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7年大學聯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專家解讀

來源:文萃谷 6.56K

目前,2017年大學聯考考綱已正式公佈,考試大綱是大學聯考命題的規範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複習備考的依據。修訂和頒佈年度考試大綱是一項例行工作。以下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關於湖北2017年大學聯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專家解讀,供參考閲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湖北2017年大學聯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專家解讀

  堅持大學聯考“立德樹人”的導向功能  謝維和清華大學教授,著名教育社會學家,教育部教育科學研究規劃高等教育學科評審組組長

在2017年大學聯考考試大綱的修訂文件中,有一個反覆出現並且不斷強化的非常核心的理念,就是“立德樹人”,即大學聯考考試大綱的育人導向與功能。這也是2017年大學聯考考試大綱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取向與特徵。

大綱將“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作為大學聯考的核心立場與基本功能,由此設計和制定了能夠充分體現這種核心立場的“一體四層四翼”大學聯考評價體系,尤其是在第四圈層“核心價值”的部分中,強調大學聯考應該考查和引導學生在知識積累、能力提升和素質養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同時,考試大綱還增加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核內容,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凸顯育人導向。如,在語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識的內容,在漢語中增加文言文、傳統節日、民俗等內容,在數學中增加數學文化的內容,等等。所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大學聯考所承載的“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更重要的是,這種立德樹人的導向也滲透與體現在相關學科的考試要求中。

這種“立德樹人”的大學聯考導向是非常重要和廣泛的。它涉及到全國1000萬左右的高三備考考生,全國3000萬以上的高中在校學生,以及影響整個教育。因此,在考試大綱中強調這種“立德樹人”的功能,是十分合理與必要的,希望引起社會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視。

  大學聯考的首要任務是服務高校人才選拔

  陳志文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

配合大學聯考改革,考試內容的改革是其中關鍵一環,此次新的考綱,應該説是一次系統的思考與迴應,從考核目標到考試內容,以及規範格式體例,甚至閲卷都做了清晰的描述。

此次考綱修訂,我印象最深的有兩點。第一,強調了在立德樹人的指導思想下,大學聯考將更好地為高校人才選拔服務,同時發揮對基礎教育教學的重要導向作用。第二,新的考綱配合大學聯考改革,對我國大學聯考的評價體系進行了一次系統的頂層設計,這就是新考綱中首次提到的“一體四層四翼”的大學聯考評價體系,值得相關方面研究思考。這個大學聯考評價體系,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未來大學聯考命題的基本遵循,當然,最後還是需要通過每一次大學聯考命題來逐步實現。

此次修訂較大,社會關注度比較高的就是語文和物理兩個科目,增加了必考內容,也引來對增加負擔的擔憂。原則上我還是比較贊同這種修訂的,比如語文中實用類文本閲讀列入必考。從高校選拔人才的需要出發,實用類文本應該受到重視。美國的SAT,以及託福,雅思語言測試,就是以實用文體為主的。

至於大家擔憂因此造成負擔加重,我覺得過慮了。每年考綱都會有一些調整,有增,有減,每次也都是微調,並不是大幅度的改變或者調整,不會影響考試本身的平穩與連續性。另外,原則上講,考試的難度也和負擔沒有直接關係,只和個人期望值相關。期望值高,負擔就必然重。在這裏我想特別強調一點,一味以降低大學聯考難度來降低負擔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能實現的。像大學聯考這種重要的選拔性考試,如果試題容易了,分數“毛”了,不僅不利於選拔人才,也會在客觀上鼓勵更多的人“刷題”,過度分分計較,應該引以為戒。

  發揮大學聯考對中學教學正面“指揮棒”作用

  温儒敏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標修訂專家組召集人,人教版《高中語文》執行主編

2017年的語文考綱做了一些調整,這些調整是切實可行的、科學的,將有利於提升大學聯考語文試卷命制的質量,更好地滿足高校人才選拔的要求;同時也有積極的導向性,將發揮大學聯考“指揮棒”正面的“指揮”作用,有針對性地解決語文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的某些問題。比如,以往試卷現代文閲讀部分有 “文學類文本閲讀”和“實用類文本閲讀”兩個模塊,要求考生二選一。由於“文學類文本”閲讀能力更需要長期的薰陶與積累,很難“速成”。因此,歷年大學聯考選“文學類文本”的考生很少,許多學校也都不重視“文學類文本”的教學,甚至基本放棄這方面的學習。而從人才培養的語文綜合素質要求看,不光要有語言運用能力,以及與此相關的對信息篩選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也要有審美鑑賞的能力。所以文學審美教育是語文不可或缺的內容。這次考綱修訂把兩類文本的二選一形式,改為都是必考,意義重大。這不但能對考生素質做更全面的考查,也將對一線教學中存在輕視文學審美教育的傾向起到糾偏作用。

再如,在“古詩文閲讀”部分增加“瞭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內容也是必要的。這將促進語文教學更加註重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但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如何結合作品的閲讀去命題,而不是簡單的考名詞概念的記憶,也是一個難點。

另外,語文加大考閲讀速度和閲讀量,不能不説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閲讀速度和閲讀量也是衡量語文能力的重要指標。當前,為何語文教學效果不好?原因之一就是拘泥於精講、講讀和反覆訓練。直接的結果是學生對訓練和考試更加熟悉,卻未必培養起了良好的讀書興趣和習慣。讀書太少始終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弊病,如果大學聯考能適當增加考閲讀速度和閲讀量,可以從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養成多讀書的習慣和比較好的閲讀能力,也有助於語文教學的改進。

  迴應語文教改呼聲肯定一線實踐成果

  餘黨緒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語文特級教師

此次考綱修訂,着力於澄清“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的層次與關係,探索能力目標設計的學科化,在命題上強化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對語文教學有着特別的值得關注和思考的意義。

修訂所涉內容,都是目前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中的重點、難點或熱點,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持續的聚焦與探索。比如,改善學生的閲讀素養,加強傳統文化的學習,注重高階思維的培養,突出問題解決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等等。這些修訂,既是對我們一線教學教研的迴應、總結與肯定,也是語文教學改革走向深入和具體的需要。

從具體內容看,將“實用類文本”與“文學類文本”由以前的選考其一改為二者必考,看起來是個較大的變化。兩種文體在內容、形式及閲讀的功能、方法和規律上都存在差別,但實際上也有彼此交會融通及相互促進的一面。多元化的閲讀有助於語文素養的形成,為學生未來的個性化發展奠定寬厚紮實的基礎。事實上,無論是國家的課程方案與標準,還是各版本的語文教材,在這個問題上都有清醒的認識和精心的安排。針對這個修訂,一線的大學聯考備考工作確實需要做一些相應的調整,但總體上它依然在教學的範圍之內。

這次修訂的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強化傳統文化的檢測。傳統文化的教學,重在認知、理解和傳承,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個核心內容,在日常教學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次修訂明確地提出增加“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意在引導學生掌握必備的文史知識,理解傳統文化的精華神韻和價值理念,不大會加重死記硬背的負擔。

在“能力目標設計學科化”上,這次修訂尤其值得期待。語文學科有着顯而易見的綜合性和複雜性,釐清學科的能力目標,對於一線教學和備考都有着積極的意義。

人們常説大學聯考是教學的指揮棒。大學聯考不僅是“指揮棒”,還要成為教學的“撬棒”。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翹起地球。期待這個考綱能夠成為這樣的一個支點,“撬”起廣大一線教師參與教學改革的熱情與智慧。

  削枝強幹 強化數學學科體系

  劉和平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

2017年數學考試大綱中刪去了選考模塊4-1“幾何證明選講”的內容,體現了削枝強幹,減少重複考查,強化學科體系的導向。考查內容刪去“幾何證明選講” 模塊的直接理由是因為這部分內容考查的是國中平面幾何的知識,幾何的主要知識內容在立體幾何和解析幾何中均有體現,不需要再單獨列為專題考查。同時在過去的教學大綱和2017年修訂後的課程標準中,都不包含這部分內容。實際上,這也體現了對數學教育的更深層次的認識。

曾有一種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認為國中平面幾何的知識內容在現代數學學科體系中的地位雖已不如過去重要,但這部分內容對學生邏輯思維和推理論證能力的培養訓練是無可替代的。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數學能力,包括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等(考試大綱分為7個能力進行具體解析和説明),是一種綜合的能力,其培養訓練應體現在數學教學的全過程,對數學各種能力的考查應體現在數學學科完整的知識體系中。修訂後的大綱強調“對推理論證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貫穿於全卷,是考查的重點”,考查內容刪去“幾何證明選講” 模塊並不意味削弱了對推理論證能力的考查。

  知識與能力並重科學與人文兼顧 加強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考查

  王殿軍清華附中校長、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

《數學考試大綱》是指導中學數學複習和備考綱領性的文件,也是大學聯考數學命題最根本的依據。本次數學考試大綱修訂使考查思路更加清晰,要求更加明確。這次修訂有以下兩個顯著的特點:

首先明確提出了從三個方面考查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即數學思想方法、數學能力、數學的科學與人文價值。體現了知識與能力並重、科學與人文兼顧的精神,特別是明確提出了在數學考試中增加數學文化的要求,有利於引導中學數學教學更加註重思想性、文化性和靈活性,有利於實現全面提升和培養學生綜合的數學素養。

其次在強調了考試在數學思想方法、數學能力和數學文化的要求之後,為了進一步強化數學學科體系結構,減少枝節繁難程度,在大綱中刪去選考模塊“幾何證明選講”。這是研究成果的一個體現,既符合中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又保持了與數學教學大綱和修訂後的課程標準的一致性。更有利於中學數學的教學和複習備考。

總之,這次數學考試大綱的修訂整體是非常成功的,在照顧到了大綱的繼承性和穩定性的前提下,進行了富有內涵和前瞻性的修訂,完全符合教育綜合改革和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需要。

  物理增加必考內容是滿足高校人才選育的必然選擇

  張國輝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

修訂後的物理考試大綱將動量、近代物理等內容納入必考,有利於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有利於學生進入高校後的繼續學習,滿足高校人才選拔要求。

動量是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幾乎所有的經典力學的教材乃至牛頓的整個經典力學體系,都是以動量作為最基礎的物理概念建立起來的。動量守恆定律是與能量守恆定律同等重要的基本物理規律,在宏觀、宇觀、微觀世界都成立。動量的概念起源於力學,但貫穿熱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等領域。對動量的學習,不僅有利於理解力學現象、掌握力學規律,而且有利於深入理解其他內容。比如,動量的學習有利於理解氣體壓強的微觀解釋、光子動量的概念等。動量的學習,也有利於學生認識和解決實際的問題,例如,理解火箭發射的基本原理等。

近代物理與現代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關係十分密切,起着越來越大的作用。例如,核聚變的學習能夠讓學生理解太陽的巨大能量產生的原因;波和粒子的學習對於正確認識物質世界的本性有重要的作用,也讓學生初步瞭解到微觀世界的物理規律,有助於開拓學生的視野。

  主動適應考綱變化講求教學備考方法

  唐挈北京八中副校長、特級教師

考慮到動量首次納入到必考內容,在試卷設計時會適當控制涉及動量內容試題的考查難度,保持物理試卷總體難度的穩定。建議在教學中對模塊3-5的內容拆分成三部分,在複習其他模塊知識的過程中,以拓展的方式進行教學。

動量的學習,可以在力與運動、機械能及其守恆定律的複習之後進行。從物體相互作用的角度,得到系統動量守恆,然後引入動量和動量定理。這樣可以增強力學知識的系統性,也可以豐富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如果學生還選學模塊3-3,在氣體的壓強部分可以繼續複習有關動量的內容。

有關“波粒二象性”的教學,如果學生選學模塊3-4,可以放在“光的反射和折射”複習之後,從對光的本性的研究角度進行拓展,既是知識的比較、認識的深入,也提高知識體系的完整性。

“原子結構”和“原子核”的內容自成體系,可以在複習的最後學習。


更多2017考試大綱

熱門標籤