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差異表現及其原因

來源:文萃谷 2.96W

中西文化差異是跨文化交際中的障礙之一。中西文化的差異有哪些呢?下面是的中西文化的差異資料,歡迎閲讀。

中西文化的差異表現及其原因
  中西文化差異

中西方禮儀文化禮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規則,是一種語言,也是一種工具。由於形成禮儀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們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禮儀。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是唯一傳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國的禮儀,始於夏商周,盛於唐宋,經過不斷地發展變化,逐漸形成體系。西方社會,是幾大古代文明的繼承者,曾一直和東方的中國遙相呼應。經過中世紀的黑暗,最終迎來了文藝復興,並孕育了資本主義和現代文明,產生了現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禮儀文化。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國交際日益增多,中西方禮儀文化的差異更是越發顯露,這種差異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在中西禮儀沒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這些禮儀的差異。

一、交際語言的差異

日常打招呼,中國人大多使用“吃了嗎?” “上哪呢?”等等,這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親切感。可對西方人來説,這種打招呼的方式會令對方感到突然、尷尬,甚至不快,因為西方人會把這種問話理解成為一種“盤問”,感到對方在詢問他們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們只説一聲“Hello”或按時間來分,説聲“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國人見面會説:“今天天氣不錯啊!”

稱謂方面,在漢語裏,一般只有彼此熟悉親密的人之間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漢語裏的範圍要廣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來稱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對十幾或二十幾歲的女子可稱呼“小姐”,結婚了的女性可稱“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員之間,不分長幼尊卑,一般可互稱姓名或暱稱。在家裏,可以直接叫爸爸、媽媽的名字。對所有的男性長輩都可以稱“叔叔”,對所有的女性長輩都可以稱“阿姨”。這在我們中國是不行的,必須要分清楚輩分、老幼等關係,否則就會被認為不懂禮貌。

中西語言中有多種不同的告別語。如在和病人告別時,中國人常説“多喝點開水”、“多穿點衣服”、“早點休息”之類的話,表示對病人的關懷。但西方人絕不會説“多喝水”之類的話,因為這樣説會被認為有指手畫腳之嫌。比如他們會説“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復”等等。

二、餐飲禮儀的差異

中國人有句話叫“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飲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國人將吃飯看作頭等大事。中國菜注重菜餚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於超過了對營養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營養反而顯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飲食比較講究營養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種科學的飲食觀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營養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們的飲食多是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講究味的享受。

在餐飲氛圍方面,中國人在吃飯的時候都喜歡熱鬧,很多人圍在一起吃吃喝喝,説説笑笑,大家在一起營造一種熱鬧温暖的用餐氛圍。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會上,中國人在餐桌上並沒有什麼很特別的禮儀。而西方人在用餐時,都喜歡幽雅、安靜的環境,他們認為在餐桌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禮儀,不可以失去禮節,比如在進餐時不能發出很難聽的聲音。

中西方宴請禮儀也各具特色。在中國,從古至今大多都以左為尊,在宴請客人時,要將地位很尊貴的客人安排在左邊的上座,然後依次安排。在西方則是以右為尊,男女間隔而座,夫婦也分開而座,女賓客的席位比男賓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於自己右邊的女賓客拉開椅子,以示對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時要坐正,認為彎腰,低頭,用嘴湊上去吃很不禮貌,但是這恰恰是中國人通常吃飯的方式。吃西餐的時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飲酒,中國的餐桌上酒是必備之物,以酒助興,有時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喝酒的時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三、服飾禮儀的差異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場合通常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內穿白襯衫,打領帶。他們喜歡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場合要穿禮服套裝。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環的習俗。西方國家,尤其是在美國,平時人們喜歡穿着休閒裝,如T恤加牛仔服。

當今中國人穿着打扮日趨西化,傳統的中山裝、旗袍等已退出歷史舞台。正式場合男女着裝已與西方並無二異。在平時的市井生活中,倒會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褲、拖鞋等不合禮儀的服飾。

禮儀是一種文化,是文化就有縱向的傳承和橫向的借鑑與融合。隨着世界全球化不斷加快步伐,經濟、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湧進中國,中國傳統禮儀也不斷受到西方禮儀文化的衝擊。如何保護中華民族傳統禮儀,並去其糟粕,與西方禮儀進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為人們不斷思考和探討的話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西禮儀文化必將會互相滲透,不斷髮展。

就拿餐飲方面舉例。現在中國飲食市場上洋快餐和西餐佔了很大的比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和接受這些外來食品。麥當勞幾乎代表了一種文化時尚,成為美國文化在餐飲領域的標誌。與此同時,法國的貴族文化,英國的紳士文化也隨着飲食而湧入中國。隨着中西飲食文化的交流,不僅帶來了蛋糕、麪包、雞尾酒等西式菜點,也帶來了西方一些先進的製作工藝和飲食方法。這些都為古老的中國飲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當然我國悠久而燦爛的飲食文化在海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幾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現了大量的中國餐館,中國菜日益受到各國人民的歡迎與喜愛。比如北京烤鴨儼然已經成為外國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禮儀文化的融合過程中,中國人未免盲目熱衷於西方,不自覺中陷入兩個誤區:其一,是拿西方的禮儀取代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禮儀。禮儀是一個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東西。比如在青年中,舉行外國式婚禮、過西方節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視的傾向。對西洋禮儀只是作為民俗知識瞭解一下無可厚非,如果趨之若騖,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傳統禮儀也會被淹沒。其二,是把禮儀教育的重點集中在操作層面,比如鞠躬要彎多少度,握手要停幾秒鐘等等。這些問題不是不可以講,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禮儀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義。

不可否認,當今國際通行的禮儀基本上是西方禮儀。這種現象的原因並不僅僅是西方的實力強大,深層的原因在於西方人價值觀的統一,在於西方人對自身文化的高度認同和深刻覺悟。這一切與基督教的社會基礎密切相關,因為禮儀是宗教的重要活動方式,由於對宗教的虔誠信仰,西方人從小就接受這種禮儀的教育與薰陶,使得禮儀能夠自然地表現在人的行為之中。精神與物質、政治與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們獲得高度的自信與優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與優越感賦予了西方文化強大的感染力,使其禮儀文化被視為世界標準。對照我們現在的中國社會狀況,我們與西方的差距是明顯的。

中西方禮儀文化的融合,在我們今日中國,更多的還是借鑑西方。但無論是借鑑西方的禮儀,或者是我們是自創一套自己的禮儀系統,這在形式上都不難。難的是我們也能有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有對自身文化的高度認同和深刻覺悟。我們借鑑西方禮儀,不僅僅是要借鑑它的形式,更應當借鑑其內在靈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優越感,才能確立我們的感染力。民族的復興不僅是實力的復興,更是一種文化的復興。只有別人也認同我們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們的禮儀行於世界。

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一個禮儀缺乏的社會,往往是不成熟的社會。而一個禮儀標準不太統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會,往往是一個不和諧的社會。禮儀,是整個社會文明的基礎,是社會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現方式。創建和諧社會,必須先從禮儀開始。中國今天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無論是物質,精神,文化各個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價值觀進行統一。而禮儀文化無疑是這種統一的“先行軍”,只有認清中西禮儀文化的差異,將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適合中國當代社會的禮儀文化體系,達到和諧社會的理想。

中西服飾文化

説起東方服飾文化,人們一定會想起雍榮華貴的唐裝,含蓄雋永的旗袍,而對於西方服飾文化我們卻知之甚少,能想到的除了近代的西裝,便是中世紀歐洲隆重華麗的貴族服飾。其實中西服飾文化差異並不如此簡單,一個民族的服飾特點滲透着一個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藴。中西服飾經數千年的歷史沉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風貌和體系

  中西文化差異表現及其原因

嘉陵山水

一、中西文化差異表現

1、思維模式的異同

中國人喜歡站在生命的更高處思考問題,跳出現實,重視對生命的思考,在對人和人之間,人和自然界之間,人的精神和肉體之間的關係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於邏輯思維或者理性思維;中國人屬於抽象思維或者感性思維。而西方人更注重於從物質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證問題的本源。

2、對待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的異同

中國人更看重集體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國家利益,主張控制自己的慾望,反對極端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往往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國家利益聯繫在一起,富於愛國和獻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視個體利益,追求人權,崇尚自由,認為如果連個體利益都無法保障,更談何集體利益,正是這樣的思想認識,最終推動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發展;

3、民主觀念的異同

中國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權貴的賞賜。所以我們的人民總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現為民謀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認為,政出於民,一切的政權只是人民授予,讓政府來行使的一種公權力。

4、科學觀的異同

中國人更相信先人的經驗和權威,相信古人甚至超過相信今人,迷信權威,缺乏創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視實踐和理論,富於探險精神,倡導理性思維。通過正規的學院式教育對科學成果進行普及和推廣,極大的促進了科學的發展,也最終建立了完整的科學體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觀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強調個體本位,而中國人提倡羣體本位。中西方道德觀的不同,使中西方的倫理體系和道德規範具有了不同的特點:西方重契約,中國重人倫;西方重理智,中國重人情;西方倫理重於競爭,中國則偏重於中庸、和諧;西方的倫理道德是以人性惡為出發點,強調個體的道德教育,中國儒家是從人性善的觀點出發,強調個體的道德修養。

6、法制觀念的異同

中國人主張用禮、道德來約束,通過先賢的教誨和學習提高自己的修養,講究克己復禮,導致了人格的缺陷,喪失了獨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認為人的原欲是不應該被壓制的,對於社會和個人的規範,主張用“法制”,通過制度,如三權分立的組織、政治機構來約束制約,道德則處於從屬的地位。

7、在為人處世方面的異同

中國人內斂、自省,喜歡“每日三省吾身”,為的是合於先王之道,把修養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導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創新和開拓進取精神。西方人更熱心於公益事業,把服務社會當成自己的職責。

二、中西文化差異的原因

從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為東方和西方兩大區域。導致它們文化差異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歸納為三個方面:

1 、受經濟制度的影響。

中國的傳統經濟是典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人們比較安分保守。因為他們依靠一塊土地可以活一輩子,文化比較內向。而且中國的古代文明,發源於大河流域,屬於農業文明,“農業文明性格”造就了東方人注重倫理道德,求同求穩,以“和為貴,忍為高”為處世原則。

西方的古希臘文明,發源於愛琴海沿岸,屬於海洋文明,況且歐洲的農耕遠不像中國的農耕在古代社會那樣重要,所以歐洲人喜歡向外探索,文化比較外向。而且西方國家經過工業革命很早就進入了工業經濟時代,“工業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較強的鬥爭精神和維護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識,以獨立、自由、平等為處世原則。

2 、受地理環境的影響。

封閉的大陸型地理環境使中國人的思維侷限在本土之內,善於總結前人的經驗教訓,喜歡“以史為鏡”,而空間意識較弱。這種內向型思維導致了中國人求穩好靜的性格,對新鮮事物缺乏好奇,對未知事物缺乏興趣。

而西方國家大多數則處於開放的海洋型地理環境,工商業、航海業發達,自古希臘時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體,探索自然奧祕的傳統。同時,海洋環境的山風海嘯、動盪不安,也構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間拓展和武力征服的個性。

三、結 語

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是由於各自民族的文化歷史背景、審美心理的不同而產生的,是在社會的發展、歷史的沉澱中約定俗成的,是一種永久性的文化現象。我們應瞭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及社會風俗習慣。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居住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來越多。瞭解不同文化差異,提高文化適應性,對於現代人來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習瞭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有利於我們實現從感性到理性質的飛躍,排除東方思維負遷移的影響,進而使我們的跨文化交際更有效,更順暢。

附:1、中西方文化差異及原因

中國的文化思想説到底,關鍵在於一句孔子的“謙、恭、信、敏、慧”。而西方的文化,在於一個“爭”字,在處理人事方面以己為先。

中西文化上的差異的形成大體上經歷了兩個重要的時期:

第一,公元前221年,通過“商鞅變法”而強大的秦國最終統一了中國大地,長達2000多年的中國封建專制制度拉開了序幕。這次統一,不僅為統一的華夏文化的形成墓定了基礎,也標誌着中華民族的開始行成。

而此時的西方各國(這裏主要指的是歐洲各國)還僅僅是奴隸制的邦城國家。此後的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佔據了主導地位,隨着農耕經濟的發展,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公貴族,都希望有一個相對安寧的生產環境以維持農耕經濟的發展。因此,主張“非攻、尚賢”的儒家思想成為了中國的統治思想,因此,中國的文化裏多了些“和諧”,少了些“爭鬥”。而西方各國,隨着莊園經濟的發展,遊牧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遊牧經濟的擴張性也越來越突顯出來。在這種生產方式下,“爭”也就不可避免的成為其文化中的關鍵。至此,中西文化開始“分道揚鑣”了。

第二,中西文化差異繼續擴大是在16、17世紀,此時的西方各國,特別是西歐各國經歷着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思想上的變革。

1、在思想方面,“文藝復興”這場思想解放運動對西方後來的文化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人文主義”思潮的傳播一方面將人的思想從神學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它也使得自我私慾過度的膨脹,更加深了西方文化的“爭”。

2、在政治方面,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使資本主義體系開始形成。資本主義的侵略性以及血腥的資本的原始積累也使得其文化中“爭”的日益突出。

而中國,長期的封建專制日益完善和加強,統治階級滿足於現狀,仍然做着“天朝”的美夢。不屑也不想去了解世界,更不用説去“爭”了。再者,由於封建思想、自然經濟的自閉性,人們也安於現狀,並不,也不敢去“思變”。

3、中西文化的差異還集中體現在宗教信仰上。在中國,不論是外來的佛教還是土生土長的道教,講究的是逆來順受、講究的是來生。而西方的教義,雖然也強調來生,講究受難,但不論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也都很講究個反抗異族壓迫,反抗異教徒等,如《聖經》中的很多故事都是描繪尤太人的反抗和戰爭。

這種在宗教上的差異的形成也與其形成時的社會背景密切相關:佛教、道教的傳入和產生是在東漢時期,當時的中國,封建專制已經形成,統治者急需一種能夠安撫人心,利於安定的宗教以束縛人們思想,進而維護其統治。

而西方各國,大多是鬆散的邦城,各國的統治者都希望通過戰爭獲得土地和人口。因此,建立統一的國家成為他們迫切的希望,而宗教的信徒,為了發展本教,打擊異教,於是與統治階級相“勾結”,根據統治者的侵略慾望,對教義進行適當改動後成為了其統治工具,同時也使其教得到了發展。例如歐洲“宗教改革”。

4、中西文化的差異也體現在對“愛”的詮釋上,在中國文化裏,對“愛”,強調的是“大愛”,是對芸芸眾生的大愛。而在西方社會裏,人們更加突出自我,更加註重自我的感受,因此,在西方文化裏的“愛”主要是對自己,對家人或是某個個體的“小愛”

5、 文化差異根源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其產生及發展的社會背景及時代的不同。任何文化都帶有其產生的時代烙印,即時代特徵。

眾所周知,華夏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都是處在封建社會的形成與發展時期,因此,華夏文化必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而在封建社會中,統治者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更好的統治人民,往往通過各種途徑向人們灌輸諸如“譜度眾生”、“因果循環 ”之類的思想。因此,人們為了能夠來世“成仙”就今世行善,於是就有了對芸芸眾生的“大愛”。

而縱觀西方文化歷史,其開始形成如今的資本主義文化是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在這場文化運動中,人們宣揚“人文主義”,肯定人的價值、尊重人的權利、重視人的力量。在這樣的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會帶有其“人文主義”的特徵。因此,也就形成了西方社會的“小愛”。

其實,文化是一定區域的人們長期融合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質,因此,文化既然已經形成,就沒有優劣之分。

2、文化差異源於民族(或族羣)性格

西方人:

1、普遍性格獨立、外向、強悍、富於進取性。

2、文化就崇尚個人意志,把世界上的一切,包括自然和他人(無論親疏)都作為個人面對的、需要征服的對象。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發自內心的尊敬和喜歡,認為那是一種“征服”。

3、突出個人、不那麼重視利益友情、尊重真理而非權威等等表現,都是這種民族性造成的。

東方人:

1、性格依羣、內向、温和、趨向平穩安定,

2、文化就崇尚整體穩定,把世界上的一切,包括自然和他人(組成的羣體)都作為個人應該融入的對象,所謂“天人合一”。相對於讓他人尊敬或喜歡,他們更關注是否被接受(包括表面的不管真心與否的“尊敬”),那是“融入”的體現。對權威“表示”尊敬,重視互相幫助的友誼(只在抒情時頌揚“君子之交淡如水”),易於服從集體或代表集體的集權等等,其深層的原因是都民族性。

3、中西文化差異

對於中西文化,在具體事例上,我們不免會發現許多差異之處,例如:

別人讚揚時,中國人謙虛西方人感謝;

做飯做事,西方人總是弄清幾斤幾兩幾時幾刻,中國人多用少許、片刻之類的詞;

餐桌上,中國人勸客人多吃多喝,西方人則尊重客人個人權益,不督促不強求;

烹飪上,中國人注重色香味等菜餚的形式美感,西方人更多注重食物的營養;

中國人吃飯時圍成一桌共同吃,西方人則將食物分成每人一份;

美術上,西方人求真,中國人求神;等等。

中國人實踐含藴理性西方人理性指導實踐。所謂理性,指人用正常的思維對事物進行思考後做選擇,可以説理性就是邏輯在具體事物上的應用。而邏輯的總結在於我們先驗的思維能力和經驗的總結。實踐是廣義的行為和做事。大致的,理性指導實踐要求西方人凡事以事實為重,以邏輯為準則,以概念為單位,一個體為本;實踐含藴理性要求中國人凡事以和氣為重,以實際具體情況為準,以感性認識為美。中國人有服從性,西方人重視自由平等等。

西方和中國的原始社會是沒什麼差別的,人口很少,生產力水平低,生產資料公有制,以親族關係為基礎,對社會的控制則靠傳統和家長來維繫。

但後來隨着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出現產品的剩餘,貧富分化和私有制,共同分配和共同勞動的關係被破壞,被階級社會所取代的時候,中西兩方的社會就有不同了。階級社會以奴隸制社會為主。世界各地奴隸制國家的統治形式不盡相同。

東方的奴隸制國家實行君主制,全部的國家權力在形式上屬於世襲的君主。

西方的希臘雅典實行“直接民主制”,主要由奴隸主和自由民參加的“人民大會”選舉和抽籤產生公職人員。古羅馬和斯巴達實行貴族制,貴族組成的元老院(古羅馬)和長老會議(斯巴達)掌握重要權力。抑或是其他的一些制度。對這種制度的不同作原因上的思考,我們顯然看到了地理環境在其中的作用。

歐洲的古文明多處地中海沿岸,其特點是島嶼眾多,充斥着海岸線,而各島嶼上的勞動產品容易有地域侷限性,於是人們較喜歡於各個島嶼或半島之間進行原始的經濟貿易,地中海平靜的水面恰有利於航海的進行。

然而又因為其島嶼半島眾多,各民族各部落佔地一方,以水相隔,佔島為王,劃清界限,因此不利於被某個民族統治侵佔,所以各地進行的是平等的貿易交換。

貿易的平等依賴於人們地位的平等,人們思維觀念的平等,為了維護這種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 於是就產生了凌駕於個個部落和氏族的法的習慣之上的雅典普遍適用的民族法”(馬恩選集)。於是這樣的生存方式有利於實行民主制,即便沒有實行民主制,民主的思想亦容易被接受。希臘城邦制度是歐洲歷史的開源,也正是這種生存方式的代表和真實寫照。進而,“城邦生活中將普遍性的法律確立為不可動搖的圭臬的做法,使希臘人養成了一種把抽象的原則看得比感性的生活更加具有本質性的思維習慣”(西方哲學史 趙林 鄧曉芒)。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了,地理環境影響生存方式,生存方式影響思維習慣,當然了,思維習慣進而影響了文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