿一大塊翡翠。如果覺得味道單調,還可包上白糖餡兒,綠中有白,真可謂色香味俱全啊!

再也等不及了,飢腸轆轆的我快要流口水了,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一股清涼的感覺傳遍全身,細細咀嚼,一股淡淡的清香就在舌尖蔓延,糯糯的,卻又富有彈性,甘甜爽口,香與甜交織在一起,無比甜美。

眼前似乎浮現出大片大片青青的麥田,麥穗灌漿飽滿,在風中搖曳,勤勞的婦女捋下青青的穗頭,用手揉搓去掉麥芒麥殼,篩簸乾淨,就出落成一顆顆翡翠似的青麥粒,晶瑩碧綠。她們就像看到了新生的嬰兒一樣露出欣慰的笑容。

冷蒸是大自然的產物,隨着生活的富裕,農村的拆遷,這種手工的食物越來越少了,更多的變成了機器製作,食物中自然的味道越來越淡了,願我們對家鄉味道的情懷永遠不變。

家鄉的味道2

我的家鄉在羣山環繞之間,進出家鄉就只有一條彎彎曲曲的馬路,這一條馬路從山腳下繞過了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將隱祕的家鄉與外界連通,將家鄉的味道送到了更寬廣的世界,家鄉的味道是甜的。

我的家鄉盛產柑橘,每到收穫的季節,家鄉周邊羣山上的樹都結上了橙黃的甜桔。在每一年豐收的季節裏,家鄉的羣山上是最熱鬧的。家家户户全都上了山頭,人們提着籃子,揹着筐子,還用胳膊夾着袋子。從山腳下一路蜿蜒去往各自的山地裏,這個時候山上的人和多,有的人户因為山頭大,還請了不少的工頭。人們的交談的聲音一直迴盪着山間,在大人們較嚴肅的聲音之下,讓人聽了心生歡喜的莫過於小孩子們嘈嘈雜雜的聲音。

小時候,半點大的我最喜歡的就是在山間,在自家的橘林裏奔跑着。清甜的橘子一直就是我對家鄉最歡快的回憶。尚小的我看到樹枝上垂下來的橘子時,會踮起腳尖,用盡全身的力氣將那一隻橙黃的,在我眼中最大的橘子費力的摘下。當我耗盡力氣終於將這隻橘子摘下來後,我會一手舉着它朝着山間裏的正在摘橘子的父母奔跑過去,我會大聲的囔囔着:“我摘到橘子了,我摘到橘子了!”

晚上的時候,人們紛紛將一天所得的橘子全都運回了家,這時就迎來了我一頓大餐。對於家鄉的橘子,我彷彿永遠都吃不膩一般,入口的甘甜是我最喜歡的口味。等到家鄉的橘子處理過後,從外面來的大卡車便一車車的將橘子運往了外界。我很歡喜,因為家鄉的味道會讓更多人嚐到,家鄉的橘子是多麼的清甜可口,在我的心中家鄉的味道是甜的。

家鄉的味道3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間和爸爸媽媽離開老家六年了。唉,好些年沒有回家了!”屋子裏傳來媽媽的歎息聲,接着,一陣陣爭辯的聲音又隨之響起,不一會兒又安靜下來了。媽媽推開門,喜悦的臉上出現一種怡然自得的表情,我知道肯定又有好事”發生了。

媽媽買了三張火車票,準備好一切行李,我們登上準時進站的火車,順利找到自己的座位後,高興地坐了下來,我拿出一袋零食,吧唧吧唧”的吃起來,而媽媽則是一副喜怒不形於色的樣子。坐了一天的車,雖然很疲憊,但是當下車踏上這熟悉的土地放眼望去,依舊是記憶裏那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昔日的羊腸小路到如今還是那麼親切、可愛。看到家鄉的樣子一點也沒有變,彷彿是一個地上花園。

到爺爺奶奶家後,我急忙衝入後園中,那裏還是那麼春意盎然,黃瓜結滿藤,沉甸甸的柿子壓彎了腰,茁壯的辣椒秧上吊滿了辣椒,就像魯迅的百草園一樣,什麼蟋蟀、蜈蚣,各種動物,樣樣俱全”,不過我這是各種蔬菜應有盡有,還有那不一般的空氣,吸一口能讓你精神煥發,彷彿進入了一個擠滿蘭花的居室裏。這裏還有讓我記憶深刻的一棵大棗樹,看着它,我隱隱約約看見小時候的我圍着它轉,當我困了的時候,它為我遮陽,讓我安心沉睡,當我餓了的時候,它和顏悦色地給我兩個棗,讓我填飽肚子,在下雨時,它則會毫不動搖地像士兵一樣站在那裏,總之,他”是我兒時最美好的回憶,看着眼前的一切,我混亂的心緒如行雲流水一般無影無蹤了。

家鄉的味道,它是一種説不出的代名詞,它深深地刻在我內心的深處,有歡笑,有淚水,始終讓人刻它的美好。

家鄉的味道4

在都市的吵鬧紛擾中,誰都想在此時此刻可以休憩沉澱心靈。都市的忙碌中,也很難抽出時間來陪伴家人、朋友和師長,而在慌忙之中也無法留意周遭的人、事和物,唯有到家鄉走一趟,才會重新拾回人情與關懷。

我的家鄉位在方縣的小村莊裏,這裏可説是被時間遺忘的地方,但也因如此才保存下古色古鄉和濃濃的人情味。家鄉的房子依然是老舊的三合院,開啟木門時的格格聲,更是最懷讀的聲音,走進屋內就可看見現在早已停售的大型電視,而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哩,沒有電腦、手機的家可是少之又少、屈指可數。而風扇成了扇子,網際網絡成了家中的中庭,手機也成信件與郵票了呢!

我們通常只有在新年或寒、暑假才能回家鄉,而每一次的歸來都是家人和親友的大團圓,大家在屋裏吃着熱騰騰飯菜,聆聽大自然的交響樂,彼此在中庭的熱烈互動,談談自己的生活經驗、説自己的課業、事業,聊自己的心路歷程,在這裏度過最美好的時光。因此我也十分的珍惜這段時光,因為這段時光我重拾了關懷和領悟人情。

現在的都事與鄉村差距甚遠,因為人口不斷的向外遷移,使得偏遠地區的青壯年人口比例大幅下降,進而造成鄉村人口老化等種種問題,是我們要解決的!家鄉也是大家最安心的處所,也是心靈的寄託之處,使身、心得到最大的安慰!

家鄉的味道5

每每放學,媽媽總是不厭其煩的問我吃什麼,我一貫張口閉口都是土豆。

我和媽媽默契的不約而同的笑起來……

在農村時,一到逢集,奶奶便拉着我去趕集。奶奶那佈滿老繭皺紋的手僵硬的好像一塊鐵,又好像根本無法自由伸展,即使如此,奶奶會很用力的窩緊我稚嫩的小手,哼着俗調兒穿梭在繁華的集市上。農村沒有一根筋似的大路,每走幾十米就得拐個彎朝裏進。正是這複雜的街道,害我丟了幾次。

奶奶帶着我穿過花花綠綠的衣巷,來到擺滿一地的土豆攤,她像一個檢驗師老練的撿起那個看看,摸摸這個。年幼的我根本看不出這其中的大名堂,只得在旁邊裝腔作勢的問問價錢,還還價。過了一會兒,奶奶站起來,拍拍衣服,笑吟吟的把裝滿土豆的竹筐掛在胳膊上,扯着我往前走。我們來到了肉攤,挑了一個雞駕。何謂雞架?就是根本不存在雞肉的,雞架,我們這兒的人吃不起肥碩的大雞,於是便拿骨頭嚐鮮。買完這些,我們徑直回家了。

我坐在爺爺給我用木頭做的木凳上,等待着從廚房飄來的香。最高興的是爺爺端出菜的那一刻,我一碗又一碗的盛米飯,攪拌着菜汁。爺爺便笑着,把所有略帶肉的雞架夾給我,我不懂事的以為爺爺不喜歡吃肉,因為他的碗裏總是滿溢着白白的米飯。

後來,我每天最期待的事情便是每隔一天的逢集。二零零四年六月至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已經五年了!吃着這方不合胃的'飯,念着鄉下特有的味。無論媽媽怎麼做,都調不出那飽含着愛與深情的湯汁。我時常懷念着那滿飄着香與熱的堂屋,奶奶的味道。

奶奶的土豆香,是家鄉飄來的思,是家鄉最濃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6

離家久了。總是想起故鄉,總是想念家鄉的味道。在我的記憶深處,家鄉的味道究竟是什麼呢?

綠豆餅是家鄉的特產,它包的是綠豆沙,吃起來是綠豆香。它的包裝很特別,先是用不透氣的袋子密封起來。再用一張面積很大的紅色紙包住,還要貼上製作店的標誌紙。雖然是一項很普通的製作,但它包含的情才是家鄉最香的味兒!從很早的時候,很多外來的人就對我們這兒的綠豆餅情有獨鍾。有些人還千里迢迢來到我們這兒,為的是幾袋企盼已久的綠豆餅。綠豆餅吃的最佳時候是它剛新鮮出爐之刻,熱乎乎的,非常酥脆。咬一口。是脆;再咬一口,是香。我媽對綠豆餅再熟悉不過了,每次買都要挑熱乎乎的,那才能讓她滿意。我呢,當然是跟着享受啦。

不知你是否曾經品嚐過黑橄欖?它香濃而微帶一絲酸的味兒,如果用心品味,便能感到家鄉的味溢滿心間。小時覺得黑橄欖不好吃,酸酸的,為什麼不是甜的呢?但後來,直到有一天我離開家鄉在姑媽家嚐到黑橄欖時,眼裏溢滿了淚水。溢滿了對家鄉思念的淚水……現在我才明白。其實生活不正是這樣嗎?酸裏帶着一絲甘甜。

綠豆餅的甜香、黑橄欖的香濃,才是家鄉最真實的味道!當我咬了一口甜絲絲的綠豆餅,嘴裏便盪漾着家鄉甜蜜的滋味;當我沉醉於家鄉黑橄欖香濃的滋味時,滿口是家鄉的情!

家鄉的味道7

一到星期五,我就特別興奮,因為——又可以回老家嘍!

回到老家,聽説爺爺在地裏種花生,我迫不及待地衝出家門,奔向田野。

田間小路上長滿不知名的小草,綠綠的,軟軟的,在微風裏輕輕搖曳。她們應該是一羣小姑娘吧,不然哪裏會有這麼柔軟的腰肢啊!草叢裏點綴着五顏六色的野花,像絨球,像圓盤,像小姑娘的劉海……我不禁停下腳步,俯下身子,耳邊是蟲子的呢喃,調皮的小草在我的臉上撓癢癢,鼻尖氤氲着家鄉花草特有的清香,哇,真好!

抬起頭來,天空像純淨的藍寶石,幾片白雲輕盈地散着步,我的腳步也跟着輕快起來。陽光比城市裏燦爛得多,一點也不刺眼,灑在臉上,暖暖的,特別舒服!風輕輕柔柔地撫過臉頰,新翻的泥土氣息迎面撲來,瀰漫全身,彷彿身上每一個毛孔也全都張開,貪婪地吮吸着。哦,我喜歡這醇醇的泥土味!

不遠處爺爺正在田裏耕地,牛拉着犁,褐色的泥土持續不斷地翻起來,邊上幾頭牛悠閒地吃着草。我一下子興奮起來,跑過去,跳進地裏,也學着拿起鋤頭把地翻了起來,惹得爺爺抿着嘴笑個不停。不一會兒,地耕好了,爸爸也來了,還提着裝滿花生種子的籃子。我們脱下鞋子,捲起褲管,彎下腰,把花生種子一粒一粒地放進犁溝裏,再踩進土裏。聽爺爺説,只要勤澆水、施肥,很快就能長出花生來。我心想:等花生成熟了,還要來拔花生。嗯,一言為定!

回家的路上,蹦蹦跳跳的我不小心踩到了一塊牛糞,我跳起來大叫:“臭!”爸爸笑嘻嘻地説:“這可是家鄉原汁原味的牛糞,城裏想要還沒有呢!”

爸爸的話讓我忍俊不禁。是啊,牛糞肥沃了家鄉的田野,家鄉的田野又養育了家鄉的人民。不管我走到哪裏,總會想起那股牛糞的味道,還有那花草香,還有那醇醇的泥土味……

家鄉的味道8

遠方,有一種味道總讓我難以忘懷。

我的家鄉是在河南的駐馬店,河南屬於中原地區以麪食為主,那裏通過麪粉能做出各式各樣美味的食品。你們有看過《舌尖上的中國》嗎?那裏就有介紹過河南出名的胡辣湯、烙餅、餃子等,每次看到這我都會特別想回家鄉,我想找回那思念的味道。

我記得我第一次回家鄉,那時我才四歲,我每天剛從睡夢中醒來奶奶就會端一盤熱騰騰、金黃金黃的雞蛋煎餅,光聞起來就特別的香,我總是大口大口的吃,還邊吃邊説:“嗯,這裏做的煎餅就是好吃。”到了中午,奶奶又給我做新鮮美味的韭菜盒子,奶奶跟我説:“我們這裏的氣候種植大米少產,所以都是以麪食為主。”除了這些還有很多不同款式的煎餅,例如烤出來的時候像個千層派,但一刀把它切開就會很像披薩的手撕餅,特別有意思。

你們喝過胡辣湯嗎?這是河南有名的特色小吃,裏面有雞絲、粉條、金針菇等十多種配菜,喝起來酸辣酸辣的口感特別好,但是不能一下子大口大口的喝,因為裏面放有胡椒粉,一大口的喝下去會辣得你直冒汗。我查閲了網上的一些資料,胡辣湯還有特殊的功效,對養胃特別好,爸爸跟我説:“河南氣候濕冷,古人常用胡辣湯驅寒。”我想胡辣湯能一直延續到現在成為河南的特色小吃,一定是因為它不僅美味可口,還有驅寒保暖的作用。

遠方家鄉的味道總讓我難忘,那裏有我心心念唸的美食佳餚和特色小吃。

家鄉的味道9

故鄉,一個令人魂牽夢繞的地方,而家鄉味道,也是永遠令人懷念的。

記得小時候,每到逢年過節,奶奶就會包包子。一到那時,我便會在奶奶周圍,看她包包子。只見她一手拿麪皮,一手用勺子往裏扣了勺餡,然後用靈巧的雙手往裏捏幾下,輕輕一轉,像變魔術似的,一個又白又胖的包子就在奶奶的手中誕生了。仔細一看,包子上的褶捏得十分自然,像河流,像飄帶,又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令我羨慕不已。

待到她全包好,蒸包子時,我便會在灶台下燒火。等待包子蒸熟是一個漫長但又享受的過程,我儘可能地往裏多添柴火,想讓裏面的火燒得更旺些。一會兒,奶奶來了,只見她掀開鍋蓋,一股清香便撲面而來,使我垂涎三尺,我擦了擦口水,繼續往裏添柴,奶奶摸了摸我的頭,笑着説:“別急,一會兒就能吃了。”我抬頭望着奶奶慈祥的臉龐,點了點頭。包子熟了,奶奶掀開鍋蓋,只見包子一個個變得更加圓潤飽滿,菜和肉的香味混雜在空氣中,看着狼吞虎嚥吃包子的我,奶奶笑了,我也笑了。

奶奶的手藝足以讓我們全家人飽享口福了。兒時的思想總是那麼單純,但卻成為我們現在最珍貴的記憶,那時的我總計算着日子,想着奶奶哪天會包包子,有時實在忍不住了,奶奶就會單獨給我包兩個。坐在奶奶懷裏吃包子是一件幸福的事,有時她還會給我講故事,吃完後聽着故事便在她懷裏睡着了,在夢裏,我在奶奶懷裏,奶奶在小船裏,小船在風平浪靜的湖面上……

故鄉這片土地,是每個人成長的地方,無論身在何處,內心的最深處總裝着故鄉。而家鄉味道,也成為內心中最樸實,最自然,最本真的味道,雖品嚐過千百種美味,但一提起家鄉,想起奶奶的手藝,便會的湧起深深的眷戀之情。

家鄉的味道10

走進小鎮,一陣清香便撲鼻而來。細聞,這清香夾雜着些許甜蜜。循着香味走到盡頭,這是一家破舊的老店,店牌已經微微斑駁。

走進小店,一股熱氣撲面而來。香味更是越發濃郁,我看向老爺爺正忙活着製作甜點—梅花糕。我點了一個梅花糕,坐在店裏靜靜地等候。沒過多久,一塊熱騰騰的梅花糕便做好了。老爺爺手裏端着我的梅花糕,快步向我走來。這時,我才注意到老爺爺滿頭閃閃的銀絲與滿臉細細的皺紋。可偏偏是這樣一張飽經風霜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純真、和藹的笑容,那笑容,是我見過最真實、最熱情的。“小朋友,你的梅花糕!”老爺爺用不太清楚的普通話一字一頓地説。我接過糕點,回給爺爺一個燦爛的笑容。爺爺嘴角一咧,回去工作了。我看向手中的梅花糕,軟軟的麪糰上撒着彩色的糖絲,底部是脆脆的蛋筒。我使勁地咬了一口,熱熱的梅花糕頓時把我燙得熱淚直流,我一口把梅花糕嚥了下去,伸出舌頭為自己降温。

我小口地咬着手中的梅花糕,軟軟的麪糰伴着糯糯的豆沙,久久回味在我嘴裏。那甜蜜,絲絲的,潤進了我的心裏。我舔了舔嘴脣,正準備狠狠地再咬一口,斜眼卻見媽媽站在門外,向我揮着手。我抬起手,手錶上的時針赫然指向了5,該回家了!我匆忙地把梅花糕塞入嘴裏,迅速地衝向門外。十幾年來,我總是一手牽着爸爸,一手牽着媽媽,嘴裏還塞着一口香香的梅花糕,用自己不成熟的呢喃軟語,做着一個不成熟的新蘇州人。

夕陽斜斜地掛在天邊,餘暉撒向大地。三個緊緊地身影,慢慢地走在小鎮上,走過了春天,走過了四季,一走就是十幾年!

蘇州的味道就像這梅花糕一樣甜蜜,像老爺爺那樣親切,像父母那樣温暖。不知不覺,當身邊傳來陣陣吳儂軟語時,我已把它當作了鄉音。

家鄉的味道11

我的家鄉雖沒有山珍海味,但有着家鄉的味道。這種味道靠人們勤勞的雙手製作出來,讓人回味無窮。

在寒風凜冽的冬天,我們全家都喜歡吃羊肉泡。羊肉泡湯香、肉爛、肥而不膩,每回吃羊肉片都要點上饃。饃剛剛烤出來香氣撲鼻,金黃金黃的,看上去十分好吃。

饃已經上來了,就等羊肉湯了。只見廚師拿起木勺,在大鍋裏舀了幾勺湯,放上肉片、香菜、鹽、葱花等作料。

上桌了,大家拿起饃饃,掰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放入羊肉湯裏。它雖然不是多麼好看,但卻十分好吃,深受中外友人的喜愛。如果遠離故土的人,在冬天能吃上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泡,那就是一種深深的懷念,它已成為陝西美味佳餚的代表。

陝西的肉夾饃也十分有名。肉夾饃色香味美、好吃至極,尤其是那剛剛烤出來的饃,飄着陣陣清香,饃外皮酥脆,內心綿柔,看起來做法簡單,但其實有着不少學問和技巧。肉是在各家祕製獨特配方的滷肉湯中滷出來的,饃一定是要現烤出來的。

客人來了,從那個有肉湯的鍋裏拿出肉剁好,夾入剛烤好的饃裏,再澆上一點湯汁,如果喜歡吃辣,可以在裏面加上點朝天椒。這樣咬上一口,那叫一個香啊!饃的酥脆及肉的軟糯,此刻讓人想想,都回味無窮,直流口水。再來份涼皮,那可就是最佳搭檔啊!

夏天,涼皮是十分爽口的。它做法簡單,但要做好吃,卻並不容易。涼皮要做好吃,需要鹽、辣椒油、花生、香菜等作料的配合。那薄薄的涼皮,有着絲綢般的柔軟;那勁道的麪筋,那碧綠的蔬菜,就可以組成一碗美味佳餚。

俗話説的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的家鄉有這麼多的美味佳餚,真是讓人饞涎欲滴。

家鄉的味道12

在城市裏,在超市裏,那些琳琅滿目的商品總會讓我們垂涎三尺,殊不知在農村裏,也有好吃的,雖然他們遠遠比不上城裏的零食美味,但是我卻很愛吃,下面就讓我來向你介紹兩樣吧!

小草莓:在所有的節日裏,我最愛五一勞動節了,因為那一天,小草莓成熟了,一回到外婆家,我就纏着外婆帶我到山上去採小草莓,外婆笑眯眯地答應了。到了山上外婆對我説:“小草莓的葉子是五瓣對生開的,上面還有一些白色的小毛,葉子四周還帶有齒輪似的鋸齒,一定要記住了,不能弄錯了喲!”根據這些特徵,我很快找到了一片小草莓樹叢,一顆顆小草莓像裝飾品一樣點綴在綠色的樹叢中,發出誘人的紅色,我摘下一顆,迫不及待的往嘴裏送,我的牙齒剛碰到小草莓,一股甘甜可口的滋味立刻從舌尖直沁肺腑,這味道似乎很陌生,又似乎很熟悉。

臭豆腐:“賣臭豆腐嘍,賣臭豆腐嘍!” 這個吆喝聲從小到大,一直迴盪在我的耳邊。現在,這個聲音又流進了我的耳朵,這種奇特的臭味也鑽進了我的鼻子裏,我順着臭味找到了賣臭豆腐的地方。“噼嚦啪啦,噼嚦啪啦”,炸臭豆腐的聲音像交響樂一樣演奏着,讓臭豆腐變得更加誘人了。我買了一盒臭豆腐,一口咬下去,外面脆脆的,裏面非常滑嫩這是人間第一美味!

現在,家鄉的那些美食的味道一直盪漾在我的舌尖,我永遠不會忘記,因為那是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13

對於我這個新移民來説,“家鄉”只是一個詞,不過我時常遙望着北方,想找尋屬於家鄉的味道——温暖的,恬淡的,充滿生活氣息的。

那是我在深圳待了三年後,第一次回到家鄉。記憶中的家鄉早已變成了塊塊碎片,印象最深的竟然是那些動物的糞便味。真正踏上小路,才發現路邊的每一處風景都令我新奇。一塊塊菜地緊緊相連,東家的菜葉子,西家的洋柿子,還有那隨地來回嬉鬧的雞羣們,池塘裏還有“嘎嘎嘎”叫個不停的鴨子。家鄉的味道就是這自然的味道。

憑着模糊的記憶,我順着鄉間的小道走到了奶奶家。奶奶家是一棟小型別墅,主體是淡黃色的,周圍有一小片竹林,後面則是一片菜地。

一進家門我就忙了起來。奶奶讓我和她一起去竹林裏砍竹筍。進入竹林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面而來,翠綠的竹子高大挺拔,葉子摸上去軟軟的。陽光時不時會從葉縫中透出來,在地上留下一串斑駁的影子。我愣了一下,閉上眼睛深深的吸一口氣家鄉的味道,是一種淡淡的清香。

砍完竹筍後奶奶開始做飯,而我則站在一旁看着她。奶奶在煙霧繚繞的廚房裏飛快地忙着。不一會兒一股熟悉的香味隨風飄來,我聞了一下,發現那是奶奶的拿手好菜——竹筍炒肉的味道,心想:原來家鄉也有熟悉的飯菜的味道。

在餐桌上,家人們都搶着吃奶奶做的飯。有的自顧自的吃,有的在桌上互相敬酒,還有的在聊天。只有奶奶擔心我餓着,一面微笑,一面不停地給我夾菜,還時不時和我聊天。我心想:原來家鄉還有一種味道,是親人的味道,一種令我感到幸福、温暖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濃淡相宜,像一條細細的線,牽着我的鼻子,牽着我的胃,更牽着我的心。

家鄉的味道14

中華民族是一個美食之邦,不同地域的美食都有其獨特的風味:武漢熱乾麪,筋道爽滑;北京烤鴨,香嫩酥脆;重慶火鍋,麻而不木,辣而不燒……誰不貪戀自己家鄉的味道呢?

我的家鄉——古都西安,就有許多美食:口感潤滑的涼皮、色味俱全的麻食、香醇味美的羊肉泡饃……我最喜歡的美食就數肉夾饃了!

只要你嘗過家鄉的肉夾饃,準讓你回味無窮,滷肉肥而不膩飄香四溢,單看它那油滑滑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讓你垂涎三尺了,何況是,用白吉餅夾着,大口大口朝嘴裏塞呢!

我吃過潼關肉夾饃,飛鴻肉夾饃,樊記肉夾饃,但還是抵不過外婆特製的滷肉夾饃!

每年寒暑假,我都會看望外婆,纏着她給我做肉夾饃。外婆自然抵不過我的“百般糾纏”,早早地便去市場買來肥瘦均勻的豬肉,用滷汁熬煮,待豬肉浸滿滷香味後,便開始製作白吉餅,別看白吉餅只是一個麪餅,它的製作也頗有講究。

做餅時,外婆會把麪糰拉成長條,用力拍打,麪糰打在桌面上發出清脆的響聲,然後用刀劃出幾條紋道,抹上油,分成一小團一小團,用面棍推成厚薄均勻的餅,放入炕上,用火烤,小時候我常常跟在外婆後面,看她有條不紊地製作。有時外婆沒有注意到我,我便悄悄去偷吃切好的滷肉末兒,等我大飽口福時,切好的滷肉已所剩無幾。外婆沒揭穿我,但自那以後,外婆每次都會多切出來一盤肉,好似特意為我準備的。

今年冬天,雖然也吃了不少家鄉的風味,但沒能回家鄉吃到外婆特製的夾饃真是遺憾,我想那是我一輩子都難忘的最獨特的家鄉味道!

家鄉的味道15

吳川,一個説出來可能不會有太多人認識的地方。她只是粵西一個小小的縣級市,然而對於我們吳川人來説,她是我們心中的大吳川,是當我們和外地朋友説起會感覺自豪的地方。

吳川人遍佈世界各地,很多吳川人早已定居外地,或許他們當中有人已經多年沒有踏足過故鄉。鄉愁,深深埋藏在他們的心底。

又是一年中秋時,鄉愁之人愁更愁。看到很多在外地工作或定居的吳川親友在朋友圈發文説,突然很想吃金九月餅。

嗯,這令我想起當年自己在廣州工作的時候,臨近中秋也有過這種想法。彷彿只要吃上一口金九月餅,就能暫時一解鄉愁。金九情懷,大概説的就是這個吧。

想當年,中秋還是可以抽空回家過節的,相比其他太忙或離家太遠的吳川人來説,我的鄉愁並沒有很重。每次中秋過後,再次離家,媽媽都會把一盒全新的金九月餅交給我,叫我帶回公司給同事嚐嚐。而我也非常樂意這樣做,因為我希望把吳川的金九月餅品牌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品嚐到金九月餅的美味,讓更多的人瞭解到吳川的月餅文化,乃至吳川文化。

以前公司的同事來自五湖四海,他們當中很多人真的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大月餅,也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伍仁月餅,他們對金九月餅的評價幾乎是一致的好評。

金九情懷,懷念家鄉的味道。如今的我,已回到大吳川,隨時可以到金九吃個早茶,隨地可以買到金九月餅品嚐,但心中的金九情懷依然存在。無論你現在是否身在吳川,我希望你我對金九的情懷不變,也希望金九月餅不斷努力,做好吳川人的月餅品牌,肩負起傳播吳川月餅文化和吳川文化的重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