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滿分作文5篇

來源:文萃谷 2.54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滿分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滿分作文5篇

滿分作文 篇1

隨其心而助其欲謂之“縱”,隨其意而默其行謂之“容”。一味地“縱容”,一味地“愛與關心”,一味地“拔苗助長”,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是“利”,抑或是弊?面對朋友圈中越來越多的拉票語段與鏈接,面對着家長們不惜動用金錢與人脈,只為孩子贏得冠軍之名的亂象,我不禁陷入深深思考——這種大張旗鼓地拉票鬧劇是否是對孩子的另類傷害?

當手機屏幕被那抑或真情抑或煽情的字眼霸屏時,我會選擇漠視,我會毫不猶豫地指尖一滑逃離那片是非難辯的區域。依我之見,微信拉票,拉的是人脈,拉的是金錢,這種風習,於孩子而言,其弊遠大於利。是的,多數家長讓孩子參加比賽的初衷,是為了讓孩子多參與、長見識,比賽的規則設計和靠微信投票的評選方式卻扭轉了他們的初衷,比賽變成了家長人脈以及“朋友圈”人數規模的較量。孩子的實力、參賽表現、作品質量等本該成為決定勝敗關鍵的因素,卻變得不重要了。

況且,用微信拉票行為,作為評價父母對孩子關注的程度與其説是“愛”,倒不如説是天下父母對孩子畸形要求所體現出的盲目無知。評比活動,拼的是水平,是孩子個人能力的體現,如果本是孩子的比賽卻成了家長間人脈的比拼,那麼孩子辛辛苦苦的作品不就成了一紙空談嗎?

看看中國的足球吧,憑關係上場、經賄賂進隊、假球、黑哨、裙帶幫,把轟轟烈烈、人聲鼎沸的中超摧殘得門可羅雀,將曾經的亞洲強隊折磨成人見人欺的魚腩之旅——多少才華橫溢的足球俊傑因無錢上貢連出場的機會都沒有。於是,泱泱十四億人口的大國,排不出能踢好球的11人隊形,成為國人的心病和隱痛。由此可見,公平正義與國計民生、各行各業息息相關。如果長期助長拉票之風,使關係學、人脈論、後門風充斥於各種評選平台,優秀的平民子弟如何得以脱穎而出,他們如何能夠獲得公正的評判與認可?這豈不成為民之不幸、國之災難嗎?

再説,我們培養孩子,其出發點和最終目的是什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在他的文章中反覆強調一個觀點,那就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不看學生的實際表現如何,但靠親友團拉票,這樣的假成功對於孩子而言有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我想,當一切競爭能回到公平正當的軌道,當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拼博與真實的才能,能夠挺直腰板站在領獎台上接受通過自身優秀而獲取的勝利果實時,這才是家長們真正值得歡欣、值得欣慰、值得慶祝的時刻。

滿分作文 篇2

古人云: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作者的性格特質乃至人品在很大程度上都溶解在個人作品之中,性格褊急則為文侷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固然“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文品與文章有背離的可能,然也有邊角可見其為人。

內在人品、精神形象與外化表現息息相關,即便達不到完全一致,也終有相應透射。美國史學界在研究二戰時流行過一句話:一個性格温馴善良的男人,他做夢也不會把刀插進一個孕婦的肚中。同樣,人的人品特質也是如此,倘若純情温良,怎會行文浮躁侷促;倘若個性褊急,又怎能完全定性行文呢?因而文章或多或少都會透露出作者的性格特質與人品,即“文如其人”。

人清,文明,此之謂“言為心聲”。

內在人品特質是外化表現的最大操縱者,常有人説我心思細膩,因而行文結構縝密,文字靈動,大抵也出於此。

生命的經歷塑造了性格與人品格局,而人品格局又框架了文章格局。“*”之時參軍的畢淑敏稚嫩而濕潤,在懸崖峭壁上俯瞰時積蓄了對生命的珍重;在惡劣高原上慶生時體悟了青春的沉甸。“動輒行者無疆”,生命的沉重塑造了她清澈如水的醫心,給予了她有條不紊的規章,歷練了她苦口婆心的耐性。她下筆常常令人震顫,這般凝結於文章中的精神正是她性格特質與人品的外化啊!“我不相信手上的掌紋,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這是她對生命的堅定與執着;“氣質是女人最好的化粧品”,這是她對個人修養的提煉昇華。

文清,人明,此乃文字的反作用,即為“以文輔仁”。

文字以一種無形力量使人與之發生共鳴,即便個人品行與行文有輕微錯位,人也會受文字陶冶,走向文中所向往追求的特質,從而完滿自身,更使人與文相接近,共同走向美好一端。周國平曾言:“閲讀作為一種精神財富,任何人都無法剝奪。”如此看來,文字所迸發的力量着實能深刻影響人,那麼個人文章中所言之品性又何嘗不會與人緩慢靠近呢?

文與人品相輔相成,共同致力於人與文的趨向完滿。性格與人品並非瞬時性組構的,複雜的內在誠然與文章之內涵時而不對應。但必須承認一點:文如其人,言為心聲。真正值得被親手寫下的文章不需要虛與委蛇般奉承,即便如此,也只表現出其為人的假意逢迎,也不失為顯現人品的一種方式。由此也可見文與人的一致性。

文至清,人至明。“文如其人”既是必然,又為清正之人的終生追求。

滿分作文 篇3

茶與水的相遇,實在是一種前世今生的緣分。

我拂開茶葉盒的蓋子,用指腹撮了一把茶葉撒進圓滾滾的茶壺,細長乾硬的茶葉撞擊白瓷的壺底,如碎玉落進深澗。滾燙的開水大口呼吸着湧進茶壺,彷彿迫不及待去擁抱一個早已註定的誓言。茶葉以近乎瘋狂的姿態旋圍、舞動,一瞬間充斥了茶壺中的天地。

愛茶,不僅僅是喝茶。新茶,老茶,看似神聖虔誠無比的茶道,關於茶的一切。

愛茶,大概源於茶的普適性。黝黑粗壯的漢子大碗喝茶,爽口解渴;相知多年的朋友聚在一起,共飲一壺,那些自不必説的情分或人生感懷,都沏進小小的杯裏;與世無爭的雅士,禪居深寺的老道,品茶,自得其味,一杯清茶,便氤氲了天地人。

我小心地挪開茶壺的蓋子,茶葉已完全舒展,清綠的水面上浮着泡沫。一切歸於寂靜,我彷彿聽到了一聲細細的歎息。

滿分作文 篇4

遙望象牙塔,走過獨木橋……

聽,是誰打翻了五味瓶?伸出手指數一數,酸甜苦辣鹹……

——-題記

三十年,回眸一瞬間。

有多少莘莘學子遙望着象牙塔,倚窗悲歎;又有多少佼佼者安然走過獨木橋,站在象牙塔上——笑傲江湖。然而,是非成敗,轉頭空。當我們轉過頭來回望過去的時候,一切的一切,又算的了什麼?

十年寒窗苦讀日,一朝金榜題名時。十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酸楚,太多的離別,太多的令人難以忘懷的事。國中畢業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今後的路還很長,要經歷的事情也會更多,今天的.分離與以後的困難相比根本不算什麼,但是當你們遇到困難時,要時刻提醒自己三個字:我能行!當時,我們有很多同學鼻子一酸,落下了淚,老師親自用手絹為我們擦乾眼淚,並囑咐我們,要記住一起生活過的日子,回憶也是甜蜜的幸福。現在看來,五味瓶中的酸,在回憶裏也變成了甜蜜的幸福。

努力就有收穫,收穫才能享受到甜甜的滋味。當我們高興的把成績單交給父母時,再苦再累的他們也會露出欣慰的微笑,然後擦乾臉上的汗珠,接過成績單,小心翼翼的保存起來,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去努力,為了父母的笑臉,為了我們的將來,為了那種幸福的感覺。一切甜美的事情,都會在勤奮的汗水中,熠熠發光。

休息的時候腦海裏仍然不斷的湧現出各種公式。

睡覺的時候嘴裏呢喃着新學過的英語單詞。

看不完的書,做不完的題,考不完的試。我們似乎總在埋怨這些永無止境的事。

寢室——教室——食堂……我們也總在抱怨這種“三點一線”的枯燥乏味的路程。

苦嗎?很苦。但為了大學聯考後的象牙塔,拼了。

不苦嗎?希望和失望總是在靈魂中交錯出現。

我們,竭盡全力。

高三的生活,有點像吃辣椒的味道。大家都火氣沖天的去學習,忙的彼此顧不上説一句閒話,小張的娛樂新聞,小李的體育快報,都被十足的辣味沖淡,取而代之的是漫天的飛舞的試卷,和老師辣人的話語:大學聯考過後,你們就幸福了。

可是,大學聯考過後真的就會幸福嗎?迎接我們的是象牙塔?還是失利後辣椒一樣的人生。

鹹是種什麼味道,淡時若有若無,濃時澀澀帶苦。但是生活中必不可少,亦如大學聯考。

鹹是汗水,鹹是眼淚。而大學聯考中的這段日子,少不了這些。關注和希望都聚焦在我們身上,我們只有在漆黑的夜裏掩被流淚。大學聯考,我們不得不緊張,因為我們理解,它在人生中的分量。還是想起老師對我們説的那句話:我,能行!

鹹味的量,我們自己來掌握!

滿分作文 篇5

辦公桌上放着一份報紙,上面刊登着我撰寫的商業軟文。我坐在椅子上注視着報紙,竟然鄙視起現在的自己,腦海裏也浮現起很多年前的一份報紙,那黑色的鉛字帶着淡香飄忽而來。

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年我十四歲,在一所鄉村國中讀書。那所學校很簡陋,沒有圖書館,也沒有籃球場,學生除了學習、吃飯、睡覺之外便是在操場上跑步、打乒乓球。我不喜歡運動,唯一的愛好就是胡塗亂抹,寫點殘詩雜文什麼的。有一天一覺醒來,寫了一篇東西,大概有一千多字。現在我還記得它的名字叫《我的三個夢》,內容無非是從第一個夢説到第三個夢,裏面的細節已經記不清了。

我突發狂想,想把這篇東西變成鉛字,於是我工工整整把它謄寫到稿紙上,裝進信封,然後從語文老師那裏借一份報紙,在報腳處尋找到報社的地址。週末的時候我揣着那封信騎了近一個小時的自行車到了鎮上的郵局,將那封投稿信小心翼翼地塞進郵箱之後,幻想着傍晚的時候郵遞員會將那封信從郵箱裏取出來裝進郵車帶到城市裏去,還會有一個戴着黑框眼鏡的老編輯審閲它。

一個月過去了,我每日都關注着那家報紙,徹頭徹尾都沒有發現自己的那篇東西見報,對此事也已經絕望,也將要淡忘,可是在這個時候出現了意料之外的轉機。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是星期四,上午第三節課是語文課。

語文老師剛踏上講台,就莫名其妙的將目光投向我。他手裏晃動着報紙告訴大家我的一篇作文刊登到了今天的日報上。我故作鎮靜,想到自己寫的東西變成了鉛字有很多人看就很高興。老師用抑揚頓挫的語調將那篇東西給大家讀完,然後那份報紙在班裏紛紛傳閲。

那件事之後,語文老師對我刮目相看。他毫不吝惜地將自己的藏書讓我借讀,並且説我有當作家的天賦,鼓勵我繼續寫作。我還對他信誓旦旦地説長大了要寫出一本比路遙《平凡的世界》還厚的書,寫自己家鄉、自己親友與自己的故事。

老師聽後也大跌眼鏡。那時候我只是覺得跑步、打兵乓球是身體的運動,而寫東西是心靈的運動,兩者都是樂事,不存在功利的慾念。不久報社給我郵寄來了稿費,僅夠買一條褲子,不過帶來的喜悦卻一生難忘。

十五年過去了,我沒有寫出一部完整的書。現在自己寫的東西經常變成鉛字,不過都是商業廣告,裏面卻沒有自己想講的故事。我向老師許下的諾言似乎也成了天方夜譚。我想人生也是一部書,由很多很多印着鉛字的書頁組成。每一頁鉛字,都有一段記憶,都有一段故事,或包含着美好,或包含着無奈,或包含着辛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