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激發國小生寫作文的興趣內容

來源:文萃谷 1.92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怎樣激發國小生寫作文的興趣內容,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怎樣激發國小生寫作文的興趣內容

怎樣激發國小生寫作文的興趣

一、教會學生面容是培養學生作文興趣的基本手段

國小生每看到新鮮事物,都會問“為什麼”,這就潛在了觀察的契機。因此,引導學生觀察事物,掌握觀察方法,提高觀察能力是培養作文舉興趣的基本手段。

1、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國小生觀察事物只有一個粗略的印象,往往是看了之後,無法用評議表達出來,這就需要交給學生觀察方法。觀察的一般方法是要求學生觀察事物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現時要抓住不同事物的不同特點,進而進行深入的觀察,使學生認識觀察的重要性,養成自覺觀察的習慣。平常經常觀察一些小動物、小植物以及一些小製作、小物件;觀察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等,日積月累,就會“言之有物”。

2、設置一定情境,集中讓學生觀察描述著名作文教學專家賈志敏説過:“為學生設置一定情境,集中讓學生觀察描寫是提高學生快速作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國小生抑制力較差,在觀察過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徵。因此,根據寫作訓練的需要為學生設置一定情境,如拔河、打掃教室等,讓學生帶着寫作的要求去參加、去觀察,注意力就會集中。之後,讓學生把觀察到的具體情節描述出來,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完成了一次習作,提高了寫作的興趣。

二、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是培養學生作文興趣的有效手段

國小生想象力非常活躍,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學生就會想象出許多既現實又非常新鮮離奇的事物,從而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

1、在看圖作文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國小階段有許多看圖作文,對培養學生想象力行之有效,在指導學生看圖作文,首先要從整體入手,弄清圖中的大意,然後把圖中的事物形象與現實生活中相應的事物形象結合起來,邊觀察邊想象,作到有順序、有重點地觀察,看、思、説、寫緊密結合起來。例如,五年制課本第九冊第一單元看圖作文,就可以讓學生展開聯想:辦公桌上攤開的課本及書上放的眼鏡可想到什麼?(教師剛工作結束);從小姑娘的臉上露出的微笑説明了什麼?(感謝教師,為教師的節日而快樂);從小姑娘給教師送花可想到什麼?(教師平時的工作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廢寢忘食,關心愛護學生……),從地球儀想到什麼?(教師寬廣的胸懷桃李滿天下);從筆筒、墨水瓶想到什麼?(教師辛勤耕耘……)……這樣,通過一系列的想象,學生就會寫出一篇好的習作。

2、在一般性的命題作文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這樣的作文中,我們可以通過“仿寫”,“編故事”“續故事”“縮寫”“擴寫”“科幻作文”“童話作文”等富有想象因素的作文形式來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在訓練時,要使學生解放頭腦,大膽想象,對“相入非非”的學生不要橫加指責,冷嘲熱諷,而要在表揚其敢想的同時給予引導,讓學生講為什麼要這樣想?根據什麼?對新奇而合理的想象要大力表揚,激發學生想象的熱情。

三、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是培養學生作文興趣的重要手段

國小生的自尊心很強,有着強烈的表現欲,國小生喜歡教師,家長和同學們重視自己,注意自己。老師如果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能創造各種條件,千方百計滿足國小生的表現欲,讓國小生能享受自己作文成功的快樂,那對培養、激發國小生的作文興趣,尤顯重要。

1、開闢“作文園地”

利用黑板報、牆報等,開闢“作文園地”,將本班學生中寫得較好的文章,優美的詞語、句子、片段,精彩的開頭、耐人尋味的結尾、新穎的選材、與眾不同的寫法、恰當的修辭方法登上去,供大家閲讀、欣賞、學習。讓這些寫得成功的同學自己謄與出來,這們,就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成功心理、表現欲,使他們進入到自己作文“樂”的境界。

2、搞好課堂效應為學生寫好作文後,可在課中將一些優秀的作文、精彩的片段讓學生當堂朗讀,給好、中、差三類學生提供均等的機會,無論是一點一滴都可讀出來。這樣,就使每個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滿足,都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就都增加了對作文的喜愛。

3、積極投稿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向校內、校外報刊雜誌上投稿。如果一旦某個學生在某個學生在某篇報紙上投稿成功,對其本人來説,無疑是一種表現欲的滿足,而對整個班甚至是整個學校來説,更是一種很大的促進。

4、開展多種多樣的作文比賽根據國小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可運用多種方法進行作文比賽,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來表現自己,哪怕一點點的成功,及時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們的鼓勵,增強他們的滿足感,培養他們的作文興趣。如“看誰的作文開頭最吸引人”,“誰的作文結尾最能給人以懸念”,“誰的過渡句用得好”,“誰想象得最合理、最豐富”,“誰的描寫最精彩”……這些比賽的形式很容易讓學生接受,能不斷激發學生向更好的方面發展。

5、批改中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悦教師在學生的習作中發現其閃光點,指出其“不同凡響”之處,更能起到鼓勵引導的作用。例如:班中在位學生寫《記一次勞動》,文章大意是我班同學在勞動中不怕髒、不怕累,幹得熱火朝天,任務提前完成。但文章內容“言之無物”。對這們的文章如果讓他重寫,那就會打擊他的積極性,使他的寫作興趣喪失殆盡。於是,我首先肯定了他文章的長處:語句通順,選材較好,中心明確,同時又指出他的不足,並啟發他努力回想一下當時勞動的情景:大家是怎樣乾的?勞動最好的同學是誰?他是怎樣乾的?再告訴他文章應該怎樣言之有物,祥略得當,重點突出。結果這位同學沒過多久就寫出了一篇好文章。從此,寫作成了這位同學的一大興趣。

四、好文章是培養、激發國小生作文興趣的直接手段

學生接觸最多的是文章。作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取決於課本上的分析。因此,文章不光是國小生學習的內容,而且也是提高和培養國小生作文能力的最直接的手段。

1、讓範文引路作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範文的分析、指導,從中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名篇大作反映的內容與國小生生活有一定的距離,真正地接近國小生生活實際的則是那些淺顯易懂的習作例文。學生從中很容易理解作者到一個怎樣的目的。如四年級第八冊《苦柚》這一課,讚美了小姑娘誠實、善良的好品質。那麼在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和事呢?同學們議論紛紛,於是,平常不為大家注意的許許多多的好人好事被大家挖掘出來,寫成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

2、拓寬學生的閲讀範圍國小生性情活躍,喜新好奇。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單憑几篇閲讀教材是不夠的。平時,應不斷地給學生增添新的內容,以拓寬他們的思路。讀多,才會積累多;積累多,才會有內容可寫。因此,要結合課文的學習,經常推薦一些課外閲讀材料及一些好的文章激發學生的興趣。

激發國小生寫作文的興趣

國小作文教學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難點。課堂上,單純依靠教師的語言描述,要求學生進行一定的思維創作,他們也感到很困難或無從下筆,特別是國小生,他們往往怕作文,把作文當作苦差事。那麼,如何在習作指導中,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開拓學生寫作思路,為學生習作開闢自由、想象的空間呢?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一、創設觀察情境培養觀察力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起點,是邁向創新的第一步。如果學生對周圍事物缺乏認識,硬要他們去表達,去反映則是不可能的。對學生來説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認真細緻地觀察,才能對事物有全面細緻的瞭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真實感人。以往的作文教學聽出現的問題,首先是缺乏對觀察的指導與重視。因此,作文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自主觀察的能力,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並啟迪學生創新,使學生成為學習的自覺探究者和發現者,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我教學生寫自己喜歡的一種水果時,我從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下手,着重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水果的形狀、顏色和大小,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親身實踐,並懂得觀察的重要性,學會觀察的方法,養成仔細觀察事物好習慣。

1、看一看:課堂上,我積極引導學生仔仔細細地觀察自己帶來的水果是什麼顏色,它們的顏色有沒有發生變化,形狀是什麼樣子的。

2、聞一聞、嘗一嘗:讓學生知道,光憑眼睛看事物,是瞭解不全面的。不果是我們經常吃的東西,通過我們的鼻子聞一聞,親口嘗一嘗,品味一下它的酸、甜、苦、辣如何,使學生更加全面地把握這些水果的特點,調動學生學習作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摸一摸:大千世界,水果品種繁多,它們的外表也不盡相同。課堂上,我引導學生用手摸一摸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從而使學生加深對這種水果的瞭解。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懂得了觀察水果不僅要仔細看一看,還要聞一聞、嘗一嘗、摸一摸,調動多種感官進行觀察,這樣才能較全面地把握它們在顏色、形狀、味道、吃法等方面的特點,使學生逐漸養成觀察的習慣。又如在練習寫小動物的時候,讓家裏有飼養小動物的學生把小動物帶來,將教室裏的桌子拼成幾處,每處放一種小動物,我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每種小動物的外形特徵,然後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觀察,並説出它們的不同之處。如鴿子羽毛的顏色比色彩豔麗的鸚鵡要單調的多,但它的獨特之處是鸚鵡所不能比的。這時,學生髮表自己的不同見解,有的説鴿子會送信;有的説鴿子是和平的象徵……課堂上教師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比較,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使學生在頭腦中積累了豐富的想象,學生有了大量的寫作素材,寫起文章來就不覺得難了。

二、創設想象情境激發想象

英國詩人雪萊曾説過:"想象是創造力。"人的想象過程,就是創造力的發展過程。想象越發展越有助於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作文教學是發展學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課堂上,教師應積極創造想象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努力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

1、訓練思維注重想象

除了觀察時激發學生想象,在進行思維訓練時更要注重想象力培養。如寫《XX的對話》想象作文的片斷練習,課堂上,教師設計學生喜歡的動畫課件,要求學生想象它們之間會説什麼話?會做什麼動作?有什麼表情和心裏活動?接着分組展開討論,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熟悉的事物和自己喜歡的學習夥伴(四一六人),共同編寫故事,集體創造,把想象的內容具體地講出來,學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啟發、相互溝通、相互學習,使想象更充實、更完善,為每一位學生尤其是中、下等生提供了充分表現的機會、創作的機會,給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激起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讓這生學會用自己的雙手去自由描繪五彩繽紛的生活場景。

2、培養想象訓練能力

新大綱指出:"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説出來,內容具體、感情真實。”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經常為學生創造激發想象的情境,啟發學生寫想象作文,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想象作文是拓寬學生思路的有效形式。作文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學生説自己想説的話,寫自己樂寫的的文章,把自己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無所顧忌地用各種寫法表達出來,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例如寫想象作文《假如我是______》:因為在學生心靈世界裏,都藴藏着一個個美好的願望,由於每個學生的生活經歷和興趣愛好不同,所想象的內容也就豐富多彩了。課堂上教師應儘量避免過多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學生的思想,給學生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讓學生敞開心懷説出自己的幻想或願望:有的説自己想當一名考古學家;有的説自己想當一名宇航員;有的説自己想當一名科學家;還有的説自己想當一名探險家……這時學生思維活躍,暢所欲言,無拘無束地進行想象、構思。甲説:假如我是醫生,我一定會鑽研醫術,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的痛苦。乙説:假如我是一名考古學家,我會去探索未發掘的古文物。丁説:假如我是哈里·波特,我將用我手中的魔棒,讓自己當一名和平使者,盡一切努力來維護和平、消除仇恨、消除戰爭,讓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充滿和平的陽光;讓自己當一名正直的法官,秉公執法,為維護正義而戰……學生的發言生動形象,風趣幽默,用兒童的語言來表達他們內心的感受,説出了真情實感,課堂上營造出一種和諧、民主平等的氛圍,引導學生充分展示個性,激發了學生求新求異的創造思維。正如彼得·克萊思所説:"當學習充滿樂趣時,才更有效。"

3、積累語言豐富想象: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水流,無以成江河。"可見,積累是相當重要的。沒有一定的語言積累,學生是寫不好作文的。在指導學生習作過程中,常常發現有的學生因為生活環境的侷限性,對周圍事物未能認真觀察,所以遇到寫作文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常常感到無從着手,無內容可寫,缺乏寫作素材。因此,作文教學要着力提高學生語言的儲備量,教會學生積累詞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A、定期檢查:每週都要寫《採蜜集》,定期進行檢查,課外摘抄古詩、兒歌、精彩片斷、名人名言,要求學生熟讀成誦,使之內化成自己的語言,長期積累,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從而為寫作建起一座資料庫。

B、互相交流:利用班隊課、活動課開展《與好書交朋友》的朗誦會、故事會,評選出"朗讀能手"、"故事大王";舉行閲讀知識競賽,讓學生把看過的書中的一些文學知識或有關重要人物和事件編成考題,進行比塞;開展經驗交流會,讓做得好的學生把他們的好經驗、好方法向大家介紹,並且組織討論,評價哪種方法更好,以達到互相促進,不斷提高的目的。

C、學有展示:展示《採蜜集》,組織評選"蜜蜂獎"。由於形展各種課外閲讀活動,學生學到越來越多的知識,見識越來越廣。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位學生在活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尊重學生的自由,發揮學生的才能,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充實,並獲得成功的體驗。課外,學生能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積累寫作素材,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寫作的興趣,把以往的"要我寫"變為今天的"我要寫"。

實踐證明,教師在課堂上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不僅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創新的慾望和寫作的興趣,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還促進學生主動探索、主動發展,使他們形成能力,從而為高年級習作打下紮實的基礎。創設情境激發寫作興趣創設情境激發寫作興趣責任編輯:飛雪 閲讀:人次

激發國小生寫作文的興趣

仿效課文,誘發寫作興趣。讀與寫是語文教學的最基本的教學方式, 也是作文教學的兩個密切相關的教學手段,讀課文(範文)不僅可以得到寫作方法、技巧上的啟示,還可以激發寫作的興趣。 因為文章不是無情物, 尤其是選入課本的文章大都是聲情並茂、 文質俱佳、便於效仿的名篇,引導學生認真體味這些佳作,使其徜徉在作品的意境中,逐漸產生一種急切表達自己的情感、看法的慾望——寫作衝動。 在作文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較快地提高寫作水平,首先可仿效課文命題。 充分利用課文給學生做“樣”,可調動起學生寫作的興趣,消除他們的畏懼心理,從而使他們喜愛作文。

精心命題,選材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根據國小生的心理及認知能力,只有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會“有事可寫、有話可説”,才能表達“真情實感”,因此我們在命題和選材上都要儘量貼近國小生熟悉的生活, 要寫他們熟識的、易於理解的和感興趣的真人真事,寫他們觀察到的實景實物,才能寫得真實、具體、生動,才能達到“不説假話空話”的要求。 作文來源於生活,只有讓學生走進生活,融入生活,才能有所見,有所聞,有所感,才能真正寫出實實在在的好文章。 在學生作文之前,教師要帶領學生有目的地觀察生活,並且要將這種方法作為習慣培養,當好學生習作的指導者、引路人。

作文講評要以激勵為主。國小生對獲得成功並能帶來愉快的事情感興趣, 於是對這件事就會更加關心,想再試一試,更希望提高自己。 因此作文講評時要儘可能利用一切機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從而給予他們更多的成功體驗。總之,國小低年級作文訓練是一個長期的教學目標,需要我們努力探索,精心設計,耐心地給學生啟情導趣,喚醒生活積累,開啟生活源頭,激活已有經驗,使學生能夠在習作的過程中易於動筆,樂於表達。

激發國小生寫作文的興趣

1、孩子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只要她願意寫就要鼓勵,她不願意寫則更要鼓勵。要告訴她寫作文其實非常簡單,非常快樂,無非就是把自己想説的話寫出來,從而徹底祛除她的畏懼心理。

2、在國小階段,千萬不要刻意要求她表達什麼主題思想、高尚情操。所謂文以載道,那是以後的事情。素質低的語文老師往往會過早着眼於主題思想、高尚情操什麼的,但老師的評價實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樂意寫。

3、國小階段重在敍述、重在詞句,能夠把事物交代清楚,用上幾個詞語,就很不錯了。指導她在把事物敍述清楚,沒有錯別字的基礎上多用幾個好詞語。

4、要讓她學會詞語搬家,語文課文裏學的詞語幹什麼?要明確告訴她學了就是在作文中用的。家長要留意孩子語文教材裏的詞語,在孩子寫作文時提醒她用上幾個合適的。久而久之,她就會形成習慣。對低年級的國小生,家長可以提供詞語,然後讓她串成話。比如説描述下雨,家長可以提供“雷聲隆隆、電光閃閃”等詞語,讓她串進去。

5、千萬要鼓勵寫長,千萬要避免寫短。因為國小階段還不是寫精、寫短的時候,也不是要求詳略得當,主次分明的時候。孩子作文寫得很長,就要大大表揚,羅羅嗦嗦也沒有關係。為什麼要鼓勵寫長呢?因為無論大人還是小孩,作文的一個通病就是:無話可説。小時候不練習寫長,長大後連短也是寫不好的。也就是説,長是短的基礎,先練寫長,後練寫短。國小、國中階段必須練習寫長,高中、大學階段才可練習寫短。如何指導孩子寫長?舉例説明,孩子寫“今天我很高興”,家長可以提醒孩子:今天是個什麼日子呀?今天天氣如何呀?為什麼高興呀?“很高興”是個什麼感覺呀?採取這樣的辦法,引導孩子寫長。

6、我們還必須明白不是每個人都象淡聖人這般天生目光如電,觀察入微,然而觀察能力又是寫作必不可少的,所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實乃重中之重。指導孩子觀察作文中涉及的事物,由遠及近,先全貌後細節。細要細到什麼程度呢?譬如觀察樹葉,要細微到一片葉子的脈絡、絨毛、蟲眼……最後甚至可以放在顯微鏡下看一看。由此,養成孩子觀察入微的習慣。小時候重在觀察細,等以後慢慢再跟淡聖人學習12345的“概”。

7、我建議孩子用當地方言和普通話交替講述故事。孩子用普通話講述,往往流於背,用方言講述才能真正鍛鍊思維和表達能力,我的的建議總是正確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8、有的孩子能説會道,可就是寫不出,怎麼辦?這是因為孩子不擅長將説的轉換成寫的,只能對症下藥了。孩子説要去肯德雞,着她寫一條子來;孩子説要去動物園,也着她寫一條子來;孩子對爸爸有意見,還是得着她寫一條子來。通過這樣的鍛鍊,有意識地提高她的手頭表達能力。

激發國小生寫作文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作文的內驅力。因而喚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興趣的形成由低到高有以下三個階段:一是感到有趣,二是產生樂趣,三是達到志趣。志趣是作文興趣的最高層次,形成了志趣,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就會長久。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循序培養興趣,激起寫作慾望,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那麼教師怎樣做才能使學生對作文有興趣並提高寫作能力呢?

首先,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正確評定作文成績,鼓勵他們作文中的成功點,我在作文中發現,他經過努力寫作文,如果教師給他較高的成績他就會由衷地體會到作文中取得成績的歡樂和自信,感到作文有趣,從而更努力地寫好作文,如果作文常常不及格,就會失去信心,就會討厭作文。所以對差生的作文也應該找出成功點,一次不行,讓他修改後再寫,然後給予肯定,這樣,原先對作文喪失信心的同學也會覺得經過努力會有希望的,慢慢地就喜歡上作文了。教師對學生的真誠和美好的希望,是學生搞好學習的巨大動力,作文評改中流露出對學生的愛和希望尤為重要。在作文評改中不管作文中出現怎樣的情況都應該冷靜地提醒自己:愛學生,給他們以希望,或安慰之,或興奮之,或鼓勵之。讓學生在和諧寬容的氣氛中領悟道理,儘量不傷害學生的自尊。

第二,及時反饋信息,讓學生嚐到作文的樂趣。學生對作文本身不可能產生多少直接的樂趣,就要引導他們去認識作文結果,以喚起間接興趣,依靠意志力量鑽進去。學生寫作文,希望把信息傳遞給教師,教師收到信息後,要及時處理和反應,儘快把信息反饋給學生,貴在及時。時間過長,學生對此次作文的印象就會淡忘甚至忘卻。所以當學生作文交上後,教師要儘快發給學生,並引導學生利用獲得的反饋信息,對比作文時頭腦中留下的記憶印象,強化正確,改正錯誤,明確努力方向,從而刺激學生作文的積極性。我每次收到學生交上來的作文後,大多數學生的作文都得到了面批,除了及時指出個人的優缺點,還在全班範圍內傳閲作文,張貼好作文,向報刊推薦好作文。另外,我把自己讀過的好文章,好作品,也經常向學生介紹交流。信息廣泛地反饋到學生那裏,使學生嚐到樂趣,容易激發起他們向好的學習,早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氣氛,作文的興趣也就越來越濃了,學生看到了作文的價值,創作的熱情也就自然產生了。

第三,組織各種活動,讓學生形成作文志趣。志趣,是興趣發展的高級水平,是崇高目的和濃厚興趣相結合的產物。如果學生作文目的明確,又有濃厚的興趣,作文志趣就形成了。為了給學生多創造些"自我表現"的機會,我精心組織一些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志趣。例如:課前的一分鐘演講;成立文學社;口頭作文比賽;詩歌朗讀比賽以及介紹自己認為最好的書等活動。課前的一分鐘演講效果良好。剛開始時,有些學生不能脱稿,但經過半年多的時間,不但全能脱稿,還有質量,並形成習慣,既增強了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又大大地激發了作文興趣,提高了寫作水平。寒假期間組織學生編寫春聯活動,抽空在班上念,看誰編寫的好。有時讓一個組出上聯,讓一個組同學對出下聯。學生很感興趣。還讓同學把自己寫的好作文裝訂成冊,自我欣賞,也在班上傳閲。學生們在這些活動中嚐到了創作升騰的喜悦,以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受到精神上的滿足。這些喜悦和滿足又反過來成了作文的直接動機,促進學生更自覺地作文。作文的興趣就向高級層次發展了。

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只要重視作文教學中的人的因素,既重視培養智力品質,又重視培養非智力品質,採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興趣,那麼學生們就都會願意寫作並且水平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激發國小生寫作文的興趣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部分。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對作文教學提出了總目標:“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然而,有的國小生一提起寫作文就叫苦不迭。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着的追求。如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精神狀態下快樂作文呢?下面我就談一談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一、拉近作文與生活的距離,培養寫作興趣。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單憑空想像是寫不出好作文來的。我們要多創造機會,讓學生親身體驗、身臨其境才能獲取和積累寫作素材,寫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實感。因此,我們儘可能多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如參觀、課外實踐活動、文體競賽、遊戲等,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生活體驗。金秋十月,學校組織了一次去農場採摘活動。到了果園,滿眼都是紅的綠的蘋果、棗子,這可是他們頭一次見到啊!學生興奮得不得了,飛也般得衝進林子。他們幾人一組,想盡一切辦法地搶摘着,提着沉甸甸的“戰利品”,個個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回來後,他們以《快樂的採摘》為題記錄下了這次活動。字裏行間無不流露出興奮、快樂的感受,這篇作文當然寫得是前所未有的生動。

當然,還可以在作文課中現場組織一次活動或比賽,如拔河比賽、老鷹捉小雞,打龍頭。這樣學生既是活動的參與者,又是活動的觀察者,學生有了親身的體驗和感受,同時又有教師的引導觀察,使學生既樂在其中,傾情投入,又能置身事外,冷靜觀察,這樣寫出來的文章一定描述生動,充滿情趣,寫作興趣也會自然而然有了。

二、寫“下水文”,激發寫作興趣。

葉聖陶先生説:“語文教師教學生作文,要是老師自己經常動動筆,或者作和學生相同的題目,或者另外寫些什麼,就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加快學生的進步。經常動動筆,用比喻的説法説,就是“下水”。這話是極有見地的經驗之談。老師如果堅持“下水”練筆,不僅能使自己得到提高,而且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寫作的興趣,從而大面積地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因此,我根據學生的向師性經常寫“下水”文,確實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一次,我指導學生寫《我熟悉的一個人》。在部分學生寫孩子的習作草稿中,幾乎個個都是一樣的描述。其實,人各有各的長相,各有各的特點。小孩子的長相絕對不會彼此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沒有細緻地觀察,想當然地寫。針對這一具體共性的問題,我首先從學生的習作中抄錄幾個片段讓大家“認領”,由此讓學生認識到要抓住人物的特點寫的重要性。接着我朗讀“下水”文,讓學生猜猜老師寫的是誰,並説出根據什麼猜出來的。我寫的學生是這樣的:“個子很高,身體消瘦。他留着短短的平頭,濃黑的眉毛下有一對不大的眼睛,一笑起來就成了一條縫兒。鼓鼻樑,尖下頦兒。也許是身上沒有力氣吧,他總是弓着背,下巴搭在課桌上,顯出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你再看他那一身黑乎乎的校服,可想而知定是個淘氣包。”我讀了之後,學生們馬上猜出我寫的是誰。這時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學生們躍躍欲試,爭先恐後地舉手練習説話——説特點猜人物。

三、利用多媒體,激發寫作慾望。

實踐證明:靠大談寫作意義、重要性之類的抽象道理並不能奏效,必須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運用直觀、形象、新穎的事物激活思維,才能使學生智力活動呈現最佳狀態。葉聖陶先生亦云:“生活猶如泉水,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息。”運用多媒體教學作文,可突破時空的限制,把現實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進課堂,創設良好的習作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讓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下寫作。

例如:寫景抓不住特點,寫不出意境和內涵是學生不喜歡寫景的重要原因。人們往往把這歸結於學生對周圍的景物不夠留心,缺乏豐富的聯想,加之譴詞造句的火候不到所至。而實際上,老師指導學生寫景時僅僅紙上談兵,沒有創設一定情境讓學生融入景物才是學生對寫景作文倍感頭痛的關鍵所在。在一次《我愛家鄉》的作文教學中,我首先演示CAI課件(小興安嶺美麗而富饒的景色),這樣學生自然就被帶入一個如詩如畫的意境之中。課堂上巧妙的用畫面引入,讓學生充分感受課件意境美。有了表達的慾望後,再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捕捉習作素材,幫學生成功的跨越寫景作文這道難關。學生在課堂上同時受到音樂、美術、文字語言等多種媒體的薰陶,如臨其境、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因此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積極性相當高。學生習作題材較廣,感情真摯,能寫出一定的意境,文章頗富新意。

四、以賞識激勵,激發寫作熱情。

當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強化手段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消極強化手段——懲罰;

另一類是積極強化手段——賞識。實踐證明,學生對懲罰往往容易產生牴觸情緒(逆反心理),而對賞識卻欣然接受。一個班的學生寫作水平當然是參差不齊的,但從學生的寫作願望來説,他們都有追求美好、憧憬未來、渴望成才的共同特徵,他們都想用優美的詞句、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構思來寫一篇“傑作”,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讚許。因此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我對每一位學生的作文都會認真地寫下評語。哪怕學生寫得很不成功,也要給予鼓勵性的評價,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後在課堂上講讀,以此激發學生特別是差生的作文興趣。其次在作文評語中給予鼓勵,為作文中的優點“喝彩”,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要為其叫好。讓他們覺得“我也會寫”,從“怕寫”向“要寫”、“樂寫”邁步,循序漸進,最後達到共同的目標。學生在看到那些恰到好處的批語後,不管自己寫得好不好,都會有一種舒服感,更激發了他們寫好作文的興趣,增強了自信心。

五、展示寫作成果,激發寫作動力。

強烈的成就感會給人於前進的動力。國小生好奇心強,又愛表現,教學中我利用他們這一特點,為學生習作創造展示的機會,共同分享他們的成果,使他們感受到寫作的樂趣。例如,我利用黑板報不大的一塊地方,開闢出一片“作文小天地”,讓學生中一些優秀習作都有機會在園地中得到展示,滿足國小生自我表現的心理。同時又做到定期更換,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們的寫作積極性,有給更多的學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間,做到人人有機會。每一期作文展示後,還要組織學生進行評比,評選出“班級小作家”。被選上的學生喜形於色,深受鼓舞,沒有被選上的學生也躍躍欲試。另外,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個人作品收藏,把自己滿意的作品集結成冊,這樣既能留下美好的回憶,又可以作為寫作素材的積累。這些做法,大大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他們也樂此不疲地積極參與。寫作對他們來説,再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了。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只有努力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才能使他們熱愛寫作、樂於寫作。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激發興趣,讓學生“樂”在其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