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失去為話題的作文

來源:文萃谷 2.77W
  1得到與失去

人生的旅程一直在前進,在成功與失敗中掠過,在得到與失去中穿梭,在歡樂與悲傷中徘徊。當沉重的步伐再也支持不了疲倦的身軀時,人倒在了旅途中的路邊。

以失去為話題的作文

或許如朱自清先生所説,“赤裸裸”地來到這個世界,最終又“赤裸裸”地離去。人生在世,每個人都不可能毫無所獲,儘管兩袖清風,但人生也不會空白。直到最後連生命也失去了,才看到原來得到和失去之間有一個等號。

人從誕生的那一剎那,失去的命運也無法逃避了。每一次得到的,都註定要失去。但如果想到連寶貴的,唯一的生命都有失去之時,那其他的又何必耿耿於懷。像那些因為戀愛、學業、求職失敗的人,選擇自暴自棄,有的甚至選擇輕生。但卻忘記了在從未得到這一切的時候,自己也不是同樣地生活着嗎?只要生命還在,一切都可能再得到。

生活在安史之亂時期的杜甫,從叛亂爆發,他就陸續失去了地位、金錢、名利等,每一樣都是以他的努力所得到的。受到沉重打擊的杜甫卻沒有放棄生命。他有才華,他還有真誠的友誼。最終他得到了“詩聖”的美稱,這正是因為他有過人的才華和那不斷失去的悲劇人生,還有那永遠也不會失去的,一種堅強的信念。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所,失去也是得到的開端,有句俗語説“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不正是這個道理嗎?蘇軾是個豁達的人,完全的樂觀主義。在屢次被貶官的情況下,居然有心情遊覽山水,閒時寫詩作畫,而且還創作出如“東坡肉”“東坡豆腐”等至今仍然被人稱道的美食。誰能説他不是失去了很多?誰又能説他不是得到了很多呢?對蘇軾來説,無悔此生才是最重要的,是他那樂觀的精神,使他在失去很多的同時,得到了更多。

得到與失去是互相轉化的,而且是並存的。或許它們之間的區別更多的是體現在對待的心態。被慾望驅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失去,殊不知得到的珍貴的`健康卻在精神的折磨下漸漸失去,忽視了自己得到的其實也很多了。而在樂觀的人看來,儘管百病纏身,但卻還有友誼、親情,還能學習,就像張海迪一樣,同樣可以演繹精彩的人生。

失去是苦難嗎?沒有人可以下這個結論。失去的價值有時可能比得到的更高。起碼失去不是失敗,或許恰恰卻是成功的開始。

  2坦然面對失去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在人生征途中,因種種原因,有許多人會出乎意料地遭遇失去——失去財物,失去既得利益,失去肢體健康健全,失去升學、就業、晉級、發財的機會……萬一遭遇失去,我們該如何面對?

面對失去,應坦然視之。據史書記述:漢桓靈間,太原孟敏行途中不慎失手打碎瓦甑,掉頭不顧,徑然前行。名士郭泰見而奇之,隨尾問其故,孟曰:“瓦甑已破,不復能用,顧之何益?”孟敏在瓦甑破碎後那種“掉頭不顧”的態度,值得我們仿效。那珍愛的東西、那美好的夢境,一旦失去了,就平靜地讓它失去!如果沉浸於對失去的惋惜中,悔恨中,痛苦中,那麼,不僅會損害自身的健康,而且會失去前行的勇氣和動能。

面對失去,應自信自強。李白詩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復還來。”陸游曾題:“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遭遇失敗,陷入困境時,我們應有李太白的自信;錯失良機,前途茫然時,我們應有重新開創的決心。古往今來,許多有志之士遭遇失去、身處困境卻努力自強,他們終於活出卓越的人生。報載:嶺西礦女工白素珍下崗失業後,不抱怨,不消沉,先是替別人打工,之後抓住外貿公司策劃柳編工藝品的機遇,藉助父親會柳編的手藝,創立了小小的柳編廠,經過一番努力,其產品遠銷美國、日本、德國、意大利和法國,創出了一個年外銷數十萬元、且擁有專利產品的私營企業,而且還為近百名下崗女工創造了就業崗位。白素珍下崗不失志、創業成老闆的事蹟表明:自信自強,有可能失一得百。

面對失去,要揚起理想的風帆。論失去,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堪稱為失去得最多的人:他僅念過三年國小,青春消逝在疾馳的戰馬與槍林彈雨中。16歲時,他在與白匪的戰鬥中腹部與頭部嚴重負傷,右眼失明;20歲時,又因關節硬化而卧牀不起;32歲時,雙目失明,四肢癱瘓,全身不能活動,雙手喪失寫字的能力,連轉動頭部也極為困難。但是他心中有為人類的解放事業而奮鬥的崇高理想,有一種要對自己的黨和工人階級盡些力量的熱望,因此,他放棄了退役後政府讓他養病的清閒,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努力學習另一種戰鬥的武器——寫作,以筆、到後來是口授,頑強地、努力地為青少年創作小説,終於在病榻上創作出了贏得世人廣泛稱讚和捧讀的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小説。面對最慘烈的失去,高揚理想的風帆,奮力開拓創新,建樹不朽的業績,這就是偉大的奧斯特洛夫斯基!這偉人的生平和業績表明:面對失去,不僅要坦然應對,自信自強,而且要開闊胸襟,樹立起為祖國、為人民作奉獻的崇高志向。志存高遠,就有前進的動力,就會有科學的應對之策,進而能收穫令自己滿意、讓別人羨慕的碩果!

暴風雨過後,彩虹分外絢麗!願以此與失去者共勉!

  3不要為失去悲傷

人生一世,難免有許多事不如人意。那麼又何必為失去而悲傷呢?人總嚮往着更完美的境界,然而,又總有缺憾,一個人的年齡在增大,生命的定數卻在減小;走向了成熟穩重,卻失去了無憂無慮的童真;享受太陽的沐浴,卻失去了月亮的洗禮;擁有藍天的親吻,卻失去了大地的親熱。失去不獨是一種痛苦。該失去的失去了,是一種超然解脱;不該失去的失去了,是一種美麗的遺憾。

人總在失去中奮鬥,總在獲得中前進,有些事情的成敗得失是不可預料的,我們只須盡力去做,求得付出之後的坦然和快樂。沒有大海的寬廣,可以有溪流的豪放;沒有云彩的瀟灑,可以有薰風的爛漫;沒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碧綠。我們總能找到人生的座標,坦然的面對失去的,主動放棄那些可有可無不觸及生命要義的東西,我們的人生必將贏得更多的輕鬆和愉快。

坦然的面對人生,不要為失去而悲傷,只要你有美的胸襟,美的情懷,便能活得坦蕩自然,活得瀟灑自如!

  4失去,現實下的真相

每天晚上習慣性的温習一遍:今天,我明白了什麼。有人對昨天遺憾,有人對今天抱怨,有人對明天充滿期待。而現在,是否有人願意去摸索失去後,現實下的真相呢?

我以16年的年華髮誓,這16年我過得很好。沒有經歷慘淡的人生,也沒有遇見淋漓的鮮血。偶爾得到過遺憾,偶爾失去過恩惠。但至少,這16年間我懵懂的意識得到了釋放。

得到,是一瞬間的事。失去,卻像是幾個世紀的事。就像閃電,一次次驚駭的閃電,一次次令人難忘。沒有人在意得到的過程,就不會預知失去後的悔恨。就像沒有人知道時間正在走,等回過頭時,時間已經走了。

人們的慣性,是在失去之後懊悔上一陣子就過了。沒有人會在一個問題:為什麼會失去?為什麼要失去?失去後的真相是什麼?

從懵懂開始,每每迷茫時總會想到這個問題。到現在,多少有些啟發。身邊的人,發生的事,難忘的經歷,都是失去前的點綴。真正耐人尋味的是在此之後。憤恨的,後悔的,懼怕的,種種人類複雜的思想和感情。從文言到白話,過渡期是艱難的。從得到到失去,過程卻是風平浪靜。

以愚人的觀點來講,失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後現實下的赤裸裸的真相。真相赤熱而猛烈,固執而不羈。灼燒每一片肌膚,刺破每一個細胞。極少有人敢去摸索失去後的真相。寫小説需要編制一個美麗的謊言,接着用華麗的語句去圓謊,越圓越謊,最後打上幸福的句點。有誰敢去捅破那一層糖衣彈的外殼。只怕一捅,就完了。悲傷的,仇恨的,無交集的,蜂擁而至。理不清頭緒,糾纏不清。

縱使真相殘酷,但也有人像飛蛾撲火樣想最低淵谷摸索去。

喜歡的繼續,厭惡的不停歇。這就是失去後現實下的真相。曾經擁有過就很幸福。這句話雖然俗了些,但也算是大智若愚。繼續追求失去後現實下的真相,是幸福的。

飛機在空中自由飛旋,是它的使命。我們在失去後懂得感恩,懂得繼續追尋,是我們的使命。

放手不愛你的,調整心態。你應該是強大的,應該是振作的。

光景延年,我們終以燦爛的姿態綻放在盛大時光裏。

  5失去誠信

朋友,你是否聽説過這樣一句話:“失去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失去的同時也在獲得。”我失去了,也獲得了。但我獲得的是無奈,因為我失去的人生最寶貴的東西——誠信。

誠信是什麼?誠信是築造成功高樓的地基;誠信是茫茫大海中為你指明方向的燈塔;誠信是火車腳下的路軌。

有一個少年,他有許多毛病。他上課走神,下課就亂炸。就算鑽進被窩裏還在説着一些無聊的話。他抽煙,罵人,打架……終於,有一天,他的班主任找到了他。對他説出了他的種種惡習,並勸説他努力改掉。他很快便向老師做了保證。老師見他決心已下,便不再説什麼。時間稍縱即逝,可是他並沒有改,依然我行我素。直到有一天,老師又一次找到了他,用朋友般的口吻再次規勸了他。他又堅定的答應了,但仍沒有履行自己的諾言。終於老師再一次找到了他,很嚴厲的説:“你怎麼還沒有改?”他無話可説,只是默默的低下了頭。“這次你不必向我保證什麼,你也已經沒有權利向我保證任何事情了,因為你失去了人生最寶貴的東西。”然後在紙上工整的寫下了兩個字“誠信”。

其實,這個無知的少年就是我。聽完老師的話,我似乎明白了什麼,明白了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明白了我失去了誠信。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發誓努力的做好每一件事,做到“言出必行”。然而,失去誠信的陰影卻似幽靈一般纏着我,令我消沉。這時,我無意間讀到了泰戈爾的一句名言:“如果你因失去太陽而流淚,那你也將失去羣星。”霎時,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失去太陽,可以欣賞羣星,失去綠色得到的是豐收的金秋,失去了無憂的童稚,我們走進了成熟。

於是,我告訴自己,曾經失去了誠信,我也必然要找到了新的自我——具有誠信的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