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異

來源:文萃谷 3.1K

引導語:進入美國頂尖學府,接受西方教育,畢業後進入投行工作,拿高薪,坐頭等艙,或許在這個浮華的社會中,似乎已經成為“成功的年輕人”的標準模式。下面是yjbys小編為你帶來的如何看待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如何看待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異

求學之路,踽踽獨行

我先從我的經歷説起。從小父母就着重培養我獨立生活,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5歲就開始寄宿學校的生活,我習慣一個人去面對選擇,自己做選擇。這一點,我還是非常感謝父母的教育方式。

所以還在高中的時候,我自己選擇了去美國留學這條路。當時還沒有那麼多的網上諮詢平台來協助分析留學的利弊,也沒有那麼多“專家”來解答小留學生和家長的疑惑。我也沒有想好所謂留學的意義,或將來的發展方向。幾乎就是腦子一熱,就來了美國,在洛杉磯附近一個叫Claremont的地方開始了我的大學生活。我就讀的是一所文理學院,是美國核心教育理念--“博雅教育”最發揚光大的地方,其宗旨的“把人培育成一個人”,而不是現在所謂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但是,對於一個從只認考試成績和名校名字的中國來的留學生來説,我當時的思想境界只能告訴我,考試考好大於一切。文化的差異和天生性格的內向,讓我在一開始並不能很好的融入大學的環境,大部分課程要求學生每節課都要發言,80%的成績也並非是來自考試分數,而是期末作品演示。這對於當時的我來説,壓力不能説不小。在美國,一所文理學院一般一共只有1000名左右學生,中國學生加起來不超過8人,這也讓我很長一段時間都感到非常的孤獨。

但機會似乎還是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我機緣巧合地跟朋友一起報了一門Public Speaking的課程,因為這是美國所有大學都會開設的課程。這門課開啟了我探尋美國教育和美國文化精髓的窗口,讓我瞭解到美國學生崇尚張揚和標榜個性的風格,以及公眾演講和辯論能力對於在美國大學獲得成功的作用。這門課於我就像大力水手吃了菠菜,讓我開始有一個契機來有意識的鍛鍊這方面能力了。我開始競選學生會的留學生代表,為留學生爭取到更多款項來做活動;開始為Admission Office招生辦工作,為美國的家長和高中生介紹學校並帶團參觀,也參與面試高中生;開始做RA,就是宿舍樓長,開始管理學生,監督學生在校是否有抽大嘛和酗酒的行為;也開始發揮特長,開始做TA,教美國學生基礎經濟學和合氣道課程。這些活動和工作都讓我學會與不同國籍的朋友交流,從他們身上找到跟自己截然不同的觀點,價值觀,這種價值觀的碰撞和摩擦產生火花。這我想才是留學的真正魅力,並不是為了一個學位,一個文憑,一張畢業證,而是由此打開視野,看到世界。

留學的時候也開始第一次“創業”,或者説是參與創辦一個公益組織,叫做GCC ("Global China Connection"), 就是專門幫助在美國讀書的大學生在中國找實習。我們3人的小團隊負責把這個橫跨北美的平台在Claremont建立起來,這段時間在美國積累的人脈和把這個事情從無到有做起來,給了我極大的信心和成就感。

我後來成為Claremont五校聯盟之一的Pitzer College的校董和亞洲地區的招生官,這是我在入學之前沒有想過的成就。

投行歷練,患得患失

畢業後,在經過一路過關斬將,進入了世界頂尖的投資銀行麥格理資本。那時還沒能靜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就想在一個環境中能夠證明自己這些年所培養的能力。投行的高薪和高強度環境自然就讓我們那一羣荷爾蒙爆棚的年輕人趨之若鶩,夢想着能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幹一番大事業,用自己的學識,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別人不能解決的問題,想別人不敢想的計劃,做別人不敢做的項目。那段時間,每週工作80-100個小時根本不算什麼,早上在東京,中午在南京,晚上在北京也都不是新鮮事。

但有些事總是期望過高,在投行工作3年多的時間裏,並沒有那麼多電影中會出現的情節,工作的內容大多是修改方案,做財務模型和行業分析。做的事情雖然也並不枯燥,但畢竟不是我的興趣和興奮點。我只是和絕大多數畢業生一樣找了一份看起來還不錯的工作以為可以騎驢找馬,而且投行的光環甚至開始讓自己有些自負,有些得意忘形,我開始有些討厭那樣的自己。

首次創業,懵懂下場

從投行出來後,來到北京,滿腹理想的開始與人合夥做當時還很新的概念--車聯網。我不是技術男,很多的知識都需要去自己學習和腦補。當時滿腦子就是OEM,前裝後裝,智能車隊管理,Telematics解決方案。也通過合夥人的資源對接了很多渠道關係,加上美國核心的技術平台,以為終於可以有一個機會來大展拳腳了,可越執着就也越容易事與願違。國內車廠對這類產品的認知度當時還很低,電信基礎設施也沒有佈局完成,4G也還沒有大規模展開。另外加上本身自己對這個領域專業知識十分匱乏,也沒有足夠的資本和資源來力挽狂瀾。

回來深圳,我並沒有急於開始找新的工作或新的創業,而是開始學習知見心理學和閲讀東西方的歷史哲學,思考自己這一路走來的意義,從小到大基本都是被標榜為”鄰居家的孩子“,但這是我想要的嗎?還是因為揹負着父母都如此成功的壓力,而迫使我要努力迎合外界而展現出來“好像挺有出息”的樣子?我們是否因為渴望獲得成功,能讓父母有面子,而做着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那麼做怎麼又能真正的快樂呢?

這個時候,感謝在組織TEDx的朋友推薦,我看到了社會企業家和作者Scott Dinsmore的一個TED演講“How to find work you love”。他提到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尋找一件事,是我們每天都會為了這件事而能早早起牀,做這件事也不是為了金錢或虛榮,而是自己打心底裏喜歡去做,是內心驅動的。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人生的意義,在於找到自己值得全身投入的事情

全情投入,一路同行

從出國開始我就在幫助深圳的學弟學妹做一些留學的諮詢工作,大學畢業後我也一直都是母校的中國地區面試官,並在後來成為校董之一。所以雖然沒有直接的從事教育工作,但是一直都沒有離開這個圈子。過去幾年中,我也幫着學校面試了很多學生,這讓我一方面站在學校的角度上了解到現在的學校到底在找什麼樣的學生,另一方面看到了中國孩子的問題。

我接觸的大部分學生,其實出國考試的成績,比如託福,SAT, 都是還不錯的。但是他們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還是為了學英語而學英語,而沒有把英語當成瞭解西方文化和訓練自己邏輯批判思維能力的一個鑰匙。語法訓練和背單詞固然重要,但最能體現出語言能力的是要結合學科和話題,用西方的'思維模式和語言來進行分析,這個過程中學到的語言是有內容的,是生動的,是豐滿的。這時,我想是應該做點什麼來幫助這些學生們了。

我與許多朋友談到這個想法,希望將文理學院的這種博雅教育的理念運用到我的課程中,再通過演講和辯論的形式,讓學生能夠在增強學術競爭力的同時,真正感受西方的文化精髓,取長補短。這個想法獲得了許多親朋好友的認同,認為這是中國應試教育的一個短板。

於是去年我正式啟動麓行教育(Foothill Education, “Foothill Blvd” 是我美國母校門口一條大道的名字),也在深圳的教育圈取得了一些成績。這個項目是我聯合我的一位大學語言學導師,和另一位美國心理學教授一起研發的演講課程,希望能夠鍛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邏輯能力和符合西方價值觀的溝通表達能力,這是學生未來能在美國獲得學業和事業成功最關鍵的能力之一!耶魯大學的校長Peter Salovey也説過,“現代社會最實用的能力是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講故事的能力”。而演講和辯論,是能最直接,最實用,最快速提高這些能力的方法。

而文理教育,又是現在中國想倡導卻又沒有條件來推廣的教育理念,它不生產“專業人士”,卻構建具有完整人格、知識與能力的人才。這不正是當年父母一定要把我們送出國留學的目的嘛!根據美國韋氏字典的釋義,將文理教育解釋為“主要是以提供廣泛的常識和發展作為理性及判斷力的綜合知識能力的大學或學院的研究(例如語言學、哲學、文學、抽象科學、歷史等)”。如果將文理教育用更簡明的措辭來歸納的話,文理教育教導學生如何通過培養創造性和分析思維能力來思考問題。文理教育旨在培養學生在理解和處理各種問題時的論證和評估能力,而不僅僅是侷限於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教學。

現在全球化進展不斷加快,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這樣的環境需要更多理解多文化並善於思考的人。其實我們看到許多在全球跨界領域做得十分傑出的名人,都有文理學院的教育背景,比如美國總統Obama就是Occidental College歷史系的畢業生;能把中西方音樂融合在一起演繹的王力宏也是Williams College學生; 還有“從0到1”的作者,也是Paypal創始人之一的Peter Thiel,雖然是Stanford University畢業,但學的專業是哲學。

總的來説,通過文理博雅教育,當一個學生有了處理問題的能力,並能辯證地去理解和分析情況時,該學生既具備了將來可以獲得職場的成功的潛力也掌握了洞察當前全球化的社會需要的能力。這些收穫,US News和Hechinger Report (美國著名的教育獨立媒體)同時概括瞭如下幾點:

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能讓他們面對任何挑戰都能沉着應對;

學生的創造力的和創新性思維,將是未來職場最看重的能力;

學生們通過發展溝通能力,思辨能力而能成為合格的領導者;

學生們的跨文化理解力是成為有責任感的世界公民的前提。

我漸漸發現這份事業也許是這輩子做過的價值最大的事情,這是一次我追尋內心的旅程。我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學生獲得出國留學應有的技能和能力,並提高學術認知以及對自己的認識,也希望能用我們本身的經驗來引導學生,減少家長對未來遠在海外孩子的擔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