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成長作文合集五篇

來源:文萃谷 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們的成長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的成長作文合集五篇

我們的成長作文 篇1

父母眼中,我們都知道自己永遠是他們長不大的孩子。而且大多數的中國父母也習慣了將孩子視為他們生活的中心,比如“一切為了孩子”,這就是他們內心的真實寫照。但上了國中之後,我漸漸明白我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但是我也屬於我自己。

我的國中學校在縣城,是一所寄宿學校。一開始,媽媽並不願意我離家去縣城唸書,鄉鎮中學離家就幾里路,還能免學雜費,為什麼要舍近取遠?而且女孩子一個在路邊搭車,要近一個小時的路程去上學多不安全。聽起來似乎在家附近讀書是唯一的選擇了,我依然不願意留在農村中學就讀,當時並沒有什麼遠見,而是覺得在城市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便執拗地去了。

一開始的寄宿生活,我很不適應。學校偶然浮現幾片油星的菜盆,還有與室友格格不入的生活習慣,常常成為我心中抱怨的來源。但是這一切我不愛和媽媽説,因為我知道一旦這些抱怨説出口,眼前浮現的場景,便是飯桌上,媽媽悠閒地夾着菜,歎着幾口氣説:“當初叫來鄉鎮中學讀你不去,現在在那裏不適應又在這兒抱怨”,之類的話。媽媽總愛把她對人關心,變成令人扎心的字眼。所以一想到這些,我便不自覺地講這些依賴的想法統統抹去,自己另找出路。

早早地,自己切斷對父母的依賴,雖然有的時候會有些埋怨自己的倔強,但現在想來不無好處。國中那會兒,正是對網絡世界充滿好奇的時候,所以我也和大多數同學一樣,去網吧上網,可能是我沒有遊戲天賦,或者是比較理性,對於一些網遊我很有自制力,不會深陷其中。我更多的是查找一些類似於《探索發現》講人文知識的紀錄片。一開始,媽媽見我總是鑽網吧非常擔心,甚至偷偷跟蹤我去網吧,看我在幹些什麼,發現我在聽音樂,查資料。而且也會按時回家,之後便對我很放心了。所以這份自強自立,讓我從小很有成就感,讓我學會理性地規劃自己,同時也用行動收穫了父母的信任

我們與成長的距離有多遠,我想我的答案,就是我的自立。

我們的成長作文 篇2

現在有時候,我還做那種從高處跌下的'夢,然後猛地驚醒過來。這種夢一般都有點驚險味道:被人追,一不留神掉下了懸崖或者掉到了河裏。醒來我會發好 一陣兒的愣,倒不是因為夢中情景,那太小兒科了;我也不會誤以為自己還在長個兒;讓我發愣的是,這種夢總是在有月亮的夜裏發生。月光灑在窗前,灑出那種叫 做清輝的光。

在我還小的時候,母親就告訴我,每做一個跌落的夢一定要感恩,因為那説明我又長了一截。我因此總是以喜悦之心來迎接每一個讓 我驚嚇不已的跌落。這就像青苗拔節一樣。聽説,很安靜的夜晚守在麥田邊,就能聽見很輕微的成長的聲音。植物也會做很多很多跌落的夢吧?雖然它們無法移動, 但那些夢一定也是在奔跑着吧?

在夢以外,我們是有很多很多次的跌落。幼兒園裏,看着自己不喜歡的那個女孩替代自己成為豐收舞的主角;國小 一年級,同桌那個胖乎乎的好脾氣男孩突然沒來上學了,別人説,他來不了了,被車撞了;國小三年級,跟父親回上海奔喪,隆冬時節的龍華火葬場冰冷徹骨;小 學高年級,看到牆上寫着“誰誰不要臉,喜歡誰誰誰”,前面那個誰誰是我,後面那個誰誰誰是我暗暗喜歡的一個男同學;國中,和男生打架,站在辦公室裏等候處 理,夕陽西下,飢腸轆轆;高中,早戀,被人指指點點地議論,家長和老師一起一遍遍曉以利害,兩人不敢見面,讓朋友幫着傳條子;大學一年級,失戀,一整夜一 整夜地呆坐,不見得想死,但活得很不耐煩……

我們就是這樣雞毛蒜皮地磕磕碰碰地長大,當年山一樣的困難,雖然現在看起來不過一個門檻,但 我從來沒有輕視過這些過往的經歷——它們給了我很多。對它們,我是感恩的。真正的成長滋味都是鹹的,甚至是微辣的,也許在當時還是苦的。人對於甜蜜的記憶 相當薄情,也不可靠。現在讓我回憶成長過程中的那些歡樂和愉快,我真是沒有什麼印象了。這也説明,正是因為絕大多數的時間是在歡樂、愉快或者平靜的生活裏 面,那些挫折才會像礁石一樣地浮在往事的水面上。

我的成長中曾經有一個重要的陪伴者:三毛。十四歲那年,我初遇三毛,淋着大雨去買她的 書,買到手後激動得渾身顫抖,從此有了青春寶典。二十二歲那年,在公共汽車上聽聞旁邊人説報上的新聞——三毛自縊身亡,我就地當眾淚流滿面,失態得一塌糊 塗。我曾經為自己沒能擁有三毛那樣既浪漫多姿又敏感痛苦的青春而懊喪不已,覺得自己就像一張白紙一般被錯過了。直到現在,我才能很認真很穩妥地説:沒有任 何一種青春是被錯過了的,沒有任何一種青春是可以不被欣賞的。

我現在已經完全不能看三毛了,一頁也看不下去。我早已過了她那一站了。但我還是隔一陣子就會做一個關於跌落的夢,當然,我已經完全不長,吃什麼都不長了。在這種被驚醒的夜晚,我總是想:一個人長大成人真是有如神助,我們只能以温暖的喜悦的心來深深地感激。

我們的成長作文 篇3

寫過幾次心得了,以前感覺像是完成任務,這次還是真的覺得有些話想説。

演講,真的能讓人從中學到不少東西。以前總覺得要上台演講是需要很大的才能和勇氣的,那也許是我一生都無法做到的,可經過這次,我發現它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難。它只是讓我們每個人去展現自己的一個平台,只要你有足夠的勇氣你也能行。演講得好與壞好壞是另外一個問題,只要我有勇氣站在台上,至少説明我是自信的,這對我來説才是最重要的。就算是一次不好的演講,對別人或許沒有一點好處,可對我自己的收穫卻是很多的。當然我有一天一定會有勇氣站在台上去做一次演講的,至於精不精彩那是後話了。不過我還是會努力的,儘量讓別人能在我的演講中或多或少的得到一點東西。

看着一個個同學在講台上的豪言壯語,下了一個又上來一個。突然讓我想到了人生。像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一樣,來到這個世上,活了一回,又悄無聲息地逝去。其實人生就像一齣戲,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場合,帶着不同的面具,演着好看或者不好看的戲。有時候演給自己看,但更多的時候是演給自己看的。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有時候會這樣激情地去激勵自己,但有時候也覺得這樣會很累。在人生態度面前我還沒有定論。想着去努力地付出,希望能獲得自己的輝煌,但又怕付出了得不到回報。有時又想着淡淡地過着平靜的生活,但又心有不甘。突然發現演講其實代表了一種很好的人生態度,當你上台之後,你就沒有理由退縮,而是應該盡力地很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也來,那之後的結果就不應該去想得太多。其實人生也應該這樣,既然已經來來到這個世上,我們就應該勇敢地把自己的戲演好,對得起忠於自己的觀眾,更是對得起自己!

大學,這個絢麗的舞台給我們提供了很多追逐夢想、實現夢想的機會。學生會學習部就是這樣一個媒介,如果你們能夠披荊斬棘,堅持到底,定能在人生這個大舞台上掌控自己的方向。為夢想而執着追求,為夢想而披風破浪,為夢想而厚積薄發,打造全新的自己吧!

我們的成長作文 篇4

聽説歸秋之後,葉子總是零落地棲息於泥土之上,再與泥土一同混沌成肥料,滋養下一代生靈,它總是默默的,沒有一絲聲響。無私奉獻本應是令人愉悦的,不知怎的使我落得一番傷感歎息。可能,這也是葉的憂傷。

我本不是葉,怎會懂得它的心緒,也許是在秋季回想起夏季那番瀟灑的模樣,而引申到自己身上罷了。

年幼之際,我也經常與夥伴一同玩耍。我喜歡夏季躺在草坪上,望着天空閃爍着的可愛星星,與身邊的小夥伴談論着今天的喜怒與哀樂;喜歡冬季時,與家人坐在電視機旁,依靠着大人身上的那一點温熱再呼呼睡去;懷念被爸爸抱到肩膀上,爭着吵着要去看燈會;也許更是懷念那個活潑自在、無憂無慮的自己……

時間並不等人,我在這匆匆時光中逐漸與活潑漸行漸遠了,變得少言寡語,可能這便是成長吧。不是不愛成長,書中也曾説:你再不是懵懂稚氣的幼孩了,你現在會進行獨立的思考,所以你説得也少了。這也是對離開童年的我最好的安慰了。

所以今天的我,再也不熱衷於把什麼事都一股腦兒分享給好夥伴,而是有選擇地將故事與夥伴一起品味,這也許就算是一種成熟吧,雖然沒有看盡桃花與春紅的深邃,但也是經歷了一些生活積澱後的穩重吧!這和葉子一般,經歷了夏季的炎熱和秋風的凜冽,才展示出深黑茁壯的墨綠,才有一種“卻道天涼好個秋”的詩情別韻。

當然,我沒有詩人的那般豪情滿懷,也不完全等同葉子的無聲無息,遇到該展示的活力和動感時,我將全力以赴。沉默並不表示沉淪,是一種深沉的思考,是一種別樣的成熟。告別昨天的純真,我將用韌性面對明天的挑戰。

告別幼稚的昨天,走向成熟的明天,成長的路讓我艱難又快樂着。

我們的成長作文 篇5

我們一天天長大,從幼稚無知到漸漸懂事,時間在一點點地打磨每一個孩子。那些年,我們學過很多很多,經歷過很多很多,回眸展望,那些年印在我們成長足跡中抹不掉的東西。

——題記

那些年,我們收穫了甜蜜的友誼

那些年,我們最大的收穫非友誼莫屬。友誼在我看來,是這個世界上最純潔的東西。它沒有隱瞞,沒有謊言,只有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正如我和她之間的友誼一樣,就拿一件小事來説説,我倆每日一同上學放學,每日都會等到對方來了為止,哪怕時間很久很久,也不會有半點怨言。有人問我們為什麼願意等對方那麼久,我們相視一笑回答説:“因為我們是好朋友。”

那些年,我們咀嚼過失意的苦澀

有開心,自然就有傷心;有希望,自然也有失望,人生的道路上,一切都是相對的。誰又不曾咀嚼過失意的苦澀呢?有一次,我去參加二胡考試,在考官面前,我拉響了那首自己倒背如流的曲子,走出考場耐心地等待着所有考生考完之後放榜,當我滿懷期待地走近榜單前,現實卻給我開了一個玩笑,我落榜了。我眼眶紅紅地走出了那兒,當我失落地離開,走遠,安靜了,我才真正明白,這滋味也許就叫做失意的苦澀吧。

那些年,我們懂得了感恩他人

感恩,這兩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無數次地出現在我們的口號中,可我們什麼時候又懂得真正感恩?直到我逐漸長大,才慢慢明白這兩個字最樸實的含義。今年的母親節又來臨了,還記得去年母親節的時候,我六點鐘起牀為媽媽親手做了一頓早餐,桌上還放着“母親節快樂”的字樣,便匆匆跑回牀上裝作熟睡的樣子,想到媽媽起來後看到這個意外的驚喜是什麼樣的反應,我悄悄地走到她的身旁,送上了我準備已久的禮物。看到媽媽滿心歡喜的樣子,我想,也許這些真的算不了什麼,但對於她來説,這便足矣。

我們的成長就是這樣,有喜有憂,當歲月積累的足跡越來越多時,我們也正在成長,這些都是時間的傑作。多年以後,也許有些人,有些事,我們都會淡忘,但一定不會忘記的是——那些年,我們的成長足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