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點評作文合集八篇

來源:文萃谷 2.67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點評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點評作文合集八篇

點評作文 篇1

趙王嚐出獵。行至一林間。一猴危坐道中,凝神閉目,全然不顧。趙王怒,拔箭射之,此猴魚躍避之;復射,又不中。趙王大怒,令眾齊射之,哀哉此猴命送黃泉。

後人對此褒貶不一。一曰:“此猴機靈勇敢,善展現自我。可惡趙王不識其才,藐視其優勢,竟拔箭相射,悲哉此猴滅於此等昏君之股掌,哀哉其生不逢時,現不擇地!”又曰:“此猴死有餘辜。其雖具優勢,但未着於正處。趙王乃堂堂一國之君主,大庭廣眾之下,此猴竟以其優勢戲與趙王,以示趙王箭藝不精,此罪當射殺!”

今先不論趙王之對錯,單述此猴之優勢。

猴者,機巧靈活,人皆知之,然此猴竟可數避趙王之利箭,可謂之“優勢”。但終亡於眾箭之下,究其根源,皆緣其優勢。

其雖具優勢,但因倚仗優勢,覺趙王之箭首射不中,後射也必不中。殊不知眾箭齊射,汝避此焉能避彼乎?嗚呼哀哉!

然此事也並非全咎其優勢。其有優勢,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但其示法不當,舉動不妥,致優勢變劣勢,終自毀其中。使此猴擇良機面覲趙王,敍其優勢,趙王必肯禮賢下士,設宴款待。

此傳説之言,真假不論。然當今之世,此事也時有發生,並非寡聞。

一事如此:三人行,一人攜拐,一人帶傘,而另一人兩手空空。歸,攜拐者遍體傷痕,帶傘者渾身是水,而空手者安然無恙。

詢其三者。攜拐者曰:“吾有拐,忽視地面崎嶇,盲目而行,故羈絆無數,滿身傷痕。”

帶傘者曰:“吾有傘,故頂風冒雨而行,然風急雨驟,傘不及事,故渾身是水。”

空手者曰:“吾身無一物,故撿路而行,擇檐而避,故安然無恙。”

嗚呼!前者之傷、之禍,皆因其“優勢”,後者之福、之安,反而因其無優勢。此人之常事與猴之悲論,豈有兩異乎?

點評作文 篇2

人生,總免不了會失敗,失敗過的人並不是一蹶不振,而是讓自己表於後世。

——題記

閒庭信步,江上已瀰漫着漫天的白霧,周圍也在這白霧橫江,水光接天的煙霧中似隱似現。這讓我想起了張繼在落第後的那首千古絕唱: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在考試中失敗,懷着這失敗的心情,面對江上的此情此景,誦出一個落第者的心聲,讓我們知道曾經的曾經有一個張繼存在過。

從古到今,中國有過多少個像張繼一樣的人,想運用所學知識在官場上闖蕩一番,然而死板的科舉制度並沒有讓這些人如願以償,只是落第而歸,帶着滿是惆悵的心,踏上返鄉的路,只能默默地生活在那些窮鄉僻壤。默默的生活,並沒有泯滅他們心中的夢想,唯今之計,就是讓自己的表於後世。歸有光八次落第,才有了風移影動而庭階寂寂的《項脊軒志》;蒲松齡一生坎坷,想以功名來讓自己的生活變好一些,然而他並沒有實現這一理想,正因為無數次的科舉失敗,才讓他嚐盡人間的辛酸,也才有了充滿妖神鬼怪的《聊齋志異》;吳敬梓一生也想展自己才華於仕途,然而落第的他也只能垂頭喪氣地迴歸田野,才有了

傳唱千古的《儒林外史》。

落第者如此,而先有一番成就,後又淡出官場的又何嘗不是如此?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孫子臏腳,兵法修列,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奮所為作也。

落第者如此,得意於官場後又失意於官場的亦如此。他們將其自身的靈感傾瀉在那泛黃的紙上,黑黑的字跡,讓後人記住了他們。

然而那些成功者呢,個個是科舉狀元,個個身居高位,終日享盡榮華富貴,又有誰能記得他們?像傅以漸,王式丹、林召堂、王雲錦等,又有誰會知道,他們可都是清朝的科舉狀元。

失敗,是在所難免的,然而失敗過後,並不是一蹶不振,而是將自己的想法、靈感付諸筆端,有感而發,在那泛黃的紙頁中留下自己的名字,讓歷史記住你的足跡。夜已深沉,南山寺的鐘聲傳入耳邊,餘音不散。江上瀰漫的白霧在晃影中移動,那是漁船,也許,那就是千年之後的張繼。

聽,又一曲《楓橋夜泊》在奏起。

看,又一個流芳千古的落第文人在誕生。

點評:

面對這次作文考試的材料,作者直接想到科舉考試中的落第者張繼,並且題目就直接利用張繼的詩句“月落烏啼霜滿天”,讓讀者一看就有一種切合材料的感覺。從內容來看,舉例較豐富,有歸有光、蒲松齡、吳敬梓,並且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特別是的結尾,留給讀者無盡的思索和遐想。

不足之處,我認為作者在第4段中引用的這一段話,與的中心不太相符,所舉的這些人既沒參加科舉考試,更不是落第者,他們是先成名以後再淡出官場的,這是其一,其二是作者聯繫實際的能力有點欠缺,現實意義還不夠。(方彬彬)

點評作文 篇3

今天上午,我來到生物園,拜訪幾位老朋友。

剛進生物園的門,小草弟弟、小草妹妹熱情地歡迎我,讓我盡情地看着它們歡快地跳舞。它們邀請我坐在一片空地上,聞着花兒的香,風輕輕地吹,似乎在親吻着我的臉,只見風小姐歡樂地走到我的身邊,摸着我的頭,在我身邊旋轉。

抬頭看着天空,雲姑娘與太陽公公正看着我。雲姑娘長得美似嫦娥,太陽公公居然還是那麼靦腆的在雲姑娘後面躲躲藏藏,非常像剛見了陌生人而害羞的小女孩。我向他們招手,他們也對我嬉笑。

我來到水姐姐的旁邊,看到倒映在裏面的.面容,喃喃自語地説:“要是自己的臉再變得漂亮一點,那該有多好。”水姐姐一聽這句話,對我説:“表面的美貌永遠比不上真誠、自然的言行舉止與自然的心靈美。”這話我早就聽過好幾十遍了,但我還是要謝謝水姐姐。

我去拜訪了大樹爺爺。大樹爺爺還是那麼強壯,大樹爺爺告訴我:“你是我見過的最有趣的一個女生。”大樹爺爺在還沒有生物園的時候就在這裏,已經有好幾十年上百年了,可以説是百年樹木,這一點都不誇張。我悄悄地告訴你們,這是我為了誇他而吹的牛皮。

竹子大哥身上被劃了好多的裂縫,看了真為他感到傷心。竹子大哥一向都是堅強不屈的男子漢,可惜他那青青地、一節節的竹子被別人劃得那麼不像樣。

生物園中來了這麼一位貴賓——那就是蝴蝶。蝴蝶看到我,馬上飛了過來,在我旁邊繞了一圈,説我跟她算是有緣了。她還對我説了梁祝的故事,説這是它們蝴蝶世界中最火熱的戀人,哪個雌雄蝴蝶都不能像他們那樣為對方而犧牲。她還説她期盼一個愛她的人。可是,這幾年來,犧牲的蝴蝶大部分都死在了人的手中,連愛她的那個小蝴蝶也死了。她傷心了好一陣子之後,也向我道別了。

在傷心之餘,我還是要面對這個世界,面對這整個大自然。我接着拜訪了土地,讓他告訴我自己留的腳步。我希望能在新疆拜訪那西風胡楊,到四方去拜訪各路的景物,遠方的景色是我無盡的嚮往。

點評作文 篇4

立春已過二十多天,但樹木依然光着膀子,風也給人刺骨的寒意,一點兒也感覺不到春天的所在。

漫不經心地走在大街上,風又迫使我緊了緊身上的羽絨衫。

唔,光禿禿的樹木似乎在寒風中縮了又縮,死活不肯吐出新綠。花也光光的,吝嗇地不肯讓人看到它的美麗。那些受千萬代人讚頌的小草成了縮頭烏龜,依舊不願“拋頭露面”。一切都死氣沉沉。

往年那春日的盎然、百花鬥豔、桃紅柳綠、萬物復甦的景象已不知被這凜冽的寒風颳到了哪兒去。似乎一切的一切都還沉浸在東軟的沉睡之中,絲毫沒有一絲屬於春天的活潑。

載着對春天的深深遺憾繼續走着。忽的,眼前一亮。一抹新綠印入了我的眼簾,那綠色是那麼的耀眼,那麼的鮮豔,但又那麼的脆弱。

走上前細看,樹枝上的那個嫩芽顯得頑強起來,像是春天派來的信使,我看到了春天的希望!

它的兄弟姐妹們可能過幾天就會跳出樹幹,冒出腦袋預示着春的到來。到時候,我們一定會看到自己心中的那個春天。

望着眼前零星的綠色,我的心頓時高興起來……

點評:

文章的前面是在講述冬天過去,萬物還沒有復甦,看不到往年的景象。接下來,筆鋒一轉發現了頑強的嫩芽,自己便看到春天的希望。這兩部分銜接的不自然,後面出現的比較突然,前後的關係不清楚。

小作者的語言表達還是不錯的,文章還需在立意和結構上下功夫。

點評作文 篇5

“咔嗒,咔嗒”,秒針被一隻永遠不知疲倦的手推動着,地板上的影子一點點拉長,暗紅色的空氣凝繞在指間,下一秒卻已不見蹤影。

孩提時對年華的流逝並不是那麼敏感,頂多也就是類似於“去年買的褲子今年為什麼變短了”“一個小時的動畫片為什麼這麼快就結束了”之類的問題。也曾經天真地以為只要家裏的鐘錶不再轉動,時間就會停止,於是乎自作主張把家裏所有的鐘表電池都卸了下來,可是黑夜卻依然如期而至。

當我站在鏡子面前時,總感覺可以透過那明亮的玻璃,看到無數個不同年齡的我站在對面,聽見時間在我耳邊呼嘯而過,伸出手想挽留,它卻如雨水般從指縫間溜走了。

為什麼會感到悲涼呢?就像一羣人拉着手一起向前跑,一不小心跑丟一個,再跑丟一個,轉眼間就剩下自己一人茫然四顧。

宮崎駿説過:“青春就是讓你張弛地笑,也給你莫名的痛。”

那麼,又為什麼要長大呢?

因為每個人都逃不過時間的洪流麼,還是因為只有長大才能塑造出一個完整的人生?明明“小河流水嘩啦啦”的兒歌聲依舊在耳畔迴盪,門口高大挺拔的白樺樹開春時仍會掉下成串成串的“毛毛蟲”,可是那羣蹦蹦跳跳的小女孩兒們,那個在白樺樹下興高采烈地一腳踩扁一個“毛毛蟲”的身影,都隨着我的長大變得慢慢模糊直到消失不見了。

在雨點滴落的時候,當筆尖在紙上緩緩移動的時候,時間就悄無聲息地從我的身邊滑過,拉長了我身後的影子,帶走了我金色的童年。

當我在夜深人靜時輕輕問出這句話時,回答我的只有萬盞燈火熄滅的聲音,我清晰地聽見時間在我臉上敲敲打打,雕刻出了一個和原來完全不同的我。

為什麼要長大呢?

真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或許在我問出這句話時,就已經長大了……

點評作文 篇6

在我的書架上,各種各樣的書都有,可最令我感動的就是《愛的教育》,這是一本詮釋愛的書。

《愛的教育》的作者是亞米契斯,他以日記題寫了意大利的四年級國小生安利柯的一學年的經歷,描寫了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裏的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對女兒的一片摯愛之心和殷殷相盼,師生、朋友、同學之間的愛和友誼,對祖國神聖的愛,無不留溢於紙上,動人心魄。直到最後安利柯轉學了,大家的十分難過,我也為此感動的心酸酸的。

愛,是無邊無際的;愛就在你的身旁。請瞧:春天的光照耀着你;夏天的綠葉遮蔽着你;秋天的風清爽着你;冬天的雪歡快着你。這難道不是愛嗎?這難道不是已經愛充滿人間了嗎?

正如羅蘭所説的:愛是什麼的火焰,沒有它,一切都將變成黑暗。還有彭莎爾所説的:愛別人,也被別人愛,這就是一切,這就是宇宙的法則,為了愛,我們才存在,有愛慰藉的人,無懼任何事,任何人。

看了這本書,讓我體會到了愛,也讓我認識到了愛,只有關愛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關愛。

點評評語:春天的光照耀着你;夏天的綠葉遮蔽着你;秋天的風清爽着你;冬天的雪歡快着你。這難道不是愛嗎?這難道不是已經愛充滿人間了嗎?愛包圍着整個世界啊,多珍重。

點評作文 篇7

孟老先生有云“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 ”然在我們這個日益呼籲諾貝爾獎,召喚大師的年代,無數專家迫不及待地跳入漁網,以求短期內涅化為大師。這不僅使人驚呼“收穫”更多的同時驚疑,“將來會有什麼? ”對碩士、博士、導師、學者的種種論文指標,輿論對大師,對諾貝爾獎的偏執的渴盼化為一張張細密的漁網,撈起了本應該繼續成長的小魚,留下一潭池水。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可見做學問,做出真正具有價值的學問是需要長時間。司馬公三十年著《史記》,曹雪芹十年語紅樓,這其中凝聚着他們的血與淚,超絕的學者必使用超長的時間來成長。由此看來,我們今天那細網中無數未成大魚專家們大師背後浮現的是一個個看似華麗的泡沫。

何不將網眼放寬,讓魚兒們有更多時間來經歷人生,充分成長?除了時間,細雨帶去的還有學者們本應堅守的寧靜。學者,本應是耐得寂寞的。錢鍾書先生筆耕一生,留下無數讓人驚歎的華章《圍城》、《談藝錄》、《管錐篇》,先生以他的博學一次次震驚世界,然而人們在驚於其文時卻總是忽略先生兩耳不聞窗外塵囂事的用心苦讀,忘卻了先生圖書館的一杯淡茶,一本書的寧靜身影。夢醒推窗望殘月,哪堪隻影映孤牆,也許,只有寧靜淡泊的心才能在文化的殿堂中行得更遠。書中曾説到劍橋為霍金留下了一個寧靜的空間,可我們為什麼就一定要急於將學者們套入網中,曝於公眾之下,給他們留下一片寧靜吧!使魚們甘於入網的另一個原因是名利。不可否認,求得一樁大富貴自古就是文人們讀書的重要原因,但,那些真正名垂青史的,卻大多沒入名利場。

孔子曰:“學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他不甚讚賞為名利而做學問的行為。看淡了眼前的富貴,忘卻了功名利祿,留得那顆菩提心,學問之門方可開。塞林格先生以《麥田的守望者》轟動世界後卻躲入鄉下小鎮,從此遠離喧囂。他在逃避什麼?他在守望什麼?那是一顆融於學術、融於藝術的心,那是一把打開精神高處的鑰匙。

忍把浮雲換了淺吟低唱,柳永如是説。讓我們給學者們留下一片不受世俗名利褻瀆的淨土吧?莫急於讓他們被浮名的心網套牢,莫讓伊甸化作失樂園。他們需要的是心靈的純淨與人格的獨立,不是名為專家、大師的鎖鏈,不要束縛了學者們心靈的翅膀。

名師點評:

這篇議論文的現實針對性很強,既有明確的觀點“放寬束縛”,又能縱橫捭闔,聯繫古今名言與事例論述中心,作者善於條分縷析,深入分析現在學術浮躁的原因,因而文章具有説服力。

使魚們甘於入網的另一個原因是名利。不可否認,求得一樁大富貴自古就是文人們讀書的重要原因,但,那些真正名垂青史的,卻大多沒入名利場。孔子曰:“學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他不甚讚賞為名利而做學問的行為。看淡了眼前的富貴,忘卻了功名利祿,留得那顆菩提心,學問之門方可開。塞林格先生以《麥田的守望者》轟動世界後卻躲入鄉下小鎮,從此遠離喧囂。他在逃避什麼?他在守望什麼?

那是一顆融於學術、融於藝術的心,那是一把打開精神高處的鑰匙。忍把浮雲換了淺吟低唱,柳永如是説。讓我們給學者們留下一片不受世俗名利褻瀆的淨土吧?莫急於讓他們被浮名的心網套牢,莫讓伊甸化作失樂園。他們需要的是心靈的純淨與人格的獨立,不是名為專家、大師的鎖鏈,不要束縛了學者們心靈的翅膀。

不妨讓我們把種種網眼留得更寬一些,把急躁的心平淡一些,三十年後再來收穫這一批長成的大師。

點評作文 篇8

今年大學聯考作文以漫畫形式出現,可謂較為新穎。圖像以塗鴉形式出現,人物可愛,現如今微信、短信中的這種表情類的人物圖像隨處可見,有的表達對某些事情的情感、看法、調侃、吐槽等,作文命題形式可謂是順應潮流,且在緊張的考試中也能給學生以精神上的緩解。

漫畫反應的問題其實並不新穎,關於“家庭教育”“分數”:圖中是兩個孩子,一個“可揚君”,一個“邱百君”,他們代表了生活中最常見的兩類孩子,注意名字的諧音;還有就是運用對比手法,倆人的對比,可以聯想到父母的經典的口頭禪“別人家的孩子”;自己與自己的對比,以及他們家長反應的對比。

圖中最顯眼的是分數,“可揚君”是“好學生”的代表,考上高分時,父母就喜上眉梢,認為孩子學習下功夫了,成績進步了,進一步推論孩子懂事了,在學校各方面表現肯定優秀。於是乎各種獎勵接踵而來。更有甚者,放鬆對孩子的要求,對孩子的缺點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之,若分數下降了,就認為“不爭氣”、“沒出息”,枉費了老師、家長的一片苦心,進而推論出孩子“太笨”、“沒有希望”,甚至認為孩子分數既然不高,那麼在道德品質、行為習慣方面肯定表現不好。因此在批評幫助時容易失去耐心,甚至惡語相譏,拳腳相加,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而另一類就是“差生”代表,平時調皮搗蛋,上課不認真,家長教育不到位,孩子進步一點就欣喜異常,面對這兩種極端的家庭教育,審題立意應該就家長如何對待“成績單”、家庭教育方面,分析家長的心態及給出建議。

也可以從孩子自己的角度立意,如給自己設置合適的標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