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詩和遠方作文合集8篇

來源:文萃谷 5.41K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詩和遠方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詩和遠方作文合集8篇

詩和遠方作文 篇1

象徵“中國速度”的高鐵,讓再遙遠的座標都可親可近。但慢慢悠悠的火車,

又何嘗不是承載着偏遠地區同胞的詩與遠方

1992年8月,延安開出了第一列由蒸汽機車牽引的客車,因其時速只有23公里,人們給它起了一個形象的外號“小慢慢”。隨着老區鐵路事業的發展,西延鐵路延伸成為包西鐵路大通道,延安已有了時速高達160公里的動車,而這趟被老區人民親切地稱為鐵路“公交車”的7005/8和7007/6次列車,仍是最初的模樣。

“小慢慢”單程運行622公里,逢站必停,最低票價1元。尤其在甘泉至鍾家村區間,目前仍是唯一的一趟旅客列車。它幾乎在每個鄉鎮都會停靠,拉着漢子外出打工,載着農婦去城裏掙外快,帶孩子們外出求學……“小慢慢”早已融入了沿線百姓的生活。

無獨有偶,在湖南懷化,也有四趟逢站就停的“慢火車”,它們是7269/7270、7272/7271、7266/7265、7275/7274/7273次列車。它們穿行在大山深處,依然是沿線百姓出行最貼心的交通工具。

可能有人覺得,在這個快時代,綠皮火車作為慢火車的典型代表,逐漸淡出中國鐵路時刻表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對另一些人來説,它是關乎柴米油鹽的生存重器,是聯結偏遠地區與外面世界的主要橋樑,更承載着普羅大眾對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

慢火車不只是單純的火車,而是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對於偏遠地區的一種等待。等一等,也是一種温度。

詩和遠方作文 篇2

這星期五,上智書院的學生來我們學校交流,我們和她們一起上了一節關於詩的朗誦的課,我們和她們一起學習《再別康橋》的背景並且朗誦。

起初,大家難免會有些尷尬,但經過大家自我介紹,多説幾句話後,似乎也沒有什麼了。我們很快就進入了朗誦狀態。我們組是用廣州話來讀的,起初也有一些字詞讀起來很彆扭,但經過我們的討論之後就慢慢的熟悉了,我們也分配好了分段朗讀。後來經過幾分鐘磨合,大家也是越來越好了。

很快,老師便開始一個一個組輪流朗讀不同的詩歌,不久就輪到了我們。

我們站上去,可是大家都有點害怕,不敢站第一排……

隨着紫瀅讀完了《再別康橋》的導言部分,音樂也因此響了起來,我們也開始了朗誦。一開始我們都有點害怕,除了幾個上過台講過話的,包括香港的同學又有點小聲,怕讀錯什麼,但隨着幾位同學的帶領,也慢慢地大聲開放起來。不知不覺,很快就讀完了,也到了我自己獨誦的一個詞,兩個字——尋夢。我的呼吸也有點急促,緊張了起來。我提前做好了深呼吸,隨着大家聲音的靜止,在等待着我,我深沉地誦出了“尋夢”,聲音和節奏也算不錯,我的心也因此放下。

不久大家幾組都朗誦完,這時老師竟然要為大家朗誦《鄉愁》,大家聽了都有點感觸,還為老師朗誦深為震撼。

這次活動讓我對詩歌有一種很深的感覺,知道什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似懂非懂,生活不僅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3

終於等到七月初的風,也終於等到與西安與你的一場遠方之旅。

似乎還在昨天,我們還是懵懂的少年在北京的小巷衚衕裏打轉,吹着北方的風哼着不成曲的調

而這次,帶着嶄新的心情,去追尋詩和遠方。

才是天剛明,便整裝待發,一蹦一跳的衝向了學校。哈哈哈哈哈真是興奮啊!

領導們在台上講着注意事項,我們卻如熱鍋上的螞蟻,焦灼的很。梅雨季節後難得的晴天,燦爛的陽光熱情的親吻着我們,一如初見般美好。

等啊等,終於可以出發了!

此刻的我們,正像袁宏道筆下的脱籠之鵠,熱烈而青春。

到了火車上,我痴痴的看着窗外模糊的向後倒退的風景,西安這座古城的模樣已在我心中勾勒。我想,在幾千年前,便有了張騫的出使西域,悠悠的駱駝鈴聲在路上回響,當初的他,是懷着怎樣莊重的心情走向遠方,也許就是他的那份執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絲綢之路,才有了歷史長河裏濃厚的一筆!

身邊朋友們飛揚着的聲音,吸引着我,轉頭,加入了她們的聊天中。從匆匆行過的旅客眼中,掩映出來的,是一羣如風似酒的少女,年輕的臉上是青春的氣息,淺淺的梨渦,調皮的語調,肆無忌憚的笑容。我想,這就是青春的模樣。

沿途的風景會很美,在如歌歲月裏有你們,我想,做不了詩人,卻活在詩裏。

遠方終究很美好,不僅是風景和那份期待的心,更更重要的,還是一路有你,有你們,有着一羣有鏗鏘有力跳動着的初心的你們。

列車呼嘯而過,時光也打馬而過,十一天不長,我想,它一定是彌足珍貴的,會如珍寶般,烙在心中。

一切正當時,去追尋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4

四周的牆壁迴盪着有力的聲音,如同一個有力的錘子敲打在身上。聚光燈下,一個年老的身影有力地站着,大聲演説着,與台下的寂靜截然不同。

我坐在台下,與同學們靜靜地聽着徐老師的演講——《吟誦》。聽着徐老師大聲地講着吟誦的歷史,講着吟誦的方法,講着吟誦的妙處,我不知不覺深受其中。

聚光燈下,徐老師筆直地站在台上,雙手移動着鼠標指着一行行的詞,嘴裏飄出一句又一句富有旋律、情感的詩。四周的牆壁一時迴盪着輕快的詩,一時迴盪着悲傷的詞。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詩,富含着情感,夾雜在抑揚頓挫的聲音中,使我們不禁融入到詩中,身臨其詩境,感受詩歌的韻味。

緊接着,徐老師又給我們講了吟誦的歷史和妙處。作為我國的文化瑰寶,吟誦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流行。在那時,幾乎所有讀書人都會吟誦,更把吟誦用來學習,就連孔子也用雅文吟誦。在現代,人們利用科學方法發現吟誦極具有旋律,屬於旋律性音調語言。不僅能提高我們音樂的能力,還能加強我們對古詩詞的運用。

正當我對我國文化感到自豪時,徐老師卻給我們講了《1999。不戰而勝》中的一段話。我不禁深思:吟誦作為我國曆史文化的瑰寶,如今卻逐漸失傳,沒有多少人會使用,這是我國文化的衰退。

正如書上寫“當中國年輕的一代人都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話時,我們美國人將不戰而勝”,如果吟誦真的失傳,那麼我國將失去寶貴的文化底藴,那麼中華民族就將崩解,算不上一個民族了。只有我們加強對文化的認識,對吟誦等文化的學習,我國文化的根基才不會動搖,中華民族才會屹立不倒。

只有我們深刻認識吟誦文化,中華民族才能更好地崛起。吟誦文化不僅是歷史的瑰寶,更是中華民族遠方的希望。

詩和遠方作文 篇5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一被提出就引發了無數人的思考,去尋找生活的詩和遠方成為無數人立志的目標。

可為什麼要尋找生活的詩和遠方呢?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不只有當下的動盪不安,去尋找詩和遠方,發現生活的美好,才能使人生更富有意義,使生活不淪為“活着”。

當然,尋找生活的詩和遠方有個重要的前提是“安身”。只有活着,才有好好生活的資本。怎樣得以安身呢?我以為它不止步於苟全性命,它更要求我們有家國情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在身處茅草屋難以維持生活的情況下依舊憂國憂民,即使難以安身也心繫祖國。誠然,我們未處在從前那戰火飛揚的時代,但那份厚重的家國情懷應該永存於心。

有了生存的資本,就應該去尋找生活的詩與遠方了。生活的詩與遠方讓人能苦中作樂,讓人能在漫漫人生路上尋一方靜謐的湖,將生活的苟且沉入湖底。只是尋找的旅途需要我們打破常規的`枷鎖,衝破禁錮的牢籠。

樂觀造就着卓絕,勇敢成就非凡,這是人生中不變的真理。霍金説過“在我21歲時,我的期望值變成了零。自那以後,一切都變成了額外津貼”。在世人眼中,遭受了莫大不幸的霍金放寬心態,樂觀的面對生活的苟且,造就了他的卓絕。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患有腦癱卻立志成為網絡作家的劉曉琳,被漸凍症折磨卻轉而致力於繪畫與慈善的汪玉婷,他們用樂觀這把鑰匙,打開常規的枷鎖。而魯迅説過:“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在困境中,勇敢是衝破牢籠的力量。平昌冬奧會上,滑雪選手伊麗莎白本是一名業餘的滑雪愛好者,但她在面對難關與旁人的阻攔下勇敢前進,她的勇氣成就了她的非凡。他們向我們證明,要樂觀、勇敢,才能尋找到生活中的詩。

尋找遠方,是無數人心之所向,但它要求我們放遠眼光。代表着成功的馬雲説:“人若把自己框在一定的範圍內,就容易限制了自己的思維和格局”。隨着時代的發展,放遠眼光越來越成為必需,放遠眼光,展望未來,才能看到生活的遠方。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去尋找生活的詩和遠方吧,不只為了活着,更為了活出生命的意義。

詩和遠方作文 篇6

回想起曾經逐漸被人遺忘的那一段歲月,似乎每個人都在感慨着歲月靜好,可是實際上在歲月靜好的背後,又是誰為我們承擔着生活的磨難呢?

生活所帶給我們的風吹雨打,其實不僅僅是表面上我們能看到的這麼簡單,因為我們躲在大人的羽翼之下,被保護的很好,根本就不曾真正受到傷害。

就好像我們在看很多電視劇的時候,也會覺得自己比電視劇裏的人物要幸福得多,哪怕我們從一開始就知道,那隻不過是我們想象出來的故事情節, 然而,生活當中總是會有着各種各樣的對比,才能夠烘托出來,我們此時此刻的幸福。

現在有很多後來居上的後起之秀,他們寫出來的很多文章真的是讓人稱奇。描寫方法敍述態度都很獨特。

但是如果再這樣方面上能夠顯現出自己的特點的話,我們根本就不能那樣飄在天上去創作,必須要腳踏實地才能夠真的把自己的底打好。

我們也曾經經歷過很多的事情,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去見過很多的風景。儘管那個時候的我們似乎都顯着很不懂事,可是隻有經歷過太多事情的時候,才知道天真的可貴。

正所謂知世故而不世故,只有你什麼都知道之後,有所選擇,才是真的可以保持自己的純真。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你可能根本就看不到那些時光對於你來講也沒有什麼特別大的貢獻。可是如果他們真的把這一切都當成你了以前都錯過的東西,你就會覺得這些對於我們而言都有太大的差別。

生活帶給我們的風景,並不僅僅是眼前的苟且,還有未來的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7

很高興,我的生命中有詩,和遠方。

是的,那詩,來自遠方那是讓我陶醉的遠方。

我領略過廬山令人沉醉的雄奇。

傍晚,碎金般的斜陽浸紅了山頭上的天空,飛鳥歸巢,撲動羽翼,在這紅透了的蒼穹中印下一排精巧的痕跡。此時,我與長袖詩人相約,一同將心置於遠方,一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再看那廬山瀑布,如一條銀錦,懸於九天之上,垂直而下,撞擊着層層疊疊的山巖,激起飛花碎玉。這是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是王安石的懸空千丈素流分,更是我心靈深處嚮往的遠方。

我欣賞過西湖的秀麗畫卷。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向我們展示了西湖的春日風光。春水新生,春鶯爭鳴,春燕銜泥,春花漸開,春草剛綠,我不禁陶醉於這個屬於西湖的春天中,無法自拔。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如仙子,身披嬌豔的衣裙,立於西湖無波無瀾的水面之上,令我心動。這一路行程,楊萬里領着我品味西湖的美景,感受西湖夏日獨有的韻味。

我見識過千萬奇巒雄峯,江海河湖。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讓我欽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讓我折服於楚水不畏阻礙,勇往直前的氣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讓我驚於滄海吞吐日月星漢的雄偉氣勢

詩歌如一艘小舟,從歷史的長河駛來,載我通向萬水千山。它默默地向我講述山河的故事,講述那湮沒在滾滾江水中的悲歡離合。讀詩,我可跨越時空,與李白共對酒,與蘇軾同賞月;讀詩,我可打破距離,一直向前,通向遠方。

於是,我的生命中就有了詩,還有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8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題記

何為詩和遠方

它是我們每個人心中嚮往的地方,是陶淵明心中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明淨閒適;是高曉鬆口中的“我的詩和遠方在象牙塔裏會生長成哪班般模,我竟揣測不及,但我毅然地種下了種子”的浪漫長遠。

古詩詞中有用最美的詩來抒寫更美的遠方。李賀的《野歌》一詩中,雖有感歎不遇,不甘沉淪的內心表白,有寒風變春柳,枯柳籠輕煙的藝術遐思,他雖受盡壓抑之苦情,但依然有自勉之際力的情懷洋溢在詩的字裏行間。

“寒風又變為春柳,條條看即煙濛濛”。正如生活的描繪,它雖荊棘遍地,雖寒風刺骨,雖處處不如意,可它終將過去,終將被大雨沖刷的不留痕跡,而當這一切恢復平靜以後,從此迎來的便是和煦的春光,更是浪漫的遠方。

是詩

誠然,這個年紀的我們跟不上分開的節奏,也更珍惜難得的自由。我們都暫且活在舉步維艱,惶惶不安的生活中,生怕,哪一天一睜眼,看見的再也不是那柔軟而又刺眼的光芒。時光安然,歲月靜好,一切的一切像清澈的透明的泉水一樣美好,簡單而單純,在這個爛漫的季節,我們選擇了安逸,可在後來的後來,安逸卻離開了我們。

這個年紀的我們,活的是如此的狼狽,沒有古詩詞中的清新脱俗,沒有數學課本里“有且僅有”的温柔,沒有地理圖冊上經緯線的界限分明,卻獨獨有了英語單詞表裏繁雜的落寞。沒有一首歌沒有曲終人散的時刻,沒有一場電影沒有落幕散場的時分,許多年之後,我們的詩可能會變得冷漠,但至少它温情過。

是遠方

美好的事物總是讓人憧憬,就像遠方的田野。可能有人會説,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更遠的地方,更加孤獨。但如果心在遠方,只需勇敢前行,夢想自會引路,有多遠,就走多遠,把足跡連成一條生命線,則無畏孤獨。

趁陽光正好,趁微風不燥,趁花開半夏,趁雨落街頭,趁現在還有向遠方奔赴的力氣,別駐足,別觀望,把最好美的都留給最好的自己。

所謂的詩和遠方

一般人口中的“苟且”,無非是現實生活中的自己,而“詩和遠方,才是理想的生活。”現實生活難免重複,或單調枯燥,或充滿爭議,所以,在沉重的生活下,給自己一次飛翔的機會,在枯燥的歲月中,塗抹一層層詩意,正因為生活有眼前的苟且,所以,我們才要胸懷詩和遠方。

所謂的詩和遠方,只因是,把眼前的苟且,熬過了就會有的長遠。

當你熬過所有的春夏秋冬後,就會發現,原來,生活真的不止眼前的苟且,而路的那頭的詩和遠方更值得你奔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